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行业热点 新车 试驾评测 养车用车 车型库
当前位置:首页浅谈中医对肝的认识

浅谈中医对肝的认识

2024-07-19 来源:好土汽车网
导读 浅谈中医对肝的认识
浅谈中医对肝的认识

摘要:“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肝主疏泄,调畅气机,体阴而用阳。中医认为肝脏生理功能的正常与否一方面取决于五脏气机的好坏:“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肝之疏泄不利,则五脏气机不畅,导致生理功能的紊乱,可以引发各种疾病。如今,随着医学的发展,人们对于肝病的认识也逐步加深。 关键词:肝;中医;肝病

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器官,是体内各种物质的代谢中心,是重要的解毒器官,不论是外来的,或是自身代谢产生的有毒物质,都要经过肝脏处理,使毒物成为比较无毒或溶解度较大的物质,最后随胆汁或尿液排出体外.中医认为,“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肝气能够推动脾胃之气的升降,从而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胆汁为肝之余气所化”,肝脏可以分泌胆汁促进食物的消化。肝的作用很大,古人对肝的认识也很深刻。

1 中医对肝的解剖学认识

《灵枢经》说:“阙,……在下者肝也”,这里“阙”指的是胸廓,在下即指季肋部,可见古人已经认识到肝的位置在季肋。《难经·四十一难》说:“肝独有两叶\"。《难经·四十二难》又说:“肝重四斤四两,左三叶,右四叶,凡七叶,主藏魂.”文中所言肝重与现代肝脏解剖学的认识,男性平均肝重1450g大致相近。前者所言肝独有两叶当指肝脏本身,后者似指肝脏下面之胆囊、肝门等邻近器官,这些虽描述不尽精确,但反映了中医关于肝脏最早的解剖学概念。

2 肝的生理功能

2。1主疏泄而调畅气机:在正常情况下,肝就是依其条达疏泄之性来保证其本身和其他脏腑的正常活动的。疏泄功能体现在:一是调精神而出谋虑。中医认为人的精神情志与肝有密切的关系,《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宣明五气论》也说:“肝藏魂”,“谋

1

虑\"和“魂”都是精神情志的反映,《灵枢·本身》篇云:“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唐容川说:“夜则魂归于肝而为寐。”这些论述都反映了人的精神情志与肝脏的关系,肝疏泄正常,气机调达,则精神畅悦,疏泄失其常度则引起神志方面的改变,反过来,任何情志的刺激则都可导致肝气的郁结和逆乱,二者互为因果。同时,由于气机郁滞,常可引起血行受阻,气滞血瘀,或为气血逆乱。《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临床所见肝气郁结者多有两胁胀痛、胸闷不畅,而妇女则有月经不调等现象,都说明肝的疏泄作用与气血运行的关系。其二是促进消化,以助吸收,经云:“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消化吸收功能活动的正常进行需要脾胃之气的升降和胆汁的分泌,而脾胃升降和胆汁的分泌又必须依赖肝的正常疏泄,如果疏泄失调就会出现相应的消化系统症状,如食欲不振、脘闷腹胀或大便溏泄等。

2。2 主藏血而调节血运:《六节藏象论》说:“肝者……其华在爪,……以生血气,\"《素问·五脏生成论》说:“故人卧而血归于肝\",李梃《医学入门》也提到“人动则血运行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这些都是说明肝脏对于血量的调节作用的。血液在人体保持一定衡量,以供机体之需要,当人体进行剧烈活动或白天从事其他活动时,机体需血量就多,而当夜间睡眠或休息时,则机体需血量相应减少。需血量多时,肝脏就排出贮存的多余血液;需血量少时,则多余血量又归肝脏.古人认为肝为藏血之脏,藏血这一生理过程对人体的正常代谢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唐容川说:“治一切血症总不外乎理肝也”,又说:“补血者,总以补肝为要”。

中医的整体观认为,人体脏腑气血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靠相互协调和制约来保证其生理功能的完成,肝脏亦然。以肝而言,其正常的生理功能有赖于肾水之滋养,营血之濡润,肺金之制约,脾土之栽培,方遂其条达畅茂之性,得为柔和之体,为无病之肝,四者若失其一,兼或气血失调,皆可变生疾病,同时肝的疏泄周转功能又有助于脾胃气机的升降、饮食的消化和吸收、肺气和宣发和敷布、胆汁的排泄及气血的周转,它们是一个生命活动的有机整体,共同协调,维持脏腑气血的平衡。

2

3 肝的病理特点

各种肝病的生成在中医看来,主要表现于肝气的疏泄功能太过、不及或障碍,肝血濡养功能的减退,以及肝脏阴阳制约关系的失调等方面。所以肝脏阴阳、气血失调的病机特点是,肝阳、肝气常为有余,肝阴、肝血常是不足。

肝的阳气失调,以肝气、肝阳的亢盛有余为多见,而肝之气虚或阳虚则较为少见。且由于肝阳上亢,多为肝阴不足,阴不制阳,而致肝阳相对亢盛,故肝阳上亢内容亦多在肝阴、肝血失调之中阐述。因此,肝气、肝阳失调的病机,主要表现在肝气郁结、肝气横逆,以及肝火上炎等方面。亦常影响及脾胃的功能,使其和降失常,运化失职。

4 中医关于肝病的分类

4。1 肝郁:肝脏气血不能条达舒畅,导致气血郁滞,一般以气郁为先导,先由情志郁结,引起气郁,继而使血行障碍,造成血瘀,在气表现为郁郁寡欢,意志消沉,胸胁苦满,饮食呆钝,甚至烦躁易怒;在血则胁痛如刺,肌肉消瘦,赤痕纹缕及妇女月经不调等.肝郁是为疏泄无能,作用不及,其性消沉,木不疏亦可影响中焦,出现痞满腹胀,消化呆滞等证,另一方面,由于情志忧思郁结,气机不舒,久则化热,郁伏于内,不易发泄,出现急燥忧愤,小便黄赤等,甚或耗气烁血,出现潮热盗汗、失眠惊悸等证.

4.2 肝火:凡肝病机能亢进,出现热证即冲逆现象,统称肝火。肝火之原因,一是肝木与胆火同居,容易形成风火交煽;也可由肝气转化而来,即古人之所谓“气有余便是火”。由于火性上炎是其症状,以头晕胀,面热面红,口苦口干,目赤耳鸣为最常见,冲逆无制,常可影响他脏,如《类证治裁》所言:“木郁则化火,为吞酸胁痛,为狂,为痿,为厥,为痞,为呃噎,为失血,皆肝火冲激也。”肝火来势较猛,临床表现大都是实证,其治多为苦寒直折。同时应注意到火盛伤阴的一面,泻肝火而勿忘护阴液.

4。3 肝风:肝为风木之脏,内寄相火,血虚化燥而后生风,故称肝风。因不同于外来之风,

3

故亦称“内风”.风性动摇,其主要表现为眩晕欲仆,耳鸣、肢麻、抽搐,亦可引起呕恶、心悸。《内经》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类证治裁》也说:“风依于木,木郁则化风,为眩、为晕、为舌麻、为耳鸣、为痉、为痹、为类中,皆肝风震动也……肝阳化风,上扰清窍,则巅痛、头晕、目眩、耳鸣、心悸、心烦”临床上概称为肝风证。

4。4 肝虚:肝主藏血,肝虚证多指血虚和阴虚,主要表现为眩晕、失眠、消瘦、脉细弱、面光白,妇女有月经量少,色淡及经闭等。肝虚除血亏而体不充外,还有体衰而气不充的一种,这就包括气血阴阳在内的四种虚证。《圣惠方》上说:“肝虚则生寒,寒则苦胁下坚胀,寒热腹满不欲饮食,悒悒不乐,如人将捕之,视物不明,眼生黑花,口苦、头痛、关节不利,筋脉挛缩,爪甲干枯,善悲恐,不得太息,诊其脉沉滑者,此皆肝虚之候也。”

4.5 肝厥:厥证有三个特点,一为气自下上逆,二为手足逆冷,三为昏仆不省人事,一般所说的肝厥往往不只一个证候,但总不外这三种现象,如急怒引起之气厥,证见猝然昏倒,牙关紧闭,手足不温,形似中风;肝阳上扰引起之晕厥,证见头目晕眩,昏倒不省人事、汗出、面白、肢冷;肝火上冲导致的薄厥,证见猝仆、面赤、气道不利,喉有痰声,脉弦紧而数;肝肾阴虚内风所致的“痉厥”,证见神昏,舌謇烦躁,手足抽搐,时时欲脱等,临床上称肝厥。

4.6 肝积:肝积为五脏积之一,指肝脏体积增大,按之有形,《难经》上说:“肝之积曰肥气,在左胁下,有头足,久不愈,令人咳逆,阂疟,连岁不已”,又说:“脾之积曰痞气,在胃脘覆大如盘,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发黄疸,饮食不为肌肤\".古人在实践观察的基础上提出这一结论,只是描述时提法不同,在实际内容上与现代医学是一致的.

5 中医对肝病的治法

传统肝病治法的确立源于《内经》,对肝病的治疗《内经》提出三个原则,即“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辛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明确地提出了甘缓、辛散、酸收三大

4

治法,成为后世治肝的理论基础。

清代王旭高根据肝气、肝风内动和肝火的特点,提出了更为详尽具体的三十个治法,并附列方药,其中关于肝气治法有八个,即①疏肝理气法,肝气自郁于本经,两胁气胀作痛者,用香附、郁金、苏梗、青皮、橘叶之属;②疏肝通络法,理气不应,营气痹瘀,络脉阻滞,宜兼通血络,用旋覆花、新绛、当归须、栀子、泽兰;③柔肝法:肝气胀甚,疏之更甚者,用当归、枸杞、柏子仁、牛膝;④缓肝法:肝气盛而中气虚者,用炙甘草、白芍、大枣、橘饼、小麦;⑤培土泻木法:肝气乘脾,脘腹胀痛,用六君子汤加吴萸、白芍、木香;⑥泻肝和胃法:肝气乘胃,脘痛呕酸,用二陈汤加左金丸、白蔻、川楝子;⑦泻肝法:肝气上冲于心,热厥心痛,用川楝子、元胡、吴萸、黄连;⑧抑肝法:肝气上冲于肺,猝得胁痛,暴上气而喘者用吴萸汁炒桑枝、苏梗、杏仁、橘红。

在肝风内动方面,他提出五个法则:①熄风和阳法,即凉肝法,肝风初起,头目昏眩,用羚羊角、丹皮、菊花、双勾、决明等;②熄风潜阳法:即滋肝法,用牡蛎、生地、女贞子、元参、白芍等;③培土宁风法:即缓肝法,用人参、甘草、麦冬、玉竹等;④养肝法:用生地、归身、栀子、胡麻等;⑤暖肝法:用术附汤.

在肝火方面定出十个治法:①清肝法:用羚羊、丹皮、山栀、黄芩等;②泻肝法:用龙胆泻肝汤、泻青丸、当归芦荟丸之类;③清金制木法:用沙参、麦冬、玉竹、石决明等;④泻子法:肝火实者兼泻心,用黄连、甘草;⑤补母法:用六味丸、大补阴丸之类;⑥化肝法:用青皮、陈皮、山栀、白芍、贝母等;⑦温肝法:用肉桂、吴萸、川桂;⑧平肝法:用川楝子、蒺藜、橘叶;⑨散肝法:用逍遥散;⑩搜肝法:用天麻、羌活、防风、僵蚕、蝉衣等。

以上30条治法,全面而具体,符合肝病临床实际,这些治法与方药至今仍广泛应用于肝脏疾病的临床治疗,对肝病各个环节都有较强的针对性,可以收到较好的疗效。

5

参考文献

[1] 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 [2] 高学敏.中药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 [3] 朱文锋.中医诊断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

[4] 王阳,李宁。从肝体阴用阳看肝病用药特点.浙江中医药大学学生科技杂 志.20091215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