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53.1133.D.20130220.1718.085.html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 NO.5,2012
大学生网络舆情环境下的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研究
李环宇
(淮阴工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3)
摘 要:随着计算机与电子科技的发展,互联网逐渐成为大学生舆情的重要载体之一。然而,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是双面的,既有其积极地一面,同时也应对其消极的一面引起重视并进行有效规避。因此,高校辅导员应通过各种手段收集分析大学生网络舆情信息,挖掘和推断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内容指向,并做好舆情监控工作,形成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理,以此维护校园稳定并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和舆情氛围。
关键词:辅导员;大学生网络舆情;工作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811(2012)05-0157-2 一、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内涵及特点 倾向的总和。网络舆情以其表达快捷、信息多元、方式互舆情是“舆论情况”的简称,它是大多数社会群体对动等优势,迅速占领大学生舆情阵地。大学生网络舆情具社会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现象所表达出的意见、态度和认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直接性与突发性并存。即发表意同感的总和。随着互联网普及率的提高和WEB2.0大潮的见的直接性与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第二、隐匿性与外显推进,大学生对网络的使用已经成为了解外部世界,进而性相伴。表现为舆情信息者的隐匿性与舆情信息的外显性形成内在舆情的普遍现象。大学生网络舆情主要指以在校并存。第三、互动性与实时性同行。大学生在互联网上表大学生为主的群体通过互联网对国内外热点问题、校园突现出极强的参与意识,在对舆情热点问题的讨论上,既是发事件和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相关问题所表现的有一定互动的又是实时的。第四、丰富性与偏差行交叉。大学生影响力、倾向性的思想认知、情绪反应、价值判断和意见网络舆情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既有积极健康的情绪表达,和被管理者的关系是无法改变的。辅导员在工作之余可以尊重,渴望自己的能力得到老师和周围同学的认可,而我亲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可以到教室、宿舍和学生谈天说地,们教师也要相信每个学生只要有正确积极的引导都能成聊未来,和学生打成一片,成为学生的朋友。当他们在有为优秀的人才。现今,很多学生是独生子女,教师不能简困难的时候需要你的帮助,向你发出求助,你们就已经成单的认为他们娇气散漫,缺乏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作为朋友了。此外,在与学生交往过程中,教师要保持主动,为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身上存在的闪光点和个性,要对有错误观点的学生应循循善诱,正确指导以使其改正。 积极去认识他们,了解他们,关心他们,最后才能教育他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要做到以人为本就应该建立新型们。只有做到了这些,才能讲到如何去管理他们。教师要的师生关系,教师不能再是高高在上的管理者,否则学生改变以往主动的地位,要做好管理工作,就要在真正意义的叛逆心理就会日趋严重,师生间的距离一定会产生并逐上放手于学生,相信学生,让学生自我管理、民主管理。步扩大,这对学校的管理工作时极为不利的。教师在观念人性化的管理的实质就是以人为本的管理。 上也应该有所改变,以前的权威和限制都不能再有了,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形势不容乐观,如何真正做到逐步与对话和发展所融合。我们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以人为本的管理,如何将这种新型理念有效融入学生管理不管他的个性是否张扬是否平庸,我们要成为学生的良师工作中,真正提升学校整体教育水平,是新时期下大学生益友,对学生的学业、生活和心理进行正确积极的引导,管理工作的一个重点,我们教育工作者面临着严峻的考要做到以人为本,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这是非常必要的。 验。我们要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学生管理工作也应时刻(三)要充分信任学生 围绕“培养人才、服务学生”这一目标而展开,要运用现对人进行管理最为有效的方式是就是激励,因为它最代手段,用发展的眼光,去推行大学生管理社会化,去激能充分激发人的长处和潜能。对他的信任,就是对他最大发他们内在的积极性、主动性,这样才能做好新形势下的的激励。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辅导员首先要充分信任学生、大学生管理工作,才能使学生在大学阶段学到更多的知相信学生,要忘记自己高高在上老师的身份,与学生站在识、技术和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得以全面发展,真正的同一水平线上,这是非常重要的。学生都希望得到重视和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得社会所用。
参考文献:
[3] 白玉平.新时期学生管理工作探讨[J].辽宁广播电[1] 程正方.现代管理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视大学学报,2007.
学出版社,2003.
[4] 段成芳.浅议高校教学管理的柔性化[J].高等教育[2] 刘福垣.以人为本的发展观[J].科学决策,2003,研究学报,2005,(3):50~51.
(11). 责任编辑:雷 思 作者简介:李环宇(1984- ),女,黑龙江伊春人,淮阴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157
OJRULAN FONUYNANNI ITSETUTFOOS AICMSIL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158
OJRULAN FONUYNANNI ITSETUTFOOS AICMSIL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 NO.5,2012
同时也有缺乏理性的庸俗、消极乃至灰色言论的存在。 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对在互联网环境下加强二、网络舆情环境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出了部署。时隔四年,2004(一)思维习惯与交流方式发生改变。大学生借助网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络舆情如人人网、微信、微博、QQ等,有效拓宽了人际教育的意见》中又对辅导员提出要求:“主动占领网络思交往的渠道,他们可以选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与人交流,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使网络成为改变了过去单一的面对面交流的模式,更能以此通过预设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作为高校的方式解决问题。互联网在线交流的模式使得大学生的思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线工作者,辅导员有必要将大学生网络维想法得以充分表达,更加体现公平、民族、自由的价值舆情这项新任务有机融入常规学生的管理和服务工作中。 理念,在被广大学生认可的同时,提高解决大学生思想教(一)树立终身学习观念,紧跟时代步伐,及时了解育问题的效率成为可能。同时,网络上存在有大量有益的并充分利用网络信息传播的方式方法,减少与大学生在互教育资源,大学生可以在学习中有效利用这些教育资源,联网上的代沟。辅导员在处理学生工作事务的过程中,要并通过在线交流的方式进行互动学习,由此扩充了大学生高度重视互联网的作用,要有不断开拓和延伸互联网空间的思路和视野,增强了自主接收新知识的意识和能力。但的意识。为此,辅导员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紧跟时代是,大学生自主学习倾向的加强并不能说明他们已经学会步伐,以此来及时了解学生群体当下最流行、使用最频繁学习,由于受社会经验、认识习惯的局限,他们仍会主观的网络工具和网络平台以及网络更新传播的速度和形式。臆断某些问题,行动方式还相较偏激,这些都会影响其独寓学生工作于互联网络中,将学生工作与互联网有机结立思维能力的形成。 合,采用学生愿意接受、方便接受和能够接受的形式开展(二)责任意识相较淡化。由于大学生尚未形成稳定工作,以此了解学生信息,掌握舆情动态。 的世界观、人生观,对任何新鲜事物都怀有很强的好奇心(二)自觉加强有关网络舆情引导以及危机公关学等理,同时又缺乏理性判断的能力,因此在面对网络上海量方面的知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有效提升大学生网络舆而良莠不齐的信息时很容易处于被动接收的位置,思维受情的危机预警与迁移引导工作的时效性。辅导员服务工作到限制,进而无法对事物进行客观准确的认识。因此在当的对象是大学生,具调查显示,百分之七十左右的高校辅今多种价值观念并行存在的环境下,价值主体更自由,价导员每天都会通过网络来了解学生的舆情,并以此作为学值目标更模糊,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很容易就会淡化,自我生工作的重要依据和风向标。在积累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也更易在这混乱的价值观当中无意迷失。与此同时,新生经验的同时,高校辅导员还需主动充实有关舆情引导、危代媒体的开放性和自由性被无限扩张,这使得任何思想和机公关等方面的知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并逐渐形成一观念都可以充分表达,网民可以不受任何约束随意发表自道具有指导意义的工作方法和原则。 己的言论,可以在隐匿身份的状态下,谈论天下事,交流(三)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最大效能,加强对大学生舆思想,喜笑怒骂,从而展现出一种多元化的文化状态,主情传播空间的管理,构建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缓冲处置机流和异端并存,网络环境的良莠不齐逐步淡化了大学生的制。宿舍、教室、学生会是高校网络舆情传播相对集中的责任意识。 空间。辅导员要及时将思想政治教育的触角延伸到宿舍、(三)群体事件呈多发态势。在网络环境下,每个人班级和社团的管理和指导中,把握舆情的动态,加强舆情都是信息的发布者同时也是信息的接收者。交互性和任意意识,通过定期走访学生宿管人员、召开班委会议、定期性成为网络信息传播的显著特点,由此带来信息的可信度召开社团骨干培训等方式,规范管理,紧密联系学生实际,大大降低。对此,一些鉴别能力弱、自制能力差的大学生及时发现学生中出现的不良情绪,并进行有效的干预和引很可能就会受到不良负面信息的影响,进而盲目从众并过导。创建清新和谐、健康活泼的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环境,度依赖群体决策。同时,大学生在广泛应用网络的同时,营造严谨求实、踏实认真的学生风气和实践氛围是高校辅也大大增加了传播大学生群体行为信息的速度。传播速度导员义不容辞也刻不容缓的责任和义务。 的加快,极易将大学生的个体行为迅速演变成突发性的群网络舆情在当今中国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扮演体事件,这不仅威胁了高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也不利了极为重要的角色。高校作为高素质、高文化人才汇聚的于大学和谐校园的构建。可以说,网络的迅猛发展,给从集中地带,大学生网络舆情既有一般舆情的特点,同时高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一线的辅导员带来全新的挑校、大学生这一群体开放性和活跃性特征,使得大学生网战。这就需要高校辅导员紧跟互联网发展的潮流,追踪大络舆情反应更迅速、影响面更广。一旦其越过可控范围,学生网络舆情的发展态势。一方面,在宏观上准确把握思它的煽动性强,控制难度大,容易造成大学生群体的盲从想政治教育的大方向,另一方面,要根据大学生个体和群和冲动。因此,高校应尽快建立起完善的大学生网络舆情体的各自特征及发展规律开展微观教育工作。 机制,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线工作者,高校辅导员三、大学生网络舆情环境下的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措应通过各种手段收集分析大学生网络舆情信息,挖掘和推施 断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内容指向,并做好舆情监控工作,形2000年教育部专门印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成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理,维护校园稳定并创造良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到“互联网站要好的网络环境和舆情氛围。 参考文献: [2] 汤力峰,赵昕丽.网络舆情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1] 周岚峰.高校网络舆情探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应对[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4).
2010,(10).
责任编辑:杨 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