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程概况
沪宁城际铁路Ⅴ标管段施工里程为DK139+778~DK191+312,全长51.087km。框架桥的承台为C30钢筋混凝土, 框架身及人行道为C40钢筋混凝土,明挖基础或方(管)桩基础,有单孔,双孔及多孔. 2.编制依据
《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新建铁路上海至南京交通轨道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 3.编制原则
遵守国家法律及铁道部、地方政府的法规。 执行铁道部工程施工技术规范和质量验收标准。 4.总体方案
进行原地面场地平整及加固, 地基处理按设计要求施工后,为保证既有线行车安全以及现场施工安全,根据现场调查情况,按照沪宁指挥部的文件精神,根据开挖深度和距离既有线的距离,采用明挖,单边钢板桩或槽钢防护及四周钢板桩防护,垂直开挖。桩间土采用小挖机配合人工清除至承台底面, 桩基检测满足要求后进行垫层及承台施工, 底板整体浇注并埋设墙身钢筋, 墙体与顶板采用大块模板整体拼装, 墙身模板对拉杆加固, 施工时采用20、25T汽吊配合人工支立和拆除模板,砼浇注采用砼泵或吊车加串筒的下料方法,一次性
1
浇注人工捣固密实. 5.劳动力组织及工期安排
每一座框架桥安排一个工班,人员配备40~70人(钢筋工、模板工、架子工、混凝土工、机械操作手、安全防护人员等)。
工期目标:2008年12月5日至2009年5月30日。 6.机械配备
根据工程进度计划,每一座桥需要投入机械设备如下表: 机械名称 汽车吊 静压桩机 搅拌站 发电机 电焊机 钢筋弯曲机 钢筋切断机 平板夯 自卸汽车 水泵 砼运输车 空气压缩机 装载机 挖掘机 规格型号 QY—25A YZY-600 HZS75 120X3 BX-500-1 GJB1-40B GQ40B HZD-A CBH280 XA32/16 XZJ5270GIB WY-9/7-D ZL50C SH215U-2 额定功率 20/25t 600t 158.4KW 120KW 40KW 40mm 40mm 38KW 20t 7.18 6m3 9m3 3 m3 1.2 m3 单位 台 台 套 台 台 台 台 台 辆 台 辆 台 台 台 数量 1~2 1 1 1 4 1 1 3 2~6 1 4 1 1 1 备注 7.施工方法
7.1施工工艺流程框图
2
施工工艺流程框图
基坑检查 基坑防护开挖 施工放样 地基加固
与设计不符设计院 合格 砼拌和 浇筑底板砼 砼运输
进出口铺砌 养生 防水层施工 养生 养生 浇筑涵身砼 安装涵身模板 台帽钢筋制作 现浇钢筋砼台帽 模板安装
7.2场地整理
3
检查验收
首先上报有关单位,并了解施工点附近地上和地下的电力及信号线的具体位置,然后根据现场实地勘探结果,进行施工场地的平整工作,包括清理地表种植物,建筑垃圾以及场地硬化。以上工作均采用人工配合机械作业。 7.3方(管)桩施工
方(管)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测量仪器控制 插 桩 喂 桩 桩机进场 测放桩位 管桩验收 桩机就位 运 桩 测量仪器控制 沉 桩 接 桩 测量仪器控制 测量仪器控制 7.3.1 桩位放样
由导线点施测出桩位轴线,定出桩位中心,以钢筋或竹签桩标志。
4
验收接头 沉 桩 中间验收 送 桩 掌握停止标准 移至下一桩位 在每一纵、横排桩位中心延线上设置护桩,以方木桩标志,测量放样经复测无误后,请监理工程师进行复核检查,并作好定位记录和技术复核记录。
7.3.2 桩机就位
桩机使用前应对桩架的机械性能做全面的检验,各项性能均良好后方可使用。将原地面清除干净,整平夯实,检查地基承载力(地基承载力必须满足设计要求)。桩机就位后应检查一下桩架的平稳性及垂直度,若不稳定,需抄垫平稳,并使桩架垂直。就位前应由护桩复核桩位中心。打桩从原地面向下打,用导向桩将桩顶至设计桩顶标高。 7.3.3 吊桩喂桩
一个吊点吊桩,吊点应设在距桩上端0.3倍桩长处;两个吊点吊桩时,吊点应设在距上端0.25倍及0.5倍桩长处,吊运时应防止冲
LL0.707L0.293单点吊立图L0.5L0.25L0.25L撞和发生附加弯矩。 7.3.4 桩身检查
双点吊立图 用目测法观察桩身有无裂缝,用角尺检查桩端与桩身是否垂直及直径、壁厚、法兰盘是否满足要求,用弦线拉直观看桩身是否顺直,用回弹仪检查桩身砼强度是否合格,并要填好交接记录。 7.3.5静力压桩
5
将桩吊起,喂入桩机内,然后对准桩位,将桩插入土中约1.0米至1.5米,校正桩身垂直度后,开始沉桩。如果桩在刚入土过程中碰到地下障碍物,发生桩位偏差超出允许偏差范围时,必须及时将桩拔出进行重新插桩施工。
沉桩时,用两台经纬仪交叉检查桩身垂直度,边校正桩身垂直度边往下沉桩,以保证桩身的垂直,避免由于桩身倾斜产生管桩损坏。待第一节桩入土一定深度且桩身稳定后再按正常沉桩速度进行,第一节桩端距地面1.0米左右时停止沉桩。 7.3.6接桩
① 准备工作:按打桩计划与桩长组合进桩,压桩之前,逐根检查管桩外观质量情况。对于管桩两端面及施工焊面上的泥灰、油污等要清理干净,确保不影响接桩密贴和焊接质量,在排定接桩次序后,要从桩脚起逐节向上,沿桩身作好标志,以便在打桩中观测入土深度。 ② 立桩就位:吊上第二节桩,接桩前先将上下段桩顶用钢丝刷清理干净,加上定位板,然后把第二节桩吊放在下端桩端板上,依靠定位板及两台经纬仪将上、下桩段接直,上、下桩段的中心线偏差不大于5mm,节点弯曲矢高不得大于桩段的0.1%。接头处如有空隙,采用楔形铁片全部填实焊牢,拼接处坡口槽分两次对称焊接,焊缝连续饱满,焊接处强度不应低于出厂强度。焊后清除焊渣,检查焊缝饱满程度,自检合格后,再请监理工程师复检,经监理工程师同意方可继续沉桩,待桩沉入到距地面1.0米左右时,停止沉桩,吊上第三节桩,采用同样工艺将上下段桩焊接完毕后,继续沉桩。在接近桩顶设计标
6
高时,应放慢沉桩速度,最后采用水准仪测量控制桩顶标高。 7.3.7沉桩施工记录及承载力检测
沉桩时应如实、及时、详细、准确地填写沉桩记录。压桩施工:记录每米的压力值,距设计标高2~3m时则以50cm为单位记录压力值。承载力检测满足设计要求。 7.4基坑防护及开挖
①为保证既有线行车安全以及现场施工安全,根据现场调查情况,按照沪宁指挥部的文件精神,根据开挖深度和距离既有线的距离,采用明挖,单边钢板桩或槽钢防护及四周钢板桩防护,钢板桩采用拉森Ⅲ型材料或[20B槽钢正反扣接,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在钢板桩顶设围檩一道,垂直开挖。
②考虑到南方降雨量较大,根据基坑内实际情况,分二级开挖,1~2m以内为一级开挖按1:0.5放坡明挖,2m以上明挖或采用钢板桩或槽钢防护,挖机开挖。在基坑四周挖设排水沟,设集水井进行排水。若渗水量较大时,应采用井点降水,以确保坑底基底土壤干燥。为保证地表水不流入基坑内部,还需在基坑顶部四周设置排水沟,并设置
挡水墙。挡水墙距离基坑不应小于3米,防止侧压力对基坑造成破坏。 ③基坑的尺寸除根据桥涵结构尺寸确定外,为方便施工,向外侧加宽1~2m。
④基坑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机械作业。在机械开挖至基坑底标高20cm左右,为避免超挖扰动原状土,改为人工开挖。
⑤开挖后地质及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挖基达到设计标高,核
7
对地质及基底承载力,并报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签证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如与设计不符即刻报设计院处理组。 7.5基底处理
地基处理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方桩施工结束进行基坑开挖,用挖机开挖预留20cm人工清底至设计标高,基地整平夯实,先铺设20cm碎石垫层,再施工承台钢筋绑扎等后续工作。碎石垫层必须均匀、密实;承台高90cm,底部设一层钢筋网片,桩头伸入承台60cm。 7.6底板边墙、顶板及人行道施工
框架分两次浇筑,第一次浇筑底板与边墙相交处以上40cm处,第二次浇筑边墙和顶板。顶板、底板不宜留施工缝,墙体水平施工缝不留在剪力与弯矩最大处或底板与侧墙的交接处,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20cm的墙体上。 7.6.1钢筋施工 a.钢筋下料
钢筋下料应按设计的钢筋数量表,首先核对类型、直径和数量。然后分别对各种标号的钢筋取样下料试弯,进一步核对其下料长度,并在实施中用模具控制下料尺寸保证其下料容许偏差规范要求之内。
b.钢筋弯曲成型
各型号钢筋先在水泥地面或平板上按1:1的比例放大样,标明各弯点位置。长钢筋宜从钢筋中部开始逐步向两端弯。弯起处不得有裂纹、鳞落和断裂现象。
钢筋成型后应逐一检查,然后分类捆扎、挂牌标识存放。
8
c.钢筋的绑扎
搭设施工用碗扣式或普通钢管脚手架和人行梯,排与排立杆间距1.2m,竖向横杆间距1.2~1.5m。10m以下脚手架可不使用剪力撑,但当搭设到10m以上高度时,须加设通长的剪力撑。人行梯“之”字形布置,脚手架上铺设脚手板用做钢筋的施工平台。
使用20-22#扎丝绑扎骨架,铁丝必须扎牢,不得有滑动折断移位等现象,以防止在浇注混凝土时松动和变形。对重点部位及易变形部位可施以一部分点焊以保证骨架的几何形状。钢筋与模板间保护层采用塑料或同标号混凝土垫块,以确保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d.钢筋连接
钢筋接长时使双面搭接焊接头技术接长,接头的各项指标应符合规范要求。
e.综合接地及沉降观测
框架中应有两根接地钢筋一端与承台中环接钢筋相连,另一端与顶板顶处的接地端子相连。每一个框架垂直于线路方向的某个侧面、距地面-200mm处,设一个不锈钢接地端子供测试之用。
沉降观测点埋设于框架中,测点总数不应少于2个。分别在框架两个侧面距地面向上50cm处各埋设一点。 7.6.2模板及支架施工
a.模板的制作与运输
框架模板由工区统一制作定型钢模板,模板采用大块模板并考虑倒角形状及模板通用性,模板面板厚度为6㎜,模板块件之间的连接
9
采用螺栓连接,并加设定位销以确保接缝平整。模板的整体连接采用对拉螺杆和斜角拉杆的形式加固。
模板制作完成后应在生产厂家按不同结构尺寸编号并预拼,检查其制作精度及偏差。
模板运输过程中应放平放稳并加设垫木,以防变形;模板整体吊装时要轻吊轻放,必须使用设计吊环。运到施工现场的模板应复拼,检查模板的结构尺寸、倒角位置、拉杆位置及接缝的结合情况,检查合格后的模板方可吊装用于施工。
b.模板支立及加固
底板施工完成后框架施工前,应将竖墙顶面砼浮浆凿除冲洗干净,并修整连接钢筋进行支架搭设。支架采用碗扣式或普通钢管满堂支架,纵向立杆间距约为60cm,横向立杆间距60cm间距布置。在高度方向每间隔0.9m设置一排纵、横向联接脚手钢管,使所有立杆联成整体,
模板安装时应按测量精确对位,以确保模板位置的准确和垂直度不超过1mm,利用墙体的预埋钢筋加木方支撑固定,模板采用等壁厚PVC管套对拉螺杆进行加固,拆模后将螺杆抽出,若两墙体相邻,则先做防水层,再安装泡沫板及喷涂防水层,再穿长对拉螺杆进行加固,外加双垫圈及螺母拧紧.套管内以微膨胀水泥砂浆封堵密实。脱模剂采用新机油或色拉油,用抹布涂抹至板面使之光亮且不流淌为度。 相接的两块模板之间板缝要夹塞海绵橡胶条或双面胶,确保严密不漏浆。检查两块模板对位情况,确保接缝错台控制在0.3mm以内。
10
对位后,用全站仪检查模板顶四脚坐标,利用经纬仪或垂吊法校核模板竖直度等,超标准则继续调整校核,调整好的模板须进行二次加固。
7.6.3混凝土施工
混凝土施工中使用拌和站集中拌制混凝土,混凝土运输车运送,混凝土输送泵或吊车配合串筒浇筑,人工入模振捣。
a.混凝土原材控制
混凝土原材料严格检测,确保质量合格。单座桥用同一厂家,同
一批号水泥,粗细骨料固定厂家,固定“堂口”,固定质量,以保证整体框架外观颜色一致。
b.混凝土生产
拌和站按计划要求备够原材料,试验室根据砂及碎石的含水率确定施工配合比。拌和砼时应按配比准确计量、充分搅拌,并严格控制和易性,每一车砼应在搅拌地点和浇筑地点分别检验坍落度,不合格的坚决废弃不用,拌和混凝土配料时各种衡器应保持准确,每一班正式称量前应对计量设备进行重点校核。混凝土开盘前各种计量器具必须达到规定精度:水泥不大于±1%,粗、细骨料不大于2%,水、外加剂不大于±1%。
c.混凝土运输
由混凝土输送车运送至浇筑现场,用混凝土输送泵直接输送到施工部位。混凝土的供应必须保证混凝土输送泵能连续工作,泵送前先用适量的、与混凝土内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润滑管道内壁。泵送间歇
11
时间不宜超过15min。
d.混凝土浇筑
浇筑前检查人员重点检查支架模板支撑,模板堵漏,钢筋、保护层厚度、预埋件、模内杂物及脱模剂涂刷等。
混凝土依照左右对称的顺序进行施工,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完成上层混凝土浇筑。浇筑时水平分层进行,分层厚度不大于30cm,施工时用串筒控制砼的自由下落高度不大于2m,如有灰浆溅落到模板内壁上则用刀刮除。
e.混凝土振捣
混凝土振捣使用ZN50型插入式振捣器,并配备足够数量。振捣混凝土时有专人检查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等稳固情况,当发现有松动、变形、移位时,及时处理。混凝土初凝前,禁止施工人员在混凝土面上走动。
振捣器要垂直插入混凝土内,遵循“快插慢拔”的原则,对每一振动部位必须振捣到该混凝土密实为止,混凝土密实的标志为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不得漏振和重复振捣,防止产生砂线、蜂窝麻面。为保证新浇筑混凝土与先浇筑混凝土结合良好,插进前一层深度为5-10cm左右,其间距不得超过60cm。
混凝土浇筑至设计标高时,表面使用木抹刮平,用光抹压光,并在混凝土初凝前用光抹多次收光,以防止混凝土表面产生收缩裂纹。初凝后框架表面用沾湿的棉布盖好,并洒水保湿养护。 f.模板的拆除及混凝土养护
12
框架涵身身砼的强度达到2.5Mpa后拆除侧模,拆模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不得损坏楞角。随即用塑料薄膜包裹,防止水分散失。拆除的模板应及时对表面清洁、修整和涂油,顶板模板到混凝土强度达到强度时拆模。
对拆除模板后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一般为7d,每天洒水次数以能保持混凝土表面经常处于湿润状态为度。 8.质量控制措施 8.1严把“四关”
严把图纸审核关;严把关键工序过程控制关;严把测量关;严把材料检验关。
8.2灌注过程的支架模板质量控制
灌注混凝土时派专人负责支架及模板,及时检查模具位置和为支架稳定性,保证整个施工过程顺利进行。 9.冬季施工措施
9.1对拌和用水进行加热到60-80℃,砂石骨料不得带有冰雪和冻结块。
9.2混凝土搅拌时间应为常温搅拌时间的1.5倍。先投入骨料,干拌均匀再加水,水温40℃左右时投入水泥。保证混凝土入模温度10℃左右,最少不低于5℃。混凝土内部温度与表面温度之差、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不易大于15℃。
9.3对混凝土运输车采取棉布或毡布包裹保温措施。
9.4砼采用彩条布覆盖养生,带模养护应在模板外侧包裹草帘、
13
棉布或毡布,外加一层彩条布或塑料布包裹;拆模后,墙身侧面及顶板包裹塑料薄膜外加一层棉布或毡布,防止冻伤砼和保证内外温差要求。
10.施工安全措施
框架施工属于临近既有线作业,特制定以下安全防范措施: 10.1专职安全员在工地值勤巡视,防止非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并按“一人一机”标准防护。
10.2 特种作业人员实行持证上岗制度。
10.3所有作业人员进入施工现场,都要戴好安全帽和系好安全带。不准穿拖鞋、硬底鞋以防滑倒或摔下。
10.4施工中严格遵守用电、机械设备操作和车辆驾驶等各种安全规章制度。
10.5吊车吊装作业时,吊车支腿位置必需用建筑废料硬化,承载力满足要求,就位前支腿用枕木或方木支垫牢固。吊装作业时必须有专人指挥,在作业半径内严禁有人,严格按照吊车操作规程作业。如果现场有条件吊车应背对既有线作业.
10.6 加强施工生产和生活用电管理,由电工专人负责统一布线,不私自拉线。不使用裸线和地上拖拉电线,闸刀开关装匣上锁,并设置遮雨棚,做到“一机一闸一保险”。
10.7各种标识、标牌齐全,道路主要出入口设置交通指令标志,保证车辆和行人的安全。 11.水保、环保措施
14
紧密结合工程实际,控制施工污染,减少污水、废碴、废液、空气粉尘及噪音污染,严格控制水土流失。
各种施工机械车辆的废油、废水,要采用隔油池等有效措施加以处理,废油、废水要集中处理,不得随便排放和超标排放。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后排放到指定地点。 12.文明施工措施
施工期间确保施工区域周围环境的整洁和交通的正常进行,保证施工工地沿线单位和居民出入口畅通。施工现场排水畅通无积水,施工工地道路平整无坑塘,施工区域与非施工区域严格分隔。对施工现场和运输道路经常洒水湿润,减少扬尘。
工地现场施工材料必须堆放整齐,定期进行检查。 13.工程应急处理措施
13.1处置原则
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各司其职,密切协作,快速反应,迅速处置的原则。
13.2成立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项目部成立由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应急小组。工区成立由工区长为组长的应急小组。
13.3应急抢险材料准备
发生事故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脚手架、模板等结构失稳;2、人员高空坠落。
针对发生事故的几个方面,做以下项抢险材料准备:
15
⑴圆木桩、工字钢、钢管等支撑材料; ⑵挖掘机、吊车等施工机械。 13.4事故报告和处理
严格执行国家《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在工地出现安全生产事故时工区领导根据实际情况应及时上报项目部领导和安质部,严禁瞒报事故。
按“四不放过”原则进行事故处理,对因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玩忽职守造成伤亡事故的,按规定对事故责任者给予行政处分和必要经济处罚。
1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