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洛阳为例
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旅游资源是旅游开发和建设的对象物,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依托性因素 一、 洛阳的概况
洛阳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地处河南省西部,横跨黄河中游两岸,因位居洛河之阳而得名。洛阳北扼黄河,南望伏牛,东镇虎牢,西据崤函。\"山河拱戴,形胜甲于天下\",自古有\"天下之中\"之称。辖偃师、孟津、新安、洛宁、宜阳、伊川、嵩县、栾川、汝阳一市八县和涧西、西工、老城、瀍河、洛龙、吉利六城市区。总面积1.52万平方公里,市区面积544平方公里,总人口650万,市区人口151万。近年来,洛阳市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中国十佳魅力城市\"、\"欧洲游客最喜爱的中国十大旅游城市\"、\"中国最令人向往的地方\"、\"最值得向世界介绍的中国名城\"、等荣誉称号。 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洛阳素有\"九朝古都\"之称,为帝王之州、华夏文明发
祥之地。从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开始,先后有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13个王朝在此建都,时间长达1500多年,是中国有史以来建都最早、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时间最长的城市。 早在公元前2000年的夏代,大禹之孙太康便在洛阳偃师的二里头建都,取名斟鄩。是目前中国发现的最早的都城遗址,被誉为\"华夏第一都\"。周武王灭商之后,在洛阳营建国都。当时,洛阳称洛邑、新邑、大邑、中国等,所以\"中国\"这一名称最早便是特指\"洛阳\"。\"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自汉魏以后,洛阳逐步发展成为国际大都会,在不同时期曾数度名列世界大都会之首。从商周到隋唐,洛阳曾是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之一,与欧洲、北非和亚洲各国有着广泛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与往来。
辉煌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文化。 \"河图洛书\"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源头与核心。道教创始于洛阳,儒教兴盛于洛阳,佛教首传于洛阳,理学根植于洛阳。中国\"四大发明\"中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诞生于洛阳,这些都在推动中国文明的进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洛阳的历史名人灿若群星。老子长期任职周朝的守藏室之吏,写出了全世界有重大影响的《道德经》。班固的《汉书》、郦道元的《水经注》、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张衡的浑天仪、地动仪、许慎的《说文解字》……这些鸿篇巨制和科学成就,无一不得益于洛阳这块丰厚的文化沃土。东汉皇家官办的洛阳太学,曾经创下了莘莘学子逾3万人的世界记录。西晋左思的《三都赋》脍炙人口,誉满京师,留下了\"洛阳纸贵\"的千古佳话。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李贺、杜牧;书画家蔡邕、颜真卿、张旭、吴道子等,或出生于此、成长于此;或拜师于此、游学于此;或奉职于此、成名于此,皆与洛阳有着不解之缘,留下了无尽的千古绝唱和感人故事。
105位皇帝在洛阳执掌国家大权,而且死后大都埋葬于此,塞北商贾、江南才子更是趋之若鹜,云集洛阳,死后亦魂归这块风水宝地,于是,便有了\"生在苏杭,死葬北邙\"的古谚,致使邙岭冢头鳞次栉比,\"无卧牛之地\"。 三、山川秀丽、风光迷人
洛阳群山环抱,河流众多,山青水秀,风光旖旎,自然造化鬼斧神工,人文胜迹驰名中外。其旅游资源十分丰富,A级景区数量达到26家,其中5A级景区1家、4A级景区14家、3A级景区10家、2A级景区1家,位居全国各旅游城市前列。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的人文资源和在国内占绝对优势的自然旅游资源共14类69处。优美的自然风光与悠久的历史文化相映生辉,使旅游业成为洛阳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目前,洛阳已成为全国黄金旅游城
市、海外华人寻根问祖的热点城市。
古有\"洛阳八大景\",龙门山色、马寺钟声、金谷春晴、洛浦秋风、天津晓月、铜驼暮雨、平泉朝游、邙山晚眺;\"洛阳八小景\",东城桃李、西苑池塘、石林雪霁、廛壑朱樱、午桥碧草、伊沼荷香、关林翠柏、龙池金鱼。如今,多数景色美丽依旧,是人们休闲、观赏、娱乐的好去处。古景换新貌,新景次第出,洛阳处处美丽如画,人在其中醉若仙游。
作为中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洛阳市围绕\"千年帝都,牡丹花城,丝路起点,山水洛阳\"的城市品牌形象,整合旅游产品,逐步由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着力建设\"历史文化之都\"、\"休闲度假之都\"和\"国际性旅游城市\",形成了龙门石窟、白马寺、\"天子驾六\"博物馆、南部生态旅游区、黄河小浪底风景区、伏牛山滑雪场、高山牡丹园、《河洛风》舞蹈诗及《武皇十万宫廷乐舞》等\"八大精品\";历史文化板块、生态山水板块、节会板块、牡丹观赏板块、工农业游板块、都市风光板块、温泉休闲板块、旅游年票板块等\"八大板块\"。通过节会拉动,使洛阳春有牡丹花会,夏有小浪底观瀑节,秋有河洛文化旅游节,冬有伏牛山滑雪节,实现了洛阳旅游全年无淡季。
以\"老三篇\"龙门石窟、白马寺、关林为代表的一批文物古迹享誉海内外。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是国家首
批5A级景区,中国三大石刻艺术宝库之一。始凿于北魏孝文帝时期,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和北宋,营造时间400余年。石窟现存窟龛2345个,碑刻题记2800余块,佛塔40余座,造像10万余尊,雕刻精美,仪态万方,堪称中国和世界雕塑艺术的典范。奉先寺卢舍那大佛永恒的微笑,有\"东方蒙娜丽莎\"之称。
白马寺是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佛寺,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白马寺素有\"释源\"、\"祖庭\"之称,被誉为\"中国第一古刹\";关林是中国武圣关羽的颅冢,因安葬三国名将关羽首级而闻名天下。在中国三大关庙中是惟一一个集\"冢、庙、林\"三祀合一的关帝庙。
洛阳邙山陵墓群北邙陵墓区,汇集了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后唐6个朝代的帝王陵和陪葬群,有\"东方金字塔\"之称。位于邙山陵墓区的古墓博物馆,是一座以陈列历代典型墓葬为主要内容的专题性特色博物馆,堪称国之瑰宝。洛阳博物馆、东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千唐志斋博物馆、洛阳周公庙博物馆,以及龙马负图寺、洛出书碑、周公庙、王铎故里、二程故里、李贺故里、玄奘故里、范仲淹墓、二程墓等人文胜迹闻名四海,成为海外游子的心灵栖息之所和寻根问祖的一方圣地。
洛河是洛阳的母亲河,\"河图洛书\"的动人传说以及三
国时著名文学家曹植脍炙人口的《洛神赋》,给洛河平添了一丝风雅与神韵。
在河洛盆地绵延无际的伏牛山深处,依次分布着世界地质公园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伏牛山、\"人间仙境\"白云山、\"北国水乡\"重渡沟、\"北国第一洞\"鸡冠洞、国家森林公园花果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洛阳黄河湿地,以及奇石突兀、清水长流的天池山,风光如画、景色优美的西泰山,石瀑天挂、翠竹送香的神灵寨,层峦叠嶂、奇景荟萃的龙峪湾,气候宜人、风景独特的养子沟和山势险秀、香火不断的老君山等,天赐美景,如诗如画,陶醉其中,令人流连忘返。
三、牡丹花城,国色故里
\"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牡丹是中国传统名花,雍容华贵,国色天香,品格高洁,富丽堂皇,寓意吉祥富贵、繁荣昌盛,象征着中华民族泱泱大国的风范。洛阳牡丹的栽培始于隋,鼎盛于唐,宋时甲于天下。 武则天皇帝与牡丹的传说,给洛阳牡丹赋予了独特的传奇色彩。相传武则天在首都长安时,一日大雪纷飞,寒气逼人,乘酒兴醉笔写下诏书:\"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百花慑于此命,一夜之间绽开齐放,惟有牡丹抗旨不开。武则天勃然大怒,遂将牡丹贬至洛阳。刚强不屈的牡丹一到洛阳就昂首怒放,这更激怒
了武后,便又下令烧死牡丹。谁知牡丹枝干虽被烧焦,于来年春天反而开得更加茂盛。因此,牡丹遂有\"劲骨刚身\"、\"焦骨牡丹\"之赞誉。
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一首《赏牡丹》:\"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洛阳人自古以来就爱牡丹、种牡丹、赏牡丹,对牡丹情有独钟,形成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牡丹文化。 四、区位优越、交通便利
洛阳自古为\"十省通衢\",处于中国东西贯通、南北过渡的居中地带,具有承东启西、纵贯南北的区位优势。
洛阳旅游资源的优越条件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然而,洛阳旅游业存在的诸多不足也是不能
忽视的。
一、旅游资源开发缺乏合理规划与科学管理,未能形成整合效应。洛阳旅游资源极其丰 富,但目前看来其开发利用程度还较低。除几个重点景区(点),如龙门石窟外,其他大部分 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尚处于初级阶段。表现在:旅游开发经营处于自发状态,各守领地,随 心所欲。很多景点由农民自主开发,很好的资源被破坏,景区环境卫生、文化品位与服务质 量都比较差。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合理规划与科学管理,大家对旅游资源保护意识也较为 薄弱,与旅游相关的配套设施存在问题。表现在:
一些野外景区缺少垃圾桶,食用品垃圾随 处丢弃。有些地区出现盲目、过度开发的情况,对旅游资源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如嵩县由于 开发矿产自然资源而对生态旅游资源的破坏。一些重点景区医疗急救能力低,隐患大。如果 发生突发事件,这些中心则无力救治。如:重渡沟风景区。还有些地区存在匆忙上马、盲目 开发,近距离重复建设等问题;此外,个别地区在建设过程中贪大求洋,高档宾馆饭店增长 过快,超过市场需求;也有的地方重开发轻保护、重建设轻管理,致使出现旺季游客数量失 控、文物古迹屡遭破坏等问题。
另外,国际旅游大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国际旅游产品结构急需丰富;目前洛阳多年形成的以“牡丹花会”为媒介的集龙门、白马寺观光型旅游,己很难满足国外 游客日益丰富的需求;目前洛阳多年形成的以“牡丹花会”为媒介的集龙门、白马寺观光型旅游,己很难满足国内外游客;促销方式落后等因素阻碍了洛阳旅游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影响游业的发展水平,影响旅游业的产业结构。
旅游业与旅游资源的关系
(以洛阳为例)
院系:地理与旅游学院
专业:旅游管理 年级:2010级 姓名:黄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