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行业热点 新车 试驾评测 养车用车 车型库
当前位置:首页不同浓度矮壮素对藜麦株高的影响

不同浓度矮壮素对藜麦株高的影响

2023-05-06 来源:好土汽车网
导读 不同浓度矮壮素对藜麦株高的影响
植物保护学 现代农业科技2015年第23期 不同浓度矮壮素对藜麦株高的影响 刘瑞芳 贫超 申为民 童燕 纪威 李海燕 刘少华 ( 河南省安阳市农业科学院,河南安阳455000; 滑县瓦岗寨农业服务中心) 摘要 为了减少藜麦生长过高产生的倒伏问题,采用了不同浓度的矮壮素对58日龄的藜麦苗进行处理,结果显示浓度为3 200 mg,l【g 的矮壮素效果最好,浓度为3 200mg,kg以上的矮壮素则会产生药害。 关键词藜麦;矮壮素;浓度;株高 中图分类号Q949.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lOO7—5739(2o15)23一o156—0l 藜麦属藜科,双子叶植物,植株呈扫帚状,株高从几十 厘米到3 m不等,根系属浅根系。从海平面至超过4 000m 都有分布,食用的品种主要种植在安第斯山海拔3 000 m以 上、降雨量在300mm的高海拔山区。藜麦是印加土著居民 的主要传统食物,古代印加人称之为“粮食之母”。联合国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概况 试验在河南省林州市原康镇重兴店村进行(北纬 35。52 36.79”,东经113。39 28.43”,海拔966 m);供试藜麦品 种为安藜2号,由安阳市农业科学院提供;试验药剂为50% 农组织认为藜麦是唯一一种单体植物即可基满足人体基本 营养需求的食物,正式推荐藜麦为最适宜人类的完美的全 营养食品[ 。 矮壮素(商品名为串串红)。由安阳市全丰生物科技有限公 司提供;试验时间为2015年7月2日10:30—14:00,风力1 级,多云;试验藜麦苗龄为58 d。 1.2试验方法 从2007年起我国开始规模化种植藜麦,截至2015年, 藜麦在我国的种植面积已经超过3 333.33 hm .并且在迅速 扩大。在藜麦产业蓬勃发展的背后,有一个问题困扰着藜麦 试验共设I1个处理,以清水为对照。每个处理3次重 复,每次重复10株,每个重复的药剂用量为1 000 mL,喷洒 种植者——藜麦倒伏。藜麦是一个未经严格选育的半驯 化的农作物,基因表现力丰富,可在不同的环境中产生较大 的变化。藜麦原产地主要在海拔3 000 m以上、降水量300 mm的高海拔山区,这里生长的藜麦平均高度在1.2 m左 右;而我国种植藜麦的地方从700~3 000 m都有分布,而且 主要集中在海拔2 000 m以下降水量在600 mm以上的地 方,这些地方由于温度高降雨量大。藜麦可以很轻易地长到 1.8 m以上,甚至可达3 m,而在原产区株高只有1.3 in左右。 药剂前登记每个处理对象的株高并进行编号(表1)。将配好 的药剂全株均匀喷洒,处理后的植株用红绳做标记,在药剂 处理后第10天,对每小区藜麦的株高进行登记。 表1各处理设计情况 藜麦本身是浅根性作物,茎秆脆弱,这就非常容易发生倒伏 和茎秆折断现象。以藜麦主产区山西静乐为例,每年倒伏的 藜麦约有1/3,给藜麦种植户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不便 。 矮壮素是一种常见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常用于小麦、水 稻、棉花、烟草、玉米、番茄等农作物,抑制作物细胞伸长,能 使植株变矮,秆茎变粗,防止作物徒长倒伏。本试验以大田 藜麦为对象,喷施不同浓度的矮壮素,观察分析不同浓度的 2结果与分析 采用不同浓度的矮壮素处理藜麦,不同处理的藜麦株 高如表2所示。通过对喷洒过矮壮素的藜麦进行观察,发现 所有喷施矮壮素的植株都有一定程度矮化效果.施用矮壮 矮壮素对藜麦的株高造成的影响,最终筛选出合适的浓度, 以降低藜麦株高、减少倒伏现象的发生[5-6]。 表2不同浓度矮壮素对藜麦株高的影响 通讯作者 收稿日期2015—10—27 156 (下转第160页) 植物保护学 保险,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减少风险。 2.3规范运行。强化管理有序 各镇农业部门按照“六有”标准,积极指导和帮助专业 现代农业科技2015年第23期 管理作出了明确规定,为扶持、指导和规范专业化统防统治 组织指明了方向,各地要认真贯彻执行。进一步强化对专业 化防治组织的指导,建立完善管理制度,落实监督管理措 化防治组织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技术规程和服务记录 档案,对专业化防治组织合同(协议)签订、药剂采购、技术 施,确保专业化统防统治的顺利开展,及时对服务组织提供 病虫害发生信息和防治技术,掌握防控主动权,加强培训, 培训好作业人员的业务知识。推广绿色防控技术,使用高 效、低毒的环境友好型的农药和生物农药,积极稳妥地从种 植到收获全程服务,提升专业化统防统治的水平。 3.4扩大示范效应。提高专业化统防统治的覆盖率 专业化统防统治是解决干家万户防病治虫难题的有效 途径,是植保工作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发展前景 十分广阔。各地要根据本地区农业生产的实际,因地制宜在 水稻病虫害防治上推广,建立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示范区, 注重培育典型事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争取用3~5年时 方案、实施防治、效果评估等多个环节进行跟踪检查,促进 了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的稳步发展。 3发展对策 3.1重点扶持专业化统防统治的组织 树立公共植保的经验,从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保护生态环境、支持农业、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的角度出发, 市、镇要积极争取地方财政资金扶持,充分利用产粮大县粮 食创高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资金,农资直补资金、重大 病虫害防控专项。农机购机补贴和阳光工程等项目的资金, 加快推进兴宁市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的发展,促进统防统 治连片实施嗍。 间,逐步实现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全覆盖[5-61。 4参考文献 [1]1徐月华.永定区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现状与发展对策叨.福建 农业科技,2015(5):77—80. 【2】陈将赞,丁灵伟,戴以太,等.天台县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的现状、问 题与对策分析 .中国稻米,2012(6):75—77. 【3]况登,胡琼,毛吉业.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实施效果与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2013(21):178—179. 【4】李丹,刘红梅,何海永,等.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的防控效 果m.贵州农业科学,2012(5):78—8O. [5】金茂义.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的主要做法及成效叨.现代农业科技, 2010(21):230—231. [6】肖俭银,杨力红,曾祥锌,等.青山桥镇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的 3.2集成病虫害防控技术。提高专业化统防统治水平 专业化统防统治的发展给病虫防控技术和植保机械使 用技术提出新要求,各级植保部门要根据专业化统防统治 的特点和要求,组织开展新农药、新型植保机械的试验示范, 及时解决病虫防控技术难题,集成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 物防治、生态控害等多种技术,优化组合病虫防治技术方案, 不断提高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和专业化统防统治的整体水平。 3.3规范管理,提高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的水平 服务质量对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的建立、运行和监督 (上接第155页) 实践和思考『J].湖南农业科学,2011(8):l1一l2. 规范管理相对人检疫行为,强化了植物检疫行政执法,维护 了产地检疫、调运检疫和市场检疫的正常秩序,有效地防止 了检疫性有害生物的传播蔓延 。 4参考文献 【1】王春艳.植物检疫工作中主要问题的思考叫.承德职业学院学报, 2006(1):102—103. 《植物检疫登记证》1 549份,其中新办、换发或变更《植物检 疫登记证))413份,年审《植物检疫登记证》1 136份。 3体会 通过开展农业植物检疫登记,使植物检疫机构深化植 物检疫工作得以实现,变被动受理为主动实施检疫。植物检 疫机构通过检疫登记,能够充分掌握种子、苗木的生产经营 单位情况,同时也提高了植物检疫机构的社会地位,融洽了 植物检疫机构与检疫管理相对人之间的关系。 [2]赵时峰,王海燕,成文华,等.县级植物检疫机构工作经验及发展建 议fJ1.植物检疫,2012(2):83—85. f31文家富,陈光华,李高民.实施植物检疫注册登记强化植物检疫源头 管理[J].植保技术与推广,2002(4):32—33. [4]段晓炜,任自忠,李淑静,等.开展植物检疫登记规范植物检疫行 为『J1_中国植保导刊,2009(9):36—37. 通过对检疫管理相对人实施植物检疫登记管理制度, (上接第156页) 验的进行和参阅别人的试验,带来了更多的疑问,如58日 龄的藜麦是否是喷施矮壮素最合适的苗龄;喷施次数、浓度 素浓度越高矮化效果越明显。但随着矮壮素浓度的增加,矮 壮素对藜麦的药害也表现出来。在处理6中,藜麦叶片开始 出现黄化现象,说明藜麦已经受到了矮壮素的药害,同时也 发现高浓度的矮壮素只对已经长出的老叶产生药害,对于 新长出的叶子无明显影响。而处理9藜麦开始出现死亡,说 明矮壮素剂量过大,藜麦已无法承受。结果表明,在可接受 和用药量的问题;喷施矮壮素对藜麦根、茎、生物产量、经济 产量以及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如果将来条件允许,将力求安 排此方面的试验。 4参考文献 【1]刘景丽,孙长礼,王春兰,等.民和县藜麦种植试验报告[J].青海农技 推广,2015(1):59—6O. 的剂量中,以3 200mg/kg浓度的处理效果最好。 3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矮壮素浓度为3 200 mg/kg的处理效果 最好。笔者在2013年就注意到了藜麦倒伏问题,并于2014 年7月做了不同浓度矮壮素试验,因为起始浓度和最高浓度 过低(50~1 000 mg/kg),结果不是很理想。2015年又将该试 验重新调整,最终找到了一个较为合适的浓度。但是随着试 】60 【2]王晨静,赵习武,陆国权,等.藜麦特性及开发利用研究进展们.浙江 农林大学学报,2014(2):296—301. 【3】贵兴,杨修仕,么杨.中国藜麦产业现状[J].作物杂志,2015(5):1—5. 【4]王黎明,马宁,李颂,等.藜麦的营养价值及其应用前景[J].食品工业 科技,2014(1):381—384. [5]黄杰,杨发荣.藜麦在甘肃的研发现状及前景[J】.甘肃农业科技,2015 (1):49-52. [6】6肖正春,张广伦.藜麦及其资源开发利用叨.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14 (2):62-6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