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 year.March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一中国汽车行业
1、 新进入者的威胁
轿车行业的进入壁垒较高不仅有政策上的限制,也有技术上、规模经济上等方而的制 约。以下几方面构成我国轿车进入壁垒的各种潜在的来源:
(1) 规模经济。轿车行业是典型的规模报酬递增行业。苴固定成本投资比较大。一般认为 单个企业整车产量在40万〜60万辆、零部件100万〜200万件,才能达到最小经济规模的 要求,所以市场只能维持少量企业的生存。但在中国,由于市场容量较大且增长迅速,大量 未达到起始规模经济的企业可以获得较髙水平的利润,从而抵消了规模经济所造成的壁 垒。
(2) 技术优势。目前,中国大量的汽车整车项目均由跨国公司主导,跨国公司以其丰富的 设计、制造经验和雄厚的产品开发能力,对于缺乏轿车工业背景的新进入者形成了较高的进 入壁垒。
(3) 资本壁垒。轿车是一个资本密集程度很髙的行业,一般整车项目资金规模都在100 亿元以上,除了注册资本外,对外部融资的依赖性很大。新进入者往往由于知名度较低或信 用程度不好,筹资和融资较为困难。
(4) 进入遏制。目前中国轿车企业普遍处于强劲需求拉动下的生产扩张时期,由于汽车整 车数量较多,在位企业对新进入者对市场影响的敏感性较低,所以很少采取策略性进入遏制 行为。
(5) 行政限制。我国政府对于轿车实施了严格的行政性进入限制:一是严格的投资审批制 度,轿车项目一律由国家审批立项,这对新进入者形成了几乎难以逾越的进入壁垒:二是严 格的目录管理制度,只有政府有关部门认可的特泄企业和特左产品才能开工生产和销售,同 时生产企业开发新产品也受到严格限制。此外,轿车行业还存在着一些行业技术政策限 制,如国家要求重点发展符合国家安全、节能、排放法规及私人用车要求的经济型轿车:汽 油发动机需要达到欧洲第三阶段或第四阶段排放控制水平;适度发展轿车柴汕机发动机、单 燃料燃气发动机及混合动力系
统等,都可能对潜在进入者形成巨大的进入壁垒。
2、 替代品的威胁
在我国替代品威胁主要来自三方面。
轨道交通。进来大力发展轨道交通业,郑州,青岛,合肥,无锡,杭州等城市都在修 建地铁。重庆、天津、武汉、长春、大连回等城市已建立轻轨,很多城市也正加紧城市轻轨 的建设步伐。
2. 高铁。按照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到2020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
12万公里 以上。苴中新建髙速铁路将达到2.6万公里以上;加上其他新建铁路和既有线提速线路,中 国铁路快速客运网将达到5万公里以上,连接所有省会城市和50万人口以上城市,覆盖全 国90%以上人口。按照中长期路网规划,未来五年内,我国髙速铁路建设都将维持大规模 投入,投资额将保持在每年7000亿元左右,共计3.5万亿元左右。近日在北京召开的第七 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上,国务院副总理张徳江在演讲中明确指出,中国已将髙速铁路作为优 先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3. 随着哥本哈根气候峰会的进行,中国政府关于碳减排的承诺,将推动我国
“低碳”汽 车的加速发展。与之紧密相关的新能源汽车战略无疑成为行业竞争的制高点。2009年底召 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将肖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由13个扩大到20个,选 择5个城市进行对私人购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给予补贴试点。这意味着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 示范规模和作用都将得到扩大。尤其是对私人购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给予补贴试点,将对电 动车、混合动力汽车等新能源汽车更多、更快地进入寻常百姓家起到推动作用。现在而临的 困难是电动汽车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技术标准和配套设施仍然缺失。特别是电动汽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一中国汽车行业
lx新进入者的威胁
轿车行业的进入壁垒较高不仅有政策上的限制,也有技术上、规模经济上等 方面的制约。以下儿方面构成我国轿车进入壁垒的各种潜在的来源:
(1) 规模经济。轿车行业是典型的规模报酬递增行业。其固定成本投资比较 大。一般认为单个企业整车产量在40万〜60万辆、零部件100万〜200万 件,才能达到最小经济规模的要求,所以市场只能维持少量企业的生存。但在 中国,山于市场容量较大且增长迅速,大量未达到起始规模经济的企业可以获 得较高水平的利润,
从而抵消了规模经济所造成的壁垒。
(2) 技术优势。口前,中国大量的汽车整车项IJ均曲跨国公司主导,跨国公 司以其丰富的设计、制造经验和雄厚的产品开发能力,对于缺乏轿车工业背景 的新进入者形成了较高的进入壁垒。
(3) 资本壁垒。轿车是一个资本密集程度很高的行业,一般整车项口资金规 模都在100亿元以上,除了注册资本外,对外部融资的依赖性很大。新进入者 往往由于知名度较低或信用程度不好,筹资和融资较为困难。
(4) 进入遏制。H前中国轿车企业普遍处于强劲需求拉动下的生产扩张时 期,山于汽车整车数量较多,在位企业对新进入者对市场影响的敬感性较低, 所以很少采取策略性进入遏制行为。
(5)行政限制。我国政府对于轿车实施了严格的行政性进入限制:一是严格的 投资审批制度,轿车项口一律由国家审批立项,这对新进入者形成了儿乎难以 逾越的进入壁垒;二是严格的LI录管理制度,只有政府有关部门认可的特定企 业和特定产品才能开工生产和销售,同时生产企业开发新产品也受到严格限 制。 此外,轿车行业还存在着一些行业技术政策限制,如国家要求重点发展 符合国家安全、节能、排放法规及私人用车要求的经济型轿车;汽油发动机需 要达到欧洲第三阶段或第四阶段排放控制水平;适度发展轿车柴油机发动机、 单燃料燃气发动机及混合动力系统等,都可能对潜在进入者形成巨大的进入壁 垒。
2、替代品的威胁
在我国替代品威胁主要来自三方面。
1 •轨道交通。进来大力发展轨道交通业,郑州,青岛,合肥,无锡,杭州 等城市都在修建地铁。重庆、天津、武汉、长春、大连回等城市已建立轻轨,很 多城市也正加紧城市轻轨的建设步伐。
2•高铁。按照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到2020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 到12万公里以上。其中新建高速铁路将达到万公里以上;加上其他新建铁路和 既有线提速线路,中国铁路快速客运网将达到5万公里以上,连接所有省会城 市和50万人口以上城市,覆盖全国90%以上人口。按照中长期路网规划,未 来五年内,我国高速铁路建设都将维持大规模投入,投资额将保持在每年7000 亿元左右,共计万亿元左右。近日在北京召开的第七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上, 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在演讲中明确指出,中国已将高速铁路作为优先发展的战 略性新兴产业。
3•随着哥本哈根气候峰会的进行,中国政府关于碳减排的承诺,将推动我 国“低碳”
汽车的加速发展。与之紧密相关的新能源汽车战略无疑成为行业竞争的制 高点。2009年底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 点城市山13个扩大到20个,选择5个城市进行对私人购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给予补贴试点。这意味着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示范规模和作用都将得到扩大。 尤其是对私人购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给予补贴试点,将对电动车、混合动力汽 车等新能源汽车更多、更快地进入寻常白姓家起到推动作用。现在面临的困难 是电动汽车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技术标准和配套设施仍然缺失。特别 是电动汽车充电站如何建设,怎么发展,更是关系到未来电动汽车能不能顺利 走进千家万户。
3.
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
在轿车行业中,上游企业主要是林业、黑色金属采选业、有色金属采选 业、纺织业、皮革毛坯羽绒及其制品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化学有色金属冶 炼加工业、普通机械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 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品机械制造业、电气蒸汽热水生产供应业等。在这 些行业中,供应商有很多。在零部件技术开发方面,中国轿车企业在某些中低 附加值方面具有相当强的开发能力;在汽车关键零部件的技术开发方面具有一 定能力,但是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甚大。中国整体轿车开发能力,而且在合资 企业的供应链中外方占着主动地位,行业本身的特点决定了零部件都有一定的 私有技术,因而供应商有一定的议价能力。
许多汽车够加大了中国市场战略部署,例如:福特宣布,将在中国东部城市 杭州建设一家造价亿美元的汽车生产厂。那些在建设中国本地生产厂方面姗姗 来迟的公司(包括雷诺、捷豹路虎(Jaguar Land Rover)^沃尔沃(Volvo))都拟定 了不久建厂的计划。借以实现大部分车辆生产本地化。丰田汽车公司全球生产 布局显示,除日本本土外,北美地区(特别是美国)和亚洲地区(特别是中国)是丰 田在海外投资最大的地区。美国和中国已经成为丰田在海外主要的生产基地•大 众表示,其在华开设经销商的速度为每周两家。宝马则每周新增至少一家,到 今年年底将达到总共350家,与其在美国的经销商数量持平。今年第一季度, 中国超过美国,成为这家总部位于慕尼黑的汽车制造商的最大市场。
H前局势来看,我国汽车市场不仅成为福特、大众、宝马等在中国已经具有 重大影响的跨国公司的战略市场,世界各汽车零配件行业巨头,也纷纷做岀了增 资中国的计划,美国固特异轮胎橡胶有限公司将其亚太总部迁至上海,博世也 要在中国追加投资。
山此可见波特五力模型中的成本领先战略已经被各大汽车公司消无生息的运 作开了,在中国建造生产基地,按国情来看无疑降低了成本、人力、运输费 用,大大降低了成本,同时也面对着许多客观问题降低了购买者讨价还价的负 面影响。供方主要通过其提高投入要素价格与降低单位价值质量的能力,来影 响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盈利能力与产品竞争力。进口汽车供方力量的强弱主要取 决于他们所提供给买主的是什么投入要素,当供方所提供的投入要素其价值构 成了买主产品总成本的较大比例、对买主产品生产过程非常重要、或者严重影 响买主产品的质量时,供方对于买主的潜在讨价还价力量就大大增强。是丰田 在海外投资最大的地区。美国和中国已经成为丰田在海外主要的生产基地•大众 表示,其在华开设经销商的速度为每周两家。宝马则每周新增至少一家,到今 年年底将达到总共350家,与其在美国的经销商数量持平。今年第一季度,中 国超过美国,成为这家总部位于慕尼黑的汽车制造商的最大市场。
4、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
购买者数量决定了其议价能力。在全国大约3亿家庭中,年收入10万元 以上的富豪型家庭占1%, 3万〜10万元的富裕型家庭占6%, 1万〜3万的小康 型家庭占55%o家庭购车潜能不言而喻。
H前,消费者比较关注的是汽车的经济性,包括购买的经济性和使用中的 经济性。同时消费者也更趋于理性,先进的技术、人性化的设计、较高的经济 型这三点会被理性的消费者所考虑并直接影响其购买行为。而随着需求层次的 提高,他们也会逐渐注意产品的差异化和个性化。在这样一个以顾客服务为导 向的行业中,购买者至少可以影响制造商的服务水平。
购买者主要通过其压价与要求提供较高的产品或服务质量的能力,来影响行 业中现有企业的盈利能力。汽车在国内的卖方行业山大量相对外资企业来说规 模较小的企业所组成,这些企业的市场价明显低于原装进口汽车,仅仅因为 made in China还有更多的可能是一种低价位符合国情的亲众的营销策略。 在 中国发达地区,如北京、上海等城市购买者所购买的基本上是一种标准化产 品,同时向多个卖主购买产品在经济上也完全可行。这就对每个产品产生了购 买方分流,并会处于同时被儿家竞争对手比较的局面。这就形成了购买者有能 力实现後向一体化,而卖主不可能前向一体化的潜在市场不利因素。提髙了购 买者讨价还价能力,国产轿车价格仍将有一定幅度的下降。如果没有人民币的 大幅度升值,进口轿车价格下降对国产轿车的价格压力已经很小,2006年引起 国产轿车价格下降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国内厂商之间的竞争,从根本上讲是产能 过剩导致的供过于求。但是产能过剩并不一定直接带来价格下降,如美国、日 本等国家汽车工业普遍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而这些国家的轿车价格不仅没有 下降,反而在逐年缓慢上涨。之所以判断2013年国产轿车价格将继续出现一定 幅度的下降,主要是U前我国轿车市场运行中既有价格下降的必要性,乂存在价 格下降的现实可能性。
其次,汽车零部件平均关税下降人民币升值压力将有利于进口车价的下 调。2005年7月份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一次性升值2%,之后的半年时间内人 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乂升值了%, 2007年现在已经突破关口,而且人民币升值的 压力继续存在。而到今天,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已经到了如果2013年人民币继续 小幅度升值,将直接促成进口车成本的下降。有利于国人购买力的提高,被动 提高了我们讨价还价能力。同时也让合资企业从中大赚了一笔。
5、行业内现有竞争者的竞争
许多因素倾向于增强行业中的竞争。一般来说,行业中的公司越多,竞争性 就越强。口前轿车行业的竞争主要表现在:
(1)竞争者的数量。随着2010年厂家产销口标的大幅提升和产能的加速扩 张,短暂的卖方市场特征不会持续很久。从国内汽车产能分析,长远看供大于 求的局面将处于稳定。例如,2009年下半年以来,宣布投资建设第二.第三工 厂的企业接二连三,东风日产、神龙、华晨宝马、北京现代等都宣布了要扩大 产能的计划,还有广汽菲亚特长沙的50万辆新建项后进入中国市场的大跨 国公司急于追赶与扩张,许多汽车巨头加大了中国市场战略部署,例如:福特 汽车公司未来在中国将不断加强投入与合作力度,争取取得轿车市场10%的占 有率,生产能力将实现从原有的4万辆达到40万辆的巨大转变,并实现大部分 车辆生产本地化。丰田汽车公司全球生产布局显示,除日本本土外,北美地区
(特别是美国)和亚洲地区(特别是中国)是丰田在海外投资最大的地区。美 国和中国已经成为丰田在海外主要的生产基地,丰田公司的总体市场LI标是到 2010年〜2012年在中国拥有10%的市场份额。
U前局势来看,我国汽车市场不仅成为大众、通用、本田、现代等在中国已经 具有重大影响的跨国公司的战略市场,现代汽车公司已将中国作为其全球战略 的重要组成部分,计划到2010年乘用车在华产能达到100万辆,使中国成为其 四大海外工厂中仅次于印度的第二大海外工厂;同时,以汽车生产销售为中 心,通过制造、服务、金融等汽车相关产业的扩大,来达到2010年200亿美元 的销售口标;此外,现代还讣划进军中国的商用车市场,有可能与江淮携手建 立商用车生产基地,计划在2020年前形成年产五万台小型商用车发动机、一万 辆客车和九万辆货车的生产能力。世界各汽车零配件行业巨头,也纷纷做出了增 资中国的计划,美国固特异轮胎橡胶有限公司将其亚太总部迁至上海,博世也 要在中国追加投资。
(2) 价格竞争。降价是厂商促销最常用的武器。2007年,汽车价格继续大 幅下降。有25个主要品牌的汽车降价幅度超过20%,其中通用凯越的降价幅度 最高,达到%。此外,从2006年开始越来越多的高档车也加入了价格大战, 2007年奥迪A4最高降幅达到万元。
(3) 新产品集中上市。2005年,我国新车上市达到109款(包括SUV、 MPV) o而到了 2006年,我国新车上市数量更是达到了创纪录的217款。山于 新车上市过于集中,不少新款车的年销量只有数千台。2007年,许多厂商不得 不改变策略,纷纷推出各种改款车,而新车上市则寥寥无儿。新车型的开发或 引进往往需要企业投入大量资金和资源,所以大量新车型集中上市对我国的中 小规模轿车制造企业产生了极大的负担。
(4) 综合实力竞争。汽车企业要明确产品定位,适时推出切合市场需求的 车型,而且还要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营销策略,包括采用各种促销手段 等。这样一种
全方位的竞争归根到底将体现为综合实力的竞争,既要资金,乂 要产品和技术,更要市场。
大部分行业中的企业,相互之间的利益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为汽车企 业整体战略一部分的各企业竞争战略,其U标都在于使得自己的企业获得相对 于竞争对手的优势,所以,在实施中就必然会产生冲突与对抗现象,这些冲突 与对抗就构成了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常常表现在价格、 广告、产品介绍、售後服务等方面,其竞争强度与许多因素有关。
经过多年积累,自主品牌竞争优势全面提升,预示着汽车工业将以两种方式推 动经济发展(推动GDP增长和推动出口产品结构升级)。我国多数自主品牌汽车 的发展开始于2000年前后,总体发展比较顺利,尤其是我国加入WTO的前两 年,增长更为迅速,为自主品牌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但是山于宏观调控的 影响,2004年5月份起乘用车总体市场出现滑坡,自主品牌受影响更大。然 而,经过自主品牌企业自身的艰苦努力和国家相关政策支持,自主品牌的竞争 优势在2005年得到了全面提升,以奇瑞为代表的自主品牌销量大幅度增长。III 于自主品牌的发展,我国汽车工业的出口能力显著增强,多年来汽车进口大于 岀口的局面在2005年首次得到扭转。2005年I〜10月份汽车工业累计•出口亿美 元,同比增长%,汽车业累汁进口亿美元,同比下降%,出口大于进口 42亿美 元。2005年1〜口月份汽车累计出口量达到13万辆,累计进口量为万辆,出 口数量首次大于进口数量。儿个自主品牌,如奇瑞、吉利等都有较大量的出 口。
另外各大外资企业间的竞争也不容质疑了,例如:为扭转在美国汽车市场份 额大幅下滑局面,GM (通用汽车公司)近日宣布,将通过削减价格、裁撤重叠 车型等一系列举措对现行的美国市场战略进行实质性变更,以反击正迅速占领 美国东西部海岸人口密集区市场的国外汽车品牌。GM增加美国市场销售的四 大措施:
1、 调整价格战略突岀低价优势
2、 整合庞蒂克(pontiac)和别克(Buick)品牌,削减重合车型
3、 在吸引海外客户上增加投资
4、 更新换代关键市场领域中的代理商资
虽然面临国际汽车公司和中国汽车公司的激烈竞争,导致近3年来汽车价格 下降很快,但通用公司还是计划增加产能,并对在中国的前景充满信心。通用 中国总裁甘文维(Kevin Wale)表示,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市 场,如果市
场年增长率能够保持在U前15%的水平,这一天还会提前到来。上 海通用汽车总经理陈虹谈起他们引以为倣的差异化竞争战略时娓娓而谈“今后 在市场中能够胜出的,一定是在差异化竞争中做得较好的企业” o他认为,中 国汽车市场的竞争水平还不高,基本上还停留在同质化阶段,大家都在“烧 钱” o因此,在市场表现上,往往是你降价,我也降价;你促销,我也促销。 上海通用正在尝试走一条差异化竞争的道路。伴随着市场竞争广度和深度的进 一步拓展,企业之间 的竞争已经超越了经营效率竞争的层面。有竞争力的企业,不仅在整个业务链 上都有创造性,而且,其品牌和产品都有明确的用户定位,所提供的产品和服 务让用户感到物有所值。比如,与三厢凯越相比,山意大利著名汽车设计大师 乔治•亚罗设计的凯越HRV,是一款全新的五门掀背式两厢车,具有浓郁的欧洲 风情。经过广泛的市场调查,上海通用确定其目标客户的特点是健康 (Healthy)、休闲(Recreational)活力(Vigorous),并用它们的第一个字母为这款 车起了个名字一一HRV,我们期待着HRV能在低迷的车市中创造另一道亮丽的 风景。 行业中的每一个企业或多或少都必须应付以上各种力量构成的威胁, 而且客户必面对行业中的每一个竞争者的举动。除非认为正面交锋有必要而且 有益处,例如要求得到很大的市场份额,否则客户可以通过设置进入壁垒,包 括差异化和转换成本来保护自己。根据上面对于五种竞争力量的讨论,我认为 企业可以采取尽可能地将自身的经营与竞争力量隔绝开来、努力从自身利益需 要出发影响行业竞争规则、先占领有利的市场地位再发起进攻性竞争行动等手 段来对付这五种竞争力量,以增强自己的市场地位与竞争实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