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行业热点 新车 试驾评测 养车用车 车型库
当前位置:首页高校网络舆情研判及应对

高校网络舆情研判及应对

2022-07-03 来源:好土汽车网
导读 高校网络舆情研判及应对
高校网络舆情研判及应对

目前,高校网络舆情治理存在管理主体模糊、权责有欠明晰、管理方式落后、观念认识保守等问题,可从理顺工作机制、优化网络环境、培养合格队伍等方面着手解决。下面是小编带来的高校网络舆情研判及应对,有兴趣的可以看一看。

【摘要】在众多网络舆情生态中,高校网络舆情是一种需要特别关注的网络舆情类型,其研判和治理理应引起社会重视。目前,高校网络舆情治理存在管理主体模糊、权责有欠明晰、管理方式落后、观念认识保守等问题,可从理顺工作机制、优化网络环境、培养合格队伍等方面着手解决。

当下,互联网全面进入移动互联时代,信息正加速由传统PC端流向移动端,微博、微信、微视频、客户端等“三微一端”平台日渐成为网络舆论发生发酵的主要空间。在众多网络舆情生态中,高校网络舆情是一种需要特别关注的网络舆情类型,一方面其发声主体在工具使用上具有明显的数量和技能优势;另一方面高校学生群体思维活跃、知识丰富、主体性强,同时存在一定程度的理性欠缺、易受鼓动、稳健不足等问题。因此,高校网络舆情的研判和治理工作理应引起社会重视,这不仅是促进高校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主

观诉求,亦是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培育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的客观要求。

一、高校网络舆情演化的个性特征

学界目前对高校网络舆情的概念界定根据主客体的不同大略有两说。“广义说”持论者认为“高校网络舆情是特指与高校有关工作相联系的网络评论或观点”[1];“狭义说”持论者认为“高校网络舆情是在校大学生对关系到自己切身利益的问题、校园管理以及社会上的热点、焦点问题的态度、意见和看法通过互联网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意见的总和”[2]。前者以社会网民为主体,以与高校相关的社会事件为客体;后者以高校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事件为主的公共事件为客体。本文采用狭义说。高校网络舆情发声主体的特殊性,使其既与社会网络舆情有诸如突发性、快速性、隐匿性等共性,同时又具有鲜明的个性:其一,关注领域多元,同质倾向明显。在网络空间中,体量庞大的多元价值、多元议题杂烩合流,极易与高校学生的既有认知形成碰撞。然而,与关注领域的多元化相对的是,高校学生在思维路径上有明显的同质化倾向,具体表现在:因教育背景相同、生活节奏相似,学生之间群体认同感强,极易因此而产生趋同的思考问题、表达态度的方式方法。其二,情绪波动显著,易陷群体极化。高校学生社会经验不足,易受表象误导,甚至会因情绪波动而产生对真相的抗拒,从而出现影响恶劣的

“损益性”舆情。此种舆情往往是偏见的产物,夸大其词,捕风捉影;亦是逆反的产物,符合高校学生欲彰显独特个性的心理需求,易在学生中广泛扩散,误导大众判断。高校网络舆情不仅会产生“损益性”舆情,同时极易陷入群体极化。凯斯桑斯坦在经过大量实证后得出:“与其中间派成员在协商之前的立场相比,协商性群体最终采取了更极端的立场。”[3]而这种群体极化现象“在网上发生的比例是在现实生活中面对面的两倍多”[4]。此论断在高校网络舆情的发生演进中得到了印证:微时代下,数据关联产生的内容推送、身份关联产生的空间共存易使高校学生在同一时间段内共同关注同一事件,并形成价值共鸣,进而更易产生群体极化。其三,传播链条紧密,扩散速度迅猛。高校网络舆情的传播链条紧密,环环相扣。微信是虚拟空间中的真实社交网络,个体之间的相互信任关系会导致信息在学生群体内迅速扩散。在此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有一部分信息从信任关系网络空间溢出到社会场域,而微博是社会场域最突出的载体,具有麦克风“一对多”的作用,与微信形成接力传播的链条模式。值得一提的是,在此传播链条中,学生意见领袖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意见领袖是拉扎斯菲尔德在《人民的选择》一书中所提出的经典观点,意谓意见领袖是大众传播过程中的中介,由他们将信息扩散给受众,形成信息传递的两极传播。学生意见领袖在高校网络舆情中起着重要的催化作

用,其正由幕后走向前台,粉丝数、关注度等评估指标的盛行即证明。

二、高校网络舆情处理存在的问题

相比于传统的高校网络舆情,微时代下高校网络舆情的内涵已发生了本质变化,而相应的治理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处理过程中出现问题在所难免。问题大略体现在以下方面:管理主体模糊,权责有待明晰。目前,高校网络舆情治理涉及的职能部门众多,包括高校党委宣传部、党委学生(研究生)工作部、信息化办公室等。多部门运转在实际操作中容易出现权责不明的问题:比如高校学生工作部门是管理学生工作、治理网络舆情的当然部门,网络舆情的治理又离不开技术配合,而高校信息化办公室多负责日常网络的正常运行,大多并未将网络舆情监管作为常规工作。管理主体的模糊导致了高校网络舆情治理工作沟通成本加大。更有甚者,一旦出现了突发性的网络舆情,因缺乏集中的主管部门,各职能部门无法在第一时间形成应对方案,错过了回应舆情的最佳时机,会使舆情呈指数倍扩张。管理方式落后,观念认识保守。很多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方式仍沿用传统的“人跟人”战术,由辅导员负责管理包括学生思想心理、学习就业在内的各方面事务。这种做法的优势在于可以深入地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出现突发事件可迅速介入处理。但在微时代下,这种管理方式就显得心余力绌。因为各种网络媒介为

学生提供了自我传播的平台,仅靠“人跟人”已经不能适应当下高校网络舆情传播的新情况。当然,管理方式的落后与观念认识的保守是分不开的,具体体现在:一方面预设意识淡薄,仅将舆情处理当做阶段性事务而非常规工作,“舆情一时,方案一事”现象突出,缺乏系统性统筹。另一方面创新热情不足,高校中负责网络舆情的工作人员专业知识有限,且学生事务多,分配给网络舆情工作的时间不足。 三、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实施策略

在此情况下,建立系统完备的高校网络舆情治理机制势在必行,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第一,理顺工作机制,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提供组织保障。要理顺高校网络舆情的研判机制,针对不同的舆情类型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其一,建立舆情汇集研判机制。要密切关注网络舆情动态,实时掌握信息流向,研判舆情类型,预测舆情走向。软件层面成立舆情收集研判专门机构,将目前零散的工作力量整合起来,完善“学生—院系—学校”三级联动体系,将网络舆情作为一项常规工作来抓;硬件层面构建硬件保障体系,开发引进科技产品,依托技术手段实现对网络舆情的监测。其二,建立突发舆情处理机制。对于突发网络舆情,最重要的是及时干预,动态调配资源,打好“组合拳”,将突发网络舆情化解于萌芽之中,防止其在传播过程中变异。第二,优化网络环境,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提供良好氛围。其一,加强校园

新媒体平台建设,充分发挥议题设置的作用。麦库姆斯和肖《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一文系统论述了“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可能无法影响人们怎么想,但可以告诉人们想什么。作为大众传播的经典理论,议程设置在当前的新媒体语境中同样作用显著,而其作用的发挥离不开校园新媒体平台的建设。要从内容上提升校园新媒体平台的吸引力,内容生产要贴近学生生活、反映学生心声,赢得学生的亲近;要从管理上提升校园新媒体平台的公信力,保证平台运行的规范性和信息发布的权威性,赢得学生的信赖。通过在校园新媒体平台主动设置相关议题,从而达到掌握舆情引导主动权、增强舆情发展可控性的效果。其二,提升高校学生网络信息处理能力,推进高校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学生的网络信息处理能力包括两个层面,一是能够准确辨别网络信息的真伪善恶,二是根据判断做出或传播扩散、或干预遏制的行为选择。而网络信息处理能力的提升离不开网络道德教育,要探索将网络道德教育纳入思政课程,推动网络道德教育进课堂,助力高校学生塑造健康的网络道德人格。第三,培养合格队伍,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提供人才支撑。打造一支理论扎实、技术娴熟、互动高效的工作队伍是做好高校网络舆情工作的重要前提。一方面要培育学生的意见领袖。意见领袖往往深受学生信赖,如果意见领袖能以理性客观的态度发表看法,这将对网络舆情起到很好的正向引导作用,反

之,如果意见领袖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可能会使部分学生受到错误引导。对此,高校可以通过挖掘意见表达活跃、充满正能量的学生和具有专业权威、德才兼备的教师充当意见领袖,强化主流声音,加强带动作用。另一方面要加强对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人员的培训。网络舆情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需要对网络舆情工作队伍进行定期培训,向他们传授新闻传播、网络应用等专业理论知识,同时提供政府、媒体相关岗位的挂职锻炼机会,使他们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提升网络舆情监测、分析、处理能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