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第6期 总第146期 黑龙江高教研究 Heilongiiang Re ̄.arches on Higher Education No.6 2006 seria1.No,146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信息素养 培养策略研究 李大辉 (齐齐哈尔大学计算机与工程控制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 摘要:在信息素养培养标准的分析过程中,如果从技术角度看,信息素养应定位在信息处理;如果从心理学角度看,信息 素养应定位在信息问题解决;如果从社会学角度看。信息素养应定位在信息交流;如果从文化学角度看,信息素养应定位在信 息文化的多重建构能力,如何提高在校大学生信息素养已经成为当今高校教育最突出的焦点f*-I题。 关键词:网络环境;信息素养;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614(2006)06—0173—03 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既是教育问题,也是社会问题, 要求通过改革现行高校的信息课教育模式,将专业知识和信 后来的“汁算机+大屏幕投影”模式,应该说是教学手段上的 一次重大改革,随着网络技术的推广与普及,拓宽了教室的 息技术更好地整合,才能更好地完成信息知识的迁移和信息 行为的培养,而信息行为品质的形成同时还要受到大学生的 外延,改变着教师与学生的时空观念,从“计算机+大屏幕投 影”发展到当前的网络教学平台,是教学手段的叉一次变革。 而且对教学模式的改革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建设精品课的过程中,将培养信息素养融合到教学过 心理和道德观念的影响,因此。对于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策 略的研究,要改革信息课的教育模式入手,提高信息知识量, 再通过对大学生心理的疏导。提高大学生的信息意识,进一 步通过对大学生网络道德的教育,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 提高使大学生的信息技能,全面实现提高信息素养的目的。 一程、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评价中,是深化教学模式改革 的重要举措,也是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结果,创造了大学生 信息知识的传授环境。 、改革传统信息课的教育模式。提高大学生的 3.改革传统信息课的评价体系,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在教学模式改革的同时,信息的评价体系也面临着改革,信息 课的教师工作任务繁重,面对高等院校的扩大招生、课程内容 的不断更新以及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等问题。因此,教师 不仅需要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还应当研究和掌握信息教材 的特点,使其既掌握较高的业务水平,叉掌握教学对象的心理 信息知识量 1.改革传统信息课的教学内容,建设高质量的课程体系 和教材。传统的高校信息课就是一刀切,文理各有一套课程 体系和教材,出现信息课的课程体系与专业发展的不一致, 内容和方法上的落后,严重影响了专业技能的形成,同时也 制约了信息知识的应用。 和认识规律,保障大学生信息知识的正常传授。 因此,在对非计算机专业进行信息课教育时,主要考虑 本专业领域要求毕业生具备的能力结构是什么,需要哪些知 识结构,然后根据分析结果设计课程体系。在制定出课程体 系以后,进一步建设每门课程的精品教材,在教材评价标准 二、疏导大学生的心理。提高大学生的信息意识 由于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及其生理、心理与社会性发 展的不平衡,致使他们产生诸多心理矛盾,从心理学角度分 析,当大学生受到刺激产生不良情绪时,依照心理学所倡导 的做法是适度、适时地转移、倾诉和宣泄,由于网络的隐匿 性、开放性、便捷性,对缓解大学生的紧张心理、释放大学生 学习和生活的压力,的确有其积极的作用。 方面应当体现教学指导思想和课程基本要求,考察它是否有 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是否适合本领域对象的特点,这样根据 专业的需要构建新的课程体系,保证了大学生信息知识在应 用上的要求。 依据格式塔的名言“整体大于部分的和”,进行大学生心 理疏导,关注点则不是一台电脑的内部运行过程,而是整体 网络的信急流,作为整体的网络,网络的特质及其影响为上 网学生的心理疏导,提高学生的选择能力和免疫力,提高大 学生的信息意识。 2.改革传统信息课的教学模式,建设高质量的精品课。 在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中,教学内容改革是核心,其次是教 学模式的改革,教学模式应该服务于教学内容,要着眼于复 合型人才的培养。从早期单纯的“粉笔+黑板”模式发展到 收稿13期-'2006—04—02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十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f重点)课题。 作者简介:李大辉,齐卉哈尔大学计算机与工程控制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计算机基础教育、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中的算法设计。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l74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策略研究 律的大环境,才能真正影响并改变大学生的自律意思.激发 大学生的责任意思,让大学生正确地看待人文价值与经济效 1.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水平。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局限在心理学等教 师,其他专业教师在设计提高学生信息能力的教学环节中, 也应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其中,可以通过设计明确的搜索 内容和明确的搜索目的以及明确的搜索网站来限定学生的 具体操作,让学生在网络这个虚拟空间中,通过掌握有效的 方法,提高专业知识水平,满足他们的求知欲,这种以学生的 认知过程为依据,设计网络学习导航系统,排除无关刺激,避 益,应当树立兼顾经济的发展与人文的发展,使网络空问成 为有利于人类发展的空间,达到既充分地尊重自我的主体意 识,同时兼顾他人利益..在建立和谐的网络关系的基础上,促 进大学生的信息技能的协调发展。 2.把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与法纪教育结合起来,促进大 学生的信息技能健康发展。中华民族具有优秀的传统道德, 免信息超载,达到逐渐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方法,才是促使 这些传统美德在网络时代应当发扬光大。比如,明礼诚信, 大学生抵制网络社会不良影响的有效途径。 2.加强大学生的选择能力和免疫力,改善大学生对待现 实空间与虚拟空间的认识。结合大学生的心身特点适时开 设网络心理学常识、心理卫生保健常识及心理素质培养的综 合课程或系列讲座,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及各种形式的团 体心理训练活动。同时,加强集体活动,增强大学生的团队 意思,让大学生充分认识到集体的智慧是巨大的,增加人与 人之间的亲和力,让大学生在体验成功与失败的过程中,充 分认识到网络只是可以帮助我们完成工作、学习的一种工 具,网络这个数字空间是我们现实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而 不是全部,只有这样,才能有利的克服部分大学生因网络的 介入而疏于处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的现象,克服用虚拟 空间替代现实空间的心理障碍与人格畸变。 3.因势利导大学生的内在道德需要,树立正确的思想观 念 所谓因势利导,关键在于“导”,激发大学生的内在道德 需求,引导大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网络文化思潮中增强道德分 析、辨别并择善而从的能力。 “人作为道德行为者的自由体恰恰在于他的道德行为源 于他内心的道德法则,他是道德主体,具有道德自决能力”, 首先要尊重学生的道德主体地位,“只有尊重个体的主体地 位,才能使个体获得自尊、自信的情感体验,也才能学会对自 我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以此达到道德教育的目 的。”其次,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的道德主体能力,即道德思维 能力(主要指道德判断能力、道德推理能力、道德选择能力) 和道德践履能力,因此,在泥沙俱下、汹涌而来的网络信急潮 流中,在西方的价值观和腐朽生活方式、黄色信息的诱惑下, 增强选择能力和免疫力,提高大学生的信息意识。 三、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提高大学生的信息 技能 大学牛上网已是一种普遍现象,这一类大学生的信息素 养具有较强的代表性,网络不仅给大学生带来巨大便利和提 供前所未有机遇,也给:大学生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同时,互 联网信息的高度图像化使很多大学生习惯于放弃思考、追溯 本质的思维方式,将会消解传统文化的深度和厚度,造成大 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现象,高校教育中,应该加强大学生的 网络道德教育,规范大学生行为,提高大学生的信息技能。 1.把培养网络道德的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结合起来,促 进大学生的信息技能协调发展。自律意识是指在无人监督 的情况下也能遵守道德规范,而这一点是靠主体意识的不断 觉醒、素养的不断提高来实现的,对大学生网络道德的自律 意识教育,不能停留在要求上,应该从教育环境人手,建设自 就是“立人之本”、“进德修业之本”。在网络时代的今天,我 们更需要这种诚信教育,诚实、守信、不欺诈、正是大学生网 络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和基本要求。一方面要通过立法,用 法律的手段来使网络的运行规范化、程序化,促进网络道德 建设。另一方面,要从技术角度控制和过滤违法与有害信 息,通过建立相应的标签系统,切实做到对违法、有害的网络 信息进行筛选和过滤,建 大学生网上行为的监控机制,以 强化校园网络的安全管理 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网络犯罪的惩戒,让大学生认识 到网络世界也应当是一个法制的空间,它的法制是通过完善现 实世界的法律法规来实现的,关于网络犯罪的问题要在法律中 做出明确界定,以便在惩治犯罪时,有法可依,可以避免不法之 徒钻法律的空子,促进了大学生的信息技能健康发展。 3.把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建设与两课的教学结合起来,促 进大学生用科学的观点发展信息技能。网络的道德问题是 人们现实的道德修养在“网”上的体现,做好“网”下的道德教 育工作是解决“网”上道德问题的基础。一方面利用信息课 进行网络伦理教育,增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观念。另一方 面,要充分发挥“两课”的主阵地作用,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公 德教育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使他们认识到 网络本身虽然没有“德性”,但是使用它的人应当有德行,遵 守网络行为规则,维护网络社会的秩序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 务,大学生更应当自觉成为遵守网络道德的表率,同时运用 互 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对网络文化进行科学辩证的 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消极有害的垃圾信息予以理性 的批判和抛弃,从而培养大学生的信息技能。 参考文献: 【1]高文泊.论网络伦理[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3, (4). [2]张义兵,李 艺.“信息素养”新界说[J].教育研究, 2003,(3). [3]董玉琦.信息技术课程导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 学出版社,2001.15~16. [4]任剑锋.呼之欲出的网络教育学[J].电化教育研 究,200l,(9). [5]祝智庭、信息技术为什么能支持教育改革[J].网络 科技时代杂志,2001,(8). [6]罗建曦.网络学堂[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7]南国农,李运林、电化教育学(第一版)[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责任编辑:吴井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