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
——以怀化市为例
(湖南城市学院 谢凯华)
摘要: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大以来,突出“新型城镇化”,强调以人为本、集约高效和绿色智能,把城镇化与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怀化市以省域次中心城市作为现阶段发展目标,在城镇化建设飞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的保护日益受到关注。本文以怀化市城镇化进程中引发岩石圈、大气圈和水圈的生态环境问题为出发点,具体分析怀化市城镇化进程中,造成耕地面积减少、水土流失、大气污染、温室效应、水源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并针对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提出相关对策,为落实怀化市委四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的奋力实施“一极两带”和“一个中心、四个怀化”发展战略,提供相关依据。
关键词:城镇化 生态环境问题 怀化市 原因 对策
Abstract
Urbanization is a natural historical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It is an important symbol of modernization. Since the eighteen party, highlighting the new urbanization, emphasizing people-oriented, intensive and efficient and green smart, the urbaniz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combined. Huaihua City, the provincial center city as the current stage of development goal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protection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has been increasingly concerned. This paper in Huaihua city urbanization caused the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the lithosphere, atmosphere and hydrosphere as a starting point, specific analysis of Huaihua City,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resulting in cultivated land area reduce, soil erosion, air pollution, greenhouse effect, water pollution etc.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nd for the cause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puts forward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in order to implement the Huaihua Municipal Party committee of the Tenth Plenary (enlarged) meeting of the struggling to implement the \"two belts\"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one center and four Huaihua provide according to the relevant.
Key Words:Urbanizati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blem;
Huaihua; Reason; Countermeasure
目 录
1引言 ......................................................................................................... 4
2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 .................................................. 4
2.1对岩石圈层面的影响 ........................................................................ 4
2.1.1耕地面积减少 ................................................................................. 5
2.1.2水土流失 ......................................................................................... 5
2.2对大气圈的影响 ................................................................................ 6
2.2.1大气污染 ......................................................................................... 6
2.2.2温室效应 ......................................................................................... 7
2.3对水圈的影响 .................................................................................... 7
2.3.1水源污染 ......................................................................................... 7
2.3.2酸雨 .................................................................................................. 8
3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成因分析 .................................. 9
3.1人口层面 ............................................................................................. 9
3.2城镇规划层面 .................................................................................... 9
3.3法律法规层面 .................................................................................. 10
3.4产业结构层面 .................................................................................. 10
3.5环保意识层面 .................................................................................. 11
3.6环境保护投入层面 .......................................................................... 12
3.6.1环境治理协调工作的困难大 ...................................................... 12
3.6.2完成减排任务的压力大。 .......................................................... 12
3.6.3环保部门的经费运转十分艰难。 .............................................. 13
4协调城镇化与生态环境问题的有效对策 ........................................ 13
4.1制定科学合理的城镇化规划 ......................................................... 13
4.2构建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 ......................................................... 14
4.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15
4.4提高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 16
4.4.1增强对城镇管理决策部门的培训 .............................................. 16
4.4.2加强对中小城镇工业企业主的环境保护教育 ......................... 16
4.4.3加强对公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宣传与普及 ........ 17
4.4.4进一步建立完善社会舆论监督机制.......................................... 17
4.5保障环保投入 .................................................................................. 18
5参考文献 .............................................................................................. 19
1引言
怀化地处湖南省西南部,现辖19县1市2区,面积2.76万平方公里,是湖南省面积最大的地级市,户籍人口518万,共201个乡,87个镇,9个街道办事处,287个居民委员会和3860个村民委员会,不仅为怀化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有利基础,更为怀化首位
①现怀化中心城市已初具规模,中心城市建设预留了足够的发展空间。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
达60平方公里,城市道路骨架拉开到85平方公里,“大怀化”核心区域前景广阔。
2015年7月,怀化市和长株潭城市群、郴州市、 岳阳市、 常德市等 5 个地级市(城市群) , 以及怀化市的沅陵县等 15 个县 (市、 区)(新城)及辰溪县黄溪口镇、通道侗族自治县县溪镇等 28 个建制镇作为湖南省新型城镇化试点地区,试点地区将获得资金重点倾斜,并将被赋予不少先行先试政策。这预示着怀化的城镇化迎来一个飞速发展时期。但是由于前期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城镇规划不科学、法律法规不完善、产业结构粗放、公众环保意识薄弱、环境保护投入不够等因素,严重影响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如何处理好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找到平衡点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2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
2.1对岩石圈层面的影响
2.1.1耕地面积减少
持续20多年的经济快速增长,使我国的综合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有了极大的提高,城镇化建设也随之飞速发展,但是在这飞速发展中出现了误区,一部分人认为城镇化主要建设任务就是将原有土地变成工程建筑,这就导致城市土地越来越昂贵,寸地寸金。城市建设中往往以房地产、工业园区、道路、广场等为主要内容,加之投资方追求的是土地利用最大化、经济收益最大化、运 行成本最小化,这就导致城市发展规划、设计等都以此 为中心,原有的森林、草地、河湖、水系、农田等涵养水源、改善和调节气候、保护环境的生态用地被大量占压、毁损,城市地表被大面积硬化。最严重的是耕地也被占用,这对对我国的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构成极大的威胁,严重削弱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性。
2014年公布的怀化市第二次土地调查结果显示:全市耕地面积:34.0871万公顷(511.3065万亩),人均耕地0.98亩,仅为全国人均耕地1.52亩的64%;人均耕地少、耕地质量总体不高、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的基本市情一直没有改变。同时报告指出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建设用地增加,部分地方建设用地格局失衡、利用粗放、效率不高。
2.1.2水土流失
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无论是地理上的东西南北还是经济上的贫富都需要耗费一定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以便用来建设相关的基础设施,大部分基础设施建成后都会导致城市地面的硬化,以至于减少了暴露的土壤量,使得向地下渗透的雨水大为减少,容易引起内涝。
怀化市属于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山区、移民库区于一体,受自然地理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为活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水土流失依然是制约山丘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群众脱贫致富的主要因素。全市现有水土流失面积5107.26m2,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8.53%,占湖南省水土流失总面积的15.82%,是全省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地区之一。
②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造成土壤养分流失,而且导致水库淤积、河床抬高、地质灾害、洪涝
和干旱灾难频发。
2.2对大气圈的影响
2.2.1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物主要分为有害气体及颗粒物。主要来源是燃料的燃烧和工业生产过程。大气污染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呼 吸道疾病;对植物可使其生理机制受抑制,生长不良,抗病 抗虫能力减弱,甚至死亡;大气污染还能对气候产生不 良影响,如降低能见度,减少太阳的辐射而导致城市佝偻病的增加;大气污染物还能腐蚀物品,影响产品质量;
自2013年全国出现大面积雾霾天气以来,怀化也成为雾霾天气的受害者之一。怀化市大气污染属于典型的煤烟型污染,空气中的SO2主要来源于日常生活的燃煤量,NO2来源于汽车尾气和煤炭等燃料的燃烧(怀化市区空气污染物时间变化特征及其原因分析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2年4月 第32卷 第4期 181页-187页)。2014年年末,全省民用车拥有量达到990.05万辆,比2013年年末增加80.63万辆,增长8.9%,怀化市增长率为18.8%,位于全省第一位,③汽车拥有量的增长速度也从另一面体现出怀化空气环境的巨大压力。
2.2.2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是由于大气里温室气体 (二氧化碳 、甲烷等 )大量排放至空气中,引起全球气候变暖④。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而且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中,含量基本上保持恒定。这是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始终处于“边增长、边消耗”的动态平衡状态。但是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人口急剧增加,工业迅猛发展,产生的二氧化碳远远超过了过去的水平。另一方面,由于对森林乱砍滥伐,大量农田建成城市和工厂,破坏了植被,减少了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的条件。再加上地表水域逐渐缩小,降水量大大降低,减少了吸收溶解二氧化碳的条件,破坏了二氧化碳生成与转化的动态平衡,致使大气 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增加。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长,使地球气温发生了改变。地球气温升高还会引起海水变暖和膨胀,两极主要是南极冰层融化,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地球气温升高还会破坏生态环境,进而破坏农、林、牧、副、渔生产,降低农产品产量,从而使世界性生态环境危机、食物危机和人口危机更加严重。
2.3对水圈的影响
2.3.1水源污染
水源污染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自然污染:因地质的溶解作用,降水对大气的淋洗、对地面的冲刷,挟带各种污染 物流入水体而形成;二是人为的污染,即工业废水 、生活污水、农药化肥等对水体的污染。后一种是比较严重的,但也是可以控制的。怀化市有一大批中小企业因为投资成本小,没有太多的经费用于工业污染的治理,从而产生大量的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废物)。一些企业为了自身的短期利益,未经任何处理将污水直接排入河流、湖泊、水库。
使水中各种有机物、无机物、矿物含量超标,从而使人或动物长期饮用后 中毒甚至死亡。另外导致水中缺氧,致使需要氧气的微生物死亡。而正是这些需氧微生物能够分解有机质,从而维持着河流、小溪的自我净化能力。它们死亡的后果是:河流和溪流发黑,变臭,影响城市美观,降低城市生活质量。
2.3.2酸雨
酸雨是世界性的公害之一,被称为空中死神。它的危害主要表现在:水体酸化导致水生生物死亡甚至灭绝;土壤酸化引起农作物有毒金元素蓄积,最终危害人类健康;使人群免疫功能下降;腐蚀金属材料和文物古迹;森林发育受到影响。
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若不加以控制,酸雨将给环境带来巨大危害。怀化市雨水的酸度也是逐年增加,其主要产生途径和来源有一下几个方面:一是城区布局不合理,建筑过度密集,绿化率较低,静风逆温频率较高,污染物扩散条件差;二是城区周边的陶瓷、水泥等工业生产,产生大量酸性废气排放;三是居民生活用煤、天然气等,产生含硫废气排放;四是机动车尾气排放。2014年,怀化市酸雨频率与上年同期相比升幅为34.7%,升幅位居全省第一位。
3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成因分析
3.1人口层面
我国已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期,城镇化率由2000年的36.22%上升到2013年的53.73%,这标志着大量的人员涌入城镇中,人口的快速增长给城镇带来了住房、交通、就业等压力,迫使政府和社会不得不依靠增加住房建设和交通工具来缓解,而由于缺乏科学的规划导致耕地减少、大气污染、水源污染、垃圾堆积等问题。
城镇化过程,我们不能仅仅只是追求城镇人口数量和城镇数量的增多,更应该关注城镇人口的文明素质。网上报道国人在外旅游不文明行为屡见不鲜,这说明我国的人口素质目前还是偏低,缺少节约意识、随地吐痰、不按交通信号灯通行、乱扔垃圾等种种不文明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些现象的存在导致了能源的大量浪费、环境的破坏等问题。
3.2城镇规划层面
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是城镇化建设高标准、管理高水平的前提。怀化市城镇规划建设存在很多误区,规划编制时效短,从1980年开始共经历四次总体规划编制,每一次的规划指导期限要求是20年,但是几乎每隔10年就要规划一次,每次总体编修有效周期只有8-9年,根本达不到20年的规划周期,这就导致怀化一直处于“大拆迁、大建设”时期,“建了改、改了建”造成大量的公共资源浪费⑤。还有一些县域城镇化进程中缺乏整体性、系统性科学规划,往往只重视城镇化的总体规划,忽视了与资源、生态环境等规划的有机联系,规划之间缺位或不协调。更有甚者没有考虑自身实际情况,盲目照搬照抄大城市的建设模式,追求大广场、大马路、摩天大楼等,不惜举债铺开摊子,大规模搞城镇化建设,结果导致城镇化建设摊子铺得过大,城镇布局零乱,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同时,城镇的功能和定位不合理,也加大了生态环境的治理难度。
3.3法律法规层面
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各个地区由于地理、环境、资源、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人口素质的差异,制定的环境保护政策也不尽相同。我国在资源与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建设中,法律体系的构建在不断更新完善中已初步成熟,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前期制定的各项法律法规政策显示出一个明显的特征即法律法规尤其是立法相对滞后于我国快速发展的城镇化进程,这种现象在农村更为严重。当前,我们应当尽快对农村环境保护进行专项立法,用以缓解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生态安全问题。但是,在法律法规的实施方面却不尽人意,诸如对法律的权威性认识不够,执法过程不够严格,违法现象查处力度不能追究到人。特别是土地遭到违法利用的情况时有发生,由于对这些行为的处罚不够严厉,导致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没有得到保障,激化了矛盾,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
3.4产业结构层面
粗放型的经营方式已经明显与当前的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全面发展相违背,但是由于一些地方政府把城镇化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过于强调直接的经济效益,而忽视长远的生态环境效益,进而导致城镇化进程中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是依靠资源的高消耗、“三废”的高排放和土地的高扩张这种外延式、粗放式的发展模式来支撑,这给城镇化建设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特别是,高污染、高耗能和高排放的乡镇企业在城镇化进程中得到了快速地发展,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破坏问题日趋严峻。
另一方面,乡镇企业还存在着产业结构单一的问题。许多乡镇企业只发展一种产业,深度转化不够,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不高。这种单一的产业结构也是导致生态问题产生的另一原因。
3.5环保意识层面
在城镇化进程中普遍存在的重视城镇土地、人口规模的扩大而轻视公众素质的培养、许多地方政府并没有把生态环境保护宣传与教育放到应有的地位,进而导致了政府工作人员和公众缺乏环境保护意识。
政府工作人员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导致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工作人员的资源环境保护的紧迫感、压力感和责任感不够强,重经济建设,轻环境和资源的保护,缺乏科学发展的理念,干部考核制度未完善,就出现一些只顾眼前利益的短视行为,追求农村城镇化的速度,而无暇顾及城镇化的质量,关注经济指标,忽视环境保护。
公众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则在生活中会出现乱扔垃圾、污水乱排、不注重垃圾分类等问题,这对城镇化中生态环境保护极为不利,更无法起到监督作用。怀化市城镇化进程中很多农村居民虽然从身份上看已经转换为市民,但是在习惯上还没能融入城市,旧有的生活习惯、思想意识未能及时改变,导致他们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延续着过去的习俗。2014年湖南日报记者以《怀化:污染了的太平溪》为题,报道了怀化市市区居民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太平溪,导致一条全长14.18公里,东西走向穿越怀化城区的地表河,水面油污五颜六色,并附现场照片,让人看后触目惊心。
3.6环境保护投入层面
环境保护投入,除了保障经费的投入,还要给予政策支持。怀化市在环境改善方面的投入明显匮乏,环保部门工作面临许多困难:
3.6.1环境治理协调工作的困难大
当前,怀化市很多环保工作需要采用综合的措施来推进,需要政府强力推进,需要其它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协调的困难大。比如,推进市区扬尘污染集中整治工作,影响市区空气环境质量的扬尘污染源主要是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及周边采石场,对这三个方面污染源的整治职责均不在环保部门,协调的困难大、行政成本高,又缺乏相应的长效机制巩固整治成果。再如,市区饮用水源保护区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取缔关闭保护区内非法小加工企业必须由政府来实施,在具体工作中还是由环保部门代表政府来实施,落实的力度比较欠缺,特别是落实强制断电、拆迁等措施,如果没有其他部门和单位的大力支持,就难以真正落实到位。
3.6.2完成减排任务的压力大。
一是GDP和城镇人口以及主要行业产能的增加,带来的COD、氨氮和氮氧化物增量较大,而我市工业、生活以及农业源领域减排的空间已十分有限,化解由这三项统计数据带来的主要污染物增量缺乏有力的项目支撑。二是由于开展机动车检测和黄标车淘汰缺乏有力的政策和经费支持,我市机动车减排工作仅限于报废老旧汽车,对完成氮氧化物减排任务的贡献小。三是市经开区污水处理厂项目是国家和省级重点减排项目,今年将列入对我市减排工作的一票否决项目,而到目前该项目仅完成20%左右的主体工程,管网建设也未正式启动。
3.6.3环保部门的经费运转十分艰难。
尽管怀化市政府2010年第29次常务会议纪要明确将环保人员工资纳入财政预算,但目前怀化市环保局89名差额拨款人员的津补贴等有关经费仍然是市财政以环保能力建设的名义从排污费中解决,而从历年排污费征缴情况来看,市本级可用排污费已难以解决这些人员有关经费问题,环保局部门运转十分艰难。
4协调城镇化与生态环境问题的有效对策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是一种相互影响,交互耦合的关系。因此,为了城镇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针对问题所在,采取相应的措施,在新型城镇化中切实做好生态环境保护。
4.1制定科学合理的城镇化规划
城镇化规划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城镇的空间结构、布局心态,而且会影响到城镇的建设成本和运行效率,直接关系到城镇化发展的质量。怀化市现阶段的城市规划管理模式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必须对现阶段城市规划管理进行改革,运用多种主体、多种手段构建新型管理模式,从依靠政府规制对城市建设活动进行调控转变到依据政策、技术来引导和市场规律来经营城市,简而言之,就是通过市场规律、行政调控、公众参与、法律保障等手段,把技术规划向公共政策转化,使城市规划成为调控城市发展最重要的公共管理职能。
在具体的规划实施中要将城镇化规划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协调好经济、社会和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树立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原则,把生态理念贯彻到城镇发展中,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比如建设合理的产业结构与用地布局,适宜的住宅和出行条件、节地节能的建筑、有效处理垃圾、控制噪音以及提高绿化覆盖率。加强对小城镇的
水、土地、森林、矿产等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充分认识小城镇的发展方向和功能定位之后进行综合的环境评估,明确功能分区、统筹布局好各项建设,做到布局合理、规模适度、体现特色
⑥。
4.2构建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
推进新型城镇化道路,必须要构建一整套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以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建立生态环境考核评价机制,把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纳入城镇化发展评价体系,完善体现生态环境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和奖惩机制。实行生态环境补偿制度,切实加大生态环境补偿投入力度,扩大生态环境补偿范围,提高生态环境补偿标准。划定并坚守生态环境保护红线,建立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加快完善城镇化地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等开发监管制度。制定和完善严格监管污染物排放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加大生态环境执法力度和影响评价制度,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责任者实行严格的赔偿制度,并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建立城乡统筹的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污染防治区域联动机制等。
4.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以往的城镇化经济系统并没有特别考虑到环境与自然资源对经济的影响,只关注生产者和消费者两个基本行为体。这种模式很容易对生态环境形成忽视甚至损伤。把资源环境纳入城镇化的大战略中,把经济发展作为整个社会发展的一方面,发展经济与处理发展中的环境问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解决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科技是最根本的方法和途径。依靠科技,发展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要注重长期效益。提高传统产业的改革力度,不断引进先进的工艺和技术、新产品、实行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确保城镇生态持续健康运行。努力控制好城区工业企业的污染防治工作,着力解决企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即由粗放型生产方式向集约型生产方式转变,减少生产过程中能源资源的浪费。乡镇工业企业必须加大科技投入,进一步提高生产技术水平,采用无污少害的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推行清洁生产,逐渐改变乡镇工业企业高耗、低效、污染
重的局面。同时,乡镇工业企业的发展应根据当地自然资源的优势和自身地理位置,发展配套工业和特色产品加工业,提高经济效益,提高污染治理的能力
⑦。
4.4提高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城镇化的核心是人口的城镇化,城镇化的理念应由“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转变,把人的发展作为城镇化的核心。以往的城镇化在具体的操作上,没有把城市建设与人口转移很好的结合起来,存在着重物不重人的现象。城镇化进程中许多生态环境问题都是由于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强而引起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当务之急就是提升公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4.4.1增强对城镇管理决策部门的培训
政府职能部门在城镇化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城镇化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相互关系中,政府职能部门是操作者也是实施者。增强城镇管理决策部门的培训可以减少其在实际的工作中违背自然生态的发展规律的行为,努力把眼前的经济利益与长远利益充分结合起来,统筹规划,协调推进。有效发挥政府的带动作用,确保城镇化向着节约资源、城乡统筹、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4.4.2加强对中小城镇工业企业主的环境保护教育
对于中小企业的管理和教育,一直是怀化市的薄弱环节,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更为匮乏,所以提高工业企业公众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首先要加强对中小城镇工业企业的教育,宣传教育的重点应该是这些企业主,提高企业发展的文化内涵。城镇化过程中产生的中小企业主是经营者、管理者、决策者,对企业能否坚持保护环境的行为有很大的影响。让企业主树立保护环境意识,使其深刻认识到企业利益和国家利益根本上是一致的,环境是一种很重要的资源,树立环境法制观念和环境道德观念。
4.4.3加强对公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宣传与普及
我国公民对于环境保护意识普遍不高,公民的素质决定了其保护环境的觉悟。因此,要利用电视、广播、书籍、网络等多种媒体进行大力宣传教育,把先进的、可持续发展的
理念灌输给民众,不断内化,使公民意识到环境保护已迫在眉睫。在积极性和主动性被调动起来之后,全社会将形成一种氛围。倡导民众将内化的行为不断转化为保护环境的具体行动。此外,对青少年环保意识的教育也至关重要。我们要坚持科学性和思想性,理
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不断对青少年进行环境保护意识教育与培养,以课堂教育的形式为主,把知识渗透到各个学科,让青少年从小就培养环境科学素质。通过对民众的广泛的环境意识宣传与培养,使其改变观念、改进行为、采取积极主动的方式融入到环境保护的行动中来。
4.4.4进一步建立完善社会舆论监督机制
不断完善民意调查制度、信访举报制度、信息公开制度,网络参与度和公开听证会。利用这些方式方法,努力提高民众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度。民意调查制度对于广大人民行使权利和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作用非常大。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在政府制定一些重大决策部署时必须进行民意调查。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民意调查制度不断完善,这项制度既可以了解民意,取得民众对生态环境政策的意见,也可以检验政策是否合民心,顺民意。城镇发展要做好自身的定位,准确对环境进行综合评估,把失误降低到最小范围,结合自身优势,消除城镇化带来的生态安全问题,找准经济发展与城镇环境的最佳结合点,促进城市发展与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同步发展。
4.5保障环保投入
近年来,我国已经开始重视环境保护,但是,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环境保护的基础设施还是不够。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固定且足够的经费投入。为尽快改善城镇环境质量,要求我们必须实行
“谁开发,谁治理,谁受益”,鼓励集体和民间投资,积极吸收民间投资和外资,最大范围内融资,保证环保经费能及时稳妥到位。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积极引导个人参与小城镇的环境保护建设。并且,为了提高城镇地区的环境整治水平,我们要努力建立一套相关的补偿制度和优惠措施。目前,大多数小城镇自身财力不足,在环境保护方面投入的财力相对有限。尽管如此,小城镇地区也应该以环境保护作为长远目标,纳入到政府的各项工作和财政支出中,按规定用足用好筹集的环保费用。环保投入除了包括物质方面的投入,即在环保设施建设、生态系统恢复、环境管理等方面所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外,还应包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其主体有城镇的建设者、管理者和居住在城镇中的居民,这是一种无形的投入。只有把这两方面的投入充分结合起来,才能有效维护和改善脆弱的生态环境。
5参考文献
[1]郑洪.城市集群与首位城市建设.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384-385页。
[2]林正添.怀化市水土保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机遇和对策. 中国水土保持SWCC, 2014年,第8期,5-6页。
[3]湖南省统计局.2014年湖南民用车辆拥有量接近千万辆. 湖南省信息统计网,2015年。
[4]欧阳林路、孔雅雯.浅议城市进化程度与温室效应.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5年,Vol.33,NO1,47-50页。
[5]易贤武.怀化市城市规划管理的基本现状及成因分析:[硕士论文].中南大学,2013年。
[6]曲格平. 关注中国生态安全.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4 年.第 116 页。
[7]刘德军.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9期 ,36-38页。
[8]张俊乾.浅谈农村城镇环境保护.探索争鸣,2014年,3月中期,第24页。
[9]史亚楠、佟光霁.浅析城镇化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及对策.农业经济,2013年,第8期,54-56页。
[10]姜爱林.城市化发展与城镇生态环境建设研究.济南市社会主义学报,2001年,第2期,24-26页。
. .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