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3969/j.issn.2096-7853.2021.01.037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1年1月20日
Jan.20 2021
Journal of Kaife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Culture & Art
《活着》中前景化语言英译研究
程秀洁
(陕西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摘 要:前景化语言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语言表达形式,能够增加文本艺术及表达效果,吸引读者,形成独特的文学风格。研究前景化语言的翻译,更有利于评判原文文学风格与艺术效果在翻译过程中的保存与丢失。小说《活着》中包含大量前景化语言,这些前景化语言将文本主题与风格凸显得更加深刻。以白睿文英译本为参照,比较原文与译文中前景化语言的翻译,探究英译本是否成功再现了原文的艺术效果。
关键词:《活着》;前景化语言;英译;艺术效果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7853(2021)01-0086-02一、研究背景
前景化语言是一种独特的语言表达形式,具有重要的文体价值,对于帮助理解作品的主题和文体风格都有重要意义。同时,它赋予作品独特的文体特征,使其获得更大美学价值,产生独特的效果。文学作品使用前景化语言可以充分展现作者深厚的语言功底和独特的创作思维,增强文本的艺术效果,吸引读者注意力。对于文学翻译,译者除忠实地表达原文外,还需兼顾原文的语言风格等。那么,文学作品中前景化语言的英译质量必要得到保证,必须再现原作的语言风格,使译文达到与原文相同的美学效果。
二、前景化理论
“前景化”概念源于绘画艺术,指画家以超出一般性期待的手法,把要突出表现的艺术形象作为前景(foreground),在作为陪衬的背景(background)中凸显出来。英国当代语言及文体学家利奇(Geoffrey Leech)将前景化分为数量型和质量型:前者指作家“为了作品的美学价值和主题意义对标准语言(语法)有意识的违背或偏离”,后者指作家“为了同样的目的而频繁采用的某种语言结构”[1]。韩礼德以此为基础,从功能语言学角度对前景化作出更明确的阐释。他认为,前景化是“有动机的突出”,这种引人注目的偏离只有与作者或语篇整体意义相关或具有一定功能时,才会具备文体价值。20世纪末,叶子南首次将前景化理论引入翻译实践研究,语言内部的前景化研究才得以拓展到语际间。
概括而言,前景化是文学文体学研究的重要概念之一,是作者自觉选择有悖常规的语言形式以实现特定美学目的的结果[2]。前景化语言更是近些年
收稿日期:2021-01-04
作者简介:程秀洁(1998— ),女,河南三门峡人,陕西师范大学外国学院英语笔译专业201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笔译。
文学作品语言研究的一大热点。笔者认为,分析这
样的前景化语言有助于读者理解作者意图和把握文本主题,下文将以《活着》为例简要分析。
三、《活着》中前景化语言的英译
《活着》是我国当代作家余华的代表作之一,入选改革开放40周年最有影响力小说。作者余华也因该作品荣获法兰西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种种荣誉足以彰显该书的重大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作者以平白朴素的语言叙述,于细节处使用前景化语言,将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生活中的温情与绝望也描写得淋漓尽致,对凸显小说主题起画龙点睛之用,鲜明体现了作者的写作风格。研究文学作品中的前景化语言,要先明确前景化语言类型,了解原作者此处的使用意图与效果,再进行译文分析,查看译文是否产生相同的艺术及美学效果。
(一)数量型
数量型前景化是语言前景化的一种手段,在特定的语篇中,重复使用某一词汇、结构等,以增强文字表达效果。数量型语言不是语言本身有多么反常态,而是本身出现的频率非常高,足以引起读者的高度重视,表达作者的强烈语气[3]。数量型前景化语言包括重复与平行。例(1):
原文:那天晚上我抱着有庆往家走,走走停停,停停走走,抱累了就把儿子放到背脊上,一放到背脊上心里就发慌,又把他重新抱到了前面,我不能不看着儿子。[4]P123
译文:That night I carried Youqing home. I kept stopping from time to time on the way. When my arm got tired from carrying him, I’d put him on my back for a while. But each time I placed him on my back I’d
·86·
instantly start to panic, so I’d hold him again in front of me. I couldn’t help but look at my son.[5]156-157
此处福贵老人突然收到儿子的死讯。从前文行文表达间看不出父子之间该有的温情,而最后一句“我不能不看着儿子”深刻体现了父子对儿子深深的爱。读者可以从“走走停停,停停走走”这一重复表达中深切感受到福贵的悲痛之情。在笔者看来,译文此处的处理不尽如人意,译文并未再现重复的艺术手法。译文虽成功表达原文停停走走的字面之意,但难以达到原文的艺术效果,让人很难像原文一般从字里行间感受到福贵老人的悲伤。例(2):
原文:做牛耕田,做狗看家,做和尚化缘,做鸡报晓,做女人织布,哪头牛不耕田?这是自古就有的道理。[4]5
译文:Oxen plough the fields, dogs watch over the house, monks beg for alms, chickens call at the break of day and women do the weaving.Have you ever heard of an ox that did not plough the land? This is a truth that has been with us since ancient times.[5]6-7这是疲惫的犁田老牛想要偷懒时,福贵老人所言,意指做好自己分内之事。原文此处使用平行化的前景化语言,具备形美的同时产生了一定音美,使福贵所言读起来更加朗朗上口,实现音韵和谐。总之,平行结构提高说理内容的接受程度的同时,增加了语言表达的艺术效果。译文采用直译法,保留原文的平行结构,成功再现了原文的形美,但音美未得以保留。总之,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有意识地保留原文的平行结构,若能再现原文之音美,便是锦上添花。
(二)质量型
质量型前景化指作者有意识地使用一些打破常理的语言表达形式,以达到特殊的艺术效果。下文将探讨小说中语法偏离和语义偏离。例(3):
原文:村里人又惊又奇,就是前两天,还有人说我们是——“两个老不死。”[4]183
译文:Everyone in the village is shocked. Even just the other day someone said we were “a couple of old bastards that just won’t die.”[5]234
福贵不顾他人之言买了头羸弱老牛为伴,村人唤这一人一牛为老不死。文本此处以破折号结尾,展开新段落,打破破折号常规用法,意在突出“不死”这一关键信息。福贵老人惨遭命运折磨,可他坚强地和老牛努力一同生活着。作者以此偏离,凸显小说“活着”的主题,让读者能深刻理解原文。令人
遗憾的是,译文作者忽略了此种艺术手法,段落的划分和不同寻常的标点用法在译文中并未得以呈现,小说主题也难以深刻凸显。笔者认为,此处译文有待改善。例(4):
原文:我们这辈子也算经历了不少事,人也该成熟了,就跟梨那样熟透了该从树上掉 下来。[4]134
译文:We’d been through a lot in this life, and just as a pear falls from a tree when it’s ripe, we were also getting to ripe old age.[5]171
“生死”是小说的主题。老人早已将生死看得十分透彻,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以淡然态度看待生死。家珍以“熟透的梨子从树上落下”的比喻暗示自然死亡,她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译文采用直译,完全保留原文修辞,再现原文强化小说主题的艺术效果。此外,译者对于语序的调整似乎也更加符合英文语言表达习惯,可以说是十分成功的译文。
结语
研究分析白睿文英译本可以发现,译者大多使用直译法,对平行结构和语法偏离两种前景化语言处理得较为到位。两种前景化语言都得以在译文中成功再现,虽有语言上的细微调整,但最终还是忠实地还原了原文的艺术效果和精神要领,增强了读者的阅读体验。美中不足的是,对于重复和语义偏离这两种类型,译者有几处选择忽视了原文中的表现手法,以寻常语言表述,丧失了原文的艺术效果,致使译文主题凸显不如原文深刻。整体而言,白睿文译文忠实地传达了原文的语义,是一部较为优秀的译作。文中前景化语言的保留,是对原文作者极大的尊重与肯定,于目的语读者也是一大幸事,忽略的前景化语言则是译文需改进之处,其他译者需以此为鉴,取长补短。
参考文献
.前景化视角的翻译研究综述:回顾与展望[J].辽
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105-108.
韩启群.前景化与小说翻译研究:以《愤怒的葡萄》
译本为例[J].名作赏析,2019(12):34-37.
.《十九大报告》前景化语言特征分析[J].现代商
贸工业,2019(33):176-177.
.活着[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3.
:
Anchor Books,2003.
(责任编辑:梁士奇)
·87·
[1]黄春梅[2]何花莲子,[3]朱授稳[4]余华[5]YU H. To Live: A Novel[M].BERRY M,Trans. New York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