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分宝04 高考题型 第31题
【考点扫描】
年份 2016 试卷 Ⅰ Ⅱ Ⅲ 2015 2014 Ⅰ Ⅱ Ⅰ Ⅱ 考查内容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一五”计划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一五”计划 建国初期的发展战略 新中国经济建设的探索 建国初期的计划经济体制 【命题趋势】从近三年考情来看,第31题主要侧重对中国现代史的考查,主要侧重中国现代经济(如“一五”计划、社会主义经济的探索)、政治(民主政治建设及外交)、文化及教育(现代教育的发展)。 【易错知识】
1.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而不是社会主义革命的结束。它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而不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这一制度的重要机构。
3.“一国两制”并不是说两制都是主体。“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一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种制度并存,国家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制度。
4.“一国两制”下设立的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但并不是完全自治。
5.台湾问题不同于港澳问题,前者是内战遗留问题,属于中国内政,而后者是殖民主义遗留问题。东西德、韩国和朝鲜问题的产生,则是二战后根据国际协议形成的,属于二战的遗留问题。
6.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社会主义国家的纲领性文件不是《共同纲领》,而是1954年宪法。 7.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政治民主化的重要标志。20世纪上半期中国历史上的几部宪法:
《钦定宪法大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宪法性文件,清政府于1908年颁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孙中山1912年在南京颁布。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当时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其临时宪法的职能终止于1954年宪法的颁布。1954年宪法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8.国家政策不是由国家关系决定的,而是由国家利益决定的。国家关系也是由国家利益决定的。
9.“求同存异”方针中的“同”是指亚非国家团结一致共同反对殖民主义,谋求发展,而不是社会意识形态相同;“异”是指亚非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建设道路不同。
10.1971年中国是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而不是加入联合国。这是因为中国是联合国创始国之一,也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原始国之一。
11.中美正式建交的标志不是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的签署,而是1979年中美建交。 12.1979年中美建交,中美关系实现完全正常化,并不意味着美国放弃压制中国的政策。 13.中美关系的缓和是中日关系正常化的关键,但不是根本原因,关系正常化符合中日双方的利益是根本原因。
14.中俄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不是中俄结成联盟,而是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的新型关系,既从本国利益出发,又充分考虑了伙伴的利益。
15.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调整的出发点不是“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而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16.新中国“过渡时期”的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而不是社会主义社会。
17.土地改革运动确立的是个体农民的土地私有制,而不是集体公有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使农民土地私有制转变为集体公有制。1949~1956年我国农村经济形式的变化趋势是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私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
18.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其中的“和平过渡”既不是由企业公私合营到全行业公私合营的过渡,也不是由初级国家资本主义到高级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而是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生产资料公有制的过渡。 19.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改变土地公有制,农民对土地只有使用权和经营权,而没有所有权,经营方式改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但并不适用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不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是发展乡镇企业、非农产业。
20.西式服饰传入中国,引发服饰变革,但并没有完全取代中式服饰,而是中西服饰并行。
21.允许臣民自由剪发的最早时间是清朝末年,而不是辛亥革命后。
22.报刊、影视、互联网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了影响,但侧重点不同:报刊主要影响人们的政治生活,影视主要满足大众的文化娱乐生活,互联网全方位、彻底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23.四大理论成果解决的问题不同:三民主义重点解决在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统治后,最终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问题;毛泽东思想重点解决如何取得中国民主革命胜利,建立一个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问题;邓小平理论重点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重点解决“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24.“两弹一星”指的是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其中“两弹”不是原子弹、氢弹。 25.改革开放后水稻产量的提高,主要靠的是科技,其次才是政策。
26.“百花齐放”是指文学艺术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百家争鸣”指科学上的不同派别,可以自由争论。具体来说,“双百”方针是提倡在文学艺术、科学研究领域,有独立思考和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意见和保留意见的自由。
【典例1】(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Ⅰ)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由1957年的17.9%上升到52.8%A.实现了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 B.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 C.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 D.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
答题思路解析
◆参考答案 B
◆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新中国的外交,意在考查考生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的能力。 ◆解题思路 当时,中苏关系已经恶化,与此同时,中国与西方一些国家改善了关系,因此出现了材料中的现象,故B项正确。
【典例2】(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Ⅱ)“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这表明我国 A.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
B.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 C.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 D.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
答题思路解析
◆参考答案 A
◆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一五”计划
◆解题思路 由材料信息“‘一五’计划”“住宅建设……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受到抑制”等可推断出,当时我国的工作重心在重工业建设上,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排除。
【典例3】(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Ⅲ)1980年与1975年相比,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6884万亩,总产量却增加674亿斤;棉花播种面积减少53万亩,总产量增加652万担;油料作物和甜菜播种面积共扩大3626万亩,其总产量分别增加70%和150%。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 B.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成 D.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
答题思路解析
◆参考答案 A
◆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B、C两项与历史事实不符,D项内容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B、C、D三项均排除;从题干信息可知,与1975年相比,1980年的多种农作物产量有很大提高,这与中共中央要求进一步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关,农民获得生产经营的自主权,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故A项符合题意。
1.1961年5月,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做关于压缩城市人口的报告。他说,解决粮食问题的根本办法,是从城市压缩人口下乡,就是人从哪里来,回到哪里去。据统计全国精简下来的近2000万职工中,有67%的职工回到了农村。这一现象表明了 A.国家城镇化战略的大力推进
B.国民经济结构面临重大调整 C.初步探索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D.工业建设以农业发展为基础
2.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央重新界定了经济特区的“特”:“保持经济特区优势的立足
点……主要
应通过深化各项改革、调整经济结构……健全法制规范……”。这一定位的时代背景是 A.围绕特区“姓资”“姓社”的争论 B.沿海和内地经济发展差距消失 C.平等竞争的统一国内市场完全形成 D.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定
3.1977年,在邓小平的直接干预下,关闭了11年的高考闸门终于再次开启。邓小平在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上指示:“政审,主要看本人的政治表现。政治历史清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劳动,遵守纪律,决心为革命学习,有这几条,就可以了。总之,招生主要抓两条:第一是本人表现好,第二是择优录取。”这一指示的时代意义在于 A.重新树立起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念 B.为改革开放事业的开展做好了人才准备 C.强调了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 D.奠定了教育和科技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1.B【解析】材料强调的是压缩城市人口,与城镇化战略矛盾,故A项错误;1960年“八
字方针”出台,
国民经济转入调整轨道,故B项正确;初步探索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在1978年之后,故C
项错误;材料并
不是在强调农业发展,故D项错误。
3.A【解析】恢复高考是教育战线拨乱反正的关键一步。针对当时否定知识、偏重政治出身的“左”倾错误,邓小平的指示淡化了政治上的要求,突出了“择优录取”,体现了对知识
和人才的尊重。解题关键是考虑当时的时代背景,认识“指示”的精神。答案为A。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