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行业热点 新车 试驾评测 养车用车 车型库
当前位置:首页架空输电线路覆冰监测装置技术规范书

架空输电线路覆冰监测装置技术规范书

2021-03-05 来源:好土汽车网
导读 架空输电线路覆冰监测装置技术规范书


架空输电线路覆冰监测装置技术规范书

架空输电线路覆冰监测装置技术规范书使用说明

1. 本技术规范书分为通用部分、专用部分。

2. 项目单位根据需求选择所需覆冰监测装置的技术规范书,技术规范书原则上不能更改。

3. 项目单位应按实际要求填写“需求部分”。如确实需要改动以下部分,项目单位应填写专用部分“表1.1 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并加盖本单位公章,提交物资招标组织部门。物资招标组织部门及时将“表1.1 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移交给技术规范书审查会。技术规范书审查会确认“表1.1 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内容的可行性并书面答复:

1) 改动通用部分条款;

2) 项目单位要求值超出标准技术参数值;

当发生需求变化时,需由技术规范书组织编写部门组织的规范书审查会审核通过后,对专用部分的修改形成“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放入专用部分中,随招标文件同时发出并视为有效,否则将视为无差异。

4. 技术规范书的页面、标题、标准参数值等均为统一格式,不得随意更改。 5. 投标人逐项响应技术规范书专用部分中 “1 项目需求部分”和“2 投标人响应部分”两部分相应内容。填写“1 项目需求部分”时,应严格按“项目单位要求值”一栏填写相应的招标文件投标人响应部分的表格。投标人填写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时,如有偏差除填写“表2.1投标人技术偏差表”外,必要时应提供相应试验报告。

1总则

1.1 本技术规范书适用于AA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采购的覆冰监测终端,它提出了该设备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 本技术规范书是依据国际、国家和行业的有关标准、规程和规范并结合公司运行情况而制定的。

1.3 本技术规范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做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投标方应提供符合本技术规范书和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1.4 本技术规范书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投标产品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1.5 本技术规范书经买、卖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1.6 本技术规范书未尽事宜,由招标方与投标方双方协商确定。

1.7 投标方在应标技术规范书中应如实反映应标产品与本技术规范书的技术差异。如果投标方没有提出技术差异,而在执行合同的过程中,招标方发现投标方提供的产品与其应标技术规范书的条文存在差异,招标方有权利要求退货,并将对下一年度的评标工作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1.8 投标方应在应标技术部分按本技术规范书的要求如实详细的填写应标设备的标准配置表,并在应标商务部分按此标准配置进行报价,如发现二者有矛盾之处,将对评标工作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1.9 投标方应充分理解本技术规范书并按本技术规范书的具体条款、格式要求填写应标的技术文件,如发现应标的技术文件条款、格式不符合本技术规范书的要求,则认为应标不严肃,在评标时将有不同程度的扣分。

2应遵循的标准

除本规范书特殊规定外,投标方所提供的设备均按规定的标准和规程的最新版本进行设计、制造、试验和安装。如果这些标准内容有矛盾时,应按最高标准的条款执行或按双方商定的标准执行。如果投标方选用本规范书规定以外的标准时,则需提交这种替换标准供审查和分析。仅在投标方已证明替换标准相当或优于规范书规定的标准,并从招标方处获得书面的认可才能使用。提交供审查的标准应为中文或英文版本。主要引用标准如下:

GB 2314-2008 电力金具通用技术条件 GB 4208-20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 50545-2010 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 GB/T 191-2008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379-2005 电气控制设备

GB/T 2317.2-2008 电力金具试验方法 第2部分:电晕和无线电干扰试验 GB/T 2317.4-2008 电力金具试验方法 第4部分:验收规则

GB/T 2423.1-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A:低温 GB/T 2423.2-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B:高温 GB/T 2423.4-2008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Db:交变湿热(12h+12h循

环)

GB/T 2423.10-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二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Fc和导则:振

动(正弦)

GB/T 3873-1983 通信设备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 6388-1986 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GB/T 6587.6-1986 电子测量仪器 运输试验 GB/T 6593 电子测量仪器质量检验规则

GB/T 9535-1998 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 GB/T 9969-2008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 总则 GB/T 11463-1989 电子测量仪器可靠性试验 GB/T 14436 工业产品保证文件 总则 GB/T 15464 仪器仪表包装通用技术规范

GB/T 17626.2-200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4-200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5-200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6-200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GB/T 17626.8-200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9-199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12-1998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振荡波抗扰度试验 GB/T 25095-2010 架空输电线路运行状态监测系统 DL/T 5154-2002 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 DL/T 741-2010 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

JB/T 5750-2014 气象仪器防盐雾、防潮湿、防霉菌工艺技术要求 YD/T 799-2002 通信用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

YD/T 1214-2002 900/1800MHz 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设备技术规范:移动台

Q/CSG*******-2015AA电网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技术规范

3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覆冰监测系统

监测架空输电线路设备本体及其周边环境冰情特征信息,分析输电线路覆冰状况并预测冰情发展趋势的应用系统。一般包括主站系统、监测装置及其之间的通信网络。 3.2 主站系统

实现架空输电线路设备本体及其周边环境冰情特征信息的接收、存储、分析、统计、发布的信息系统。一般由前置接收机、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监测工作站、网络交换设备、通讯设备以及数据库和主站软件系统等组成。

3.3 覆冰监测装置

实现架空输电线路设备本体及其周边环境冰情特征信息的采集,并通过通信网络向主站系统传送数据的前端装置。一般由主装置应由传感器(拉力传感器、倾角传感器、气温传感器、相对湿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风向传感器)、电源(蓄电池、太阳能电池板、电源控制器)、通讯模块、核心处理单元(主控)、摄像机和其他部件等组成,布置于输电线路上。

3.4 拉力/倾角传感器

装置的组成单元,用以实现架空输电线路导、地线对杆塔塔身的拉力及拉力传感器倾

斜角度信息的采集。 3.5 气象传感器

装置的组成单元,用以实现架空输电线路周边气象数据的采集,主要采集环境温度、相对湿度、风速、风向等信息。 3.6 图像传感器

装置的组成单元,用以实现架空输电设备本体及其周边现场图像的采集。 3.7 装置标准配置

包含一般情形下所需的监测功能单元,满足运行要求的成套装置的当然配置。 3.8 防冰警戒期

指开展架空输电线路覆冰状态监测并实施防冰措施的时期,一般为每年12月1日起至次年的2月28日。各地可根据当地气象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3.9 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

覆冰监测系统装置两次相邻故障间的工作时间的平均值。 3.10 在线状态

装置可按参数配置正常采集、传输数据,可按拍照时间表正常拍照,网络通信在线,可实时响应主站下发的指令。 3.11 休眠状态

装置数据采集及拍照功能关闭,网络通信不在线,但可通过短信命令即时切换到在线状态。 3.12 装置掉线

装置在非休眠状态下,连续15个心跳周期内未上传任何数据帧到主站。 3.13 装置峰值功率

装置工作时的最大瞬时功耗。 3.14 装置在线采集功率

装置处于在线状态,采集数据过程中的平均功耗。 3.15 装置在线静态功率

装置处于在线状态,各传感器监测功能单元均不工作时的平均功耗。 3.16 装置休眠功率

装置处于休眠状态的平均功耗。 3.17 装置日耗电量

装置仅依靠蓄电池供电,在全时在线,采集间隔10min,累计拍照8次且拍照间隔不小于1h的设置条件下,装置在24h内消耗的总电量。 3.18 受控采集方式

装置按照主站系统发出的指令进行数据采集、存储和传输。

3.19 自动采集方式

装置按照设定的时间进行数据采集和存储,并将数据上传到主站系统。 3.20 采集间隔

装置一次采样时间起点至下一次采样时间起点的间隔。 3.21 无效数据

包含空数据、错误数据及严重背离实际的数据。 3.22 数据缺测率

在统计时段内,无效数据个数与应测得的数据个数之比,用百分数表示。 3.23 功能检验

功能检验包括对装置进行外观结构检测、通讯规约检测、拉力传感器检测、倾角传感器检测、气温和相对湿度传感器检测等功能进行检验。

4环境条件

4.1应满足在如下环境中正常工作 1)环境温度范围:-40℃~+50℃; 2)湿度:5%RH~100%RH;

3)最大风速:不低于线路本体抗风等级; 4)大气压力:550hPa ~ 1060hPa;

5)装置在狂风、暴雨、冰冻等恶劣自然环境及强电磁环境中运行,其工作稳定性、可靠性不应受到明显影响。

5功能技术要求

5.1安全性能要求

1)装置不应影响输电线路的运行安全;

2)装置与主站系统之间的信息通信应满足安全接入要求,监测装置的安全要求应符合GB4943.1中的相关规定;

3)安装在导地线上的各功能部件应能承受导地线的振动,不应对导地线有磨损或其他伤害,不应明显降低相间距离、对地距离和对杆塔的电气间隙,并满足设计要求;

4)安装在杆塔上的各功能部件应采取防振、防松措施,而且不应降低杆塔的机械强度; 5)安装在杆塔基础上的各功能部件应采取防盗、防松、防水、防潮等措施,不应破坏杆塔基础的完整性。 5.2功能要求

5.2.1传感器配置 传感器应配项应包含:

1)拉力/倾角传感器:导线拉力传感器,绝缘子串倾角传感器,地线拉力传感器; 2)气象传感器:环境温度、相对湿度、风速、风向传感器; 3)图像传感器:一体化球形摄像机。 传感器选配项包含:

1)气象传感器:日照传感器、雨量传感器、气压传感器; 2)其它传感器。 5.2.2成套装置标准配置

1)拉力/倾角监测单元:2组导线拉力/倾角传感器与1组地线拉力/倾角传感器,对应安装在两相(极)导线与一相地线上;

2)气象监测单元:具备环境温度、相对湿度、风速、风向采集功能的传感器1套(组); 3)图像监测单元:一体化球形摄像机1套。 5.2.3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应包含以下参量:

1)输电线路导、地线对杆塔塔身拉力; 2)输电线路绝缘子串倾角;

3)输电设备周边环境气温、相对湿度、风速、风向微气象; 4)输电设备本体及其周边现场图像; 5)装置电源电压;

6)装置所在位置移动通讯信号强度; 7)装置各组成单元运行状态。

数据采集方式,应同时具备自动采集方式与受控采集方式,应满足受控采集要求。 数据采集间隔应满足:

1)根据采集参量的变化特征,可结合用户需求而设定; 2)数据采集间隔最小可设置为1分钟。 5.2.4时钟

1)应具备网络对时功能。应能够接收主站系统的对时命令,宜每天对时一次,对时误差应不超过20s;走时误差应不大于0.5s/24h;

2)装置断电24h以内,内部实时时钟须能正常走时。 5.2.5数据处理

1)应具备数据合理性检查分析功能;

2)应具备对原始采集量的计算功能,输出能直观反映采集量特性的数字化数据; 3)应支持JPEG图像压缩算法。 5.2.6数据存储

1)装置应能够循环存储90天以上的数据采集量、状态量数据; 2)在线监测装置应能够循环存储至少360张拍摄图片; 5.2.7数据通信

1)通信接口和应用层数据传输规约应满足《南方电网输电线路在线监测装置通用技术规范》要求。

2)通讯方式原则上应选择基于移动运营商的无线网络。若招标方选择其它通讯方式的,须在本技术规范专用部分表1.1进行说明。

5.2.8装置硬件和软件管理

1)应具备动态响应远程时间查询/设置、数据请求、重启等指令的能力; 2)应具备按远程指令修改装置运行参数的能力;

3)应具备密码认证和远程更新程序的功能,应具备可靠的更新机制与方式; 4)应具备周期性自检功能并能输出自检信息; 5)应具备错误自恢复、定时重启功能;

6)应能够实时接收并响应主站系统发出的摄像头开启、拍照、数据上传、拍摄角度转换、分辨率调整、预置位调整等控制命令;

7)应具备休眠功能,应支持休眠状态下短信唤醒;装置缺省为无休眠; 8)应具备发送短信的功能; 5.3电源技术要求

电源部分包括发电装置、蓄电池及电源控制器三部分,具有过压保护、防过充过放、电源管理等功能。

5.3.1基本要求

1)应优先采用硅太阳能光伏发电电源系统,应避免选用故障率高、可靠性差、结构复杂的电源系统;

2)应具备宽动态、高效率的供电特性;

3)应根据负载用电量进行太阳能电池板与蓄电池容量匹配优化设计;

4)应具有自管理功能(包括但不限于深度放电保护、过流保护、充放电管理等); 5)应具有完善的远程运行监测功能,能够对电源运行状态、电池电压进行监视,便于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6)储能蓄电池应充分考虑电池容量受温度和使用时间的影响,选择环境适应能力强、低温性能好、循环使用寿命长的电池;

7)成套装置各种传感器、通信模块和主控单元应由同一电源系统供电。 5.3.2电源系统技术参数

1)可靠性指标为:MTBF≥25000h; 2)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应不低于3年;

3)太阳能电池板使用寿命:≥6年;

4)电源系统输出电压的测量误差应小于±0.2V;

5)持续无光照且无其他电力补充的条件下,蓄电池应至少可以维持装置正常运行30天的供电。

5.4传感器技术要求 5.4.1拉力/倾角传感器 5.4.1.1基本要求

1)每相导线上的拉力/倾角传感器数量配置应结合绝缘子串型进行确定: 2)I串、带联板的倒V型串或带联板的双I串:1组;

3)不带联板的倒V型串、不带联板的双I串、V型串或带联板的双V型串:2组; 4)不带联板的双V型串:4组;

5)应完全满足被替代金具的各种功能要求,试验标准应不低于被替代金具的型式试验标准,其中标称破坏载荷应大于相应金具标称的1.2倍;

6)应能承受安装、维修及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异常机械载荷;

7)应能经受故障电流(包括短路电流、雷电流)且其工作稳定性不受干扰; 8)传感器的结构高度应尽可能小,拉力传感器应控制在原有金具连接长度增加70mm以内;

9)各连接部件应有锁紧装置,应保证在运行中不松脱;

10)应采用合适的材料和生产工艺制造,应满足装置整体使用寿命的要求。 5.4.1.2拉力传感器技术参数

1)量程:7t、10t、16t、21t、32t、42t、55t(根据实际需要定制);

2)测量范围:0%~100%FS; 3)技术指标:

4)零位误差Zr(%FS):≤±0.25;

5)在温漂测试中,拉力传感器示值波动范围≤±0.2%FS;

6)示值误差δ(%FS):≤±0.5[5%,60%FS],≤±1.0 (60%,100%FS]; 7)重复性R(%FS):≤±0.5[5%,60%FS],≤±1.0 (60%,100%FS]; 8)回程误差H(%FS):≤±0.5[5%,60%FS],≤±1.0 (60%,100%FS]; 9)长期稳定性Sb(%FS):≤±1.0。 5.4.1.3绝缘子倾角传感器技术参数

1)倾角测量角度范围:双轴,-60°~+60°; 2)倾角测量误差:≤±0.1°; 3)倾角测量分辨力:0.05°。 5.4.2气象监测单元 5.4.2.1基本要求

1)环境温度、相对湿度传感器应避免受到太阳直射、金属辐射的影响,并保证各传感器的有效测量;

2)风速、风向传感器应采用超声波式传感器。 5.4.2.2技术参数 气温测量要求如下:

1)测量范围:-40℃~+50℃; 2)测量误差:≤±0.5℃;

3)分辨力:0.1℃。 相对湿度:

1)测量范围:80%RH~100%RH,含80%RH;

2)测量误差:≤±4%RH(0%RH~80%RH),≤±8%RH(80%RH~100%RH); 3)分辨力:1%RH。 风速测量要求如下:

1)测量范围:0 m/s~60m/s;

2)测量误差:≤±(0.5+0.03V)m/s,V为标准风速值; 3)分辨力:0.1 m/s。 风向测量要求如下: 1)测量范围:0°~360°; 2)测量误差:≤±5°; 3)分辨力:3°。 5.4.3图像传感器 5.4.3.1基本要求

1)外壳的防护性能应符合GB 4208规定的IP65级要求; 2)整体结构具备一定的防覆冰、防污性能;

3)应具有良好的防振结构,避免在杆塔安装环境中的振动对光学仪器产生影响和对视频图像质量产生影响;

4)应具有良好的抗工频电磁干扰性能和良好的接地安装措施,能实现在高压电磁环境中视频数据的准确、完整采集,以及对前端设备的准确控制;不应出现雪花点、黑纹等视

频干扰现象及云台失控等故障现象。

5.4.3.2技术参数

摄像机主要技术参数要求如下:

1)像素数:≥ 130万,或根据用户要求调整; 2)最低照度:≤0.01Lux/ f1.2; 3)变焦率:≥光学18倍。 云台主要技术参数要求如下: 1)预置位数量:≥64; 2)水平旋转角度:0°~355°; 3)俯仰角度:0°~90°。 5.5电气性能

5.5.1电晕和无线电干扰

应满足GB/T 2317.2中规定的相应电压等级的架空输电线路金具的电晕熄灭电压和无线电干扰水平要求。

5.5.2雷击性能

在电源机箱任一电源进线与地之间施加波形为1.2/50µs、峰值为6kV的冲击电压全波,在相同极性下,试验10次,每次间隔5s,应无飞弧或击穿现象。试验结束后,监测装置应能正常工作。

5.6电磁兼容性能 5.6.1静电放电抗扰度

应满足GB/T 17626.2中规定的试验等级为4级的静电放电抗扰度要求。

5.6.2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

应满足GB/T 17626.3中规定的试验等级为3级的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要求。 5.6.3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

应满足GB/T17626.4中规定的试验等级为4级的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要求。 5.6.4浪涌(冲击)抗扰度

应满足GB/T17626.5中规定的试验等级为4级的浪涌(冲击)抗扰度要求。 5.6.5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应满足GB/T17626.6中规定的试验等级为3级的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要求。 5.6.6工频磁场抗扰度

应满足GB/T 17626.8中规定的试验等级为5级的工频磁场抗扰度要求。 5.6.7脉冲磁场抗扰度

应满足GB/T 17626.9中规定的试验等级为5级的脉冲磁场抗扰度要求。 5.7环境适应性 5.7.1低温性能

应满足GB/T 2423.1中6.6.1规定的温度为-40℃、持续时间16h的低温试验要求,试验结果应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试验结束时装置在线;

2)试验过程中,掉线次数不超过2次; 3)单次掉线时长不超过1h;

4)数据总缺失率不大于1%,图片无缺失; 5)未出现无效数据。

5.7.2高温性能

应满足GB/T 2423.2中15.1规定的温度为+70℃、持续时间16h的高温试验要求,试验结果应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试验结束时装置在线;

2)试验过程中,掉线次数不超过2次; 3)单次掉线时长不超过1h;

4)数据总缺失率不大于1%,图片无缺失; 5)未出现无效数据。 5.7.3交变湿热性能

应满足GB/T 2423.4中7.3规定的温度为+55℃,相对湿度大于90%RH,持续时间12h;温度为25℃,相对湿度大于95%,持续时间12h的交变湿热试验要求,试验结果应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试验结束时装置在线;

2)试验过程中,掉线次数不超过2次; 3)单次掉线时长不超过1h;

4)数据总缺失率不大于1%,图片无缺失; 5)未出现无效数据。 5.7.4低温覆冰性能

监测装置应能满足在环境温度为-10℃~0℃,环境湿度为90%RH以上,且装置表面全面覆冰,保持时间24小时的覆冰试验要求,试验结果应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试验结束时装置在线;

2)试验过程中,掉线次数不超过2次; 3)单次掉线时长不超过1h;

4)数据总缺失率不大于1%,图片无缺失; 5)未出现无效数据。 5.8机械性能 5.8.1振动性能

在非工作状态下,非包装状态的监测装置应能满足GB 6587.4中第1部分规定的严酷等级的正弦振动:

1)频率范围:塔上监测装置5Hz~55Hz,线上监测装置10Hz~150Hz ; 2)峰值加速度:10m/s2; 3)扫频循环次数:5次;

4)危险频率持续时间:10min续时间。 5.8.2垂直振动疲劳性能

安装在导地线上的监测装置应能满足GB/T 2423.10中5.1、5.2和5.3.2.2中规定的承受振幅A=±0.5mm、频率f=25Hz~50Hz、振动次数N=1×107次的垂直正弦振动。

5.8.3碰撞性能

在非工作状态下,非包装状态的监测装置应能承受如下严酷等级的碰撞: 1)脉冲持续时间:16ms; 2)每方向的碰撞次数:1000次; 3)峰值加速度:98m/s2。 5.9可靠性要求

5.9.1基本要求

1)监测装置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不应低于25000h;

2)监测装置的使用寿命不应少于8年,其中蓄电池的使用寿命不应低于3年; 3)运行状态下,每日数据缺测率应不大于1%,监测装置各传感器每日无效数据率应不大于3%。

5.10功耗要求

1)装置整体应采用低功率设计; 2)峰值功率:≤15W;

3)在线状态下采集功率:≤3.5W; 4)在线状态下静态功率:≤1.0W; 5)休眠状态功率宜不超过0.6W; 6)装置日耗电量:≤ 2.5Ah。

6制造工艺要求

6.1 监测装置应遵循简单、可靠、适用的原则,采用标准化、模块化、小型化以及低功耗设计,并满足输电线路户外自然环境下长期可靠运行的要求;

6.2 外观应整洁、无损伤,结构上应针对现场安装过程的起吊、固定工作进行设计; 6.3 外壳为单层结构时,防护等级应满足GB4208中规定的IP65要求。外壳为双层结构时,外层防护等级应满足GB4208中规定的IP54要求,内层防护等级应满足IP65要求;

6.4 监测装置单体重量应尽量减轻(不宜超过30kg),安装位置在导线上的部分,单体重量不超过2.5kg;

6.5 监测装置的金属构件应采用耐腐蚀材料,非金属构件应采用耐老化材料; 6.6 应具有永久标识,铭牌、文字及符号应简明清晰;

6.7 应满足防腐蚀、防霉菌、防潮湿、防盐雾要求,并具有防止动物影响的措施; 6.8 各零部件及相应连接线应有防松措施,无机械损伤;

6.9 监测装置外接数据线应采用屏蔽线,数据线与电源线均应采用保护措施;所有引线均应采用专用金具固定在线路本体上,并采取适当的防松措施;

6.10 电源和信号插口应采用防水航空插头,应具备防误插设计;

6.11 监测装置的外观和结构应与相应线路构件相匹配,便于安装和维护,且安装时应避免对线路本体造成不必要的改变或损伤。

7质量保证和试验

7.1质量保证

7.1.1 合同设备的质保期为现场验收合格后连续试运行3个月结束起算,质保期为5年,相关费用包含在系统总报价中。

7.1.2 设备在合同规定的质保期内,发生损坏和缺陷,或者由于设计错误、开发、材料、工艺、制造、装配、发送等原因造成的损坏,或是不满足合同的要求,招标方将用书面方式通知投标方,投标方应立即免费更换这些有损坏和有缺陷的设备(包括运输费、税收等)。

7.1.3 在接到招标方通知后,投标方虽经努力改进,但仍不满足合同要求,则招标方可按合同处理或更换这些设备,由此引起的一切费用由投标方承担。

7.1.4 提供7×24小时技术支持服务,指定相对固定的技术负责人及联络电话、传真、e-mail等。

7.1.5 保修期内硬件故障时,所提供的替代硬件设备的性能应等于或高于原产品性能。 7.1.6 系统出现质量问题,要求3×24小时内故障得以解决。 7.2 型式试验

投标方提供的型式试验报告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1)功能检验(含数据传输规约测试) 2)传感器准确度测试 3)雷击试验

4)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5)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6)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7)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8)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 9)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10)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 11)低温试验 12)高温试验 13)交变湿热试验 14)振动试验 15)垂直振动试验 16)碰撞试验 17)电源常温容量试验

18)电源低温放电率试验 19)电源荷电保持能力试验 20)电源过流保护试验

21)电源供电时间(无阳光工作日)试验 22)功耗试验 23)结构和外观检查 24)质量检查 25)防护等级试验 7.3 出厂试验

7.3.1 投标方向招标方提交设备详细的工厂验收大纲,该大纲至少应包括:试验日期、试验接线、试验项目、试验方法,以及测量仪器和仪表等。

7.3.2 投标方应确认提供的设备满足标书要求。

7.3.3 投标方应按本规范书的要求,向招标方提供工厂试验报告,有关设备的试验报告,同时提供设备和软件的使用和测试说明书。

7.3.4 在工厂验收试验期间,投标方应向招标方参加试验的工作人员提供检查、测试和记录设备。

7.3.5 招标方参加工厂验收试验的工作人员将不签署任何有关系统性能的证明书,招标方参加工厂验收试验并不意味着解除投标方保证系统质量的责任,也不能代替设备到现场后的检查和测试。

7.3.6 工厂验收试验在工厂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主要根据规范书要求进行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试验,以便确认。

7.3.7 工厂验收试验应包括系统性能试验、功能试验和稳定试验。

7.3.8 工厂验收试验要有完整、且双方签字的试验报告。

7.3.9 完成所有工厂验收试验后,经招标方参加工厂验收试验人员认可后,设备可以装运至招标方制定地点。

7.4到货抽检及安装调试

7.4.1 招标方应在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随机抽取,同一厂家、同一批次按照不少于2%的抽检比例(不足1套按1套)开展抽检。

7.4.2。抽样检验的试验项目按照《输变电设备在线监测装置通用技术规范》中要求的抽检检验项目及要求执行。

7.4.3 抽样检验工作的首次检测试验费用由招标方承担。如果因首次抽样检验不通过而导致多次抽样检验产生的费用,由供货方承担。

7.4.4 抽样检验中有一套以上(包括一套)装置不合格时,则该批产品应判为不合格,招标方应拒收并将整批装置退回供货方。供货方进行整改后,重新向招标方申请开展抽样检验。

7.4.5 抽样检验通过后,投标方负责指导设备的安装与调试。

7.4.6如果在安装、调试、试运行期间,设备发生异常的,由投标方负责免费更换。 7.4.7 装置安装结束后,须调试接入后台主站,经主站确认各项数据正常后,方可投入试运行。

7.4.8 装置试运行应进行72小时,期间装置正常工作,投标方方可申请验收。

8技术文件要求

8.1一般要求

8.1.1 投标方提供的图纸、资料、文件应使用国家法定单位制即国际单位制,语言为

中文。

8.1.2资料的组织结构清晰、逻辑性强。资料内容耍正确、准确、一致、清晰、完整,满足工程要求。

8.1.3投标方资料的提交及时充分,满足工程进度要求。在合同谈判日或收到中标通知书后(以先到为准) 天内(项目单位填写)给出全部最终技术资料,经招标方确认后不能更改。

8.1.4 对于其它没有列入合同技术资料清单,却是工程所必需的文件和资料,一经发现,投标方也应及时免费提供。

8.2 投标方在投标阶段应提交的覆冰监测装置资料及说明

8.2.1覆冰监测装置的一般说明, 包括外形尺寸、重量等。

8.2.2详细说明覆冰监测装置的机械及电气性能是否满足规范书要求。 8.2.3关键技术、制造工艺和生产控制。 8.3 其他文件资料

投标方应承诺在签订合同 天内(项目单位填写)提供以下所列(但不限于下列资料、图纸、文件,投标方应承诺提供招标方提出的所有所需资料、图纸、文件供工程设计、安装、运维使用)的图纸、资料、文件纸质版6套,电子版光盘2套。

8.3.1 技术数据表及相关技术资料。

8.3.2 同型产品通过型式试验的最新说明文件及试验报告 8.3.3 具有类似设备安装地点名称、投运时间、运行情况的记录。 8.3.4 设备适用的标准说明。

8.3.5 提供图纸计划及生产制造、交货进度计划。 8.3.6 图纸和技术文件。 8.3.6.1说明书 (1)概述。

(2)安装、维护与检查说明。 (3)所有其他组、部件的说明。 (4)其他说明资料。 (5)维护、检修手册。 8.3.6.2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覆冰监测装置试验报告,包括型式、出厂、特殊试验报告。 8.4设计联络

8.4.1 投标方应在技术协议签订后的 天内(项目单位填写)向招标方提供正式版的用于设计、设备监造和检验、现场安装和调试以及运行维护方面的图纸、说明书和有关技术资料,同时向招标方设计代表提供电子版2份(文字资料至少为Word97版)。

8.4.2 投标方应按设计需要随时开展设计联络工作,提供设计所需的相关资料,以保证招标方工期要求。

8.4.3 投标方提供的图纸必须经招标方代表确认。

9包装、运输和储存及质量保证

9.1 投标方负责将所供设备严密包装,防止潮气、锈蚀、淋雨和震动。包装应牢固可靠,应考虑到运输过程中,可能受到的最大加速度所产生的冲击,设备不松动、不损坏、

不变形。

9.2 设备和仪器应考虑与一般设备分开,采用特殊包装,并在箱上注明“小心轻放”等标志。

设备在装运后投标方应立即将装货通知单一式四份特快专递邮寄给招标方。 9.3 投标方负责将设备运至招标方指定地点。

9.4设备在达到目的地后,招标方将进行初步检查,根据提货单校对包装数量,检查设备包装情况,在装运中是否有损坏。

9.5开箱和最终开箱验收将在招标方指定地点进行,若设备的质量和数量与合同不符,招标方有权向投标方索赔。

9.6在包装箱外应标明招标方的订货号、发货号。

9.7在上述检查中,若设备的质量和规格与合同不符或发现明显的或隐藏的损坏,招标方将立即通知投标方,投标方应立即修复或更换损坏的部件和设备,所需费用由投标方承担。

10质量保证

10.1 全部产品必须是全新的,持久耐用的,应满足作为一个完整产品所能满足的全部要求。

10.2 订购的新型产品除应满足本标准外,投标方还应提供该产品的鉴定证书。 10.3 投标方应保证保证制造过程中的所有工艺、材料试验等(包括投标方的外购件在内)均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若招标方根据运行经验指定投标方提供某种外购零部件,投标方应积极配合。

10.4 投标方应有遵守本标准中各条款和工作项目的ISO9000-GB/T19000质量保证

体系,该质量保证体系已经通过国家认证并在正常运转。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