首 页 行业热点 新车 试驾评测 养车用车 车型库
当前位置:首页中华老字号,百年传承扬千年文化

中华老字号,百年传承扬千年文化

2022-09-14 来源:好土汽车网
导读 中华老字号,百年传承扬千年文化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华老字号,百年传承扬千年文化

作者:子衿

来源:《小演奏家》2019年第08期

我国老字号中药店为数众多,至今仍在营业的不下数百家,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北京同仁堂、广东陈李济和杭州胡庆余堂。除此之外,还有汉口叶开泰、苏州雷允上、沈阳天益堂、湖南劳九芝堂、成都陈同仁堂、西安藻露堂等一大批中药老字号。这些老字号的历史折射着我国中医药的发展史,如今它们只有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寻求创新,才能更好地将我国中医药文化发扬光大。

创立人:乐显扬

创立时间:1669年(清康熙八年) 创建地点:北京 镇堂之宝:安宫牛黄丸

祖训: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

有着350年历史的北京同仁堂向人们讲述的不仅仅是我国中医药发展史上的脉络故事,更是中医药走向未来的使命担当。 来龙去脉有讲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669年(清康熙八年),浙江宁波慈城乐氏旅京始祖乐良才四世孙——乐显扬在北京前门西打磨厂创办了被后人誉为“大清药王”的北京同仁堂药室。乐显扬早年继其曾祖父乐良才为京城铃医,以走街串巷行医卖药为生,后于清朝初年在皇宫太医院出任出纳文书的吏目,曾晋封文林郎,赠中宪大夫。

乐显扬秉性诚朴,喜阅方书,善辨地道药材,收集了大量的宫廷秘方、古方、民间验方以及祖传秘方等,拟定了堂名“同仁”。为何用这两个字?乐显扬说:“‘同仁’二字可以命堂名,吾喜其公而雅,需志之。”“同仁”一词源于《易经》,意思是“和同于人,宽广无私”,有无论亲疏远近一视同仁之意。《易经》是中国文化的开山始祖,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中医药学的胚基,对我国中医药学影响巨大。因此,古往今来便有“医易同源,医易相通”之说。 乐显扬于1688年(清康熙二十七年)去世,其膝下共有四子,三人从事他业,唯有三子乐凤鸣恪守父训,接续祖业,苦心经营药室。

1702年(清康熙四十一年),乐凤鸣在北京前门大栅栏开设同仁堂药铺,这标志着同仁堂前店后厂的商业经营模式的正式形成,开创了我国民族工商业发展史上具有时代意义的企业经营模式的先河。

1706年(清康熙四十五年),乐凤鸣提出“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训条,成为历代同仁堂的制药原则,还汇编了《乐氏世代祖传丸散膏丹下料配方》和《同仁堂药目》二书,使同仁堂声誉大振,不但一般病家、客商云集赐顾,连雍正初年清宫太医院御药房指令各宫用药亦必到同仁堂挑选。

1723年(清雍正元年),雍正皇帝亲自钦定同仁堂供奉清廷御药房用药,独办官药,历经八代皇帝直至1911年,持续长达188年之久。

每一个中华老字号都是一个品牌奇迹,而今天它们不单单是品牌,更是一种文化。民间关于同仁堂的动人故事有很多,例如相传少年康熙曾得过一场怪病,全身红疹,奇痒无比,宫中御医束手无策。康熙心情抑郁,微服出宫散心,信步走进一家小药铺,郎中只开了便宜的大黄,嘱咐其泡水沐浴。康熙按照医嘱如法沐浴,不过三日便痊愈了。为了感谢郎中,康熙写下“同修仁德,济世养生”,并送给郎中一间大药堂,起名“同仁堂”。 中医中药有门道

如今,当人们走进坐落在北京前门大栅栏的同仁堂药店时,在一楼大厅依然可以看到高悬的两块牌匾:一块写有“灵兰秘授”,一块写有“琼藻新栽”,这两块牌匾不仅仅是文人墨宝,还是同仁堂传承中医药文化的见证与昭示。

所谓“灵兰秘授”,“灵”即灵台,“兰”是兰室,灵台和兰室是黄帝藏书的地方。此典故源于《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黄帝将问于歧伯的十二藏之相使择吉日藏于灵台和兰室严加保管,以传后世,命其篇名为《灵兰秘典论》,意思是藏于灵台和兰室的秘密经典。而“灵兰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秘授”在此意指同仁堂的医药理论、资料和方书等都是从黄帝的灵台和兰室秘密传授而来,弥足珍贵。

所谓“琼藻新栽”,“琼”是美玉的名称,形容物件之珍贵、珍奇;“藻”为藻菌类灵异药物,如灵芝、珊瑚、海藻、地衣等,“琼藻新栽”寓意同仁堂所售药材都是最新鲜、最珍贵的。 在同仁堂,人们还可以看到“仁心仁术,医国医人”的条幅。“仁心仁术”出自《孟子·离娄上》,意思是说怀有仁慈之心且医术高明;“医国医人”最早出自春秋史学家左丘明的《国语·晋语》,药王孙思邈曾在《千金要方》中专门作出论述,“医国医人”也由此成为中医药从业者的道德自律和行为约束。

正是在“悬壶济世,大医精诚”的古镜照耀下,同仁堂始终如一地秉承“同修仁德,济世养生”的理念,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树立“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以地道之药材、精工之技艺,成为我国中医药发展进程中的强音符号。

同仁堂的产品以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而享誉海内外,以丸、散、膏、丹著称于世。其镇堂之宝安宫牛黄丸取名“安宫”二字也很有讲究,意思是指心在人体内犹如君主,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心包犹如心的宫城保护心主,若温热邪毒攻心,心包便挺而代心受邪。“安宫”用以形容服用该丸药后能使心“安居其宮”,足见医者用心之良苦。 仁行天下永传承

“同心同德,仁术仁风。”在许多老北京人眼中,同仁堂的命脉就在这个“仁”字上。同仁堂不管炮制什么药,都是该炒的必炒,该蒸的必蒸,该炙的必炙,该晒的必晒,该霜冻的必霜冻,绝不偷工减料。例如虎骨酒和再造丸制成后并不是马上就卖,而是先存放起来使药的燥气减少,以提高疗效,虎骨酒制成后要先放在缸里存两年,再造丸要密封保存一年后才售卖。 北京人买药爱进同仁堂,外地人到北京旅游观光也爱到同仁堂看看这百年老店。在台湾台北的同仁堂新店里,有不少顾客感言:“来同仁堂买药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特别是历史和文化展区看起来就像一个中药文化博物馆。”如今,同仁堂在其落户的九个海外国家和地区几乎都是当地最大的中药店,而且装潢讲究,彰显着中华传统中医药文化的气韵。 作为生产中药产品的中华老字号,同仁堂将开店、中医药史展示、中医坐诊与售药相结合,通过给消费者营造一个了解我国中医药文化的环境,增强人们对中医药的信任。同仁堂为人们提供的不只是一种产品,更是一种文化——重义、爱人、厚生的文化。 创立人:陈体全、李升佐

创立时间:1600年(明万历二十七年)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创建地点:广东广州 镇店之宝:百年陈皮 祖训:同心济世,长发其祥 可以说,没有诚信就没有陈李济。

相信每一个熟悉陈李济的人都听过这样一则故事:相传在419年前,广东省南海县人李升佐在广州大南门已末牌坊脚(今广州北京路194号)经营着一间中草药店。一天,李升佐在码头发现一包银两,他日复一日地在原地苦等失主,最终原封不动地把银两归还给了失主陈体全。陈体全感念李升佐的高风亮节,将失而复得的银两半数投资到他的中草药店,两人立约:“本钱各出,利益均沾。同心济世,长发其祥。”并将药店取名为“陈李济”,寓意两人同舟共济,存心济世。

陈李济有“三老”—— 老字号、老地方、老产品。“老字号”不难理解,陈李济是荣获吉尼斯世界纪录“全球最长寿药厂”、有着419年历史的老药店;“老地方”是指几百年来陈李济始终在广州北京路这一处开店,直到21年前才搬至现址——广州大道南1688号;“老产品”则是指陈李济的乌鸡白凤丸、壮腰健肾丸等产品一直持续生产。说到这儿,如果你认为陈李济是倚老而避新,那就大错特错了,“三老”不是倚老卖老,而是倚老求新,尊古而不拘泥于古。

时至今日,陈李济之所以仍是一家活力四射的中药企业,常变常新是其关键,而最叫人拍案叫绝的莫过于其首创可使药丸久存而不变质的蜡壳药丸包装工艺,为我国中成药发展史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专门将陈李济的蜡壳丸生产工艺拍成纪录片,向全世界广为推荐。

陈李济中药博物馆浓缩着这个老字号中药店四百多年的辉煌历史,踏入馆内,在“火兼文武调元手,药辨君臣济世心”的对联下,摆着明代的青花将军坛、清代的斗彩贮药瓶,古色古香的酸枝木药柜上刻着“苏合丸”、“白凤丸”、“宁坤丸”等人们所熟悉的药名,令人恍如踏上时光隧道,在芬芳的药香里重返清朝末年至民国初年的时代氛围。大厅最醒目的是正中红底金漆的一个硕大的“寿”字,这是我国书画界巨擘吴作人先生为纪念陈李济创建385周年的题字。 陈李济十分重视制药工艺,追求精湛的技术,其制药选料上乘,配方严谨,通过独特的传统炮制技术使成药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有济世之心才会坚守古方正药,所谓正药就要用“天字第一号”的正品一等地道药材,如东北的人参鹿茸,内蒙古的黄芪,四川的黄连,福建的泽泻,广东化州的橘红、德庆的何首乌、肇庆的茨实、阳春的砂仁……

陈李济以陈皮闻名,陈皮以陈者为贵。“一两陈皮一两金,百年陈皮胜黄金。”陈李济的镇店之宝便是百年陈皮,这种脆弱的植物组织竟然能够逃过腐烂的命运,真是让人惊叹不已。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陈李济的传人陈永涓看来,制作上好的陈皮并没有什么高深的秘诀,用的只是时间和耐心。剥陈皮需要保证果皮完整,用正三刀法从两侧果肩弧两刀开三瓣,留果脐部相连。晒陈皮必须是自然晾干,然后装在麻袋里口封严实,编上年份放在楼阁上,下面烧柴炼蜜。炊烟裹着蜜香缭绕向上熏烤着陈皮,让其慢慢陈化,直到陈皮表面焕发出檀香木光泽。陈皮的制作永远没有终点,新皮年年晒,旧皮还要定期翻晒,百年陈皮就这样在光阴中一年年历久弥珍。 陈永涓坚守着老一辈制药人留下来的传统制药技法,无论现代技术如何日新月异,她始终对“笨”方法不离不弃。 创立人:胡雪岩

创立时间: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 创建地点:浙江杭州 镇堂之宝:铁皮枫斗晶

祖训:戒欺、是乃仁术、真不二价

一个从晚清时期的风雨飘摇中走出来的品牌,一个从硝烟战火、动荡不安中走过来的品牌,一个以济世救民为初衷的品牌……历经时代变迁,当大多数崇楼华堂沦为草泽,当大多数翻云覆雨的风云人物零落成泥,这个一百多年前偶然建立的品牌——胡庆余堂,却镌刻时光、雕镂岁月,没有漫漶,依旧焕发着强劲的生命力。

地处杭州历史文化街区清河坊的“江南药王”胡庆余堂系清朝末年红顶商人胡雪岩于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创立。店名“胡庆余堂”出自《周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从药铺名称可以看出,胡雪岩开药铺时定是抱着济世救人、积善行德的初衷。

药铺开办之初,由于战争频繁、疠疫流行,胡雪岩重金聘请浙江名医,收集古方,总结经验,选配出丸、散、膏、丹及胶露油酒的验方四百余个,精制成药,以便于携带和服用。胡庆余堂不仅为曾国藩、左宗棠部队及受灾民众免费研制配送诸葛行军散、八宝红灵丹等药,还向民众免费赠送辟瘟丹、痧药等必备药。胡雪岩故世后,胡庆余堂曾数次易主,但店名仍冠以“胡”字。

在悠久的历史中,胡庆余堂积淀的丰富独特的文化是百年老店经久不衰的法宝之一,其中要数戒欺文化最为深入人心。著名的“戒欺”匾额系胡雪岩于1878年(清光绪四年)亲笔所写,告诫员工:“凡百贸易均着不得欺字,药业关系性命,尤为万不可欺。”这一理念涵盖方方面面,反映在经营上首推的是“真不二价”,即做生意讲诚信,老少无欺,贫富无欺,不能有丝毫掺假。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如今,北京同仁堂和广东陈李济的古建筑包括作坊已被全部拆掉,只有胡庆余堂保留了下来。胡庆余堂建筑是我国保存最完好的晚清工商型古建筑群,系徽派建筑风格之典范。整个建筑形制宛如一只仙鹤,栖居于吴山脚下,寓意长寿。恢宏的建筑、辉煌的大厅、精湛的雕刻,古朴中隐现着几分神秘,优雅中蕴藏着文化的积淀,胡庆余堂无疑是我国最具历史风貌、人文特征和观赏价值的中华老字号,也是全国唯一一家中药、建筑双国宝单位。

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中药专業博物馆,是在胡庆余堂古建筑群的基础上创建而成的。来到这里,人们既能博览中国医药宝库的精华,又能观赏胡庆余堂古建筑的风貌。博物馆的建筑面积有四千多平方米,由陈列展厅、中药手工作坊厅、养生保健门诊、营业厅和药膳餐厅五大部分组成。置身于陈列展厅,人们能从大量的宝物中了解中国医药学的发展历史,了解华佗、扁鹊、李时珍等历代著名医者的逸闻趣事。在观赏胡庆余堂现存的各种珍贵制药文物的同时,还能领略全国著名中成药厂的风采。

在手工作坊厅里,经验丰富的老药工会进行精彩的现场手工和中药材切片等操作表演。如果你看后也想动手尝试,可以在兴趣室里用传统的手工制药工具亲自体验我国传统中药炮制工艺的魅力,并从中获得乐趣。药膳餐厅取中药之功能、中菜之风味,将闻名世界的中国菜与中医药科学地结合起来,让人们在品尝美味佳肴的同时,领略防病强身、延年益寿之妙趣。馆内还设有中医传统养生保健门诊,届时,身怀绝技的中医药名家将为你提供各项中医保健服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