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本情况
焦郑高速公路是由焦作市公路局自筹资金投资兴建的地方性高速公路,全长56.274km,分两期修建。一期开工建设的工程内容有43.6km的路基工程及桥涵通道等构造物,共有钻孔灌注桩711根。项目所在地区地貌主要处于黄河、沁河冲积平原内,地质较不稳定。K0~K20范围内,20m以内地层土体主要为黄土状亚砂土、亚粘土及细、中砂,地下水位深1.0m左右,黄土状亚砂土软塑或流塑,细中砂以松散为主,局部中密,属于较差地质段落。该工程发生的18根缺陷桩较集中分布于这一区间内,占总量的2.53%。
1几种缺陷桩的形成与处治
2.1断桩
2.1.1形成断桩原因分析
断桩是严重的质量事故。对于诱发断桩的因素,必须在施工初期就彻底清除其隐患,同时又必须准备相应的对策,预防事故的发生或一旦发生事故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断桩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灌注混凝土过程中,测定已灌混凝土表面标高出现错误,导致导管埋深过小,出现拔脱提漏现象形成夹层断桩。特别是钻孔灌注桩后期,超压力不大或探测仪器不精确时,易将泥浆中混合的坍土层误为混凝土表面。因此,必须严格按照规程用规定的测身锤测量孔内混凝土表面高度,并认真核对,保证提升导
管不出现失误。
(2)在灌注过程中,导管的埋置深度是一个重要的施工指标。导管埋深过大,以及灌注时间过长,导致已灌混凝土流动性降低,从而增大混凝土与导管壁的摩擦力,加上导管采用已很落后而且提升阻力很大的
法兰盘连接的导管,在提升时连接螺栓拉断或导管破裂而产生断桩。
(3)卡管现象也是诱发断桩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人工配料(有的机械配料不及时校核)随意性大,责任心差,造成混凝土配合比在执行过程中的误差大,使坍落度波动大,拌出混合料时稀时干。坍落度过大时会产生离析现象,使粗骨料相互挤压阻塞导管;坍落度过小或灌注时间过长,使混凝土的初凝时间缩短,加大混凝土下落阻力而阻塞导管,都会导致卡管事故,造成断桩。所以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缩短灌注
时间,是减少和避免此类断桩的重要措施。
(4)坍塌。因工程地质情况较差,施工单位组织施工时重视不够,有甚者分包或转包,施工者谈不上有什么经验,在灌注过程中,井壁坍塌严重或出现流砂、软塑状质等造成类泥沙性断桩。这类现象在本工程的断桩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较为严重。而且位置深、难处理,是导致工期无限延期及经济上大量浪费的
重要因素之一。
(5)另外,导管漏水、机械故障和停电造成施工不能连续进行,突然井中水位下降等因素都可能造成断
桩。因此应认真对待灌注前的准备工作,这对保证桩基的质量很重要。
2.1.2断桩处理的几种方法
(1)原位复桩。对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发现和超声波检测出的断桩,采用彻底清理后,在原位重新浇筑一根新桩,做到较为彻底处理。此种方法效果好、难度大、周期长、费用高,可根据工程的重要性、地质条件、缺陷数量等因素选择采用。如K32+686.5万花分离立交桥1#-3桩及K19+110共产主义总干渠大桥7#-6桩分别采用将孔内回填土经沉淀后用冲击锥二次成孔或直接用冲击锥对已浇成的坏桩进行冲击二次成
孔,重新浇注。
(2)接桩。如K7+954.5小桥0#-6桩,在灌注过程中发生导管焊口破裂,裂缝长30cm,宽0.5cm。设计桩长为26m,当时水下混凝土已灌注17m,为确保工程质量,停止混凝土的浇筑并提前拔出导管。确定接桩方案,首先对桩进行声测确定好混凝土的部位;其次,根据设计提供的地质资料表明桩顶以下10m均为粘土层,确定井点降水-开挖-20#素混凝土进行护壁,护壁内用?12的钢筋箍圈以20cm间距进行加固,护壁间连接筋用?12钢筋以20cm间距布置。第三,挖至合格数处利用人工凿毛,按挖孔法混凝土施工方法进
行混凝土的浇注。
(3)桩芯凿井法。这种方法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即边降水边采用风镐在缺陷桩中心凿一直径为80cm的井,深度至少超过缺陷部位,然后封闭清洗泥沙,放置钢筋笼,用挖孔混凝土施工方法浇筑膨胀混凝土。此方法日进度0.6m,如果遇到个别桩水处理不好、降不下去,更是困难重重,导致质量、工期和经济上的重大损失。如K19+110共产主义大桥6#-3、3#-4、1#-2等几根桩及K12+087乔庙分离式立交桥3#-1桩
均采用此方法,个别桩处理工期长达近6个月,费用达20万元。
2.2缩颈
在钻孔过程中,由于钻锥磨损或焊补不及时,再或地层中遇到膨胀的软土、粘土、泥岩等,容易产生缩孔现象。如K10+028.8京广立交桥2#-4桩,设计桩长46m,直径1.5m,在28~30m处出现缩孔,即出现膨胀性软土,俗称探头泥,成孔检验不太仿事,但至下钢筋笼时钢筋笼下不去,拔出钢筋笼用钻锥上下冲扩后仍下不去,回填重新钻孔反复3次,最后下决心在锥头上加焊8cm的合金钢,再度扩大孔径,成孔
后重新浇筑,增加混凝土80余方。
2.3灌注时发生井壁坍落
成孔后灌注水下混凝土时发生坍孔现象,若坍塌不止,应将导管拔出,以粘土回填重新成孔;轻微坍落在施工中不易被察觉,声测时发现局部裹泥或夹砂现象。如K30+286白马泉小桥1#-3桩,在距声测管顶端6.5~7.0m断面处出现异常情况,AB测面读数均匀正常,但BC、AC面无读数,判定此两面交汇处可能出现裹泥块。该标在C声测管处用钻机干钻一直径为1.2m,距桩顶7m的井,用木板和钢筋圈加固后,派人从距桩顶6.5m处开凿,发现C声测管处有一高32cm、宽14cm、深16cm的黏土块。采用清除-凿出新鲜混凝土2cm-清洗(饱和面干)-高标号混凝土修补,保证了桩的整体性和完整性。根据实际情况还可以采
用压浆、旋喷等工艺处理桩芯局部夹泥砂或空洞等缺陷,不再赘述。
3钻孔灌注桩的质量控制
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上部结构的稳定与安全。部颁《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98对钻孔灌注桩的质量作了严格的要求,增加了6.3.1.5和6 .3.1.6条,明确规定了钻孔灌注桩进行无破损检测,这一结果需由设计单位的确认。对钻孔灌注桩的质量控制,我们认为在现时代仍应强调
以下几点:
(1)对质量控制应注重预防为主,即在施工前做好充分准备工作,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并责任到人。
(2)严把队伍进场关。\"一流队伍投标、二流队伍进场、三流队伍干活儿\"的现象在建筑市场上仍然存在。只有从严把关,使一流人才、先进的工艺,过硬的设备进场,就为优良工程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3)严把检测关。桥梁钻孔灌注桩无破损检测是确保施工质量的一个重要技术检测手段,我们的做法是:A、对承担本工程桩基无破损检测任务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资格审查;B、逐根桩作超声波法检测;C、对处理后的缺陷桩做二次声测,若声测仍有缺陷,则该桩再辅以承载试验(大应变),以确保成桩质量及工程的安
全性。
**桥桩基施工处理方案(断桩) **桥1-4#桩基施工处理方案
**桥1-4#桩桩径φ1.2米,桩顶标高1.1米,桩底标高为-63米,桩长64.1米,由于在混凝土灌注至-12.5米左右时,导管脱节,灌注停止,后用粘土回填。为了确保该桩质量,我部决定按陆上接桩的要求对该
桩剩余部分进行浇筑,具体挖孔、清桩头及浇筑的工艺方法如下:
一、挖孔、护壁
1、人工结合冲抓机械将孔内泥下挖3-4米,割去孔内钢筋笼5米左右,再把原先打入的钢护筒割掉3米左右,并用冲抓机拉出。钢护筒拨出后,用全站仪进行桩位中心放样,在东南西北分别设置保护桩并加以保护,以便随时进行十字拉线作为临时桩位复核。然后进行第一截护筒的埋设,护筒的壁厚8mm,直径1.4m,
护筒的位置和竖直度调整到位后,用振动设备将护筒全部打入土中。
2、在第一截护筒内进行第二截护筒的埋设,护筒的壁厚8mm,直径1.3m,用全站仪进行桩位中心放样,也重新复核上次设置保护桩。如不吻合,则说明保护桩已松动,需重新调整,护筒的位置和竖直度调整到位后,用振动设备将护筒全部打入土中(打入过程中不断检测护筒的位置和竖直度,以免发生偏位)。打入护筒过程中用吸沙泵结合冲抓机械,进行孔内泥和沙的挖除。再把原先打入的剩余5米左右的钢护筒拨出
(为了便于上拨,在拨出之前先沿竖直方向割一条缝),并用冲抓机拉出。钢护筒拨出后, 3、人工结合冲抓机械,再次将孔内泥下挖5-6米,割去孔内钢筋笼5米左右,再把原先打入的剩余5米左右的钢护筒拨出(为了便于上拨,在拨出之前先沿竖直方向割一条缝),并用冲抓机拉出。钢护筒拨出后,用全站仪进行桩位中心放样,也重新复核上次设置保护桩。如不吻合,则说明保护桩已松动,需重新调整。然后在第一截护筒内进行第二截护筒的埋设,护筒的壁厚8mm,直径1.3m,护筒的位置和竖直度调整到位后,用振动设备将护筒全部打入土中,打入过程中不断检测护筒的位置和竖直度,以免发生偏位。
此段桩基砼应作施工缝处理工作。该孔目前上段套有一只φ1.2米长约8米的钢护筒,内留有钢筋笼至桩
顶设计标高。 二、施工处理方案
施工处理程序方案:A挖孔至已浇筑桩基砼顶面 B原桩基施工缝处理C桩基钢筋笼绑扎处理 D上段桩身
砼浇捣。
1、挖孔至已浇筑桩基砼顶面
该步的主要工作是冲压定做钢护筒,封地下流砂层。
2、先期工作:
3、施工操作:桩机桩位校正无误后开始挖孔工作。
A、 桩孔段3米左右挖至直径φ1.5米左右,再把定做做1.4米钢护筒垂直放入并校正钢护筒中心,
垂直度偏差情况,满足要求后进入下步工作。
B、 A工作完成后,放φ1.3米钢护筒,长约5.3米。重复做先期工作,并把桩孔内水抽出,用冲
抓机边压护筒边流砂至预定标高。φ1.3米钢护筒中心,垂直度偏差应满足施工验收规范要求。 C、 重复上述B项工作,放置φ1.2米钢护筒,桩中心垂直应校正满足施工规范要求。护筒下口压
桩砼顶面封住流砂层,然后护筒内土层清挖干净,进入施工缝处理工作。
**桥2-6#桩的处理
由于我部桥梁施工人员在**桥2-6#桩的灌注过程中指挥失误,在未到设计标高即停止灌注,实际混凝土顶面标高与设计标高相差约2.6米,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现有机械设备,结合以往的经验对该桩进行如下处
理:
1、在该桩周围打入一排木桩围堰,木桩长度5-6m,木桩距该灌注中心约1.5米。
2、在木桩围堰内侧,灌注桩外侧套一水泥护筒,护筒直径为1.7米,然后将护筒内的土予以挖除,边挖土
边下沉护筒,直到露出桩顶。
3、桩顶砼按正常接桩要求用风镐予以凿除(凿除长度约80cm),实际以凿桩顶四周不松散,强度满足要
求,经监理工程师认可为准。
4、桩头凿到位后再按接桩要求安装Ф1.2m的钢护筒,钢护筒安装前后进行测量放样、复核。
5、按接桩的要求进行砼的浇筑。
6、拆除钢护筒,7天后拆除木桩围堰并用粘土予以回填。
一、最彻底的方法是,回填重新钻孔,一般用冲击钻,质量绝对没问题,和重新施工一样,但成本相对最
高,且工期长!
二、根据是否单桩,
如单桩,还需要看断的位置,如离孔口较近,用水泵控制水头,凿出新鲜混凝土骨料,进行钢筋焊接,浇
筑,不会有质量问题。
如群桩,可考虑在其周围补桩!
处理一般是钻芯2-3个,用空压机接水管下去吹,水管底部用个弯头,一边灌清水,渣子能从另外芯孔内
吹出的话效果会更好.直到吹出吹出没什么渣为好.在灌水泥浆下去.
由于灌注中提升导管失误、混凝土供应中断(下雨、停电、机械故障等)或导管漏水等原因导致导管中已灌注的混凝土与导管的混凝土隔断,无法继续灌注的现象通称为断桩。在灌注过程中认定发生断桩事故后,应立即停止继续灌注,提拔导管和钢筋笼,尽量将损失降低到最小。并采取以下办法处理:
断桩截面位置处于设计桩全长的三分之一以下时,一般采取冲击钻清除已灌注部分,再实施原位恢复。 断桩截面位置处于设计桩全长的三分之二以上且距离孔口深度不大于10m时,先进行钻孔壁加固,而后进行钻孔桩的接长比较经济。
断桩截面位置处于设计桩全长的三分之一与三分之二之间的,应对各种处理方法进行对比,选择经济、可行的处理方法。墩(台)桩布置有条件变更,桩布置改变造成的损失较小的,应积极与设计单位联系争取变更设计;桩布置无法改变但可以增加桩的,最好由设计单位提供增加桩方案,实施增加基桩;不具备以上两类情况的一般应及时采取冲击钻处理后原位恢复。
桩长大于50m的桩出现的断桩情况,应对处理方案详细论证后着手,切勿盲目操作以免带来较大的损失
灌注过程中发生导管拔空,则此桩必为断桩。一旦在施工中出现这种情况,必须尽快的采取措施,争取拔出钢筋笼,以便重新扫孔。不过依照经验看,混凝土埋过钢筋笼超过5m,则很难直接用吊车或者其他机具将钢筋笼直接拔出。这时,可采用空气压缩机用气举反循环的方式,将混凝土吹出来。不过这种方式在地质不好的地方很容易造成塌孔。真遇到无法拔出钢筋笼的情况,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补桩了。不过在有些桥桩中,不允许出现补桩方案的话,只能采取孔底压浆等其他措施了。这个情况比较复杂,只能具体实例具体分析了。
断桩处理方案
一.用压浆法
当桩身砼严重离析、空洞等质量事故时,可采用压入水泥浆补强,先钻2~3个小孔,作压浆和出浆用,深度达补强处以下1m;
1.用高压水泵向孔内压入清水,泵压大于20Mpa,水流自下而上在缺陷段内喷射,喷枪提升速度为10cm/分钟,转速20转/分钟,处理长度为缺陷段上下各延伸50cm。高压水将缺陷段内的软弱部分切割成泥浆状,当由一孔进行切割而另一孔有水溢出则认为病害区已打通,换另一孔重复操作,钻孔连通后,压入清水用水循环将废渣排出桩体,当孔内流出为清水时,清渣结束;
三、处理断桩的几种方法
(3)若断桩位置处于距地表10m以下处,且混凝土已终凝,可使用直径略小于钢筋笼内径的冲击钻在原桩位进行冲击钻孔至钢筋笼底口以下1m处,然后往孔内投放适量炸药,待钢筋笼松动后整体吊出或一根根吊出。然后再进行二次扩孔至设计直径,清孔后重新灌注混凝土。(4)若断桩位置处于距地表5m以内,且地质条件良好时,可开挖至断桩位置,将泥浆或掺杂泥浆的混凝土清除,露出良好的混凝土并凿毛,将钢筋上的泥浆清除干净后,支模浇筑混凝土。拆模后及时回填并夯实。(5)若断桩位置处于地表5m以下、10m以内时,或虽距地表5m以内但地质条件不良时,可将比桩径略大的混凝土管或钢管一节节接起来,直到沉到断桩位置以下0.5m处,清除泥浆及掺杂泥浆的混凝土,露出良好的混凝土面并对其凿毛,清除钢筋上泥浆,然后以混凝土管或钢管为模板浇筑混凝土。(6)若因坍孔、导管无法拔出等造成断桩而无法处理时,可由设计单位结合质量事故报告提出补桩方案,在原桩两侧进行补桩。
'4断桩处理[]于2001年11月5对3#试桩进行钻孑取芯检查,检查结果表明该桩自桩端向上65厚,混凝土质量欠佳,钻孑取出的混凝土以碎石为主,呈散状,密实度较差.经论证对比决定采取桩内钻孑压浆补强].其施工过程如下:4.1钻孔压浆孑二个,出浆孔一个,钻孑孔径为10,均匀布置在距桩中心2/3处,形成正三角形分布.全部取芯钻孑编号,记录,保存样品.4.2清洗用高压水泵旋喷洗孑,待孑钻好后,将旋喷器放人松散层,对有孑隙的松散层进行高压射流切割冲刷,压力不少于20,每孑轮流进行,射流水中掺墨水以便区分.旋喷时,要自下而上活动,边旋喷边提升旋喷器,待65高度范围内::相通返水为止.吹孔清查.孑内会积累余碴,必须洗干净,利用钻孑灌注桩吹孔的原理,将钻孑做为导管在孑内放人风包到桩底位置用风压12的空压机送风吹孑清碴,两孑同时'46?进行,孔口不断的补充水源,当返回的水中不含碴后,再各单孔清碴一次.4.3压浆当清孔完毕,将旋喷器,压浆管放人二个压浆孔进行压浆,时间不小于3分钟,注入水灰比为0.6的稀水泥浆,
待出浆孔返出浓浆时,即可停止注浆.注浆应注意以下事项:4.3.1压浆应2个孔同时压,因而要备2台压浆机,或一台压浆机接出两条压浆管道,注浆压力3—5.4.3.2压浆时,压浆管先下而上进行,并经常将压浆管转动,转动速度为每分钟12转,泵量不小于120/.4.3.3当浆液达到一定量后,边压浆边提升压浆管,提升速度为1~15/.4.3.4压浆应配备工具:压浆机2台,旋喷器2个,输送管260,30卷扬机2台,提升器2个,提升架高7,2套,高压喷枪2个.压浆补强后28天进行取芯检验,断桩处碎石间均充填水泥浆,岩芯成整体,试验其强度大于30,满足设计要求.目前该工程已竣工二年,通过沉降观测未出现任何异常.5结论5.1该工程表明通过多种检测手段的综合运用,完全可以查明基桩工程中存在的工程质量问题.5.2后压浆技术处理大直径灌注桩中断桩是经济实用,安全可靠的
钻孔灌注桩适用于各种地质条件,施工简单易操作且设备投入一般不是很大,因此在各类房屋及民用建筑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其施工过程无法观察,成桩后也不能进行开挖验收,如果施工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和进度,甚至给投资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本文试分析钻孔灌注桩常见的施工质量问题,并简述其防治措施。
一、钻孔过程中出现的施工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
1.护筒冒水或护筒外壁冒水,情况严重的会引起地基下沉,护筒倾斜和移位,造成钻孔偏斜,甚至无法施工。
原因:埋设护筒的周围土不密实,或护筒水位差太大,或钻头起落时碰撞。
防治措施:在埋筒时,坑地与四周应选用最佳含水量的粘土分层夯实。在护筒的适当高度开孔,使护筒内保持1.0~1.5米的水头高度。钻头起落时,应防止碰撞护筒。发现护筒冒水时,应立即停止钻孔,用粘土在四周填实加固,若护筒严重下沉或移位时,则应重新安装护筒。
2.孔壁坍陷。在钻进过程中,如发现排出的泥浆中不断出现气泡,或泥浆突然漏失,则表示有孔壁坍陷迹象。
原因:孔壁坍陷的主要原因是土质松散,泥浆护壁不好,护筒周围未用粘土紧密填封以及护筒内水位不高。钻进速度过快、空钻时间过长、成孔后待灌时间过长和灌注时间过长也会引起孔壁坍陷。
防治措施:在松散易坍的土层中,适当埋深护筒,用粘土密实填封护筒四周,使用优质的泥浆,提高泥浆的比重和粘度,保持护筒内泥浆水位高于地下水位。搬运和吊装钢筋笼时,应防止变形,安放要对准孔位,避免碰撞孔壁,钢筋笼接长时要加快焊接时间,尽可能缩短沉放时间。成孔后,待灌时间一般不应大于3小时,并控制混凝土的灌注时间,在保证施工质量的情况下,尽量缩短灌注时间。
3.钻孔偏斜成孔后,桩孔出现较大垂直偏差或弯曲。
原因:钻机安装就位稳定性差,作业时钻机安装不稳或钻杆弯曲所致;地面软弱或软硬不均匀;土层呈斜状分布或土层中夹有大的孤石或其他硬物等情形。
防治措施:先将场地夯实平整,轨道枕木宜均匀着地;安装钻机时要求转盘中心与钻架上起吊滑轮在同一轴线,钻杆位置偏差不大于20厘米,在不均匀地层中钻孔时,采用自重大、钻杆刚度大的钻机。进入不均匀地层、斜状岩层或碰到孤石时,钻速要打慢档。另外安装导正装置也是防止孔斜的简单有效的方法。钻孔偏斜时,可提起钻头,上下反复扫钻几次,以便削去硬土,如纠正无效,应于孔中局部回填粘土至偏孔处0.5米以上,重新钻进。
二、水下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出现的施工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
1.卡管。在水中灌注混凝土过程中,无法继续进行的现象。
原因:初灌时,隔水栓堵管;混凝土和易性、流动性差造成离析;混凝土中粗骨料粒径过大;各种机械故障引起混凝土浇筑不连续,在导管中停留时间过长而卡管;导管进水造成混凝土离析等。
防治措施:使用的隔水栓直径应与导管内径相配,同时具有良好的隔水性能,保证顺利排出。在混凝土灌注时,应加强对混凝土搅拌时间和混凝土坍落度的控制。水下混凝土必须具备良好的和易性,配合比应通过实验室确定,坍落度宜为18~22厘米,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得大于导管直径和钢筋笼主筋最小净距的1/4,且应小于40毫米。为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和缓凝,水下混凝土宜掺外加剂。应确保导管连接部位的密封性,导管使用前应试拼装、试压,试水压力为0.6~1.0MPa,以避免导管进水。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混凝土应缓缓倒入漏斗的导管,避免在导管内形成高压气塞。在施工过程中,应时刻监控机械设备,确保机械运转正常,避免机械事故的发生。
2.断桩混凝土凝固后不连续,中间被冲洗液等疏松体及泥土填充形成间断桩。
原因:由于导管底端距孔底过远,混凝土被冲洗液稀释,使水灰比增大,造成混凝土不凝固,形成混凝土桩体与基岩之间被不凝固的混凝土填充;受地下水活动的影响或导管密封不良,冲洗液浸入混凝土水灰比增大,形成桩身中段出现混凝土不凝体;由于在浇注混凝土时,导管提升和起拔过多,露出混凝土面,或因停电、待料等原因造成夹渣,出现桩身中岩渣沉积成层,将混凝土桩上下分开的现象;浇注混凝土时,没有从导管内灌入,而采用从孔口直接倒入的办法灌注混凝土,产生混凝土离析,造成凝固后不密实坚硬,个别孔段出现疏松、空洞的现象。
防治措施:成孔后,必须认真清孔,一般是采用冲洗液清孔,冲孔时间应根据孔内沉渣情况而定,冲孔后要及时灌注混凝土,避免孔底沉渣超过规范规定。灌注混凝土前认真进行孔径测量,准确算出全孔及首次混凝土灌注量。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应随时控制混凝土面的标高和导管的埋深,提升导管要准确可靠,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格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混凝土应有良好的和易性和流动性,坍落度损失应满足灌注要求。在地下水活动较大的地段,事先要用套管或水泥进行处理,止水成功后方可灌注混凝土。灌注混凝土应从导管内灌入,要求灌注过程连续、快速,准备灌注的混凝土要足量,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应避免停电、停水。帮扎水泥隔水塞的铁丝,应根据首次混凝土灌入量的多少而定,严防断裂。确保导管的密封性,导管的拆卸长度应根据导管内外混凝土的上升高度而定,切勿起拔过多
原位复桩。对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发现和超声波检测出的断桩,采用彻底清理后,在原位重新浇筑一根新桩,做到较为彻底处理。此种方法效果好、
难度大、周期长、费用高,可根据工程的重要性、地质条件、缺陷数量等因素选择采用。
接桩。确定接桩方案,首先对桩进行声测,确定好混凝土的部位。其次,根据设计提供的地质资料确定井点,降水一开挖一20#素混凝土进行护壁,护壁内用钢筋箍圈进行加固。第三,挖至合格数处利用人工凿毛,按挖孔法混凝土施工方法进行混凝土的浇注。
桩芯凿井法。这种方法做起来比较困难,即边降水边采用风镐在缺陷桩中心凿一井,深度至少超过缺陷部位,然后封闭清洗泥沙,放置钢筋笼,用挖孔混凝土施工方法浇筑膨胀混凝土。
接桩法。当成桩后桩顶标高不足时,常采用接桩法处理,方法有以下两种:
a.开挖接桩挖出桩头,凿去混凝土浮浆及松散层,并凿出钢筋,整理与冲洗干净后用钢筋接长,再浇混凝土至设计标高。
b.嵌入式接桩当成桩中出现混凝土停浇事故后,清除已浇混凝土有困难时,可采用此法。
补桩法。桩基承台(梁)施工前补桩,如钻孔桩距过大,不能承受上部荷载时,可在桩与桩之间补桩。
钻孔补强法。此法适应条件是桩身混凝土严重蜂窝、离析、松散、强度不够及桩长不足,桩底沉渣过厚等事故,常用高压注浆法来处理。
a.桩身混凝土局部有离析、蜂窝时,可用钻机钻到质量缺陷下一倍桩径处,进行清洗后高压注浆。
b.桩长不足时,采用钻机钻至设计持力层标高;对桩长不足部分注浆加固。
改变施工方法。桩基事故有些是因为施工顺序错误或方式工艺不当所造成,处理时一方面对事故桩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另一方面要改变错误的施工方法,以防止事故的发生。常用的方法有以下两种:
a.改变成桩施工顺序:如桩布置太密不便施工时,可采用间隔成桩法。
b.改变成桩方法。如成孔桩出现较大的地下水时,采用套管内成桩的方法。
修改设计。
a.改变桩型。当地质资料与实际情况不符时,造成桩基事故,可采用改变桩型的方法处理,如灌注桩成桩困难时,可采用打预制桩。
b.改变桩位。灌注桩出现废桩或遇到地下管线障碍,可改变桩位方法处理。
c.上部结构卸荷。有些重大桩基事故处理困难,耗资巨大,只有采取削减建筑层数或用轻质材料代替原设计材料,以减轻上部结构荷载的方法。
**桥桩基施工处理方案(断桩)
**桥1-4#桩基施工处理方案
**桥1-4#桩桩径φ1.2米,桩顶标高1.1米,桩底标高为-63米,桩长64.1米,由于在混凝土灌注至-12.5米左右时,导管脱节,灌注停止,后用粘土回填。为了确保该桩质量,我部决定按陆上接桩的要求对该桩剩余部分进行浇筑,具体挖孔、清桩头及浇筑的工艺方法如下: 一、挖孔、护壁
1、人工结合冲抓机械将孔内泥下挖3-4米,割去孔内钢筋笼5米左右,再把原先打入的钢护筒割掉3米左右,并用冲抓机拉出。钢护筒拨出后,用全站仪进行桩位中心放样,在东南西北分别设置保护桩并加以保护,以便随时进行十字拉线作为临时桩位复核。然后进行第一截护筒的埋设,护筒的壁厚8mm,直径1.4m,护筒的位置和竖直度调整到位后,用振动设备将护筒全部打入土中。
2、在第一截护筒内进行第二截护筒的埋设,护筒的壁厚8mm,直径1.3m,用全站仪进行桩位中心放样,也重新复核上次设置保护桩。如不吻合,则说明保护桩已松动,需重新调整,护筒的位置和竖直度调整到位后,用振动设备将护筒全部打入土中(打入过程中不断检测护筒的位置和竖直度,以免发生偏位)。打入护筒过程中用吸沙泵结合冲抓机械,进行孔内泥和沙的挖除。再把原先打入的剩余5米左右的钢护筒拨出(为了便于上拨,在拨出之前先沿竖直方向割一条缝),并用冲抓机拉出。钢护筒拨出后, 3、人工结合冲抓机械,再次将孔内泥下挖5-6米,割去孔内钢筋笼5米左右,再把原先打入的剩余5米左右的钢护筒拨出(为了便于上拨,在拨出之前先沿竖直方向割一条缝),并用冲抓机拉出。钢护筒拨出后,用全站仪进行桩位中心放样,也重新复核上次设置保护桩。如不吻合,则说明保护桩已松动,需重新调整。然后在第一截护筒内进行第二截护筒的埋设,护筒的壁厚8mm,直径1.3m,护筒的位置和竖直度调整到位后,用振动设备将护筒全部打入土中,打入过程中不断检测护筒的位置和竖直度,以免发生偏位。
此段桩基砼应作施工缝处理工作。该孔目前上段套有一只φ1.2米长约8米的钢护筒,内留有钢筋笼至桩顶设计标高。 二、施工处理方案
施工处理程序方案:A挖孔至已浇筑桩基砼顶面 B原桩基施工缝处理C桩基钢筋笼绑扎处理 D上段桩身砼浇捣。 1、挖孔至已浇筑桩基砼顶面
该步的主要工作是冲压定做钢护筒,封地下流砂层。 2、先期工作:
3、施工操作:桩机桩位校正无误后开始挖孔工作。
A、 桩孔段3米左右挖至直径φ1.5米左右,再把定做做1.4米钢护筒垂直放入并校正钢护筒中心,垂直度偏差情况,满足要求后进入下步工作。
B、 A工作完成后,放φ1.3米钢护筒,长约5.3米。重复做先期工作,并把桩孔内水抽出,用冲抓机边压护筒边流砂至预定标高。φ1.3米钢护筒中心,垂直度偏差应满足施工验收规范要求。
C、 重复上述B项工作,放置φ1.2米钢护筒,桩中心垂直应校正满足施工规范要求。护筒下口压桩砼顶面封住流砂层,然后护筒内土层清挖干净,进入施工缝处理工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