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行业热点 新车 试驾评测 养车用车 车型库
当前位置:首页大学生社交化阅读对网络舆情的影响分析

大学生社交化阅读对网络舆情的影响分析

2020-06-01 来源:好土汽车网
导读 大学生社交化阅读对网络舆情的影响分析
大学生社交化阅读对网络舆情的影响分析 ◆吕 曼 (浙江理工大学) 【摘要】互联网+时代下,阅读也进入了社交化的时代。 大学生高度认同网络社交平台并积极参与其中,社交化阅 读行为成为他们主要的网络行为方式。在研究大学生社交化阅读对网络舆情产生的影响,使网络舆情处理更为及 时、合理和有效。从大学生社交化阅读现状入手,结合网络舆情形成过程,分析了大学生社交化阅读中的认知因 素、情绪因素和行为因素对网络舆情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大学生 社交化阅读 网络舆情影响分析 2005年,国内开始对网络舆情开展研究,目前已成 为研究热点。有学者认为网络舆情是由各种社会群体 构成的公众,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对自己关心或与自 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所持有的多种情绪、态 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 网络舆情是网民对关注关心的 社会“焦点”“热点”“难点”问题,在网络社会中具 有一定影响力的观点、看法或者意见。 通过网络社会 化平台,大学生可以更加方便的对热点公共事务表达观 点、抒发情绪。大学生社交化阅读已经成为高校舆情 引导的重要变量。 社交化阅读使大学生之间高密度、 高效率的互动交往加剧,对网络舆情发生和发展起到产 生重要影响。 一、大学生社交化阅读定义及现状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大学生获取信息、进行 交流的方式在网络技术时代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与此同 时,他们的阅读行为和阅读方式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从以纸媒为中心的阅读方式,转变为以社交为中心的阅 读方式,大学生社交化阅读应运而生。 它是由社交化 (社会化)黏结用户社交媒体或社会化媒体(Social Media)促成的。它是相对传统以书为核心,强调内容 本身的阅读模式提出来的,它更加注重人、注重基于阅 读的社交,来实现阅读价值的无限放大。本文认为大 学生社交化阅读是指,大学生在网络社会中,互动参 与、追求阅读体验的新型阅读方式。在随着手机阅 读、微信阅读的普及,社交化阅读成为大学生的一种全 新学习方式、交友方式和生活方式,具有阅读形式的聚 合化、阅读内容的多元化和阅读功能的体验化。 相对其他群体,大学生的阅读行为除了具备获取知 识、传承文化等作用外,对其人生观、世界观和意识形 态形成起到关键影响。 大学生通过微信群、QQ群、社 交网络实现社交化阅读,这些都是典型的隐形舆论场, 对舆论格局和舆情走向产生重要影响。这个为开展社 交化阅读与网络舆情之间研究的提供了基础。 在中共 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1月印发《关于进 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 中,强调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文章旨在 加强高校网络阵地管理,从而加强对网络舆情引导。 二、大学生网络舆情特点及形成 (一)大学生网络舆情特点 1.同质化程度高 社交化阅读背景下,大学生有更加广阔的舆情参 与、表达的平台。 大学生之间交流频率高,言行影响 程度大,“意见领袖”容易对周围同学产生影响。 同 时,大学生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实现对网络舆情的现场 直播和实时传播,网络舆情在短时间内产生连锁反应。 当今社会开放、包容、多元,大学生在开阔眼界的同 时,在权利意识、民主意识上明显增强,容易在网络舆 情发生时积极表达和参与。在一些公众热点话题上, 大学生具有相似的感受和想法,在行为、情绪上相互模 仿,以至逐渐趋同。这种“趋同”,在大学生群体中 显得尤为突出, 也成为大学生网络舆情明显的特点。 2.社交化方式明显 正如前文所述,社交化阅读时代的到来,对网络舆 情产生重要的影响。 社会关系的需要促成了社交化阅 读的产生,反过来,社交化阅读行为也成为连接社会关 系的纽带。在移动中阅读,在参与中阅读,正是社交 化阅读背景下大学生网络舆情显示出的新特点。 大学 生注重发现社会的热点和焦点,更注重信息分享的体验 感和快乐感。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是大学生实现 社交化阅读的心理基础。在阅读分享中,展示自我的 知识储备、观点新颖和广阔人脉。 空间的限制、时间 的交错并不能影响网络舆情的发生、发展,这就是社交 化背景下网络舆情的独到之处。 3.网络聚集能力强 网络舆情是大学生对所关心的问题、事件在网络社 会中予以表达观点、看法或意见。 以某个舆情事件为 缘由,达到一定公开传播程度,才能成为网络舆情事 件。 这个过程中,社会化阅读实现了网络舆情发生时 的双向传播和对话。 网络舆情在各自的社交圈(如朋 友圈)中迅速传播,而每一次传播都将很大可能得到积 极的回应,这是区别一般网络传播。 由于社交化阅读 具有一定的联络基础,大学生看似随时、随地的网络参 与,仍然能使得网络舆情以几何数级的效率得以发展。 (二)大学生网络舆情形成和发展 1.网络舆情的萌芽阶段:话题聚焦 任何事物发展都有一个逻辑起点,网络舆情的发展 也不例外。这个逻辑起点就是网络话题。 网络舆情事 件往往是由那些大学生群体关注度较高或与其自身利益 密切相关的事件引发的。 例如,近期出现某高校因为 学生有不及格课程需要通知家长的事件。 这一与大学 12/2016 47 地予以解释和处理,进行科学预判实际上就是发挥大学 些有同样经历的校外大学生也加入了“共情”围观的 生认知因素对网络舆情的产生的影响。 大学生所处的 行列。 当舆情事件进入发展时期,并已取得人数较多 圈子,所谈及的话题,甚至所涉猎的阅读书目都可以作  同时,在分析大学生认知因素的 的网民关注时,网民群体的情绪会先入为主地趋向于舆 为预判的主要依据。情始发人。而社交化阅读的方式,使得聚焦话题更为 同时,不能忽略在此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价值观问题。 集中,产生一种叠加的效应,从而对大学生网络舆情产 网络空间的开放性、多元文化冲击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 生影响。 的影响。大学阶段恰是学生世界观和人生观确立的关 2.网络舆情的核心阶段:舆论场形成 键时期,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文化传统观念尚 当下互联网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 未成熟。这也是社交化阅读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论的放大器”。社交化阅读的背景下,大学生通过4G (二)情绪因素 通信技术、校园无线通信技术和手机移动终端,在迅速 在多元、复杂化的网络社会中,舆论中心一旦形 传播信息的同时,传递着强烈聚集信号。本文认为这 成,在短时间内就可能成为网络舆情事件。 这个过程 个阶段是网络舆情发展最为核心的阶段,也是网络舆情 中,除了如上所述提到的认知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 生的心理反差较大,就立刻引起了大学生的激烈反应, 一处理最佳时期。 以朋友圈传播为例,每一次点赞都是 对网络舆论的一次加强,社交化方式生活的大学生在任 何一个网络舆情中都扮演了重要的推泼助澜的角色,无 论是以何种方式展示。 大学生在微博客、BBS、QQ、 博客上获取信息并将其阅读内容加以分享和传播,进而 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舆论场,标志着网络舆情的 发生。 3.网络舆情的发展阶段:舆情波动 在这个阶段,网络舆情呈现出上下波动。 正如声 波在空气这个中介中得以传播一样,舆情发展也有从低 潮到高潮到结束的波动过程。 经过核心阶段的舆论场 形成后,网络舆情高潮随即形成。在网络舆情中,反 映着舆情双方的矛盾点和对抗面。 整个波动过程的长 短主要取决于网络舆情事件与大学生的利害关系或者大 学生群体的关注度,可能是1天、也可能是1周、甚至 1个月或者更长。 无论任何网络舆情发展趋势和走向, 理论上说都是可以采取举措予以控制。 网络舆情发展 的起落波动,都预示着一种网络舆论的此消彼长,在这 个阶段特别需要注意网络舆情的反复。 三、大学生社交化阅读对网络舆情的影响分析 (一)认知因素 大学生网络舆情主要内容一定是自身关注的或与自 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各种事件,大致可以分为校内和校外 两类。前者主要涉及学校内的有关教学、考试、就 业、生活等;后者主要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治安事件 等社会热点问题及各种突发事件。 新媒体的迅猛发展 与壮大,已成为当前大学生信息获取的主要渠道,社交 化阅读成为继传统阅读和新媒体阅读之后,大学生获取 知识的新途径。 大学生极易将网络社会直接当作现实 环境去认知,并依此做出行为选择。 如何认知社会, 成为网络舆情的首要问题,而社交化阅读的内容直接影 响着大学生认知。 大学生关注什么、热议什么,在他 们的社交化阅读行为中便可知晓。 这也是网络舆情发 生的逻辑起点。在大学生社交化阅读中,与大学生利 益相关的、出现频率高的或者易形成网络聚集的话题往 往就成为网络舆情的起因事件。 我们需要及时掌握大 学生在社交化阅读中的内容,这有助于我们判断事件的 发展趋势。 为防止网络舆情危机事件的产生,在网络监测的同 时,我们应广泛听取大学生的意见和呼声,并有针对性 48 12/2016 素,即情绪因素。 社交化阅读背景下的大学生群体并 不是孤立的个体,他们是一群基于兴趣趋同、价值认同 的社交化群体。在这样的群体中,正如一种无形的外 部压力将其锁定。尤其当出现“合理”意见时,大家 都会趋同,变现出相对一致的情绪,就连情绪表达的方 式也会出现趋同性。 社交化阅读模式是与传统阅读有 着本质的区别。 在社交化手段的助推下,更多的大学 生选择或积极认同、或消极默认或中立观望。 而前两 者占大部分。社交化群体是有联络基础的网络生态, 己建立的信任关系十分牢固,在网络舆情出现时,情绪 表达多数倾向支持或者默许。 这就是大学生社交化阅 读在情绪因素上的反映,对网络舆情的走向和迅速发展 有着助推作用。 情绪是由各类感觉、思想和行为组成的心理和生理 状态,常常会受到干扰事件、性格脾气、外在环境等因 素的影响。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代表 着先进的流行文化,也是具年轻活力的一族。 他们的 情绪表达是外向的、主动的、丰富的、敏感的,甚至是 极端的。 因此,控制网络舆情中的情绪表达十分重 要。社交化阅读为调控网络舆情中的大学生情绪表达 提供了思路和途径。 大学生社交化阅读的轨迹反映了 他们的喜好或选择。 如果能建立相关重点事件和重点 人物的社交化阅读信息库,用他们喜欢的方式和语言和 他们形成“共鸣”或“共情”,就有利于化解网络 舆情。 (三)行为因素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社交化阅读成大学生获取知 识、交流信息和分享体验的主要方式。 阅读量的持续 上升往往是网络舆情事件产生的开始。 密集的社交活 动和大量的阅读信息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形形色色 的网络生态环境,也是大学生社交化阅读区别于传统阅 读的本质体现。 这就是大学生社交化阅读之所以对网 络舆情产生重要影响的原因。在网络社会中,舆论场 的形成都需要有不同角色共同完成,其中包括发布者、 传播者和参与者,而网络舆情也不例外。 大学生社交 化阅读展现在面前的是一张边际模糊、错综复杂、反应 灵敏的一张网络,他们的行为模式显现出了同质化、多 元化、开放化、感性化,这就是社交化阅读展现的情 境。 阅读中的话题,容易成为网络舆情的导火索。 相 比较传统模式中点对点式行为模式, (下转第87页) 调学员在专业领域中英语使用的准确性,专业性和沟通 四、结语 性,要求学员完成英语与专业知识的融合。 在项目教学法的具体实践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 3.合作原则。 学员在整合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和提 体,通过独立完成项目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高口头和书面行业沟通的技能的同时,增强自身的组织 不仅提高了理论水平和实操技能,而且又在教师有目的 能力和协调能力,培养团队精神和较强的交际能力、协 地引导下,培养了合作、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 因此 调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实践能力。 项目式教学法在ESP教学中的实施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 4.协助原则.教员在整个项目的完成过程中实现指 方式、教师角色定位的转变,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 导作用和教学材料组织和提供者身份,使学生构建交际 问题、解决问题和运用专门用途英语语言的能力,达到 语篇的任务能够顺利完成,同时教员作为评价者和知识 学以致用的效果,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 建构辅助者的身份,在项目活动结束后,应给予及时、 与人交流的社会能力,在很大程度上能满足ESP学习者 恰当的评价与反馈及时进行关联知识的渗透。 的学习需求,符合语言学习的认知规律。 由此,在海 基于对《海军英语》项目教学活动设计基本原则的 军职业英语教学中,项目教学法有其独特的优势,是提 讨论,提出《海军英语》项目教学模式。 高海军职业英语教学质量的一种有益尝试,应更进一步 因 医 总结提高。 参考文献: [1]郑金洲.教学方法应用指导[M].上海:华东师 范大学出版社,2006. [2]Hutchinson,T.&A.Waters.English for Speciifc Purpose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3]秦秀白.ESP的性质、范畴和教学原则一一兼谈 在我国高校开展多种类型英语教学的可行性 [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3,(04):83 [4]胡庆芳.优化课堂教学:方法与实践[M].北 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上接第48页)社交化阅读行为更加便捷和快速;相比 越来越深刻,网络舆情形势也日益严峻。大学生群体 较新媒体模式中的面对面式的行为模式,社交化阅读更 是社会关注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代表的社会文化前 加立体,它是点、面、线相互交织的一种关系。不同 沿,是国家发展的风向标。 因此,与大学生相关的网 的社交群体的大学生有着不同行为模式,如文艺派大学 络舆情对社会政治、经济和生活造成不小的影响。 作 生、激进派大学生、热情派大学生、理性派大学生等。 为高校的管理工作者,要积极研究社交化阅读中大学生 他们的社交方式不同、情绪方式不同、行为方式也不 群体的认知、情绪和行为等要素对网络舆情产生的影 同,网络舆情的应对策略也不同。 响。正确研判网络舆情形势,客观分析网络舆情问 规范网络行为,成为处理网络舆情问题的重要环 题,制定网络舆情的应急处理措施,引导大学生用理性 节,尤其是对社交化阅读程度高大学生群体的行为引 观点来修正自我观点,强化和增加理性的声音。 同 导。 除了呼吁网络晴朗空间外,更多可以从行为主体 时,在进行网络舆情引导的时候要注重分类引导,区别 本身入手,即培养正能量的网络“意见领袖”和加强大 不同社交群体之间特点,做到心中有数,行之有效,务 学生自我教育内外两个方面开展。 “意见领袖”在传 求实效。 播和评论中对整个网络社会产生聚能效应和影响效应。 “意见领袖”的意见往往能引起共鸣和认同。对他们 参考文献: 的培养和引导非常重要,学会用大学生自己的声音去教 [1]李昌祖.网络舆情的概念解析[J].现代传播, 育学生。 同时,我们更需要加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 2010,(09):139—140. 弘扬高雅的网络文化,使其坚信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2]李花蕾.论社交化阅读[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和价值观。研究分析社交化阅读中大学生行为类型和 2014,(03):187—190. 特点,规范网络言语,履行网络道德,遵守网络法律, [3]段洪涛.关于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方法的思考 推动网络舆情的健康发展。 [J].思想理论教育,2015,(09):79—83. 四、小结 基金项目:2016年度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 社交化阅读时代到来,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影响 (Z16JC098)。 12/2016 8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