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杜甫(公元712-770年)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字子美,祖籍襄阳,生于河南巩县。他的一生,经历了唐王朝由繁盛走向衰败、由强大走向衰弱,由统一走向割据的转变时期。杜甫一生创作了大量诗歌,现在保存下来的有一千四百五十余首。他站在同情人民的立场上,以具有高度艺术性的诗篇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历史真实,从而达到了唐代诗歌的现实主义高峰。
他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公元759年,杜甫历尽千辛万苦到达成都,在浣溪畔营建草堂,靠亲戚朋友的帮助维持生活。茅屋建成后数月,怒号的秋风卷去屋上茅草,好不惨苦,杜甫有感于此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叙述了狂风破屋、长夜沾湿、忧思难眠的情景,反映了诗人的悲惨遭遇和痛苦生活,表现了对生活困苦的广大人民的深切同情,表达了善良美好的愿望。全诗共四节,前三节叙事,后一节抒情;借助细致的描写表达感情,以抒情直抒胸臆。章法参差错落,各节句数不一,富有变化,加之音韵转换,增强了诗的感染力。语言朴素、生动、富于形象性。
二、原文一句一译字字落实解析加真题再现 [题目]: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注释】
1. 茅屋:成都近郊的草堂。 2. 为:被。 3. 破:破坏。
4. 歌:一种诗歌体裁,即“歌行”这是一首歌行体的古诗,特点为句
式长短不齐。韵脚多次转换。给人一种参差错落、曲折之感。
5. 歌行:汉族古典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乐府诗一类,汉魏以后的乐府诗,题名为“歌”和“行”的颇多,如《大风歌》、《燕歌行》等,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在形式上并无严格的区别。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原文】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注释]
1.秋高:秋深。
2.怒号(hao二声):大声吼叫。这里形容风大。 3.三重茅:多层茅草。三,泛指多。重:量词层。
【译文】八月里秋深,狂风怒号,狂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 【赏析】 “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起势迅猛。“风怒号”三字,音响宏大,犹如秋风咆哮。一个“怒”字,把秋风拟人化,从而使下一句不仅富有动作性,而且富有浓烈的感情色彩——诗人好不容易盖了这座茅屋,刚刚定居下来,秋风却怒吼而来,卷起层层茅草,使得诗人焦急万分。流露出诗人面对秋风怒号的焦急和无奈。
诗歌以描述开篇,完全采用写实的手法。
【真题再现】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流露出诗人面对秋风怒号感到焦急和无奈的诗句是“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原文】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注释]
1. 江:指成都西郊浣花溪。 2. 洒:散落。 3. 郊:郊外。
4. 高者:飞得高的茅草。助词“者”附在形容词“高”后组成名词性“者”字结构。这里指代物,下文“下者”用法同此。
5. 挂罥:挂着,挂住。罥,挂结。 6. 长:高。
7. 梢:树梢,树的顶端。
8. 飘转:飘飞旋转。 9. 沉:沉落。
10. 塘坳:池塘或低洼聚水的地方。坳,低洼的地方。
【译文】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缠绕在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池塘和洼地里。
【赏析】该句主要运用了一系列动词,通过“卷”、“飞”、“渡”、“洒”、“挂罥”、“飘 转”组成了一幅幅鲜明的图画,生动形象地写出暴风对茅屋的肆虐,表现出作者生活处境的艰难以及焦灼苦闷痛惜心情。面对大自然的强者,只好任其所为。
【真题再现】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开篇描述秋风破屋的情景,屋顶的茅草被卷飞过江后洒江郊,挂在高处很难弄下来:“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这使诗人非常焦急痛心。
[段解]: 第一段中共有五句,句句押韵,“号”、“茅”、“郊”、“梢”、“坳”五个开口呼的平声韵脚传来阵阵风声。“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起势迅猛。“风怒号”三字,音响宏大,犹如秋风咆哮。一个“怒”字,把秋风拟人化,从而使下一句不仅富有动作性,而且富有浓烈的感情色彩——诗人好不容易盖了这座茅屋,刚刚定居下来,秋风却怒吼而来,卷起层层茅草,使得诗人焦急万分。“茅飞渡江洒江郊”的“飞”字紧承上句的“卷”字,“卷”起的茅草没有落在屋旁,却随风“飞”走,“飞”过江去,然后分散地、雨点似地“洒”在“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很难弄下来;“下者飘转沉塘坳”,也很难收回来。“卷”、“飞”、“渡”、“洒”、“挂罥”、“飘转”,一个接一个的动态不仅组成一幅幅鲜明的图画,而且紧紧地牵动诗人的视线,拨动诗人的心弦。诗人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并没有抽象地抒情达意,而是寓情意于客观描写之中。这几句诗所表现的场景是:一个衣衫单薄、破旧的干瘦老人拄着拐杖,立在屋外,眼巴巴地望着怒吼的秋风把他屋上的茅草一层又一层地卷了起来,吹过江去,稀里哗啦地洒在江郊的各处。他对大风破屋的焦灼和怨愤之情,不能不激起读者心灵上的共鸣。
【原文】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注释】
1. 群童:成群的小孩。 2. 欺:欺负,欺凌。
3. 老无力:年老体弱,没有力气。 4. 忍:忍心。 5. 忍能:忍心如此。 6. 对面:当面。 7. 为:做。
8. 盗贼:指公然抱茅入竹去不归还主人的群童的行为。
【译文】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抢东西。
【赏析】这是诗人因自己“老无力”的悲叹,并不是要把儿童呼作“盗贼”。诗句反映了诗人老年生活的无助与凄凉,也反映了百姓普遍生活贫穷的社会现实。
【真题再现】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群童顽皮的句子:“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2.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当时诗人作此诗时才49岁,为何用“老”字? ]
【参考答案】“老”不是写年龄,而是写心情,揭示诗人饱经战乱之苦,未老先衰,心力交瘁。
【原文】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注释】
1. 公然:明目张胆,毫无顾忌。公,公开。 2. 竹:竹林。 3. 焦:干燥到极点。 4. 燥:干燥。
5. 呼不得:喝止不住。得,能。 6. 倚杖:拄着拐杖。倚,靠着、靠。 7. 自:独自。 8. 叹息:感叹。
【译文】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我嘴唇干燥也喝止不住,回来后拄着拐杖,独自叹息。
【赏析】诗人眼巴巴地望着狂风把屋上的茅草一层 又一层地“卷”走,有的“挂罥长林梢”,有的“飘转沉塘坳”,已无法收回。 而能够收回的,却被“南村群童”抱跑了!“欺我老无力”五字极深刻,也极 沉痛。“归来倚仗自叹息”中的“归来”,补写初闻风声,诗人即拄杖出门, 直至大风破屋,茅草丢失,才无可奈何地回到屋内。“自叹息”的“自”字尤 沉痛。如此不幸,却无人同情和帮助,只有“自”叹“自”嗟。世风之浇薄,意在言外。
【真题再现】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现出诗人无可奈何的诗句是:“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2.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用“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两句写出了自己面对群童“抱茅入竹”时的无可奈何。
3. [“归来倚杖自叹息”,诗人在叹息什么?]
【参考答案】 一叹自己命苦,茅屋被风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二叹周围的人苦,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的穷苦人;三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
[段解]第二段中共有五句,这是前一节的发展,也是对前一节的补充,前节写“洒江郊”的茅草无法收回,除此以外,还有落在平地上可以收回的茅草,力”,而是年当壮健有气力,自然不会受这样的欺侮。“忍能对面为盗贼”,意思是,群童竟然忍心在他的眼前做盗贼。但其实,这不过是表现了诗人因“老无力”而受欺侮的愤懑心情而已,决不是真的给“群童”加上“盗贼”的罪名,要告到官府里去办罪。所以,“唇焦口燥呼不得”,也就无可奈何罢了。用诗人杜甫的《又呈吴郎》一诗中的话说,这正是“不为困穷宁有此”,诗人如果不是十分困穷,就不会对大风刮走茅草那么心急如焚;“群童”如果不是因为他十分困穷,也不会冒着狂风抱走那些并不值钱的茅草。这一切,都是结尾的伏线。“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胸襟和崇高愿望,正是从“四海困穷”的现实基础上产生而来的。“归来倚杖自叹息”总收一、二两节。诗人大约是一听到北风狂叫,就担心盖得不够结实的茅屋发生危险,因而就拄杖出门,直到风吹屋破,茅草无法收回,这才无可奈何地走回家中。“倚杖”,当然又与“老
无力”照应。“自叹息”中的“自”字,下得很沉痛,诗人如此不幸的遭遇只有他自己在叹息,未引起别人的同情和帮助,则世风的淡薄,就意在言外了,因而他“叹息”的内容,也就十分深广。当他自己风吹屋破,无处安身,得不到别人的同情和帮助的时候,联想到类似处境的无数穷人。
【原文】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注释】
1. 俄顷:一会儿。 2. 定:止,停。 3. 定:停。
4. 云墨色:乌云如墨。
5. 漠漠:阴沉迷蒙,乌云密布的样子,也作“灰蒙蒙的”讲。 6. 向:副词,将近,接近。 7. 昏黑:黄昏,暮色。
【译文】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像墨一样黑,深秋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下来了。
【赏析】“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两句,用饱蘸浓墨的大笔渲染出暗淡愁惨的氛围,从而烘托出诗人暗淡愁惨的心境,而密集的雨点即将从漠漠的秋空洒向地面,已在预料之中。
【真题再现】
1.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两句描写了下雨前乌云密布、天昏地暗的景象。
2.“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描绘了秋天雨前景象,渲染了阴沉压抑的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诗人内心的惆怅与不安。
3.描写秋天凄凉氛围的语句:俄倾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4.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两句写狂风停止之后(一阵狂风过后)云层变得墨黑(暗黑),天色马上暗下来,引出下文(为后文写)屋破又遭连夜雨的境况(蓄势)。
【原文】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注释】
1. 布衾:布质的被子,一般用麻、葛等制成。衾,被子。
2. 冷似铁:因布被使用多年,棉絮板结,不再暖和,又冷又硬,像铁似的。
3. 恶卧:睡相不好。 4. 踏:蹬。 5. 里:指被里。
6. 裂:这里是使动用法,使......裂。
【译文】布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孩子睡觉姿势不好,把被子蹬破了。
【赏析】“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两句,没有穷困生活体验的作者是写不出来的。值得注意的是这不仅是写布被又旧又破,而是为下文写屋破漏雨蓄势。
【真题再现】
1.天寒更觉衣被薄,故而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有“布衾多年冷似铁”、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有“狐裘不暖锦衾薄”的相似体会。
2.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通过“小儿蹬被”这一细节表现了诗人的穷困潦倒。
3.诗中描写到被子的两句是: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4.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两句利用诗人的贫困体验,为下文写屋破漏雨而格外蓄势。
5.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用被子的破旧来表现生活贫困的两句是“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原文】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注释】
1. 床头屋漏:泛指整个屋子。屋漏,指房子的西北角,古人在此开天窗,阳光便从此处照射进来。
2. 无干处:没有干燥的地方。 3. 雨脚:像线条似的密集的雨点。
4. 如麻:形容雨点不间断,像下坠的麻线一样密集。
【译文】一下雨屋顶漏水,屋内没有一点儿干燥的地方,房顶的雨水像麻线一样不停地往下漏。
【赏析】屋漏偏逢连夜雨.诗人要表达这样一种情感.床头屋漏应为屋漏床头的倒装,床头没有一处是干爽的,密密麻麻的雨脚不曾断绝.诗人以夸张、比喻的手法描绘了茅屋为秋风所破,遭逢大雨时自身的窘境.使人读来仿佛亲临破屋,感受到冷雨湿面的寒意.整句诗语言精练,气势沉郁,又很好的引出了下文.由自己所居的破屋联想到天下寒士,自然而工巧。
【真题再现】
1.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当中“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两句通过侧面描写和正面描写相结合(正侧结合)的手法描写雨之大和雨之急。
2.诗圣杜甫之所以令人敬仰,在于他无论“穷”“达”都心忧天下,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他自己的居室“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却为天下寒士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呼喊。
3.杜甫在诗中具体描写破屋漏雨的悲惨生活境况的两句是: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原文】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注释】
1. 自:介词,从。 2. 经:经过,经历。 3. 丧乱:战乱,指安史之乱。
4. 长夜:在漫长的黑夜里。作“沾湿”的状语。 5. 沾湿:潮湿不干。
6. 何由:怎能,如何。何,疑问代词,怎么,怎么样。由,介词,在。 7. 彻:到,这里是“彻晓”(到天亮)的意思。
【译文】自从安史之乱之后,我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
【赏析】“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两句,一纵一收。一纵,从眼前的处境扩展到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历,从风雨飘摇中的茅屋扩展到战乱频仍、残破不堪的国家;一收,又回到“长夜沾湿”的现实。忧国忧民,加上
“长夜沾湿”,难以入睡。“何由彻”和前面的“未断绝”照应,表现了诗人既盼雨停,又盼天亮的迫切心情。而这种心情,又是屋破漏雨、布衾似铁的艰苦处境激发出来的。于是由个人的艰苦处境联想到其他人的类似处境,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全诗的结尾。
【真题再现】
1.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由眼前处境扩展到感慨动乱以来种种遭遇的两句是“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2.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安史之乱以来,难以入睡,晚上很难挨到天亮,表达了诗人强烈渴望灾难尽快过去的两句诗是“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段解]:诗人从眼前长夜沾湿的痛苦生活,想到饱经磨难的千千万万的穷苦百姓,从风雨飘摇中的个人茅屋想到连年战乱中的整个国家。推已及人,由家到国。甚至为了天下苍生、为了国家社稷,甘愿牺牲自己,这是何等恢弘的气度,何等博大的襟怀,何等崇高的思想境界!杜甫的这首诗之所以光焰万丈,千古不朽,原因就在于此。
【原文】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注释】
1. 安得:如何能得到。安,疑问副词,哪里、怎么。 2. 广厦:宽敞的大屋。厦,房屋。
3. 大:副词,表程度高或范围广,可译为“全部”。 4. 庇:遮盖、掩护。
5. 寒士:贫寒的士人,读书人。 6. 俱:皆、都。 7. 欢颜:喜笑颜开。
8. 风雨:在风雨中,名词作状语。 9. 安:安稳、稳定。
【译文】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开颜欢笑,房子在风雨中也不为所动,安稳得像是山一样?
【赏析】“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前
后用七字句,中间用九字句,句句蝉联而下,表现阔大境界和愉快情感的词如“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欢颜”、“安如山”等等,又声音洪亮,从而构成了铿锵有力的节奏和奔腾前进的气势,恰切地表现了诗人从“床头屋漏无干处”、“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苦生活体验中迸发出来的奔放激情和火热希望。
【真题再现】1.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表现诗人虽身处逆境但仍然心忧天下读书人的情怀。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主旨句、表现诗人崇高理想和美好心愿以及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的诗句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忧国忧民的情思,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喊。
【原文】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注释】
1. 何:什么。 2. 时:时间、时候。 3. 突兀:高耸的样子。
4. 见(xian):同“见”,出现。 5. 庐:房屋。 6. 独:唯独、只有。 7. 亦:副词,也。 8. 足:甘心、满足。
【译文】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到那时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风所吹破,我自己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
【赏析】这种感情,咏歌不足以表达,所以诗人发出了由衷的感叹:“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抒发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表现了作者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品格,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至此表现得淋漓尽致。此诗作者抒发的情怀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抒发的情怀基本一致。也表达了作者关心民间疾苦,忧
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真题再现】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达作者博大胸怀、作者的济世情怀,表达他旷达胸襟的诗句是: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2.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体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种精神的诗句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表现杜甫舍己为人的。献身精神,博大的胸襟、至死不悔的决心的那两句诗是: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段解]:作者叙写了茅屋几乎被狂风和顽童完全摧毁,又遇上了连绵不断的秋雨,屋漏床湿,被冷似铁,全家无法安眠,处境十分悲惨的情形。“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从切身体验推己及人,以天下之忧为忧,渴望有广厦千万间为天下贫寒之士解除痛苦,甚至想以个人的牺牲来换取天下寒士的欢颜。抒发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表现了作者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风格。
三【整体分析】
[写作特点]1.结构严谨,层次清晰。全诗共四段,一百七十一字。第一段写狂风破屋,卷走茅草,表现了诗人的焦灼和怨愤之情。第二、三段以叙述为主,通过写群童抢茅草、屋破雨漏的凄惨处境,述说自己孤凄无助、无处安身的不幸遭遇。然后诗人自然地由个人的艰苦处境联想到天下寒士的类似处境,顺理成章地过渡到全诗的结尾(即第四段),表达自己的理想和愿望。全诗结构产谨,层次清晰,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语言精练,描写生动。诗人善于抓住细节,运用精练的语言,将他所经历的生活进行绘声绘色的描写。如第一段写秋风怒号,一个“怒”字,将秋风拟人化,生动传神地写出了秋风之大而无情。“茅飞渡江洒江郊”的“飞”字紧承“卷”字,“卷”起的茅草没有落在屋旁,却随风“飞’走,可见秋风之猛。还有“渡”“洒”“挂罥”“飘转”,这一个接一个的动态场景,不仅组成一幅幅鲜明的图画,而且紧紧地牵动着诗人的视线,拨动着诗人的心弦。
[语言特点]:本篇在歌行体的运用上达到了十分自由的程度,一是句式参
差,用了散文化的语言;二是句群奇偶的错综,有三处是三句形成句群,有时三句一韵,有时五句一韵,其出入变化,挥洒收放,皆缘情而为。非圣于诗者不能也。
[整体结构]: 诗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叙事,写茅屋为秋风所破的白天及当晚,诗人遭遇的种种狼狈。是极其生动的三部曲,首五句写狂风破屋的情景,这风来得之野蛮,如撒泼打滚,差点没把草堂的屋顶给揭了。卷走的茅草之多,吹得之高,吹得之远,都是令人张口、结舌、傻眼的。茅飞几句,一连串地铺写,几令人目不暇接。在合辙押韵上,句句入韵,用了“号”、“茅”等五个开口呼平声韵脚,对风声作了形象的描摹。很能传神。继五句写顽童的趁火打劫,在风中欢呼着抢夺茅草,往竹林那边扬长而去,根本不听招呼,把老人气得不行。吹散的茅草没法捡,能捡的又被南村群童捡了,诗人只好回来拄杖喘息。继八句写暴雨的袭击,俗话说“屋漏又遭连夜雨”,意思是祸不单行,这恰是诗人当日的写照。狂风揭茅只是倒楣的开头,接着便是黑云压顶,大雨跟着就来了。被子冷得象铁,是说它不但冷、而且硬,可见其陈旧;这样的被子睡着怪不舒服,难怪孩子乱蹬,把里子都蹬破了,就更不舒服。更加痛苦的是屋漏,它使你在屋里床顶到处摆盆,滴水丁丁冬冬,空气又湿又冷,桌上书卷稿纸遭殃。自战乱以来六个年头,诗人忧国忧民,长期失眠,这个风雨之夜就更别睡了,不知怎样才能熬得到天亮。于是诗人百感交集,想到普天下不知有多少人屋顶漏雨,又不知有多少人头上无片瓦。
第二部分抒怀。一想到大众的痛苦,诗人就忘却了一己的痛苦,他痛切地感到解决人民仅次于衣食的住房问题是多么重要、多么迫切,于是大声疾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披露了诗人民胞物与、爱及天下的博大襟怀。特别是它出现在前一部分所展示的具体的生活背景上,建筑在切肤之痛上,就显得格外真切动人。后来白居易《新制布裘》诗:“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即受此诗影响,作为饱暖中人能想想穷苦的人,也是不错的。但不是处在饥寒之中人,对饥寒交迫的难受体会不可能深切,其愿望的感人程度也就不如杜诗了。
[主旨归纳]:诗人哀叹自身处境以及国家现实境况,但诗人不停留于自身
的苦难,推己及人,设想能有万间广厦可以庇护天下寒士,表现出诗人的爱国情怀与博大胸襟。
四【思考探究】
[结合文中内容,描绘出文中的诗人形象] 年老体弱--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生活贫困--布衾多年冷似铁(或“床头屋漏无干处”)。 忧心国事--自经丧乱少睡眠。
关心天下“寒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舍己为人——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五【拓展研究】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历史意义和新时代价值]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老无所依、幼无所教、居无所处、乱无所安的历史难题,经过千百年来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和不懈追求,终于在今天得到了破解,但还不完美,仍需努力。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所追求的精神和意义在新时代其价值不泯,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合拍。
3.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是千百年来所有志士仁人的梦想,是中华儿女共同的心声。距实现伟大的中国梦目标越来越近了,我们更应该珍惜几千年的文化积淀成果,让我们在前进的征程中,时刻不忘优秀文化给人类的昭示。我们在奋进中追寻,在追寻中奋进!
[通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对杜甫有何评价?]
杜甫出生在一个封建官僚家庭,世代“奉儒守官,未坠素业”, 祖上十四辈世代为官,他心系国家,心系人民的特质是典型的儒家入世思想,孔子说 “士当以天下为己任”, “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自然是他的人生理想,他说“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但是他两次参加科举却均落第,他虽放弃了科举入仕途,却没有意志消沉,马不停蹄的奔走步入干谒者的行列,谋求入仕机遇。杜甫是一个单纯的诗人,他入仕的目的不为自己,只为苍生。他不在意官职的大小,只要能够辅佐君王,救国救民,他就可以不計较个人的荣辱得失、功名利禄,甚至自身的安危。他不畏生死奔赴凤翔追随肃宗
任左拾遗的动机,就是希望在国难中为国效力,救民于水火。
儒家主张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命运显达的时候追求儒家“兼济天下”的理想,时运不济困顿潦倒的时候就独善其身,经营好自己的生活。而诗人杜甫,却不愿做“独善其身”的自私选择,他在个人的痛苦失意和贫困潦倒中为苍生忧心、为他人祈祷幸福人生,甚至为此愿意奉献自己的生活,牺牲自己的生命。他用自己的诗与时代、国家和百姓同呼吸共命运。他以诗记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忧、所愿,抒发国之殇,民之痛,己之悲。
大爱无疆,我们在杜甫的诗中,看到了一个王朝的陨落和一个个家庭、一个个生命的伤痛;我们也在他的诗中,读到了一代诗圣以诗记史的忧国忧民的情怀以及他善良仁慈,悲悯苍生、无私舍我的高尚情操。
俄国著名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曾说:“任何一个诗人也不能由于他自己和靠描写他自己而显得伟大,不论是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或者描写他本身的幸福。任何伟大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杜甫在这首诗里描写了他本身的痛苦,但他不是孤立地、单纯地描写他本身的痛苦,而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现“天下寒士”的痛苦,来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他也不仅仅是因为自身的不幸遭遇而哀叹、而失眠、而大声疾呼,在狂风猛雨无情袭击的秋夜,诗人脑海里翻腾的不仅是“吾庐独破”,而且是“天下寒士”的茅屋俱破。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千百年来一直激动读者的心灵,并发生过积极的作用。
六【结语】
杜甫和他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其实在告诉我们,如果我们注定只是一个平凡的人,那么在日常生活中,能始终在内心坚持善良,能去做好一件件的小事情,那也是在向着圣人的境界靠拢,这可以成为我们这一生修身的一种方式。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像在那个风雨如晦的时代,举起了一柄道德的火炬,他不仅温暖了当时的人,也久久的温暖着千百年之后的我们。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