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新建沪苏湖铁路Ⅶ标段范围内墩台施工。 2. 施工准备 2.1 内业准备
2.1.2 施工设计图纸及有关施工资料到位后,组织技术人员复核施工图纸,澄清相关技术问题,熟悉施工规范和施工技术标准,认真学习批复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批复的专项施工方案、批复的营业线(邻近)施工方案。
2.1.2 制定现场施工安全保证措施,制定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
2.1.3 做好墩台施工的技术准备工作,并且对技术人员、安质人员、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2.1.4 已完成桥位施工控制网复测工作,编制复测报告并报请监理单位批准,根据设计资料对承台、墩台控制坐标复核无误。
2.1.5 依据验收标准及建设、监理单位要求,编制技术资料、施工原始记录、检验批等资料样表。
2.2 外业准备
2.2.1 在已完成的承台顶面精确放样、标定墩台十字中心线、墩台轮廓线,将轴线控制线延长至适当位置加以固定并妥善保护。
2.2.2 进行现场勘察,对妨碍施工或对安全操作有影响的既有架空管线、地下电缆、给排水管道等设施,采取清除、移位、保护等保护措施。
2.2.3 根据现场施工需要,配备满足施工的挖掘机、自卸车、吊车、混凝土施工机械等机械设备。
2.2.4 钢筋、水泥、砂、碎石、粉煤灰、矿粉、外加剂、水等原材按需进场并经检测合格。
2.3 其它准备工作
(1)承台混凝土浇筑前要预埋墩台钢筋,并根据墩台模板结构尺寸在承台上预埋型钢定位构件。精确测定墩中心,并用墨线弹出墩台底面尺寸位置。同时搭设碗扣式脚手架作为操作平台,为防止震动模板,操作平台必须与模板支撑(夹固杆件)分开设置。
(2)在承台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强度后,对墩台与基础接触面进行凿毛,
1
人工凿除混凝土表面的浮浆,露出新鲜混凝土并用水将表面冲洗干净。
(3)根据纵横十字轴线用墨线弹出墩台的截面尺寸线、模板框外轮廓线。 3. 技术要求
墩台施工必须满足相关规范及设计文件的要求,为减少混凝土收缩及徐变的影响,墩台混凝土宜一次连续浇筑。当间歇浇筑时,相邻模板段浇筑间歇时间不得超过《验标》规定时间。墩台施工中应经常检查中线、高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墩台施工完毕后,应对全桥中线、高程、跨度贯通测量,并用墨线标出各墩台中心线、支座十字线、梁端线及锚栓孔位置。
4. 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墩台施工程序:施工准备→将墩台与基础接触面进行施工缝处理→在承台顶拼装钢管脚手架作为墩台钢筋及模板安装平台→墩台钢筋制作与安装→墩台钢模板安装→墩台预埋件安装→罐车运输混凝土就位、汽车吊机吊装混凝土或混凝土泵车泵送或天泵泵送混凝土经串筒入模→插入式振动器振捣混凝土→墩台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后期养护 下道工序 混凝土拌制、运输 砼配合比试验 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养护 墩台拆模 试件试压 制作试件 钢筋制作 模板制作 预埋件制作 钢筋安装 模板安装 预埋件安装 监理工程师验收 监理工程师验收 监理工程师验收 施工准备 基础顶面处理 拼装脚手架 监理工程师验收 墩台施工工序流程图
5. 施工要求
5.1承台顶面墩台位置混凝土凿毛
2
5.1.1墩台身范围内接触面凿毛,要求凿除承台顶面砼表面的水泥砂浆和松弱层,凿毛露出的新鲜混凝土面积不低于总面积的75%。凿毛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用人工凿毛时,不低于2.5MPa; (2)用风动机等机械凿毛时,不低于10MPa。
5.1.2 凿毛要轻微细致,凿毛按照墩台下口轮廓线把混凝土表面浮浆及松软层全部剔出掉,露出大部分新鲜混凝土面,粗骨料外露达总面积的75%即可。注意不能把粗骨料剔松散,避免条状、点状或坑式凿毛。
5.1.3 把浮浆及表面松软层去掉后,大部分粗骨料外露,为了在新混凝土浇筑前保证骨料强度的要求同时达到凿毛处效果,必须用水冲洗或者吹风机风吹,把浮浆及残渣清理掉,保证混凝土凿毛位置干净湿润,接不到水管的墩位需提前配置水箱,采用人工提水的方式保持湿润。但不得有积水直至混凝土浇筑,现场可以结合养护进行保持。
5.2 钢筋制安
5.2.1 根据图纸,做钢筋下料单,工班根据下料单加工、分类编号堆放。下料时要根据墩台钢筋编号和供应钢筋的尺寸,统筹安排,以减少钢筋的损耗。
5.2.2 钢筋制作前应调直、除锈;钢筋安装前,应对预埋钢筋进行调直和除锈除污处理,对基础混凝土顶面应凿去浮浆,露出新鲜混凝土,并清洗干净。
5.2.3 钢筋在加工场集中加工成型后运至现场进行绑扎安装,安装时严格控制钢筋间距。钢筋安装遵循先下后上,先主后次原则,即先绑扎墩台主筋、箍筋,再绑扎墩帽箍筋及面筋。间距按照设计尺寸严格控制。当墩柱较高时,采用分节安装。钢筋品种、级别、规格、间距、形状、接头位置及焊条、焊缝等均应符合设计图纸和《验标》有关要求。
5.2.4 钢筋采用连接时滚轧直螺纹连接,钢筋连接完毕后,标准型接头连接套筒外应有外露的有效螺纹,且连接套筒单边有效螺纹不应超过2P,钢筋连接完毕后,拧紧扭矩值应符合下表规定。
套筒拧紧扭矩值
钢筋直径(mm) 拧紧扭矩(N·m) ≤16 100 18~20 200 22~25 260 28~32 320 3
标准型套筒的几何尺寸 钢筋规格 16 20 25 28 螺纹直径(mm) 16.8 20.5 25.8 28.5 套筒外径(mm) 24.5 30.5 37.5 42 套筒长度(mm) 40 50 60 65 钢筋连接采用单面搭接电弧焊连接时,预弯角度应符合规范要求。焊缝长度不小于10d、厚度不小于0.3d、宽度不小于0.8d。焊缝长度须满足10d(即ф16mm焊缝长度为16cm,ф20mm焊缝长度为20cm),两搭接钢筋的轴线应位于同一直线上。钢筋接头必须分散布置,且同一截面上钢筋接头的截面面积不得大于截面钢筋总面积的25%,且承台顶3m范围内不得有钢筋接头;箍筋直径10mm采用绑扎搭接,搭接长度为35d且不小于50cm。
5.2.5 墩台箍筋接头的两端应向墩内弯曲,接头须设在与墩的角部主筋相交处,并沿竖直方向交错布置在钢筋上。在焊接钢筋骨架的多层钢筋之间,必须用短钢筋支垫,保证位置准确。所用钢筋及焊接试件必须经试验合格后方可施工。
5.2.6 为保证墩台钢筋的保护层厚度,护面钢筋骨架与模板之间必须用不低于墩台混凝土强度的干硬水泥砂浆垫块或专用垫块支撑,确保钢筋保护层,每平方不少于4块,按梅花型布置。以保持钢筋在模板中的准确位置和保护层厚度。
5.2.7 每次安装时应先将露出混凝土面的钢筋绑扎,再接长钢筋,每接长一根钢筋应和其它钢筋在中部和顶部绑扎固定,避免钢筋弯曲和倾倒。
钢筋安装及钢筋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要求。
序号 1 2 3 4 5 6 项目 受力筋排距 同一排中受力钢筋间距 基础、板、墙 柱、梁 允许偏差(mm) ±5 ±20 ±10 ±10 30 ﹢10,0 ﹢5,0 尺量连续3处 尺量两端、中间各2处 尺量两端、中间各一处 检验方法 箍筋间距 弯起点位置(加工偏差20mm包括在内) 钢筋保护层厚度 C≥30mm C<30mm
5.3 预埋件安装
4
墩台钢筋施工时应注意预埋垫石钢筋、综合接地预埋件、沉降观测标、吊篮U形螺栓及预留围栏立柱孔等相关预埋件。综合接地预埋件安装完成后应测量其电阻,确保符合设计要求,其它预埋件安装完成后应检查其位置型号,并填写记录。
5.3.1吊篮及检查梯
按照设计图《双线圆端形实体桥墩-沪苏湖施(桥)参-D04》中要求,墩顶至地面高度大于6m或经常有水的桥梁却不具备其他检修条件时,墩台顶应设置吊篮。检查梯按图纸要求设置。
吊篮示意图
5.3.2 综合接地安装
5.3.2.1承台施工完后预留的2根有竖向接地钢筋一端与承台连接钢筋连接,另一端与墩帽处的接地端子连接,墩帽处接地端子位置距离桥墩中心线85cm。
5.3.2.2 桥墩(水中墩除外)下部距地面以下200mm位置设置接地端子,并与竖向接地钢筋焊接,焊缝长度为10cm。
5.3.2.3 墩帽和桥墩下部的接地端子均设置在桥墩大里程侧立面。 5.3.2.4 待混凝土浇筑前对电阻进行测试,测得电阻值小于1Ω时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5
桩基础桥墩综合接地示意图
5.3.3支座垫石钢筋预埋
模板安装完成后,对墩顶支座垫石轮廓线采用全站仪精确放样,预埋支座垫石钢筋,垫石钢筋仅预埋纵横方向箍筋,保护层采用4cm厚C40混凝土垫块。
表5.2-2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5.3.4沉降观测标预埋
墩全高大于14m时,墩身埋设2个沉降观测标;墩全高不大于14m时,墩身埋设1个沉降观测标;桥墩上观测标的具体设置按设计要求埋设。桥墩标一般设置在墩底高出地面或水位0.5m左右。当墩身较矮立尺困难时,桥墩观测标位置可降低、设置在对应墩身埋标位置的顶帽上或设置承台观测标进行观测。特殊情况可按照确保观测精度、观测方便、利于测点保护的原则,确定相应的位置。
6
墩身观测标设置示意图
矮墩观测标设置示意图
桥台观测标埋设位置示意图 5.4 模板工程
7
墩台钢筋安装完毕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即进行墩台模板的安装。墩台模板采用大块钢模。
5.4.1 模板加工
5.4.1.1 模板采用钢摸,由面板、纵横加劲肋等组成,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满足施工要求。
5.4.1.2 模板的组装焊接,宜采用组装胎具定位及合理的焊接顺序。 5.4.1.3 模板加工毛刺、焊渣要清理干净,除锈要彻底,防锈涂漆刷均匀。 5.4.1.4 手工校正模板的变形时,不得碰伤其棱角,且板面不得留有锤痕。 5.4.1.5 模板使用前须进行现场组拼、编号,并检查合格。 5.4.2 脚手架施工平台搭设
根据模板类型,模板出厂时在模板外侧设置爬梯及操作平台。操作平台为[80*6mm槽钢组合支架,环绕锚固在墩台模板外侧预留的槽道内。平台为5*50mm扁铁踏板,环绕拼接固定在墩台模板外侧组合支架上。在支架顺线路(大里程或小里程侧)方向踏板预留1m空洞,悬挂钢爬梯,爬梯由5*50mm扁铁及φ25圆钢挂钩焊接,爬梯下部固定在承台面或下层操作平台踏板上,爬梯上部挂钩悬挂在上层支架[80*6mm槽钢上。
为保证操作平台及爬梯稳固,每层操作平台用φ20圆钢通过竖向支架的预留孔环向设置两道扶手焊接固定为一个整体。
8
操作平台立面图
操作平台平面图
5.4.3 模板安装
5.4.3.1在第一节模板安装时依据承台纵横十字线用墨线弹出墩身的尺寸线及模板边线,支模后再用仪器进行复核校正,并对承台顶面标高进行复测,安装前对底角进行抄平。
5.4.3.2模板安装前,应除锈,并涂刷脱模剂,对第一次使用的模板,以上
9
步骤重复两次,且脱模剂不能涂刷过多,以保证混凝土外观质量。
5.4.3.3墩身部分模板按从中央拼装顺序进行拼装,成对安装,分节编号吊装,不得一次性整体拼装好后整体吊装;先安装一段的圆弧模板再安装平模后再安装两边圆弧段模板,再对拉及支撑连接加固后,再整体分节吊装托盘、顶帽部分模板。模板安装必须牢固可靠,接缝严密,不得漏浆。
5.4.3.4模板拼装时,所有接缝均采用3~4mm厚的具有弹性的海绵垫条或双面胶带密封,防止砼浇筑过程中漏浆。侧模与承台混凝土之间的缝隙在砼浇筑前用砂浆封堵。根据墩身高度,墩身一次性浇筑墩高为6~8m(施工总高度不大于8m)。
5.4.3.5模板加固在模板同一断面设置不少于3根φ25精轧螺纹钢对拉杆并设置双螺帽,墩身部分竖向间距100cm(仅第一层50cm),3m高托盘的拉杆竖向间距45cm、90cm、95cm共三道,每排3根;5m高托盘的拉杆竖向间距50cm、100×4根cm共5道,每排3根;外套PVC管,安装时PVC管端口在面板外侧,精轧钢端部设置钢垫板,墩身正面侧垫板尺寸15×15×1cm,圆弧端拉杆垫板尺寸为10×10×1cm;精轧钢螺纹外漏不得少于5螺纹,墩身面板连接螺栓为M20×60mm,水平方向螺栓安装整体朝上,竖向螺栓方向交错安装,螺栓上垫片+双螺帽,外漏不少于3丝。
5.4.3.6在紧固拉杆螺母时,每一面由一人操作,避免由于力度不同而引起的模板变形,注意安装时螺栓要一正一反交错安装。安装螺栓及拉条按设计全部上齐,配垫板并拧紧。
5.4.3.7模板全部安装结束后要仔细检查钢筋保护层垫块的位置、数量及其紧固程度,并用扳手检查拉条的紧固程度,从模板顶口用掉线锤检查模板的垂直度,有偏差及时调整。
5.4.3.8模板安装就位后,根据墩柱的放样尺寸先调整好下端模板位置,再用全站仪调整上端模板中心位置,按规范要求控制好模板的垂直度。
墩台模板安装允许偏差
序号 1 2 轴线位移 项目 基础 梁、柱、板、墙、拱 表面平整度 允许偏差(mm) 15 5 5 检验方法 尺量每边不小于2处 2m靠尺和塞尺不少于3处 10
3 高程 模板的侧向弯曲 基础 梁、柱、板、墙、拱 柱 梁、板、墙 ±20 ±5 h/1000,且小于15 L/1000且小于15 ﹢10,﹣5 2 测量 4 5 6 拉线尺量 尺量不少于3处 尺量 两模板内侧宽度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5.4.3.9模板在安装过程中,吊车支腿稳定全伸,专人指挥,严禁碰撞,以免变形。
5.4.3.10在一层模板安装、加固完毕后,在模板外侧搭设工作平台,作为下一层钢筋绑扎及模板支立、加固的作业平台。
5.4.4 模板拆除
5.4.4.1混凝土拆模时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且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时,方可拆除非承重区模板,强度达到75%可拆除承重区模板。
5.4.4.2拆模时混凝土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不得大于20℃ 。混凝土的温度不能过高,以免混凝土接触空气时降温过快而开裂,更不能在此时浇注凉水养护。混凝土内部开始降温以前以及混凝土内部温度最高时不得拆模。
5.4.4.3大风或气温急剧变化时不宜拆模。在炎热和大风干燥季节,采取逐段拆模、边拆边盖的拆模工艺。
5.4.4.4当模板法兰螺栓与混凝土完全脱离后,方可拆卸。拆模宜按立模顺序分节逆向进行分块吊卸,不得整体吊卸,不得损伤混凝土,并减少模板破损。在拆除模板时先拆除工作平台,然后再拆除每节的分块模板。
5.4.4.5模型拆除后,在地面上支垫方木,模板堆放在方木上。及时对模板进行打磨清理,按编号堆码整齐,以备下次使用。
5.4.4.6拆模时,注意对预埋螺栓、预埋件等预埋件的保护,不得碰撞以免造成损坏。
5.4.4.7注意事项:
1、模板吊装、拆除作业前,由技术人员及安全质检人员对现场作业工况进行确认,确保吊装作业满足“十不吊、十不准”的规定。
2、吊装作业操作司机需持有效期内的操作证,不得无证操作。
3、吊装作业前由司机、技术人员及安全质检人员、机械管理员对吊机的性
11
能、吊具、钢丝绳、限位装置、安全警报装置等进行检查,确保机械性能满足施工要求。
4、吊装作业前提前拟定并确认吊装机械站位,确保支腿地段的地基坚实可靠,并根据起吊重物重量,规划作业半径、起吊角度、长臂长度等。
5、吊装作业前保证支腿支垫1m*1m厚度1cm的钢板、钢板上设置“井”字形设置方木,方木截面尺寸15*15cm,长度0.8m,支腿全部伸出。
6、吊装作业前设立作业保护区域,严禁非施工人员入内;对起吊物先进度试吊,提升20~30cm,确保起吊安全。
7、吊装作业过程中,由专业人员指挥,严禁其他人员指挥吊装。 8、吊卸模板、构件时,需确认模板法兰连接处螺栓全部拆除,拉杆全部拆除后方可拆模,模板卸落时轻放摆好,不得堆高叠放。
5.5 混凝土工程
墩台混凝土采用混凝土搅拌站拌制、罐车运输到工地,吊机吊装混凝土或混凝土汽车泵泵送混凝土或天泵泵送混凝土经串筒入模。
5.5.1 混凝土搅拌 5.5.1.1 准备工作
搅拌站必须严格掌握混凝土材料配合比,并在搅拌机旁挂牌公布,便于检查。混凝土计量系统应定期检定,搅拌机经大修、中修或迁移至新的地点后,应对计量器具重新进行检定。每一工班正式称量前,应对计量设备进行检查(用法码校检),并记录检查台帐。
5.5.1.2 拌合
混凝土原材料计量后投入搅拌机,充分搅拌后,再投入外加剂,并搅拌均匀为止。搅拌时间按混凝土施工要求不少于2分钟。
5.5.1.3 骨料含水率测试
搅拌混凝土前,严格测定粗细骨料的含水率,准确测定因天气变化而引起的粗细骨料含水量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
5.5.1.4 坍落度测试
混凝土拌制过程中,应对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进行测定,测定值应符合理论配合比的要求。
5.5.2 混凝土运输
12
采用混凝土罐车运送混凝土,以确保浇筑工作连续进行。混凝土搅拌车运输、管道泵送运输质量保证措施及注意事项如下:
5.5.2.1 保证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保持均匀性,运到浇筑地点时不分层、不离析、不漏浆,并具有要求的坍落度和含气量等工作性能。
5.5.2.2 运输混凝土过程中,对运输设备采取保温隔热措施,防止局部混凝土温度升高(夏季)或受冻(冬季)。
5.5.2.3 减少混凝土的转载次数和运输时间,从搅拌机卸出混凝土到混凝土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以不影响混凝土的各项性能为限。
5.5.2.4 当罐车到达浇筑现场时,使罐车高速旋转20~30s,再将混凝土拌和物喂入泵车料斗或混凝土料斗。
5.5.3 混凝土浇筑
5.5.3.1 混凝土的浇筑采用沿高度均匀分层连续推移的方式进行,墩身高度小于等于8m时,分一次性浇筑;墩身高度8~15m时采用两次浇筑;墩身高度15~20m时分三次浇筑;墩身高度20~25m时分四次浇筑;墩身高度25~30m时分五次浇筑;混凝土的一次摊铺厚度约在30cm左右,以充分利用混凝土层面散热。间隙时间不得超过规定,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浇筑完上层混凝土。浇筑混凝土速度不得大于1.5m/h,以免引起胀模。
5.5.3.2 混凝土采用插入式高频振动棒垂直点振方式振捣,振捣过程中应避免漏振,防止过振。应加强检查模板支撑的稳定性和接缝的密合程度,防止在振捣过程中产生漏浆。振捣混凝土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插入式振动器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且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深度宜为50~100mm,与侧模应保持50~100mm的距离。当振动完毕需变换振动棒在拌合物中的水平位置时,应边振动边竖向缓慢提出振动棒,不得将振动棒放在拌合物内平拖,不得用振动棒驱赶混凝土。
②应避免碰撞模板、钢筋及其它预埋部件。
③按事先规定的工艺路线和方式振捣混凝土,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及时将浇筑的混凝土均匀振捣密实,不得随意加密振点或漏振,每点的振捣时间以混凝土不再沉落、表面泛浆或不冒大气泡为度,避免欠振和过振。
(3)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修整、抹平混凝土裸露面。 5.5.4 混凝土养护
13
5.5.4.1混凝土养护期间,应重点加强混凝土的湿度和温度控制,尽量减少表面混凝土的暴露时间,及时对混凝土暴露面进行紧密覆盖防止表面水分蒸发。
5.5.4.2 墩身浇注完成后,人工收光。在初凝前用土工布覆盖,暂不洒水养护。待24小时后,连续洒水保持土工布湿润,每2小时间隔洒一次水,气温高时增加洒水频次。混凝土拆模后的洒水养护宜用滴漏装置,湿养护应不间断,不得形成干湿循环。大体积混凝土应提前养护,且养护时间不应少于28d。
(1)一般天气情况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初凝后,及时洒水养护,并用土工布覆盖保湿,随时保持混凝土表面处于湿润状态,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
(2)夏季混凝土养护
由于桥梁墩身高度普遍较高并且邻近既有线,采用喷淋养护,水管绕墩柱一周进行喷洒的方式进行养护,大幅度降低水分从混凝土表面蒸发损失,从而利用混凝土中自身的水分最大限度地完成水化作用,使水泥充分水化而达到自养目的。
(3)冬季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墩身带膜保温养护,顶部采用带膜土工布覆盖养护。养护过程中,进行温度测试,温度需维持在5℃以上,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达到75%(30MPa)之后,方可拆除模板;温度低于5度时禁止洒水。
5.5.4.3 混凝土拆模后,应对混凝土采用浇水或覆盖洒水等措施进行潮湿养护,也可在混凝土表面处于潮湿状态时,迅速采用塑料布包裹。有条件地段应尽量延长混凝土的包裹保湿养护时间。
5.5.4.4 在任意养护时间,若淋注于混凝土表面的养护水温度低于混凝土表面温度时,二者间温差不得大于15摄氏度。
5.5.4.5 混凝土养护期间,施工和监理单位应各自对混凝土的养护过程作详细记录,并建立严格的岗位责任制。
6. 劳动组织
6.1 劳动力组织方式,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
6.2 各架子队作业班组、各工种劳动力上场计划根据工程施工进度安排确定,分批组织进场。在施工过程中,合理调配施工人员,确保作业层、各工种之间相互协调,减少窝工和施工人员浪费现象。
14
主要施工人员配置见下表。
每个架子队人员配置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7. 材料要求 7.1 钢筋
① 钢筋在运输、加工和贮存过程中应防止锈蚀、污染和变形。并按品种、规格和检验状态分别标识存放。
② 钢筋进场时,必须提供出厂合格证明文件,并对其质量指标进行全面检查并按批抽取试件做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和冷弯试验,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T 1499.1-2017)、《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T 1499.2-2018)和《低碳钢热轧圆盘条》(GB/T701-2008)等的规定。
③ 钢筋外观应平直、无损伤,表面无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 7.2 混凝土原材料
① 混凝土原材料的技术要求和检验要求应符合规范的规定。原材料进厂后,应对原材料的品种、规格、数量以及质量证明书等进行验收核查,并按标准的规定进行取样和复验。
② 原材料进场后,应及时建立“原材料管理台帐”,台帐内容包括进货日期、材料名称、品种、规格、数量、生产单位、供货单位、“质量证明书”编号、
职务 施工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质检工程师 专职安全员 技术人员 工班长 实验人员 测量人员 调度 机械工、普工 人员数量 1 1 1 2 3~5 3~5 2~3 2~3 4~5 30~50 备注 15
“复试检验报告”编号及检验结果等。“原材料管理台帐”应填写正确、真实、项目齐全,并经监理工程师签认。
③ 水泥、矿物掺合料等应采用料仓分别存储。袋装粉状材料在运输和存放期间应用专用库房存放,不得露天堆放,且应特别注意防潮。水泥(使用散装水泥)储运过程中,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a、装运水泥的车、船应有棚盖。
b、储存散装水泥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降低水泥的温度或防止水泥升温。 c、砼工厂各水泥储存罐应进行编号,以便识别。
④ 粗骨料应按要求分级采购、分级运输、分级堆放、分级计量。 ⑤ 不同混凝土原材料应有固定的堆放地点和明确的标识,标明材料名称、品种、生产厂家、生产日期、进厂(场)日期及检验状态。
8. 设备机具配置
墩台施工用机具设备主要有履带吊机、汽车吊机、挖掘机、装载机、模板、脚手架及其它常用施工设备,具体的数量根据各工点施工计划及工程数量合理配置。
9. 质量控制与检验 9.1 钢筋工程 9.1.1 钢筋加工
钢筋的加工应符合设计要求。 9.1.2 钢筋连接及安装
钢筋的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接长采用单面或双面焊接,单面焊接焊缝长度不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双面焊接焊缝长度不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焊缝应连续、饱满。接头应按《验标》要求设置。
为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须设置垫块,位置和数量应符合《验标》要求。 钢筋安装允许偏差要符合《验标》规定。 9.2 预埋件埋设质量要求
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规格型号、留置数量和位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可靠的定位措施,保证预埋件位置准确。
9.3 模板工程
9.3.1 模板的结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必须符合施工工艺设计要求;
16
9.3.2 严格控制模板面清洁。每次装模前,用小砂轮机进行除锈,除锈完毕用抹布擦净并及时涂脱模剂,暂时存放应注意模板防尘防污,保证钢模安装前表面无任何杂物或污点。
9.3.3 模板使用前应涂刷脱模剂,脱模剂应涂刷均匀。
9.3.4 模板标高、位置要准确;支设应牢固,下口利用预埋主筋顶紧,上口用系有紧绳器的缆风绳调节固定。
9.3.5 模板调整:在测量人员的配合下,调整已经支好的模板,首先调整模板的位置与标高,然后调整模板各断面的尺寸,调整达到要求后,将模板固定,对模板间接缝进行嵌缝处理。
9.3.6 当模板和构件中所有预埋件安装完毕,检查认可后才能浇筑混凝土。 9.3.7 拆模前进行一组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试验:
①拆除承重模板及支架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非承重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二发生受损时方可拆模。
②拆模时混凝土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要符合要求,防止混凝土接触空气时降温过快而开裂。
检验数量:施工、监理单位全检查。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用温度计测量;监理单位检查拆模时的温度记录。 9.4 混凝土工程 9.4.1 施工缝处理
墩台混凝土宜连续浇筑。当分段浇筑时,混凝土与混凝土之间接缝,周边应预埋直径符合规范要求的钢筋或其它铁件,埋入与露出长度和间距按规范要求执行。
9.4.2 混凝土浇注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养护方法和时间必须满足要求,确保混凝土实体质量。
9.4.3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抗压强度标准条件养护试件应在混凝土浇筑地点随机抽样制作,其试件的取样与留置频率要符合规定。
9.4.4 混凝土同条件养护法试件的抗压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混凝土抗压强度同条件养护法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按设计要求、相关标准规定和实际需要确定。
17
9.4.5 墩台结构外观尺寸允许偏差要符合《验标》规定。 10. 安全环保要求 10.1 安全要求
10.1.1施工区域设置警示标志,严禁非施工人员随意出入;
10.1.2 现场建立统一制度,各工点设置专职安全检查员,坚持进行班前安全学习、交底制度;
10.1.3 起重机械设备设专人操作并配指挥人员,定责定岗;上岗前进行技术培训,制定专项制度和指挥联络方法,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10.1.4 定期对桥梁施工设备进行检查、保养、维修,确保设备正常运转,安全使用。跨越公路施工时,设专人负责做好防护工作,确保既有公路畅通无阻及人员安全。
10.1.5 墩台施工时,在墩台钢筋模板安装前,应搭设脚手架平台,栏板及上下扶梯。在脚手架平台上运送砼时,其走道满铺脚手板并安装栏杆。使用吊斗灌注时,先通知作业面操作人员避让,并不得依靠栏杆推动吊斗,严禁吊斗碰撞模板和脚手架。
10.1.6 安装好顶层、外层栏杆、立柱,铺好脚手板,对有明显伤痕、裂纹结疤的脚手板,不得使用。工作人员在行走时不得踏在探头板上。在拆除模板时,按规定的程序进行,先拴牢吊具挂钩,再拆除模板。
10.1.7 模板、材料、工具不得乱扔。人员与模板之间,要有一定安全距离。 10.2 环保要求
10.2.1 严格按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规定及设计要求做好环保、水土保持工作。开工前详细探测地下管线,做到管线先迁移后施工,确保地下管线安全。
10.2.2 加强施工船舶污染物的排放控制,注意防止船舶事故对水域的污染影响。制定水上施工作业防污染及安全应急措施,严禁向水域排放油污,丢弃垃圾、船上的废油、含油污水垃圾要用专门的容器盛装,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回收或申请海事部门认可的单位接收;平台上动力机械设备漏油,要立即停机处理,采取一切有效的办法防止油流入水域。
10.2.3 维护自然生态平衡的措施:保护当地自然植被,采取措施使地表植被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10.2.4合理规划施工用地,尽量控制或减少对土地资源不必要的破坏。
1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