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丰收的果园》是一节综合与实践活动课。在学习本课前,学生已经知道了几和第几的关系,认识了上下、左右、前后的位置,学会了10以内的数和10以内的加减法。本节课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初步学习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同时能综合运用认数、计算和方位等知识灵活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在丰收的果园里有梨树和苹果树,各种小动物在收获水果,画面中提出一些问题供学生思考和回答。而回答这些问题并不是这次实践活动的全部内容,要让学生感受这些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解决这些问题应该怎样到画面中去选择有关的信息,更要让学生试着提出一些问题并自己解决。如果学生都能积极热情地参加活动,主动地与同伴合作交流,增进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也就达到了这次实践活动的目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在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初步学会选择合适的方法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能试着说明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和简单的分析、推理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初步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学会与他
1
人合作交流,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增进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重点】学会在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会搜集、选择相关的信息提出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它是谁吗?(指着喜羊羊)是的,它叫喜羊羊,是一只可爱又聪明的羊,它和它的小伙伴们住在美丽的羊村里。今天羊村的果园大丰收了(板书:丰收的果园)。喜羊羊要带小伙伴们去果园,你们想去吗?让我们一起出发吧!
二、搜集信息,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观察果园全景图
仔细看一看,数一数,你能知道哪些数学信息?(学生自由说,整个图要基本上说到)
(一)分清几和第几
1、看,小动物们有的在运苹果,有的在运梨。
2
(1)你知道运梨的车有几辆吗?板书:几(指名数)。
你还能用第几来说说运梨的车分别是哪几辆吗?板书:第几
(指名说出从前面数第几辆第几辆是运梨车)
从前往后数,第1、3、5、7辆是运梨的车
(2)运苹果的车有几辆呢?分别是第几辆?
从前往后数,第2、4、6辆车是运苹果的车
2、喜羊羊有个问题:从前往后数,排在第1的是谁?师接问:从前往后数,老师最喜欢的小动物排在第三,它是谁?谁能也像老师一样提个问题,让大家来猜猜?
3、喜羊羊最喜欢的小伙伴排在第2个,猜猜是谁?(指名多个学生猜,出现不同的答案)追问: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答案?(讨论)(数数的方向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
看来,我们只知道喜羊羊最喜欢的小伙伴排在第2个,是不能准确猜出是谁的。
小结:通过数一数我们分清了“几”和“第几”。在用“第几”的时候,一定要说清是从哪面数过来的第几个。
【找老师喜欢的小动物,有的学生指从前往后数第2只,有的指从后往前数第2只,从而引起激烈的讨论,在讨论中让学生明确用“第几”的时候,一定要说清是从哪面数过来的第几个。】
3
(二)分清方位
1、前后
(1)美羊羊有问题想考考大家:小兔前面是谁?小兔后面是谁?(板书:前后)
谁想做小老师也来提一个?
(2)沸羊羊也带来一个问题:小兔前面有几只小动物?后面有几只小动物?你也提一个问题考考你的同桌?
(3)猜一猜:沸羊羊最喜欢的小动物排在队伍的最中间,猜猜是谁?为什么?(小猫前面有3只小动物,后面也有3只小动物,所以小猫在最中间)。
2、上下
刚才我们用“前后”说清了运输队里的小动物们的位置,现在你能用“上下”来说一说这里(梨树部分)小动物的位置吗?(板书:上下)。
引导学生回答:小猴、小鸟在梨树上,小兔在梨树下,小猴在小兔的上面,在小鸟的下面。
3、左右
喜羊羊看着我们一( )班的小朋友用“前后、上下”说位置时说得非常清楚,他不禁为我们竖起了大拇指。不过,喜羊羊还想考考大家能不能分清“左右”呢?(板书:左右)
4
你们有信心吗?看,问题来了:我的左边有几棵树?右边有几棵树?(左边2棵树,右边3棵树)
出示反方向的喜羊羊,现在喜羊羊的左边还是2棵树吗?右边呢?
追问:为什么喜羊羊的左边一会儿是2棵树,一会儿又变成3棵树了呢?
若是出现了错误,可以请学生上台演示,站在不同的方向,左右也会变化。
小结:喜羊羊站得方向相反,所以它的左右也就相反。
【分清方位,前后、上下是学生容易区分的,左右是一个难点。先从学生的方位引导他们观察左右,还从相反的方向引导他们辨识、区分,让学生初步感知:站得方向相反,所以左右也就相反。】
(三)一图四式
刚才我们分清了左右,现在你们能说说看,这里的苹果树左边有几棵?右边有几棵?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可以怎样列式?我们还可以怎样列式?
看着这里的苹果树,你会列减法算式吗?你列的减法算式是什么意思?还可以怎么列?是什么意思?(师板书四道算式)
小结:看了一幅图我们可以列出四道有联系算式。两道加法算式,两道减法算式。
【根据一幅图列出四道有联系的算式,是学生学习算式的重点,也是基础,学生基本
5
都能理解,通过对四道算式的解析,让学生初步体会问题与算式的联系,学会提出简单问题并用合适的算式解决。】
(四)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苹果树和梨树一共有几棵?
(1)美羊羊看见果园里有这么多树,还想提个问题考考大家呢:
梨树和苹果树一共( )棵(课件显示)
(2)谁会解决?师板书:5+4=9。为什么要用加法做?(指名说)
(3)小结:要求苹果树和梨树一共有几棵,就是把苹果树和梨树合起来,要用加法计算。
2、一共有几只小鸟?
(1)看,懒羊羊一直盯着小鸟在看呢!它也想到一个问题,谁来猜猜懒羊羊想到的是什么问题?
学生猜后课件显示:一共有( )只小鸟。
(2)怎么列式?师板书算式:4+3=7。这里的4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逐步出示课件:树上有4只小鸟,又来了3只)
6
(3)小结:根据苹果树和梨树的棵树我们提出了“苹果树和梨树一共有几棵?”这个问题;根据树上的和又飞来的小鸟提出了“一共有几只小鸟?”这个问题。其实除了苹果树、梨树、小鸟,这里的小兔、梨子、小动物的运输队以及其他地方还藏着好多数学问题呢!想一想,你准备根据图中的什么信息提出问题呢?(让学生自己想一想)
3、合作交流,提出问题
(1)和同桌讨论,找到更多更好的问题。
(2)反馈:老师先提个要求:
①提问题的小朋友要说清楚,而且还不能提出相同的问题。
②其他小朋友要认真听,听完之后再举手,准备回答问题。
③老师这里有漂亮的小贴画,要奖励给能够提出好问题的小朋友,还要奖励个认真听,并能回答好问题的小朋友。
【一年级孩子活泼好动,自制力差,初步接触合作交流的组织性学习过程,对许多要求还不能完全理解,严格执行,因此设计了“让学生听要求”以及“反馈前也让学生听要求”的环节,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
(3)交流:在学生提出问题后,可以用手势或者电子笔在黑板上圈圈点点,帮助学生梳理思路,避免只是一对一的问答,忽视全体,而要让所有学生都经历思考的过程)。如果学生提到问题,就一个一个解决。如果学生有的问题问不到,可以如下引入(在引入时尽量不要生硬,可以从学生的回答里进行引导)
7
①美羊羊有个问题:苹果一共有( )筐。你知道吗?指名说:
你是怎么知道一共9筐的?(如果是数出来的,就3个3个数一数)谁会用算式来算一算呢?(师板书:3+3+3=9)
②慢羊羊也有个问题:梨一共有( )筐。同上教学。师板书:2+2+2+2=8
③今天灰太狼看到果园这么热闹,也偷偷地溜来了,它也有个问题考考大家:小猫的前面有3只小动物,后面也有3只小动物,这一排一共有( )只小动物。
灰太狼看见小朋友们在果园里表现这么棒,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由于一年级孩子还不太会自己提问题,所以设计了先让小动物来提问题,再让学生模仿着小动物来提问题,并且给他们独立思考的时间,然后再小组合作独立提问,体现“由扶到放”的思想,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来找问题。】
三、回顾反思,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到哪儿去了?我们在果园里学到了什么?跟着老师一起回想一下。其实在我们生活中也藏着好多数学问题呢,下课后用你们明亮的大眼睛去看一看、找一找,把找到的数学问题说给小伙伴听,或者说给爸爸妈妈听,也来考考他们!
四、拓展
教学反思:
8
这是一节场景型的数学实践活动课。整节课以“参观果园”为线索,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对果园的情景是否感兴趣、是否熟悉,是能否上好这节课的前提。在课前可以设置一些小游戏,让学生的学习氛围变得更加轻松。刚开始上课,以可爱的小动物喜羊羊为切入点,引起学生的兴趣。到了果园后,映入眼帘的是果实累累的果树林,学生对果园的情景立刻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把主题图的场景分四个层次呈现:果树、动物运输队、小动物摘果子和小鸟,要求学生根据果园主题图找到数学信息,不仅要求说出物体,还要尽量数出物体的数量,这样既让学生有渐入佳境之感,又便于学生从大量的信息中选择相关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教学过程当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了这样一个学习活动:观察场景、收集信息,从多个角度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整个学习过程是开放的,教师以小动物的身份提出了一个有关方位的问题,进行引导。例如:为了弄清左右方向,喜羊羊想到了一个问题……这既让学生感受到问题的现实意义,又对学生思维有很好的引导。其余大量的问题都是由学生自己发现、提出来的,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以提高,出人意料地提出了例如“梨树上一共有多少个梨子?”这样的问题。总之,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不仅能对已学知识综合运用,还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情趣及其应用价值。
把组织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结合起来,当学生有多种不同的看法时,通过小组交流,在求异探索、互说互议中获得更多的展示自己和取长补短的机会,培养合作意识。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要,所以在问题情景中培养问题意识必不可少。本节课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背景材料,合理地创设了问题情境,变“学答”为“学问”,让学生在提出问题、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培养问题意识。
9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这节课主要让学生在参观果园的过程中从数学的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结束前,还应该把学生的思绪从虚拟的果园中带回到现实世界,让学生通过身边的实例进一步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将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并利用学生的兴趣和意愿,把这一认识活动延伸到课外,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和兴趣,感受数学的作用,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总之,这节课的教学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注重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获得对数学的理解,同时使学生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得到较为充分的发展。但作为新教师,我对课堂的把控仍然不够,缺少了一定的教学机智,需要更加努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不断总结经验,增加知识储备,增加对学生的了解,学会科学合理的运用教育机智,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