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行业热点 新车 试驾评测 养车用车 车型库
当前位置:首页《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整理后考试大纲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整理后考试大纲

2021-12-22 来源:好土汽车网
导读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整理后考试大纲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整理后考试⼤纲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考试⼤纲(⼀)教育基础

2.近现代⼩学教育:

(1)清末⼩学教育:1878年,张焕纶创办的上海正蒙书院内设的⼩班,是近代⼩学的开端。(2)1897年,盛宣怀创办的南洋公学,分为四院,其中的外院即为⼩学,它是我国最早的公⽴⼩学堂。

(3)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初等⼩学堂章程》,奠定了⼩学教育在新学制中的法律地位。年开始推⾏九年义务教育。

(1)⼩学教育普及率稳步上升;(2)全⾯推进素质教育;(3)教师队伍建设⽇趋完善;(4)办学体制⾛向多样化;(5)课程改⾰不断深化。

⼩学教育取得了很⼤的成绩,但是我们还需要清醒地看到,我国的⼩学还存在不少问题:如何建⽴依法保障教育投⼊的有效机制问题;如何推进该基础教育整体改⾰,标本兼治,解决部分地区和学校“择校⽣”、民办教育⾼收费问题;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认真对待。

2.了解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新20-24页)现状:(新20-22页)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的核⼼理念:

贯穿于第⼋次课程改⾰的核⼼理念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的基本理念:

⾛出知识传授的⽬标取向,确⽴培养“整体的⼈”的课程⽬标;破除书本知识的桎梏,构筑具有⽣活意义的课程内容;摆脱被知识奴役的处境,恢复个体在知识⽣成中的合法⾝份;改变学校个性缺失的现实,创建富有个性的学校⽂化。基础教育课程改⾰的总⽬标:新课程的培养⽬标应体现时代要求。

要使学⽣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

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科学和⼈⽂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具有适应终⽣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活⽅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化、有纪律全⾯发展的⼀代新⼈。

基础教育课程改⾰的具体⽬标:(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2)体现课程机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密切课程内容与⽣活和时代的联系;(4)改善学⽣的学习⽅式;

(5)建⽴与素质教育理念相⼀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6)实现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基础教育课程改⾰的发展趋势:

(1)以学⽣发展为本、促进学⽣全⾯发展与培养个性相结合;

(2)稳定并加强基础教育(课程社会化、⽣活化和能⼒化,加强实践性,由“双基”到“四基”);(3)加强道德教育和⼈⽂教育,加强课程科学性与⼈⽂性融合;(4)加强课程综合化;

(5)课程与现代化信息技术相结合,加强合成个性化和多样化;(6)课程法制化。

3.了解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知识(新25-32页)⼀、教育研究的概述

(⼀)教育科学研究的概念和性质:教育科学研究是以教育问题为对象,运⽤科学的⽅法,遵循⼀定的研究程序,搜集、整理和分析有关资料,以发现和总结教育规律的过程。教育科学研究同所有的科学研究⼀样,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即客观事实、科学理论和⽅法技术。教育研究的性质是:⽂化性、价值性和主体性。(⼆)教育研究的原则:(1)客观性原则;(2)创新性原则;(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4)伦理原则。

教育研究的特点:教育研究既具有⼀般科学研究的特征,也有其⾃⾝的特点,具体表现为客观性、科学性、系统性、综合性和可验证性、

(三)教育研究的对象:教育研究的对象是教育问题,它包括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教育问题具有以下特点:复杂性、两难性、开放性、整合性与扩散性。教育研究的意义:

(1)推动教育改⾰与发展;(2)提⾼教育质量;(3)提升教师⾃⾝素质;(4)完善和发展教育理论。⼆、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

(⼀)选择研究课题:⼀个好的研究课题必须具有以下特点:(1)选题必须有价值;

(2)选题必须具有科学的现实性;

(3)选题必须明确具体;(4)选题必须新颖,有独创性;(5)选题必须有可⾏性。

(⼆)教育⽂献检索与综述:在教育过程中,⽂献检索是必不可少的步奏,它贯穿研究的全过程。其中,⽹络检索是查阅资料最快捷的⽅法。

(三)制定研究计划:基本概括为以下四个问题:研究什么、为什么研究、怎样研究、预计成效。

(四)教育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收集资料是研究的主要任务和研究基础;资料分析的基本步奏:阅读资料—筛选资料—解释资料;分析研究的主要⽅式: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五)教育研究报告的撰写

三、⼩学教育研究的基本⽅法(新29-32页)(1)教育观察法(概念、特点、类型、步奏)(2)教育调查法(含义、类型、步奏、优缺点)

(3)教育实验法(含义、基本性质、基本类型、基本过程、优缺点)(4)教育⾏动研究(概念、特点、基本程序和步奏、优缺点)(5)教育叙事研究(含义及特征、类型、操作步奏、优缺点)4.了解⼩学组织与运⾏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要求(新7-12页)

⼀、学校组织:学校是国家为实施有组织、有⽬的、有计划的教育⽽创办的⼀种特殊的、正式的规范性社会组织,其⽬的是为⼉童和青少年提供适当的⾝⼼发展环境,使其顺利完成社会化进程,成功参与社会⽣活。(⼀)学校组织的特点:

(1)从学校组织内部系统的剖析出发,学校组织从总体上来说是个松散结合的组织;(2)从学校组织的教职员⼯特点出发,学校组织是⼀个更需要⼈本关怀的最值;

(3)从学校组织的任务、⽬标来看,学校组织是⼀个受到多重影响的、具有多重标准的组织。(⼆)学校组织的结构模式:最常见的是直线—职能型学校组织。(1)直线型学校组织;(2)职能型学校组织;(3)直线—职能型学校组织;(4)矩阵型学校组织;(5)事业部型学校组织

(三)学校组织机构的基本形式:⼀类是⾏政性组织机构,⼀类是⾮⾏政性组织机构。⼆、学校管理基本制度

(⼀)校长负责制:校长负责制也称为“⼀长制”,是我国公办中⼩学的内部领导体制,指上级机关领导,校长全⾯负责,党⽀部监督保证,教职⼯民主管理。(⼆)实施校长负责制的基本要求:(1)要坚持党的领导;(2)正确处理党政关系;

(3)正确处理与上级主管部门的关系;(4)正确处理校长和教职⼯代表⼤会的关系;(5)切实建⽴制约机制;

(6)要做到权责统⼀,提⾼管理效能;(7)提⾼校长的⾃⾝素质。(三)完善中⼩学校长负责制:

(1)完善⾏政管理体系,正确理清教育主管部门与学校的关系;

(2)健全法制,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建⽴⾃我发展和⾃我约束机制;扩⼤民主参与,加强民主决策;完善监督检查和制约机制,规范校长权利运⾏;

(3)完善中⼩学校长的任职条件和办法;(4)推进专业评价,强化外部监督。

三、⼩学组织机构及运⾏:必须满⾜的条件如下:(1)⽬标明确,功能齐全,党政分开;(2)组织内部必须实⾏统⼀领导,分级管理;(3)有利于实现组织⽬标,⼒求精⼲、⾼效、节约;(4)有利于转换经营机制和提⾼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四、学校组织的发展趋势(1)学校组织结构⽹格化;(2)学校组织结构⼀体化;(3)学校组织结构⼈情化;(4)学校组织结构个性化。

5.了解有关教育学、⼼理学的基础知识6.理解⼩学教育的基本特点(新5-6页)(⼀)基础性:表现为:

(1)⼩学教育为提⾼国民素质奠定基础;(2)⼩学教育为各级各类⼈才的培养奠定基础;(3)⼩学教育为⼉童、少年⼀⽣的发展奠定基础。

(⼆)全民性:⼴义上是指⼩学教育必须⾯向全体⼈民,狭义上是指⼩学教育必须⾯向全体适龄⼉童。

(三)义务性:义务教育是以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基础教育。特点:强制性(义务性)、普及性(普遍性、统⼀性)、免费性(公益性)、公共性(国民性)和基础性。(四)全⾯性:全⾯发展并不意味着每个学⽣的各⽅⾯平均发展,⽽是包含着其个性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五)活动性(六)趣味性

(七)启蒙性:⼩学教育的启蒙作⽤主要表现在:(1)在⾝体素质⽅⾯的启蒙作⽤;(2)在学习知识⽅⾯的启蒙作⽤;(3)在思想品德⽅⾯的启蒙作⽤;(4)在⼼理素质⽅⾯的启蒙作⽤。

⼩学教育研究的基本⽅法

(1)教育观察法(概念、特点、类型、步奏)(2)教育调查法(含义、类型、步奏、优缺点)

(3)教育实验法(含义、基本性质、基本类型、基本过程、优缺点)(4)教育⾏动研究(概念、特点、基本程序和步奏、优缺点)(5)教育叙事研究(含义及特征、类型、操作步奏、优缺点)8.掌握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知识:(新68-73页)

⼀、教师专业发展:⼜称教师专业成长,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涯中,依托专业组织、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通过持续的专业教育,习得教育教学专业技能,形成专业理想、专业道德和专业能⼒,从⽽实现专业⾃主的过程,它包括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和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从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来看,教师专业发展的核⼼以及最终体现就在于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是教师作为专业⼈员,从专业思想到专业知识、专业能⼒、专业⼼理品质等⽅⾯由不成熟到⽐较成熟的发展过程,即由⼀个专业新⼿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或者教育家型教师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1)专业理想的建⽴;(2)教师的专业⼈格;

(3)专业知识的拓展和深化(教师的专业知识,主要包括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般⽂化知识);(4)专业能⼒的提⾼;(5)专业态度和动机的完善;(6)专业⾃我的形成。

9.能够运⽤相关知识对⼩学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进⾏⼀定的分析(⼆)学⽣指导

1.了解⼩学⽣⾝⼼发展的⼀般规律和特点(新101-112页)⼀、⼩学⽣⽣理发展的主要特征与教育

各系统发育成熟的顺序是:神经系统最早成熟,⾻骼肌⾁系统和⼼⾎管系统次之,⽣殖系统最晚成熟。特征:(1)神经系统:脑细胞分化基本完成,感觉器官正在发育成熟;(2)⾻骼息⾁系统:⾻骼逐渐⾻化,肌⾁⼒量尚弱;(3)⼼⾎管系统:⼼跳速度减慢,呼吸⼒量增强;(4)⽣殖系统,⼩学⽣的⽣殖器官发育,性激素增加。⼆、⼩学⽣⼼理发展的主要特征与教育(⼀)⼩学⽣认知发展的特征与促进(1)感觉发展特征及其促进;(2)知觉发展特征及其促进;(3)注意的发展特征及其应⽤;(4)记忆的发展特征及其促进;(5)思维的发展特征及其促进;(6)想象的发展特征及其促进;(7)⾔语的发展特点及其促进

(⼆)情感和意志发展:(1)情感及其发展特点;(2)意志及其发展特点。(三)⾃我意识发展及其培养(四)社会性发展:包括(1):⼩学⼉童的社会性认知;(2)⼩学⼉童的社会性交往

2.了解⼩学⽣的认知特点以及学习兴趣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般⽅法3.了解⼩学⽣思想品德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新122-123页)⼩学⽣品德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形象性、过渡性和协调性

(1)良好⾏为习惯(⾃觉纪律)的养成在⼩学品德发展中占据显著地位;(2)⼩学⽣品德发展的形象性;(3)⼩学⽣品德发展的过渡性;(4)⼩学⽣品德发展的协调性

4.了解⼩学⽣医疗、保健、传染病预防和意外伤害事故的相关知识(新113-118页)5.掌握指导⼩学⽣学习的主要⽅法(新156-162页)(⼀)学习指导的主要内容:

(1)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学习兴趣;(2)端正学⽣的学习态度;(3)⼩学⽣学习习惯的养成;(4)学习策略的指导;(5)学习⽅法的指导

(⼆)⼩学⽣的学习问题指导:(1)⼩学⽣学习疲劳的预防和指导;(2)⼩学⽣学业不良的鉴别、指导。

6.掌握⼩学⽣德育、美育和⼼理辅导的基本策略和⽅法(新130-139页)

德育途径:(1)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2)课外、校外活动;(3)劳动;(4)少先队活动;(5)班主任⼯作;(6)班会、校会、周会、晨会。

德育⽅法:(1)说服教育法;(2)榜样⽰范法;(3)陶冶教育法;(4)实际锻炼法;(5)品德修养指导法;(6)品德评价法

美育⽅法和策略:(1)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化艺术活动进⾏美育;(2)通过⼤⾃然进⾏美育;(3)在⽇常⽣活中进⾏美育

⼼理教育途径:(1)开始⼼理健康教育的有关课程和⼼理辅导站活动;(2)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理健康教育的内容;(3)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理健康教育;(4)个别⼼理辅导或咨询;(5)⼩组辅导

⼼理辅导的⽅法:(1)观察法;(2)⾯谈法;(3)测量法;(4)作品分析法;(5)团体活动法;(6)个案法7.能够根据⼩学⽣学习规律和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指导学⽣学习

8.能够遵循⼩学⽣⾝⼼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美育和⼼理辅导⼯作,促进⼩学⽣全⾯、协调发展。

(三)班级管理

1.了解⼩学班级管理的⼀般原理(新169-176页)

⼀、班级管理概念:班级管理是⼀个动态的过程,它是班主任和教师根据⼀定的⽬的和要求,采⽤⼀定的⼿段和措施,带领全班学⽣对班级中的各类资源进⾏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的的组织活动过程。⼆、班级管理的功能和⽬的(⼀)班级管理的功能:

(1)有助于实现教学⽬标,提⾼学习效率;(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的班风;(3)有助于锻炼学⽣能⼒,学会⾃治⾃理

(⼆)班级管理的⽬的:是实现教育⽬的,使学⽣得到充分的、全⾯的发展。班级管理的主要⼿段有计划、组织、协调、控制。

三、班级管理过程:班级管理过程是班级管理者围绕班级建设和发展⽬标,遵循学校管理原则,运⽤管理职能和⽅法推动班级⼯作顺利开展的过程,也是班级管理者在具体的管理实践中制定计划、落实⽬标、检查和总结⼯作的过程。包括(1)班级管理计划的制定;(2)班级管理计划的实施;(3)班级管理计划的总结四、班级管理⽬标的分类

(⼀)分类:根据⽬标的主次程度,可分为主要⽬标和次要⽬标;根据预期时间的长短,可分为长期⽬标和短期⽬标;根据实际情况对⽬标的限制,可分为必达⽬标和争取⽬标;根据⽬标的性质,可分为任务⽬标和班级建设⽬标;根据⽬标内容,可分为⼀般管理、具体管理和领导⼯作的⽬标;根据⽬标主体指向,可分为组织系统⽬标和组织成员⽬标;根据范围,可分为总体⽬标和分类⽬标;根据⽬标形式,可分为定性⽬标和定量⽬标。此外,还可分为常规管理⽬标和⾮常规管理⽬标,也可以分为学⽣质量⽬标、学⽣个⼈⽬标、学⽣群体⽬标和班集体⽬标。

(⼆)班级管理⽬标的内容:班级管理⽬标的内容是指构成班级管理⽬标的有机部分,确⽴班级管理⽬标,必须包括⽬标⽅针、⽬标项⽬和⽬标值三个部分。⽬标⽅针是班级管理贯穿始终的中⼼和主题,体现班级管理⽬标⽅针的母体花内容就是⽬标项⽬,⽬标项⽬是预期的,这种语⽓的成果⽤⽬标值来表⽰。(三)班级管理⽬标的制定依据:(

1)基本依据:a:确⽴班级管理⽬标必须依据教育的总体要求;b:确⽴班级管理⽬标必须依据学校的总体要求。

(2)理论依据:科学的理论包括教育学理论、⼼理学理论、管理科学理论和社会学理论等,这些理论都是制定班级管理⽬标的理论依据。

(3)实践依据:班级管理的终极⽬标是促进班级管理者所带班级的全体学⽣的全⾯、健康发展。因此,班级管理⽬标的制定要时刻考虑学⽣的实际情况,既要保证全体学⽣的学习、⽣活、和健康朝着正确的⽅向前进,⼜要兼顾学⽣个体之间的差异,注重因材施教,因⼈设⽴⽬标。(四)班级管理⽬标的制定原则:

(1)发展性原则;(2)针对性原则;(3)层次性原则(五)制定班级管理⽬标的步骤和⽅法:

步骤:(1)分析现状;(2)研究信息;(3)把我理论;(4)体察民⼼;(5)确⽴⽬标⽅法:(1)师⽣共商法;(2)班级管理定夺法五、班级管理的内容班级管理的主要任务:

(1)落实学校的管理⽬标,制定班级⼯作计划并保证顺利实施;(2)建设良好班集体;(3)做好⽇常管理⼯作

内容:(1)班级组织建设;(2)班级⽇常管理;(3)班级活动管理;(4)班级教育⼒量管理六、班级管理的原则(1)⽅向性原则;(2)全⾯管理原则;(3)⾃主参与原则;(4)教管结合原则;(5)全员激励原则;(6)平⾏管理原则

七、班级管理⽅法

(1)了解和研究学⽣的⽅法;(2)说理法;(3)⽬标管理法;(4)情境感染法;(5)规范制约法;(6)舆论影响法;(7)⼼理疏导法;(8)⾏为训练法;(9)⼼理暗⽰法;(10)⾃我管理法⼋、班级管理模式

(⼀)班级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规章制度来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

(⼆)班级平⾏管理:是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通过对个⼈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把对集体和个⼈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式。

(三)班级民主管理: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全程管理的⼀种管理⽅式。(四)班级⽬标管理:是指班主任与学⽣共同确定班级总体⽬标,然后转化为⼩组⽬标和个⼈⽬标,使其与班级总体⽬标融为⼀体,形成⽬标体系,⼀次推动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标的管理⽅法。九、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问题:(1)班主任对班级管理的⽅式偏重于专断型;(2)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学⽣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建⽴以学⽣为本的班级管理的机制:

(1)以满⾜学⽣的发展为⽬的:学⽣的发展是班级管理的核⼼;

(2)确⽴学⽣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的主体性是学校管理的宗旨;(3)有⽬的地训练学⽣⾃我管理班级的能⼒。2.了解班主任的基本职责(新193页)

(1)全⾯了解班级⾥每⼀个学⽣,深⼊分析学⽣的思想、⼼理、学习、⽣活状况。关⼼爱护全体学⽣,平等对待每⼀个学⽣,尊重学⽣⼈格。采取多种⽅式与学⽣沟通,有针对性地进⾏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德智体美全⾯发展。

(2)认真做好班级的⽇常管理⼯作,维护班级良好秩序,培养学⽣的规则意识、责任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营造民主和谐、团结互助、健康向上的集体氛围。指导班委会和团队⼯作。(3)组织、指导开展班会、团队会(⽇)、⽂体娱乐、社会实践、春(秋)游等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注重调动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做好安全防护⼯作。

(4)组织做好学⽣的综合素质评价⼯作,指导学⽣认真记载成长记录,实事求是地评定学⽣操⾏、向学校提出奖惩建议。(5)经常与任课教师和其他教职员⼯沟通,主动与学⽣家长、学校所在社区联系,努⼒形成教育合⼒。3.了解⼩学班队活动的基本类型(新183-187页)⼀、班级活动

(⼀)、班级活动类型:(1)晨会活动;(2)班会活动;(3)班级其他活动

(⼆)、班级活动的意义:(1)班级活动是促进学⽣全⾯发展的重要形式和途径;(2)班级活动对班集体建设起着积极⽽有效的作⽤;(3)班级活动是落实学校教育宗旨的重要途径。(三)、班级活动的设计原则:(1)教育性;(2)时代性;(3)多样性;(4)整体性;(5)易操作性。(四)、班级活动的途径和⽅法

途径:(1)要注意与学⽣的⽣活实际相结合;(2)要注意与学⽣的品德教育相结合;(3)要注意与班级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4)要注意与各级学科相关知识的结合;(5)要注意与各类节假⽇和纪念⽇结合。

⽅法:(1)班级活动主题的选择;(2)制定班级活动计划;(3)班级活动的实施;(4)班级活动的总结

⼆、主题教育活动:是指在班主任或辅导员的指导下,根据学校教育的计划,针对学⽣的实际情况提出⼀个出题,围绕这⼀主题⽽进⾏的教育活动。

开展主题教育活动需做好以下⼯作:(1)确定鲜明的主题;(2)制定周密的计划;(3)做好充⾜的准备;(4)举⾏主题教育活动;(5)总结巩固成果三、少先队活动:

(⼀)概念:少先队活动作为少先队组织最基本和最主要的⼯作及教育⽅式,就其表现形态和功能来说,它⼀般是指少先队根据组织⽬录及⼀定的社会需要和少年⼉童特点进⾏的有计划、有⽬的的社会实践,它是少先队组织领导的,以队员为主体的群众性活动。它具有⾰命性、教育性、⼉童性、群众性和⾃主性五个特点。(⼆)特点:

(1)教育性:教育性原则是少先队教育活动的第⼀原则,⼀切活动都是为达到教育和⾃我教育的⽬的;(2)⾃主性;

(3)组织性:少先队教育的根本特性是对的组织教育;(4)趣味性;(5)实践性;(6)创造性(三)作⽤:

(1)少先队活动是对队员进⾏基础的道德教育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的有效⽅式;(2)少先队活动是促进队员⾝⼼健康发展、形成良好个性的主要途径;(3)少先队活动是队员开阔眼界、丰富⼈⽣阅历和知识的时间舞台;(4)少先队活动是培养队员独⽴⼯作意识和创造能⼒的途径之⼀。

(四)少先队活动的类型:包括主体性活动、系列性活动、公益性活动、⾃治性活动、季节性活动、传统型活动、阵地性活动、⼩组和团队性活动、创造性活动、随意性活动等。(五)少先队活动的主题选择:(1)结合节庆活动确定活动主题;

(2)根据队员的⾝⼼特点,引导他们⾛向社会、⾛向⼤⾃然,从精彩纷呈的⼤千世界中捕捉活动主题;

(3)注意研究学校教育教学⼯作的规律和特点,顺应学校教学⼯作的规律确定活动主题;(4)从少先队员⽇常⽣活和思想中发现活动主题;

(5)从提⾼能⼒、强健体魄、丰富知识⼊⼿,从时代前进的步伐⾥捕捉活动主题;(6)从少先队基础⼯作、⽇常⼯作中寻找主题。(六)少先队活动⽅案的设计

少先队活动⽅案要做到:“新、活、深、实、⼩、美”六个⽅⾯

⼀、课外活动的含义:课外活动是指在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以外,利⽤课余时间,对学⽣施⾏的各种有⽬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课外活动的内容:包括社会实践活动、学科活动、科技活动、⽂学艺术活动、体育活动、社会公益活动、课外阅读活动。其中,学科活动是课外活动的主体部分。三、课外活动的意义:

(1)课外活动有利于学⽣开阔视野,获得知识;

(2)课外活动有利于发展学⽣智⼒,培养学⽣的各种能⼒;(3)课外活动是进⾏德育的重要途径;

(4)课外活动是因材施教,发展学⽣个性特长的⼴阔天地;

(5)此外,课外活动是学校美育的重要阵地,通过课外活动可以培养学⽣的审美能⼒,发展学⽣的艺术兴趣,培养学⽣⾼尚的情操。同时,学⽣通过各种体育课外活动和劳动活动,可以强⾝健体,培养正确的劳动观点,学到⼀定的劳动技能,促进⾝⼼健康地发展。

四、课外活动的特点:(1)⾃愿性;(2)⾃主性;(3)灵活性;(4)实践性;(5)⼴泛性五、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

(1)群众性活动:是⼀种⾯向多数或全体学⽣的带有普及性质的活动。

(2)⼩组活动:⼩组活动是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特点是:⾃愿组合、⼩型分散、灵活机动;(3)个别活动:是指学⽣在教师指导下,在课外、校外单独进⾏的活动六、课外活动的组织(⼀)课外活动的基本要求:(1)要有明确的⽬的;

(2)要考虑学⽣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符合学⽣的年龄特征,活动内容要丰富多彩,形式要多样化,要富有吸引⼒;(3)要发挥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并与教师的指导相结合。(4)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互配合、相互促进;(5)因地、因校制宜

(⼆)课外活动的组织对教师的要求:(1)教师要有⼀定的特长和兴趣爱好;

(2)教师要对⾃⼰指导的活动领域有充⾜的知识储备;(3)教师要建⽴平等、合作、相互尊重的师⽣关系;(4)教师要有⽐课堂教学更强的组织能⼒;

(5)教师要开展相关的研究,熟悉课外活动实施的全过程。(三)课外活动的制定与实施

制定:既要考虑⼩学课外活动的⼀般规律和特点,⼜要考虑上级机关的有关指⽰建议和本校的实际情况。实施:

(1)要做好计划实施的发动⼯作;(2)加强计划实施中的检查与指导;(3)搞好计划实施的总结⼯作。

5.掌握班级管理的基本⽅法(新173-175页)

(1)了解和研究学⽣的⽅法;(2)说理法;(3)⽬标管理法;(4)情境感染法;(5)规范制约法;(6)舆论影响法;(7)⼼理疏导法;(8)⾏为训练法;(9)⼼理暗⽰法;(10)⾃我管理法。6.掌握组织⼩学班级活动的基本途径和⽅法(新184页)

(1)要注意与学⽣的⽣活实际相结合;(2)要注意与学⽣的品德教育相结合;(3)要注意与班级的实际情况相结合;(4)要注意与各级学科相关知识的结合;(5)要注意与各类节假⽇和纪念⽇结合。

(1)班级活动主题的选择;(2)制定班级活动计划;(3)班级活动的实施;(4)班级活动的总结

7.能够针对班级实施和⼩学⽣特点,分析班级⽇常管理中的现象和问题8.能够整合各种教育资源,组织有效的班队活动,促进⼩学⽣健康成长。(四)学科知识

1.了解⼩学有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学科发展的重⼤事件(新199-200页)2.了解⼩学有关学科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3.掌握⼩学有关学科课程标准的内容领域所涵盖的核⼼知识及其关联

4.能够针对⼩学⽣综合学习的要求,适当整合⼩学有关学科的内容,开展学科教学活动(五)教学设计

1.了解⼩学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依据和步骤。(新255-256页)

基本原则:(1)系统性原则;(2)⽬标性原则;(3)程序性原则;(4)反馈性原则;(5)真实性原则

依据:(1)现代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与传播理论;(2)系统的原理和⽅法;(3)教学的实际需要;(4)教师的教学经验步骤:(1)教学⽬标设计;(2)教学策略设计;(3)教学评价设计2.了解⼩学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知识(新258-260页)⼀、综合实践活动概述

(⼀)、概念: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活和社会⽣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的课程形态。

(⼆)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三)理念:(1)坚持学⽣的⾃主选择和主动参与,发展学⽣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

(2)⾯向学⽣完整的⽣活领域,为学⽣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注重学⽣的亲⾝体验和积极实践,促进学习⽅式的变⾰,具体体现在四个⽅⾯:突出学⽣主体、⾯向学⽣⽣活、注重学⽣实践、强调活动综合。(四)性质:

(1)相对于学科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是⼀门经验性课程,不存在内在的知识逻辑和知识体系,按主体的形式来展开设计;

(2)相对于分科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是⼀门综合性课程,包括内容综合、学习⽅式综合和活动时空综合三个⽅⾯;(3)综合实践活动是⼀门实践性课程,强调对学⽣实践能⼒的培养;(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三级管理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的特征:(1)整体性(综合性;(2)实践性;(3)开放性;(4)⽣成性;(5)⾃主性三、综合实践活动的⽬标:(⼀)总⽬标:

(1)获得亲⾝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与丰富经验;

(2)形成对⾃然、社会、⾃⾝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现对⾃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的责任;(3)形成对⾃⼰的周围⽣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4)发展实践能⼒,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和创新能⼒;(5)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分学段⽬标

⼩学中年级⽬标(3-4年级):

(1)培养⼉童愉快、美好的⽣活体验和积极的⽣活;(2)培养⼉童参与探究活动的兴趣和初步能⼒;(3)初步的责任感和⾏为规范;(4)独⽴、安全⽣活的基本能⼒和技能。⼩学⾼年级⽬标(5-6年级):

(1)亲近周围的⾃然环境,热爱⾃然,初步形成⾃觉保护周围⾃然环境的意识和能⼒;(2)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觉遵守社会⾏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养成初步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

(3)逐步掌握基本的⽣活技能,养成⽣活⾃理的习惯,初步具有认识⾃我的能⼒,养成勤奋、积极的⽣活态度。(4)激发好奇⼼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四、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原则:

(1)正确处理学⽣的⾃主选择、主动时间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的关系;

(2)恰当处理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与活动具体展开过程中的⽣成性⽬标、⽣成性主题的关系;(3)课时集中使⽤与分散使⽤相结合;(4)整合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

(5)以融合的⽅式设计和实施四⼤指定领域;

(6)把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实施过程有机整合起来。3.了解⼩学⽣在不同领域的基本认知特点

4.了解信息技术与⼩学教学整合的基本途径和⽅式(新260-261页)常⽤的整合模式:

(1)信息呈现模式;(2)探究性学习模式;(3)协助学习模式;(4)抛锚式教学模式;(5)随机进⼊教学模式5.理解已有的⽣活经验、知识和能⼒、学习经验对新的学习内容的影响(学习迁移,新261-266页)

⼀、学习迁移的概念: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种学习对另⼀种学习的影响,或记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学习迁移的类型:

(1)根据迁移的性质和结果,可分为正迁移、负迁移和零迁移;(2)根据迁移发⽣的⽅向,可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3)根据迁移内容的抽象和概括⽔平不同,可分为⽔平迁移和垂直迁移;(4)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可分为⼀般迁移和具体迁移;(5)根据迁移范围的不同,可分为⾃迁移、近迁移和远迁移;(6)根据迁移的路径,可分为低路迁移和⾼路迁移;

(7)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的内在⼼理机制的不同,可分为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和重组性迁移。

三、学习迁移理论:(1)形式训练说;(2)相同要素说;(3)概括化理论;(4)关系转换理论;(5)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四、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1)学习材料的特点;(2)原有的知识结构;(3)对学习情境的理解;

(4)学习的⼼理准备状态(⼼向);(5)学习策略的⽔平;(6)智⼒与能⼒;(7)教师的指导。

五、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设计:(1)改⾰教材内容,促进迁移;(2)合理编排教学⽅式,促进迁移;(3)教授学习策略,提⾼学⽣的迁移意识;(4)改进对学⽣的评价。

6.掌握⼩学教案设计的基本内容、步骤和要求(新257-258、267-268页)基本内容和要求:

(1)课题、课型;(2)教学⽬标—全⾯具体;(3)教学重点—定位准确;(4)教具学具—实⽤必需;(5)学情分析—切中要害;(6)教学过程—突出活动;(7)练习设计—务实灵活;(8)板书设计—美观助学;(9)教学反思—有利成长。步骤:(1)解读⽂本;(2)设定⽬标;(3)整合资源;(4)过程设计;(5)板书设计

7.能够依据⼩学⽣学习规律、⼩学相关学科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合理地确定教学⽬标、重点和难点,完成指定内容的教案设计(六)教学实施

1.了解⼩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基本⽅法(新300-302页)

(1)实验法;(2)演⽰法;(3)表演法;(4)游戏法;(5)故事法;(6)⽐喻法;(7)形象渲染法;(8)介绍困惑材料法;(9)提问法;(10)有意错误法;(⼗⼀)⽣动讲述法2.了解⼩学⽣学习动机激发的基本⽅法(新310-311页)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维持好奇⼼;(2)设置合适的⽬标;(3)控制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平;(4)表达明确的期望;(5)提供明确的、及时的、经常性的反馈;(6)合理运⽤外部奖赏;(7)有效运⽤表扬;(8)对学⽣进⾏竞争教育;适当开展学习竞争。3.了解⼩学课堂教学组织的形式和策略(新311-314页)

组织形式:(1)班级授课制;(2)个别教学和现场教学;(3)复式教学(4)分组教学;(5)道尔顿制;(6)特朗普制。

策略:(1)教学过程分析;(2)停⽌教学的策略与技巧分析

4.了解⼩学⽣学习⽅式的基本类型和⼩学教师的课堂教学⾏为对⼩学⽣的影响。(新332-333页)基本类型:(1)⾃主学习;(2)探究学习;(3)合作学习5.掌握⼩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和主要⽅法(新335-338页)(⼀)教学交往策略

(1)讲述⾏为策略(2)对话教学策略;(3)课堂讨论策略;(4)课堂练习指导策略;(⼆)课堂管理策略(1)课堂问题⾏为管理;(2)课堂教学中的惩罚策略(三)课堂时间管理策略

6.掌握⼩学课堂教学总结的基本⽅法(新339-340页)

(1)复述法;(2)⼝诀法;(3)图表法;(4)悬念法;(5)呼应法;(6)⽐较法;(7)延伸法;(8)游戏法(七)教学评价

1.了解⼩学教学评价的基本内容、类型和主要⽅法(新344-350页)基本内容:

(1)关注学⽣学习的情感态度的变化过程;(2)关注知识技能的形成过程类型:

(1)根据教学评价的作⽤,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2)根据评价采⽤的标准,可以分为相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和特体内差异评价;(3)按照评价主体,可分为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法:

(1)标准化成就测验;(2)教师⾃编测验;(3)⾮测验的评价技术(案卷分析、观察评价、情感评价)2.了解⼩学教师教学反思的基本内容、类型、和主要⽅法,以及教学反思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新354-357页)基本内容:

(1)反思⾃⼰的教学是否真正达到了教学⽬标(反思教学⽬标)(2)总结精彩⽚段,思考失败之处,反思教学技能(反思教学得失);(3)反思⾃⼰的教育教学⾏为是否对学⽣造成伤害;

(4)反思教育教学是否让不同的学⽣在学习上得到了不同的发展;(5)反思是否侵犯了学⽣的权利;

(6)反思⾃⼰的教育教学观念(反思教学理念);(7)反思⾃⼰的专业知识。类型:

(1)按反思的时间,教学反思可分为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和教学后反思;(2)按照反思的对象,可以分为纵向反思和横向反思;(3)按照教学反思反思者的⼈数,可分为个体反思和群体反思。

主要⽅法:(1)⾏动研究法;(2)⾃我提问法;(3)教学诊断法;(4)⽐较法;(5)阅读新知法作⽤:

(1)反思使经验(和教训)变成教学质量,从发⽣的事件中得到启发;(2)反思能帮助⾃⼰找到问题的解决⽅法;(3)反思使⾃⼰学会教学;(4)反思促进教师成长。

3.能够针对⼩学课堂教学设计和实施进⾏恰当评价《综合素质》(⼩学)考试⼤纲(⼀)职业理念⼀.教育观

1.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新7页)

要求:全⾯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向全体学⽣,为学⽣的全⾯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依法保障适龄⼉童和青少年学⽣的基本权利,尊重学⽣⾝⼼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幼⼉教育、中⼩学教育、职业教育、成⼈教育和⾼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应当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各个⽅⾯。素质教育是全⽅位、全过程的,也即:(1)教育要⾯向全体学⽣;(2)教育要促进学⽣的发展;

(3)促进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的培养;(4)促进学⽣⽣动、活泼、主动的发展;(5)培养学⽣终⾝可持续发展的能⼒。

2.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法(新7-8页)途径:

(1)德育为先,五育并举;(2)把握课改精神,实践“新课程”;

(3)课程教学以外的各种学校管理、教育活动,重点是班主任。⽅法:

(1)改变教育观念;(2)转变学⽣观;

(3)加⼤教育改⾰的⼒度;(4)建⽴素质教育的保障机制;(5)建⽴素质教育的运⾏机制;(6)营造良好的校园⽂化氛围。

3.依据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分析和评判教育现象(新8-9页)

主要问题:⽚⾯追求升学率是当前我国素质教育在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1):注重少数学⽣的发展⽽忽视全体学⽣的发展;(2)注重学⽣个别⽅⾯(主要是知识⽅⾯)的发展⽽忽视学⽣素质的全⾯提⾼。解决措施:

(1)这有赖于整个社会的发展;

(2)要深化教育体制改⾰;

(3)中⼩学本⾝也应积极改⾰,端正办学思想,认真落实教育⽅针和教育⽬的,深化教育教学改⾰,提⾼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促进全体受教育者⾝⼼全⾯发展。⼆.学⽣观

1.理解“⼈的全⾯发展的思想”(新13-14页)

⼀.⼈的全⾯发展的含义:所谓⼈的全⾯发展是指⼈的劳动能⼒,即⼈的体⼒和智⼒的全⾯、和谐、充分的发展,还包括⼈的道德的发展和⼈的个性的充分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的全⾯发展的学说

马克思阐述了关于⼈的全⾯发展学说,这⼀学说是我国确⽴教育⽬的的理论依据和基础。内容包括:(1)旧式分⼯造成了⼈的⽚⾯发展;

(2)机器⼤⼯业⽣产为⼈的全⾯发展提供了基础和可能;(3)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的全⾯发展的社会条件;

(4)教育与⽣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发展的⼈的唯⼀办法”。三.我国的全⾯发展教育

(⼀)全⾯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

(⼆)全⾯发展教育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1)“五育”在全⾯发展中的地位存在不平衡性;(2)“五育”各有其相对独⽴性;(3)“五育”之间具有内在联系。四.全⾯发展与素质教育

(1)全⾯发展教育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

(2)素质教育是全⾯发展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具体落实和深化。2.理解“以⼈为本”的涵义,在教育活动中做到以学⽣的全⾯发展为本

⼀.“以⼈为本”的内涵:所谓“以⼈为本”,其基本含义简要说就是:它是⼀种对⼈的主体作⽤与地位的肯定,强调⼈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与⽬的地位;它是⼀种价值取向,强调尊重⼈、解放⼈、依靠⼈和为了⼈;它是⼀种思维⽅式,就是在分析和解决⼀切问题时,既要坚持历史的尺度,也要坚持⼈的尺度,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到以学⽣的全⾯发展为本。⼆.“以⼈为本”的学⽣观:

(1)学⽣是发展中的⼈,要⽤发展的观点认识学⽣;

包括:a:学⽣的⾝⼼发展具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等规律;b:学⽣具有巨⼤的发展潜能;c:学⽣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d:学⽣的发展是全⾯的发展。(2)学⽣是独特的⼈;

包括:a:学⽣是完整的⼈;b:每个学⽣都有⾃⾝的独特性;c:学⽣与成⼈之间存在着巨⼤的差异。(3)学⽣是具有独⽴意义的⼈

包括:a:每个学⽣都是独⽴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b:学⽣是学习的主体;c:学⽣是权责主体。

3.运⽤“以⼈为本”的学⽣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公正地对待每⼀个学⽣,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缺陷等歧视学⽣。

4.设计或选择丰富多样、适当的教育教学活动⽅式,因材施教,以促进学⽣的个性发展三、教师观

1.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新39页)

(1)树⽴正确的专业意识;(2)拓展专业是知识;(3)提⾼专业能⼒2.具备终⽣学习的意识(新41-42页)

3.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多种⽅式和⼿段促进⾃⾝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1)师范教育;(2)⼊职培训;(3)在职培训;(4)⾃我教育4.理解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具有从事教育⼯作的热情和决⼼(新34-35页)价值:(1)教师劳动的价值:包括社会价值和个⼈价值;

(2)教师职业的内在价值:a:教师职业激发和丰富教师的创造潜能;b:教师职业促进教师的⾃我成长;c:教师职业带给教师⽆穷的快乐

(⼆)教育法律法规⼀.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

了解国家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规,如《中华⼈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中华⼈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犯罪法》、《学⽣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了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相关内容⼆.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权利:(1)教育教学权;(2)科学研究权;(3)管理学⽣权;(4)获取报酬权;(5)民主管理权;(6)进修培训权义务:

(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师表(遵纪守法义务);

(2)贯彻国家的教育⽅针,遵守规章制度,执⾏学校的教学计划,履⾏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作任务(教育教学义务);

(3)对学⽣进⾏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教书育⼈义务);(4)关⼼、爱护全体学⽣,尊重学⽣⼈格,促进学⽣在品德、智⼒、体质等⽅⾯全⾯发展(尊重学⽣⼈格义务);

(5)制⽌有害于学⽣的⾏为或者其他侵犯学⽣合法权益的⾏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健康成长的现象(保护学⽣合法权益义务)。三、学⽣权利保护

权利:(1)享有参加教育活动并使⽤教育资源的权利;(2)享有国家给予的物质帮助的权利;(3)享有公正评价并获得相应资格证书的权利;(4)享有申诉权特定学⽣的特定权利:

(⼀)义务教育阶段学⽣专有的权利:

(1)免试⼊学权;(2)就近⼊学权;(3)不交学费权(⼆)⼀些特殊学⽣群体享有的特殊教育权利(三)经济困难学⽣的特殊教育权利(四)残疾⼈的特殊教育权利

(五)⾼等学校学⽣所专有的权利:(1)结社和⽂体活动权;(2)社会实践权;(3(六)职业学校学⽣所专有的权利:申请发放培训证书权(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教师职业道德

了解《中⼩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掌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体内容,尊重法律及社会接受的⾏为准则

理解《中⼩学班主任⼯作条例》的⽂件精神分析评价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的道德规范问题2.教师的职业⾏为

理解教师职业⾏为规范的要求(新141-142页)要求:

(⼀)教师思想⾏为规范:包括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真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泽东思想,热爱教育事业;(2)认真执⾏教育⽅针,遵循教育规律,尽职尽责,教书育⼈;(3)正直诚实,作风正派,为⼈师表,遵纪守法;

(4)树⽴正确的⼈⽣观和价值观,发扬⽆私奉献的精神,不做有损国格、⼈格的事;(5)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和宣传活动,做社会主义精神⽂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教师的教学⾏为规范:

(1)要有端正的教学态度,严肃认真地对待教学⼯作中的每⼀项内容;

(2)钻研业务,熟悉教材,认真备课;要善于激发学⽣的求知欲,组织好课堂教学,创造主动活泼的课堂⽓氛,尽量避免对学⽣进⾏灌输性教学;

(3)精⼼编排练习,认真批改作业,及时纠正错误,定时做好检查教学质量⼯作,及时补缺补漏;(4)按时上课下课,不迟到、不缺课、不拖堂;

(5)上课语⾔⽂明、清晰流畅,表达准确简洁;板书整洁规范,内容简练精确;

(6)纪要严格要求学⽣,⼜要尊重学⽣,对待学⽣要⼀视同仁;热情、耐⼼地回答学⽣提问,不能讽刺、挖苦学⽣;(7)教学计划应符合教学进度的要求,不能随意删增内容、加堂或缺课,不能占⽤学⽣的⾃习课或复习考试时间,增加学⽣的学习负担。

(三)教师的⼈际⾏为规范:

(1)教师与学⽣之间要做到:热爱学⽣,关⼼学⽣,尊重学⽣,严格要求,耐⼼教导,循循善诱,不偏不袒,不以师⽣关系谋取私利;

(2)教师之间要做到:互相尊重,切忌嫉妒,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平等对待,不卑不亢,乐于助⼈,关⼼同事;(3)教师与领导之间要做到:尊重领导,服从安排,顾全⼤局,遵守纪律,互相理解,互相⽀持,秉公办事,团结⼀致;(4)教师与家长之间要做到:尊重家长,理解家长,经常家访,互通情况,密切配合,教育学⽣。(四)教师的仪表⾏为规范:

(1)⾐着整洁,朴实⼤⽅,服饰要符合职业特点,体现教师为⼈师表的好形象;(2)举⽌稳重⼤⽅,潇洒⾃然,彬彬有礼,切忌轻浮粗俗、拘谨呆板。

3.理解教师执业⾏为规范的主要内容,在教育活动中运⽤⾏为规范恰当地处理与学⽣、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