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行业热点 新车 试驾评测 养车用车 车型库
当前位置:首页网络环境中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探究

网络环境中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探究

2023-03-21 来源:好土汽车网
导读 网络环境中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探究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8卷第l jJ『J V0 J_28 No.1 Jf:埘敦f :院 :报 Mar.20 2008 网络环境中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探究 陈 曦 ,杨艳萍 (1.河J{=『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南Jr封475004;2.黄河水利职、I 技术 院摹础郜, J}j= Jt:埘475004) 摘要:在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数字化时代,大学生面临着人文素养的缺失。网络作为一种新兴媒 体,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网络环境中的教育教学给人文素养的培养带来了挑战和机 遇。因此,对学生加强网络环境中人文素质的培养,探索科学的方法和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人文素养;网络环境;人文精神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640(2008)01—0057—03 现,人文行为体现了“索养”一词所含的“技巧”、“能 21世纪是知识经济主宰世界的世纪,以科技和 教育为前提的知识经济将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希 望和挑战。新型媒体——网络,以其全球性、交互性、 力”之意,也是人文素养的最终目的。人文素养不但 表现为丰厚的人文科学知识,更表现为正确的价值 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文 化气质。 即时性等特点,深入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知识传 播、价值取向。当代大学生作为网络受众的一个重 要组成部分,其思维方式和道德规范经受着巨大的 调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人文社会科 学等非功利性的学科知识缺乏兴趣,对国家和民族 的历史知之甚少,缺乏历史的观念、民族的认同感和 冲击。网络迅捷的向大学生传递着浩瀚的信息与知 识,同时也引发了价值观念混乱、道德行为失范、诚 信减弱、情感冷漠等人文素养缺失的问题。这必然 引发人们的深层思考,人文素养的缺失究竟应该怎 样弥补?数字化生存时代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教育, 广阔的胸怀。在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市场经 济冲击下,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变 化,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蔓延,出现了见利忘 义、惟利是图、张扬个人至上、人情冷漠、耐挫能力 怎样的教育才能使未来世界更和谐、更美好? 在当今的数字化时代,网络教育日益成为教育 领域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网络环境的特性决 定了网络教育有着传统教育不可替代的优势,怎样 充分发挥这种优势,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这是教育 工作者和教育技术实践者急需思索和探讨的问题。 一差、诚信缺失等倾向。大学生道德素质下滑、人文素 养降低的问题已经显现在眼前。 而当代社会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后备军,人文素 养是大学生成才的必备要素。优良的人文素养是塑 造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催化剂,“细雨湿衣看不见,闲 花落地听无声”,当良好的人文素养内化为大学生品 性中的一部分时,处于任何境遇中,他们都能尽快调 整好自己的心态,协调自己的知、情、意、行,较好地 适应外部环境。 二、网络环境中教学的特点 、人文素养的内涵及存在的问题 人文素养,即人文科学的知识水平、研究能力, 人文科学所体现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 是人的内在品质。人文素养包含人文知识、人文精 神、人文行为。人文知识的内化即是人文精神,而人 文精神的外化便是人文行为。人文知识是人文素养 的前提和基础,是以语言符号的方式对人文世界的 (一)教学形式灵活开放,教学手段广泛多样 学生可以不受时问、地域的限制,“零存整取”地 利用时问来学习课程。学生按照自己的需要自主地 把握、体验、解释和表达。人文精神泛指一个人体现 出的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是一种以人为 对象、以人为中心的思想,包括人的理想、信念、道德 和人格等。人文行为是一个人具体行动和实践的表 收稿日期:2007—08—12 安排课程内容的进度。网络课程不但使用文字和图 片,而且能以声、像等多种音频、视频手段表现课程 内容,满足学生视觉、听觉全方位、立体地感受,加强 作者简介:陈曦(1980一),女(汉族),河南省Jf封人,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技术系教师。研究方向:现代教育技术原理 应J口. .・57・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理解和记忆,这就使得教学更人性化、多样化,利于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品位。 培养融人自己讲授的课程中。 (二)在网络环境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素养的培养 (二)教学资源丰富和信息资源共享 网络环境中的教学建立在具有庞大资源量的资 源库的基础之上,如众多模式的教学软件、网上教 现在学生急需培养的人文素养主要有应变能 力、耐挫能力、协作意识、诚信美德、创新精神等等, 培养的方法和途径已有成功的范例可供借鉴。 l、培养应变和耐挫能力 程、最新的教学大纲、教学资料、参考文献、课程开发 工具、学术期刊,各种公开动态信息,丰富的教学案 在对学生应变和耐挫能力的培养上,香港中文 大学研制的VISOLE“虚拟互动学生为本学习环境 例等。信息资源具有共享性,一个Internet网页可让 昕有用户随时访问,通过一个网站可以链接其它网 站,学生可以方便地通过专业知识链接到专业发展 史、名家风采等人文知识模块,满足学生多元化知识 教学法”值得我们借鉴。本教学法旨在探索让学生在 虚拟环境中锻炼应变和耐挫能力。 根据此教学法研制的“农场狂想曲”网上游戏, 结构的需求,利于个性化发展。 (三)知识更新和信息反馈及时 网络信息增长速度快,更新频率高,有利于新知 识的快速普及和教学水平的迅速提高。通过智能化 的交互平台,学生及时提出问题,老师适时作出解 答,老师布置任务主题,学生反馈任务进度和成果, 学生、老师可以同步、异步协作,互相监督,合作精神 和竞争意识都得到了培养。 (四)多项动态交互性 网络环境可以实现学生与计算机的互动,学生 与老师的互动,学生与学生的互动。学生可以和老 师、同学探讨,可以和其他学校以及国内外的同行交 流。思想的汇合、碰撞可以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性。 三、网络环境中人文素养的培养 面对网络给人文素养的培养带来的机遇和挑 战,如何充分利用网络对学生的吸引力、感染力,在 网络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值得我们积极 探究。 (一)重视教师的人文素养 教师丰厚的人文素养必将给学生深刻的影响, 因此要发挥网络资源共享的特点,多开办名师课堂 板块,利用网络教学的广博性充分展示名家风采,以 名家的人文素养感染激励学生。例如,在学习科学与 技术的4A网络教学平台中,全国百家名师桑新民 的授课实况是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典范,他在讲课 中穿插文学、历史、摄影、艺术知识,多媒体课件中链 接电子大百科全书及各种乐器的演奏等,他风趣的 语言魅力,丰厚的文化底蕴,互动的课堂形式,美观 的多媒体课件,配乐诗朗诵和摄影图片展,形成了他 独特的教学艺术魅力,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 时,受到了文学和艺术的熏陶,激发了学生自觉培养 人文素养的意识和兴趣。同时,要促进教师开展人文 与科学融合的教育研究,如要求教师在做专业课教 学课程设计时,有意识地去考虑如何将人文素养的 ・58・ 提供了一个仿真的虚拟世界,学生可以创建、经营和 管理一个农场,来综合学习地理、农业、环境、经济、 政治、社会等学科知识。游戏过程中,学生要因环境 做出不同的决策,因财政状况和工作性质,购买合适 的配备,遇到突发事件要作出适当的对策以令损失 减至最少,对农场之间的彼此影响要适时作出决断。 此外,农场狂想曲亦提供了多个竞赛形式的小游戏, 加强玩家彼此的互动性,当游戏结束时,因学生的表 现,游戏会产生不同的结局。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 公德意识和公平竞争意识得到加强,培养了勇于战 胜挫折的品质。 2、培养协作意识 在网络平台中,可构建基于目标的虚拟团队和 多角色参与的虚拟团队组织体系,开展基于ICT技 术的虚拟社区活动。不同层级的虚拟团队开展资源 共享、课题合作、答疑解难等活动,成员担任不同任 务、不同角色,如设计者、组织协调者、管理者等,以 各种方式传播信息。这种基于共同目标的参与式、合 作式学习,最显著的成效在于成就努力、积极的人际 关系和培养精诚的协作意识。虚拟团队的组建要求 成员具有独立性,但虚拟团队的维持又要成员之间 相互依赖、关心、促进,成员具有个人责任感和必要 的社会技能。团队共同约定主题,共同努力取得成 功,可以增强成员的集体归属感、认同感和发展力。 此外,网络环境中的各类专题组为协作学习提供了 平台和信息服务。教师可组织同学们在网上互SH ̄tt 改作业,发扬互助友爱的精神。 3、培养诚信美德 开发基于学习契约的网络教学评价系统。学习 契约是一种由学生与指导教师共同设计的学习活动 书面协议,契约中界定了学生的学习目标、达成学习 目标的方法、学习活动进行的时间及评定学习活动 的标准等。它特别强调学生与老师平等、持续的商 讨,学生完成对学习的自我评价、自我管理过程。具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体做法是学习者界定学习目标,师生共同协商制订 学习计划。学生在Blog上作笔记,记录学习目标完 成的进度和相关资料,指导教师、同学、家长共同帮 助学习者对过程进行评价、监督、检查。学习活动结 上共筑人性化、个性化的网络空间,如开没网上BBS 专题讨论区,师生加强交流,并就学生的人生理想、 情感等进行探讨,营造和睦的心理氛围,实现师生之 间在空间、时间和心理上同步与异步交互的“零距 离”。开设摄影网站,大家共享作品。开设宿舍文化小 束后,学生完成契约目标,老师验收学生提供的学习 成就证据及最终完成契约的情况,教师对学习效果 进行评价。 幽默、生活小幽默等聊天室。举办网络书法大赛、校 园网主页设计及美化设计大赛,个人主页、Flash设 这种学习形成学习者与教师、伙伴之间的共同 约定,尊重学生的个性,容易形成心理上遵守约定的 计大赛等。开设民族传统文化、校园传统与精神的专 题讨论区与辩论赛、论文赛。设立网上谈心室,心理 咨询室。 信念,对过程的如实描述和反思,可以让学生客观地 对待自己的学习,保持积极的自律,教师和伙伴对实 际行动的监督、商讨,可以促进学生认真、踏实的完 成任务,打消走捷径的心理,利于培养诚信美德。 4、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可以自行组织,定期就某个科技人文热点 问题,在公共聊天室里实时的进行讨论,能使学生产 生思想火花,使文化得到增值。 鼓励学生利用多媒体在公共区充分表达自己的 创意、作品或某个课题的解决方案,老师对此不立刻 做评判,当所有意见都提出后,师生再共同评估。教 师要积极组织学生发表协作学习的成果,避免专断 的替学生作决定。成果发表可以满足学习者展示自 我风貌的需求,提高自信心、积极性。可组织学习小 组,小组成员可利用虚拟图书馆、FvrP、VOD等收集 资料,在公共区展开答辩,使个人和群体意见相互碰 撞、融合。可开设“学习房间”和个人的“学习书房”, 在公共社区(如专题讨论区、留言板、聊天室)学生可 自由组合和选择。老师可利用网络能跟踪记录学生 情况的功能,或利用OlCQ聊天器与学生闲聊,及时 总结发现阻碍学生创造力提高的因素,进行归类、分 析,消除其障碍。 5、课余时间的人文素养培养 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而课余时间里师生可在网 网络环境中的人文素养培养的发展空间很大, 可以探讨的地方很多。我国著名教育家杨叔子曾深 刻指出没有科学进步,人类将永远愚昧落后;没有人 文教育,人类将堕入科技带来的文化黑暗和社会灭 亡的深渊。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环境中的 教学功能将会更加强大,设计更为人性化,为人文素 养的培养提供更多的手段和平台,网络环境还要和 传统形式下的人文素养的培养互补、融合,教育工作 者和教育技术实践者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II章伟民.首届全球ET学术峰会(2006)论文集——全球视闽 中的教育技术:应用与创新[C J._ 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6. f2】裴纯礼.网络环境中的人文教育实践[J].中目电化教育, 2003,(5):37-39. 【3】赵磊.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内涵与提升[J].重庆大学学 报,2003,(2):156—158, f4】赵峰峰.试析现阶段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与提升[J],湘 潮,2007,(6):84-85. 【5】唐锰.网络教学的特点[J].教育与职业,2001,(6):32—33. f6】桑新民.学习科学与技术——信息时代大学生学习能力培 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李楠) ・5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