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和《大纲》在课程内容和体系方面的比较
和《大纲》相比,《标准》确定的课程内容体系有比较明显的特色。
我国历年的生物教学大纲一般提出“从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和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出发,认真选取生物学基础知识;选取生物学基础知识,必须做到理论密切联系实际;适当选取反映现代生物科学水平的生物学基础知识\"等确定教学内容的原则。2000年《大纲》在原有3项原则的基础上又增加了3项原则:“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需要出发,选取有关的观察、实验、参观、实践活动等内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探究能力和自学能力;从加强思想情感教育和建立生物学基本观点的要求出发,重视选取有利于对学生进行这方面教育的生物学基础知识;选取生物学知识,注意知识的纵向和横向联系\"等. 从要求层次上看,2000年《大纲》明确提出选择“必需的、学生能够接受的生物学基础知识\",明确提出“适当选取反映现代生物科学水平的、基础性的、学生能够接受的生物学知识”,体现了义务教育的基础性。
《标准》没有像《大纲》一样,提出确定教学内容的原则,而是在鲜明地提出三项课程理念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人与生物圈”为主线的课程设计思路:
遵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基本精神,在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基础上,根据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重视对初中学生进行全面的科学素养教育,体现国家对学生在生物科学知识和技能、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体现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综合考虑初中学生发展的需要、社会需求和生物科学发展三个方面,《标准》选取了10个主题:科学探究,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与环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人,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生物的多样性,生物技术,健康地生活。
考虑到具有关心、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是九年义务教育重要的培养目标,结合生物学科特点,内容标准突出了人与生物圈.植物和人是生物圈中两类作用最大的生物,因此,将生物圈中的植物和生物圈中的人各列为一个主题。动物和细菌、真菌等生物在生物圈中也具有重要作用,考虑到各门类动物形态结构和生理知识比较繁多,其中很多生理知识和人体生理知识有较大的相似性,因此,除了将“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单列为一个主题外,其他知识主要分散在相关主题中.
考虑到生物技术发展迅猛,已经显现出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并正在越来越多地影响每个普通公民的生活和发展,因而安排“生物技术”主题。
考虑到使每个学生学会健康生活是义务教育阶段培养目标之一,也是生物课程的一项重要任务,因而单列“健康地生活”主题。
《标准》与《大纲》确定的内容体系的特色表现在多方面(见表2)。
表2 《标准》与《大纲》确定的课程内容体系及其特色举例比较 作者: 来源: 时间:2009—9—2 15:40:10 阅读76次 【大 中 小】
内 容 体 系 比 较
现行大纲内容框架分为5大
部分:
植物的形态、结构、分类 细菌、真菌、病毒 动物的形态、结构、分类
人体生理卫生 遗传、进化、生态
新标准内容框架分为10个一级主题:
科学探究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生物与环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生物圈中的人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
生物的多样性 生物技术 健康地生活
突破点表现在: 改变了沿用多年的以“动物学”、“植物学\"和“生理卫生”等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构建了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的课程体
系.
院士及专家对此评价为“是重大突破”。
内 容 案 例 比 较 (1)
植物学内容:学科体系,难
度较大 植物的形态结构和分类 种子的结构和功能 根的结构和功能 叶的结构和功能 茎的结构和功能 花的结构和功能 果实的结构和功能 植物的类群:藻类、苔藓、
蕨类
裸子植物、被子植物(被子
植物的分类)
植物学内容:人与生物圈体系,难度降
低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绿色植物的一生
绿色开花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植物的类群部分放在“生物的多样性\"
里.
突破点表现在: 适当降低教学难度,面向全体学生,果断删除过去认为不能不学但对学生未必非常有用的知识。
院士及专家对此评价为“步子迈的较大,应
该肯定”。
内 容 比 较 案 例 (2)
落实“形成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目标达成的支撑明显欠缺: 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
系 生态系统的组成 食物链、食物网 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落实“形成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目标达成的支撑明显强
劲:
举例说出水、温度、空气、光等是生物
生存的环境条件
举例说明生物和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
系
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 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
《标准》较好地把教学目标规定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
有机地融合。 例如,左侧大纲虽然也提出相关目标,但仅仅靠知识点难以达到目标要求.右侧《标准》栏中的黑题字部分就是情
生态农业 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建立自
然保护区的意义 保护植被的意义 控制人口的意义 鱼类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保护鸟类的多样性 保护哺乳动物的多样性
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解释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
积累
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
的
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确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 参加绿化家园的活动 举例说明人对生物圈的影响 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行动计划 关注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 说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和知识、能力目标融为一体
的反映. 同时,又通过评价方式的改变,保证教学目
标全面达成。
没有能够构建起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相对统一的体系,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颁布的生物教学大纲一直试图解决而未能解决好的一个问题.课程目标体现了国家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具体要求,课程内容应该为完成课程目标服务。建国50多年来,虽然我国的生物教学大纲的课程目标一直制定得比较全面,不仅包括知识、技能方面的要求,也包括能力、思想道德、态度等方面的要求。但是,大纲中的课程内容则主要体现为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以2000年新《大纲》为例,全面而明确地提出了“知识方面、能力方面、思想情感方面\"的课程目标,特别值得肯定的是明确提出“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形成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等目标。但是,在课程内容方面,则仅有“鱼类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保护鸟类的多样性”、“保护哺乳动物的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意义\"、“保护植被的意义”等知识性内容以及部分实验和实践活动。如果说上述内容确实能够使学生学习到有关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保护环境意识方面的知识内容的话,那么,其中含有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目标则明显地缺乏必
要的课程内容的支撑.
《标准》则在构建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相对统一的新体系方面迈出坚实的一步。《标准》将知识要求和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都列入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标准”,真正将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统一于一体.例如,《标准》在各主题中分别列入“确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参加绿化家园的活动”、“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关注食品安全\"、“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行动计划\"、“认同优生优育”、“关注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关注生物技术的发展对人类未来的影响”、“养成青春期的卫生保健习惯”、“关注癌症的危害\"、“拒绝毒品”、“运用一些急救的方法”等融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于一体的内容,有利于课程目标的真正达成。再如,《标准》制定的“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的课程目标也得到充分体现,《标准》的“具体内容目标\"删除了过去教学大纲中解剖动物、采集植物标本的内容,代之以观察、栽培、饲养、保护动植物的内容,并通过案例的形式,明确而具体地传递这一信息。例如,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案例中,明确提出“活动完成后将鼠妇放回大自然”。另外,《大纲》虽然也提出要指导学生“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但主要停留在能力和技能方面。《标准》则明确提出“将科学探究引入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的内容标准,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使学生能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体验科学过程与科学方法,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
能力和科学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创新精神”,并在此基础上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内容的一个一级主题.这样,《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就得到了具体地贯彻。
生物课程标准解读(第二部分)
作者: 来源: 时间:2009—9-2 15:47:57 阅读250次 【大 中 小】
专题一:生物新课程的理念 一、初中《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 (一)面向全体学生
长期以来,教育一直充当着“牧使”、“教化”的角色。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教师\"的\"师”的含义就是“凡能率众能牧民者”。这就是传统的学生观。新课程的学生观则认为学生是发展的人、是独特的人、是独立的人。
说学生是发展的人,其意义是: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只有掌握了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并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应该对教育好每位学生充满信心。学生还不是一个成熟的人,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成长起来.
说学生是独特的人,其意义是:学生是完整的人,必须反对那种割裂人的完整性的做法,还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给予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力量的时间和空间。珍视学生独特性和培养具有独特个性的人,应成为我们对待学生的基本态度。独特性也意味着差异性,差异性不仅是教育的基础,也是学生发展的前提,应视为一种财富而珍惜开发,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
说学生是独立的人,其意义是: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教师要想让学生接受自己的教导,首先就要把学生当作具有独立性的人看待,使自己的教育教学适应他们的情况和发展规律,而不是强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正如每个
人都只能用自己的器官吸收营养物质一样,每个学生的学习也不能“越俎代庖”.学生还是责权主体,这是建立民主、道德、合法的教育关系的基本前提.强化这一观念是时代的要求。
确立现代的学生观,有助于理解“面向每个学生”的课程理念。初中《生物课程标准》确定的“面向全体学生”的课程理念,强调的是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提出了全体学生通过努力都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有较大的灵活性,以适应不同学校的条件和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和高中阶段的“面向每个学生”的课程理念相比,虽然强调要实现“因材施教\但是初中阶段的“面向每个学生”的课程理念更加强调的是全体学生通过努力都应达到的基本要求,而不是将教学资源、精力、关注点更多地放在“因材施教”上。
面向全体学生首先就意味着“教育就是服务\就是教育在制度、目标、措施与方法层面上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就是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向他们提供最恰切的教育,使具有不同天赋、潜能,不同气质、性格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都能得到最充分的发展,以便他们在社会生活中能够找到自己应处的位置,最充分地实现他们作为人的价值。
面向全体学生也意味着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要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同等的学习机会,使所有的学生通过生物学课程的学习,都能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提高,获得发展。
课堂教学本来可能“充满变数”,但无论如何变化,“面向全体学生”是永恒的.将“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落实到日常的课堂教学中,便是尽可能地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机会,让学生更多地体验到被人关注、被人爱护的温暖与幸福,更多地体验到自由探索与成功的快乐和自豪,更多地感受到人性的光明与和熙,感受到仁慈、宽容与敬业的力量(案例1).
案例1: 巧化课堂上出现的问题
这堂生物课的课题是《植物根的生长》。按照备课的设计,本节课主要完成的教学目标是识别根尖的基本结构,培养学生实际动手实验操作及观察的能力.
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植物种子的萌发,谁还记得种子萌发的过程中,最先突破种皮的是哪一结构?(生答:胚根)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根开始迅速生长。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植物根生长方面的知识,请同学们将课本翻到50页,我们一起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没有华丽的词语,却很自然的导入课题.
接下来,我板书课题,同学们按要求快速阅读根尖的结构这一自然段,找出自己所发现的部分,并解答这些问题.约过一分钟,有半数左右的同学高高地举起了手,看来还有一部分
同学没有找好,我就让同学们以分好的小组为单位快速讨论一下。这一来,气氛一下活跃了起来,彼此交流热烈、积极。很快热闹的氛围消失了,室内一下静了下来,我当时有些吃惊:怎么了?出什么事了吗?
一位同学说,老师,没出什么事,我们已经交流完了,就等着回答呢。噢,没事就好。接下来,课堂进行的很顺利,尤其是在操作显微镜观察根尖结构时,同学们显得更是兴奋、积极。我巡视在各实验小组间,同学们三三两两围在一起,一会你观察,一会儿我观察,还不时的研讨,此时我的心情比学生们还高兴,毕竟这堂课不同寻常:除上课的同学们之外,听课的还有市里的两位教研员,学校的三位领导,同学们这样放得开,课进行的这么顺利,我想一定会得到领导的好评。正在我高兴之时,烦心的事儿却发生了。就在实验观察即将完毕时,有两个小男生一边收拾实验器材,一边竟然在下面拳头对拳头打闹起来.虽然他俩觉得很隐蔽,但我毕竟看的很清楚,他们身后不远处的领导相信也会看得到。当时我真是生气极了,太胆大包天了,有这么多领导听课,竟然还这么放肆。但转而一想,实验的成功可能使学生兴奋起来了,有些举动是孩子的天性,干万不能发脾气.学生也需要尊重,他们也有自尊心,不能伤了他们,可又不能不说呀,同学们都看着呢。于是我转移话题:“同学们在刚才的实验操作观察过程中,都表现得很认真,合作的很好,直到现在仍有两位同学在热烈的‘合作',积极的‘交流’呢。我想在稍后的自我评价中,他们会表现的更加出色”.没有一句批评,没说什么事,也没指明是谁,他们俩竟悄悄的停住了手,而且在自我评价练习中真的表现很积极、主动,课就这样结束了。
我没有想到的是,这堂课,领导尤其是市教研员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特别是对我处理两名打闹的男同学的做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是呀,人都需要尊重,同学们也有自尊啊!
(黑龙江省宁安市海浪一中 顾士林)
点评:一句“人都需要尊重,同学们也有自尊”,把教师观念的转变一清二楚地表现出
来.在这一短小的教学片断中,当教师让学生讨论交流时,“学生交流热烈、积极\",“三三两两围在一起,一会你观察,一会儿我观察,还不时的研讨”,反映出学生是欢迎教师课改的,希望有自主实践的机会。
有些教育专家对“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更有具体界定,认为这意味着在教学中,应表现为关注每个学生,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关注的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的实质是用心施教,而不是学科体系的传声筒;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关注的实质是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在学科知识增长的同时也成为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
《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面向全体学生\"的课程理念,有赖于对义务教育的理解: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是大众教育,而不是精英教育;义务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普通公民,而不是科学家;义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提高科学素养,而不是专业素养。
(二)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关于科学素养的界定一直难以统一,但科学的迅猛发展又对科学素养给与更多的关心和重视,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literacy一词几乎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文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这是因为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要想驾驭当今科学的飞速发展,不仅需要有优秀的科学研究人员进行开创性的研究,更需要全体国民科学素养的提高。这样才能满足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对各行各业普通劳动者素养要求的提高,同时满足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的现代生活对普通国民更好地生活的需求。
我国著名的化学家、原中国科学院院长卢嘉锡认为科学家的“元素组成”是C3H3,即清醒的头脑(clear head)、灵巧的双手(clever hands)、洁净的习惯(clean habit)。有的科学家则明确提出“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教育给予人的无非是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遗忘掉的时候所剩下来的东西。”剩下来的东西就是科学素养。有的教育家进一步论述科学素养,认为科学素养包括智力因素(知识结构、智力结构)和非智力因素。它们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形成一个综合性、整体性的科学素养结构。其中知识结构是整个素养结构的基础,智力结构是在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形成的,并反过来促进知识结构的进一步完善,智力结构是科学素养结构的主干。如果说知识和能力是科学素养中的能力因素,那么非智力因素就是科学素养中的动力因素.
科学素养的知识结构是由结构合理的、扎实的基础知识所组成。科学素养的智力结构则是人的认识能力的总和,包括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科学素养的非智力因素结构是人的素养结构中的最高层次,是由道德、意志和审美结构所组成的统一体。
生物课程是自然科学课程,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方面有着重要的任务.科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未来公民的科学素养。公民的科学素养主要包括:科学观念、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的实践能力等方面.
图1 科学素养结构示意图
《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提高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简言之,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其结构不仅包括一般意义上的“科学知识、技能、方法和能力”,还包括科学素养的核心“科学精神、态度、价值观\"等,提高科学素养是指全面提高科学素养。其实,日常课堂教学就是教师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机会,切实改变教学观念就会抓住每个这样的机会,将看似“平淡”的
教学演绎为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和风细雨”(案例2)。 案例2:一段生物辩论课实录
师:同学们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存在着许多病原体,我们也已经学习了人体的前两道防线。如果两道防线被突破怎么办?
生1:我想人体一定还会有更好的办法阻止它们。
师:对,这们同学回答很好。这节课咱们共同探讨“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到底是什么? 生2:是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师:你能否解释一下?
生2:原因有二。第一,根据人体前两道防线可以确定第三道防线也是—种器官或细胞.第二,根据书中70页第二段中“当侵入人体的病原体数量多、毒性强时,人体就需要依靠免疫器官和细胞来消灭病原体。”由此可知,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为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生2刚说完,生3同学就迫不及待地举起手来。
生3:我不同意他的观点,因为书中72页明明写到“人体通过皮肤,吞噬细胞等非特异性免疫防线和抗体等的特异性免疫来抵御病原体的侵入”.
[果然,从书中找到了这句话]
[面对如此难辩的对手,同学们一阵沉默。忽然。生4同学站起来了]
生4:我否定以上的全部观点。[该同学平日里不爱高谈阔论,可如果他说开了,则滔滔不绝、头头是道。今天,他似乎有些故弄玄虚,停了一下,同学们都在静待,看他有什么花招]
生4:请打开课本70页,书中写首“通过免疫细胞产生抗体预防传染病,也是人体的一道防线,这种免疫功能是后天获得的,通常只对某种特定病原体起作用,因此称为特异性免疫。”这说明,人体第三道防线是人体的一种功能或一个过程,并非器官或抗体。所以,我认为“免
疫细胞产生抗体”是人体第三道防线。
顿时,生4同学赢得一些支持者,随后其他同学也纷纷发言,一个个“沉默是金”的同学,抛开了“矜持\一展自己的风采,都讲的头头是道。
师:同学们以上发言都很精彩,讲的有理有据,下面请看动画:人体第三道防线的组成。 (生5同学看完后立即站起来)
生5:我懂了。原来,人体的第三道防线是和生4同学的观点一致,应该给他鼓掌.其他被事实说服了的同学们也鼓起掌来,都向生4同学投去了赞许的目光。
师:同学们,遇到问题,我们能积极地自主探究,积极思考,讨论甚至辩论,师生在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形成共识,以后我们会经常这样上课.大家能对此谈谈自己的体会吗?
生6:这大概就是课程改革实验区和其他地区教学的区别吧?这样的可能激发我们探究奥秘的兴趣,培养我们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训练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演说能力等。我想,如果按照这种趋势发展下去,课程改革实验区学生将获得明显的成绩。
(该同学的回答引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师:这位同学的体会很深刻。同学们,我们这节课共同探讨出了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人体之所以能够在存在许多病原体的环境中生活,就是因为人体具有这些免疫防线。这节课结束后,每个学生回去找找自己的预防接种卡,下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探究计划免疫。
伴着清脆地铃声——这堂课结束了。
(河北省鹿泉市高新区中学 徐志英)
点评:
本教学片段似乎没有什么“大动作”,没有什么“特别的设计”。案例清淡而自然,但细细读来,已经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把教学目标规定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有机地进行融合.教师的功能从传授转变成引导,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课堂
教学的许多方面发生了质的变化。
《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理念可以这样理解,生物科学素养具有整体性,即指一个包括科学观,科学知识、技能、科学方法与能力,科学行为的综合结构,其中科学观为核心,科学知识、技能、科学方法与能力为基础,以科学行为的养成为标志;良好的科学行为与习惯的形成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的科学素养的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具有基础性,即是现代基础文明的一部分,是社会中每一个人正常地生活和发展必不可少的基本素养,一个人有没有科学素养就如同他识不识字一样重要。
(三) 倡导探究性学习
美国国家科学课程标准对探究性学习作出较为明确的界定,认为,“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复杂的学习活动,需要做观察;需要提问题;需要查阅书刊及其它信息源以便了解已有的知识;需要设计调查和研究方案;需要根据实验证据来核查已有的结论;需要运用各种手段来搜集、分析和解释数据;需要提出答案、解释和预测;需要把结果告之于人.探究需要明确假设,需要运用判断思维和逻辑思维,需要考虑可能的其他解释。” 发展理解和从事这种活动的能力,要求有直接参与探究的经验和不间断的实践过程。仅仅简单地学习诸如“假设\"、“推论”等术语或记忆诸如“科学方法的步骤”这样的程序,学生不可能理解探究。他们必须从直接参与探究的体验中获得对探究特征的深刻认识。但是,光有体验是不够的。体验与理解要并行。这就要求教师向学生介绍探究的基本要素,并且在活动中引导学生思考探究活动的特征。
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倡导探究性学习也是我国本次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探究性学习是相对于接受式学习的。一般认为,接受式学习是向学生直接呈现学习内容,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而探究性学习则以问题形式呈现学习内容,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接受式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和掌握,冷落和忽视发现和探究,不仅摧残人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也窒息人的思维和智力,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探究性学习则能够促进学生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认为“记录在纸上的思想就如同某人留在沙滩上的脚印,我们也许能看到他走过的路径,但若想知道他在路上看见了什么东西,就必须用我们自己的眼睛。”这非常恰当地说明了探究性学习的重要价值.
探究性学习进入学校科学教育课程的时间还不到一个世纪。1900年以前,大多数教育者主要把科学看作一种可以通过直接的灌输让学生学到的一堆知识。1909年美国著名的教育家约翰?杜威提出科学教育过于强调知识的积累而对科学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和认识态度这些方面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杜威指出,科学不仅是需要学习的一堆知识,同时也是一种学习的过程或方法。20世纪五、六十年代,探究性学习作为科学教学的一种方式,它的合理性越来越被人接受.美国教育家约塞夫?施瓦布建议教师要给学生亲身实验的机会,根据学生的实验学习经验组织教学.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认识到科学知识的构成,还知道了科学知识是如何获得的。
《生物课程标准》认为,生物科学不仅是众多事实和理论,也是一个不断探究的过程。倡导探究性学习,目的是“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
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倡导探究性学习,应该对课堂有所理解.课堂是生命相遇、心灵相约的场所,是质疑问难的场所,是通过自主活动探寻真理的场所。课堂不应该成为“讲堂”:教师和盘托出、天衣无缝地讲授,缺乏生命的活力。在这样的讲堂中,学生感受不到智力劳动的快乐;由于学生没有必要和时间思考,教学成为没有理智挑战的教学,因而压抑并泯灭了学生的主动性,;由于没有给学生足够的参与机会,学生的经验世界极其贫乏,禁锢并窒息了学生的创造性与想象力。哈佛大学的名言是“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这也许是哈佛大学成功地培养出无数人才的主要原因之一。
倡导探究性学习,应该对生物科学有所理解。什么是科学?一般认为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把科学定义为系统化的实证知识,从既成的形态概括了科学的本质特征,有其深刻之处。这种传统的科学观反映到科学教育上,就体现为特别重视系统的科学知识,特别重视按学科传授已证实的知识,强调科学教育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记住和掌握那些已证实的系统知识。伴随时代的发展,传统的科学观显然太狭窄了。若把科学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那么科学的定义至少包含:科学是探索未知,从事知识生产的人类活动领域;科学表现为发展着的知识系统,科学是无止境的,科学知识是不断发展的;科学活动的核心是探索,它具有极大的创造性;现代科学活动与生产活动有密切的关系;科学活动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等.动态的科学观认为科学活动具有实践性、探究性、创造性、继承性、传播性、社会性等特点。科学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科学知识,同时还要使学生通过科学活动学会怎样探究未知,发现真理,学会怎样思考。这意味着要对传统教育进行根本的改革。其实,只要真正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放到应有的位置上,把平常的课堂教学转化为“探究式”并不一定非常困难(案例3)。 案例3:传染病
1.教材简析及教学策略:
本课主要介绍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及预防措施,列举了艾滋病及蛔虫病的传播途径.本课的知识点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因而在教学设计中主要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及生活经验为基础,结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心理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获得有关传染病的基本知识,为日后珍惜健康、关爱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从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的知识与技能的水平上有所成长。特别关注学习中的弱势群体,使他们有机会体验成功的喜悦,
促进学习的发展。在合作学习过程中,重视引导学生人际交往的正常发展,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品质,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本课知识的学习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形成未来社会公民具有的生物科学素养.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举例说出常见传染病的病因及特点;举例说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及其预防措施;概述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学会应用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创新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构建新知识的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关注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树立健康生活的态度;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与交流,促进人际交往,学会互相尊重的品质;激发学生关注艾滋病、关注生命,协助宣传、奉献爱心的社会责任感。
3.教学重点:
举例说出常见传染病的病因及其特点;举例说出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4.教学难点:
举例说出常见传染病的病因;学生通过知识的学习树立健康生活的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
5.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调查、收集本地常见传染病及艾滋病的相关资料;制作简单的课件(含资料、讨论题目、小结等);印发传染病分类类型的表格。
学生准备:调查家庭成员中常患的疾病并收集、整理曾患的相关传染病的资料;关注、调查本地常见的传染病并收集有关资料;通过阅览室、报刊杂志、网络等资源收集、整理有
关艾滋病的资料并以合作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份手抄报或幻灯片(或其它展示方法),准备课堂展示交流。
6.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由资料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学习兴趣。
资料:世界卫生组织1996年发布的年度世界卫生状况报告惊呼,1995年全世界被传染病夺去生命的人数约占总死亡人数的1/3.
教师:传染病为何有如此大的威力?又是如何传染与流行的?有没有办法遏制这一流行呢?这是我们这一节课共同学习与探讨的课题。 常见的传染病:
课前布置学生调查家庭成员中常患的疾病并收集、整理曾患的相关传染病的资料
活动1:(合作学习)
游戏: 比一比:请每个小组在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写出多种疾病的名称并注明a或b(a:传染病、b:非传染病)。哪一小组写出疾病的名称最多,判断最准确者为优胜小组。
教师展示优胜小组的学习成果、点评并表示祝贺.
教法、学法、体会、反思
激起好奇心,激发学习的主动性 (课件)
设疑创设情景
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统一计时)趣味学习 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激发竞争意识
学会分析应用收集的资料的能力
提问:
(课件)
1、举例说出判断“传染病”或“非传染病\"依据? 2、举例说出传染病的诱因是什么?
要求学生学会应用收集的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引导与点评
教师小结: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又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传染病的特点: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学生自主发言:通过事例或数据说明传染病对人类造成的巨大危害。(交流收集和整理的资料)
在交流过程中多关注学习中的弱势群体,多给他们提供表现的机会并及时给予肯定与鼓励
传染病的种类有很多,根据不同的途径,常见的传染病主要有四种类型:
活动2:(自主学习)
游戏: 比一比:请同学将小组成员讨论的常见传染病的名称按分类类型填入下表,比比看,谁更快!答对更多! 传染病种类 常见的传染病 呼吸道传染病
消化道传染病 血液传染病
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突出教材的重点知识 渲泄了学生的表现欲望 激发课堂学习的激情 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促进“差生”的发展 分发传染病分类类型的表格 趣味学习, (统一计时)
激发自主学习的热情
引导自主学习的方法 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
创设情景
体表传染病
引导学生应用已有的生活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探究学习
对照62页表19-1,看看你答对了吗?
教师对答得又快又多又准确的同学给予及时的肯定,全班掌声表示祝贺。 传染病的传播和预防:
前阶段流感情形非常严重,有的班级被传染的同学多达二、三十人;暑假期间厦门地区出现了“红眼病\"的流行,针对这些情况,想一想,传染病是怎么发生的?它在家庭成员中或同学中为什么能流行?
活动3:(探究学习) 思考:(同桌交流)
1、流感、红眼病要传播流行需要哪些因素? 2、如何使自己避免参与这一“流行”中?
学生自主发言,教师引导学生举例分析常见传染病“流行”或“不流行”的原因,重点引出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并倡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珍惜健康、关爱生活。
教师小结:
传染病要流行必须有三个基本环节: 1、传染源(传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2、传播途径(空气、饮用水、食物、接触等) 3、易感人群(对传染病缺乏抵抗能力的人群)
三个基本环节缺一不可,缺少其中的一个环节,传染病就不会发生,更“流行”不起来。因此我们在生活中,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这样就不会感染传染病了。
教师建议:以“关注健康”为主题,将同学们收集的精彩
资料整理编写出一期板报,使同学们获得更多健康生活的知识。
(课件)
激发学生关注健康, 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
教师小结,帮助学生知识的归纳,突出教材的重点知识 (课件)
提高学生卫生保健意识 倡导学生健康生活态度
课堂学习的延伸
培养自主、合作学习的能
第二课时:
目前世界上最关注的传染病是艾滋病,它正以迅猛的趋势在全球蔓延开来,特别是亚洲地区。
活动4:(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 阅读及作图:
1、请同学阅读表19-2(我国HIV/AIDS传播途径统计表) 2、把表19-2中的数据,改用柱形统计图表示。(除柱形统计图外,你们小组还能用什么方法来表示)
小组派代表展示交流,教师点评并评价。(科代表记录表二)(对于有创新方法的小组及时赞赏与鼓励,并给予较高的评价)
活动5:(合作学习) 讨论:
1、根据柱形统计图显示的资料,提出预防艾滋病的方法和建议.
2、遏制艾滋病迅速蔓延的势头,青少年应该做些什么? 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尽可能参与每一小组的活动,重视并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收集学生学习“情报”,及时进行引导与帮助.
小组完成组内评价,由组长记录(表一)
组间交流:教师请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组员补充说明,教师点评、引导并评价,由科代表记录(表二)
教师反馈讨论中所收集的亮点,及时表扬积极参与社会决
力
培养创新学习的能力 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 (课件)
培养学生分析图形的能力
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关注并尊重学生的学习,有助于师生情感交流,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培养学生表达交流能力及学会聆听与尊重他人的品质
培养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培养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整理资料
策的同学,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课前要求学生通过阅览室、报刊杂志、网络等途径收集、整理有关艾滋病的资料并以合作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份手抄报或幻灯片(或其他展示方法),准备课堂展示汇报学习成果。
活动6:(自主、合作学习) 成果展示:
小组派代表交流以有关艾滋病为题材设计的手抄报或幻灯片(或其它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引导学生小结艾滋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预防措施,激发学生关爱艾滋病患者的情感。
教师组织学生根据交流情况评选优秀作品并建议将可张贴的优秀作品贴在“学习园地”上,让同学继续阅读学习。
教师小结:
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青少年更应成为遏制艾滋病迅速蔓延的生力军,应用学习的知识协助宣传,正确认识艾滋病,关爱艾滋病患者,给他们关心与帮助,感受人间的真诚与温暖。
教师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认识了传染病,了解了不同传染病的不同防治措施。特别是在传染病流行期间更应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和采用预防接种等方法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祝愿同学们活得更健康、更有活力。
的能力以及同学间的协作与谦让的人际交往技能
激励先进,维持学习兴趣 深化课堂学习
培养学生关注生命、表现爱心的道德情操
拉近师生情感距离,使知识理性化与人性化
深化课内学习成果
作业: 课外探究:
课堂交流中有的同学提到了暑假期间厦门出现的“红眼病”的流行情况,请同学前往校医务室、社区诊所、医院等部门进行调研,进一步探究它的发生与发展及对厦门地区的人民生活、生产、学习造成的危害。 合作学习小组活动评价表一
活动课题: 班级:初二( ) 时间:20 年 月 日
第 合作小组
姓名
员名单
值日班长:姓名 座号
承担任务
组际活动评价表二
活动课题:
小组成
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
班级:初二( ) 时间:20 年 月 日 第 合作小组 小组代表:
评价内容
优秀
紧扣主题 表达清晰
小组成员:1、 2、 3、 4、 5、 6、 展示形式:(请打勾)1、交流2、幻灯片3、手抄报4、其它
等级 良好
一般
内容丰富 综合评价 竞赛成绩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中学 翁雪芳)
《生物课程标准》倡导的探究性学习可以这样理解,探究性学习主要是倡导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的目的是使学生体验科学过程与科学方法,理解科学本质,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以及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发展创新能力;探究性学习有一定的程序和方法,但不能八股化。同时,也应该认识到,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观念根深蒂固,倡导探究性学习谈何容易?探究性学习的能力的掌握和态度的确立谈何容易?科学探究能力是逐步学会的,不可能一蹴而就;科学探究能力不是教会的,而是学会的;科学探究的态度和科学精神也决非一朝一夕可以确立的.教师对此应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并通过不断的对自己教学的反思和总结,真正实现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
生物课程标准解读(第三部分)
作者: 来源: 时间:2009-9-2 15:52:14 阅读261次 【大 中 小】
专题二:生物新课程的目标
一、初中生物新课程的目标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全面体现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初中《标准》明确提出课程总目标是要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以下几方面得到发展:
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初步具有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为确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必要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又提出课程的具体目标,分为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
(一)知识
获得有关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命活动、生物与环境、生物进化以及生物技术等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的基础知识。
获得有关人体结构、功能以及卫生保健的知识,促进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知道生物科学技术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 (二)能力
正确使用显微镜等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工具和仪器,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 初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
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发展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在科学探究中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我国的生物资源状况和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增强振兴祖国和改变祖国面貌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初中《标准》在论述课程性质时强调,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课程是国家统一规定的,以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领域之一。这说明,上述课程目标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教育必须完成的.
二、新课程目标的变化
课程的总体目标虽然仍然是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但是许多方面发生了质的变化。 (一)知识方面
现行初中《大纲》提出:“初步获得生物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分类、遗传、进化和生态等基础知识,了解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和“初步获得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卫生保健的基础知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初中《标准》则较为详细地提出:“获得有关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命活动、生物与环境、生物进化以及生物技术等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的基础知识”、“获得有
关人体结构、功能以及卫生保健的知识,促进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知道生物科学技术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
和《大纲》相比,初中《标准》不仅要求获得“生物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等知识”,还要求“生物技术”等基础知识;不仅要求知道知识的应用,而且要求知道“可能产生的影响”;不仅提出“促进生理健康发展”还提出“促进心理健康发展”;不仅提出“知道生物科学技术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还提出“在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这些变化都表明,《标准》比《大纲》更加关注知识的更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充分体现基础教育阶段生物学课程的价值。 (二)能力方面
初中《大纲》要求:能够对生命现象进行观察、记录、整理和报告;能够正确使用生物实验中常用工具和仪器,具备一定的生物实验操作技能;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分析和解决一些身边的生物学问题;初步具有进一步获取课本以外的生物学信息的能力。
初中《标准》则强调学生:正确使用显微镜等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工具和仪器,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初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在科学探究中发展合作的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
和《大纲》相比,初中《标准》不仅首次提出“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而且明确而完整地提出“科学探究”的内涵,并进一步提出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仅要求“分析和解决一些身边的生物学问题”,而且要求“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
这些变化表明,《标准》比《大纲》更加强调科学探究在生物学教学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力图切实发展科学探究的能力,并以此推动学习方式的改变。同时,《标准》不像《大纲》那样,仅仅关注学生解决“身边生物学问题\",仍然未能摆脱学科中心的束缚;《标准》则强调了学科间的综合、强调了更多地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实际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初中《大纲》要求学生通过生物课程的学习,形成“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形成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以及“初步形成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能够以科学的态度去认识生命世界”。
初中《标准》将“思想情感”改称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对课程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提出具体要求:“了解我国的生物资源状况和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增强振兴祖国和改变祖国面貌的使命感与责任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
的生活态度”等。和《大纲》相比,初中《标准》明确提出“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明确提出“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明确提出“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等.
这些变化表明,《标准》比《大纲》更加强调“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的重要性;突出“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进而发展到“能够运用生物科学知识和观念参与社会事务的讨论\这是培养公民素养的重要组成要素,是基础教育性质决定的;“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是学会健康生存的必要前提,是基础教育的目标之一。
学校作为教育的主要途径和形式,无疑有自己的目标。生物课程的教学目标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学校的教育目标。生物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一个单元的教学目标、一门课程的总目标和作为学校教育一部分的目标等。许多生物学教师仍然把教学过程理解为单纯地传授知识或加上培养能力的过程。实际上,教学是培养人的过程。
《标准》的突破点之一表现在课程目标通过课程内容得到落实.新中国成立以来颁布的生物学教学大纲试图解决而又未能解决好的一个问题是:如何构建起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相对统一的体系.课程目标体现了国家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具体要求,课程内容应该为完成课程目标服务。50多年来,虽然我国的生物教学大纲的教学目标一直制定得比较全面,不仅包括知识、技能方面的要求,也包括能力、思想道德、态度等方面的要求,但是,大纲中的教学内容常常仅仅体现为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要求。例如,2000年新初中《大纲》全面而明确地提出了“知识方面、能力方面、思想情感方面\"的教学目标,特别值得肯定的是明确提出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形成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的教学目标等。但是,在教学内容方面,则仅有“鱼类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保护鸟类的多样性”、“保护哺乳动物的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意义”、“保护植被的意义”等知识性内容以及部分实验和实践活动。如果说上述内容确实能够使学生学习到有关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保护环境方面的知识内容的话,那么,其中含有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则明显地缺乏必要的教学内容的支撑。
初中《标准》则在构建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相对统一的新体系方面迈出探索性的一步。《标准》将知识要求和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都列入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标准\",真正将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统一于一体.例如,初中《标准》将“科学探究”作为一个一级主题,将能力要求和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落到实处。又如,初中《标准》在各主题中分别列入“确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参加绿化家园的活动”、“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关注食品安全”、“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行动计划”、“认同优生优育\"、“关注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关注生物技术的发展对人类未来的影响”、“养成青春期的卫生保健习惯”、“关注癌症的危害”、“拒绝毒品”、“运用一些急救的方法”等融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于一体的内容,有利于教学目标的真正达成.再如,《标准》制定的“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的课程目标也得到充分体现,初中《标准》的“具体内容目标\"删除了过去教学大纲中较多的解剖动物、采集植物标本的内容,代之以观察、栽培、饲养、保护动植物的内容,并通过案例的形式,明确而具体地传递这一信息,例如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案例中,明确提出“活动完成后将鼠妇
放回大自然”。有人认为,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融为一体相对容易,倡导探究性学习也比较容易。事实证明只要教师心中有“标准”、有“学生”,尽管万事开头难,但也不是“难于上青天”吧。
初中《标准》就是这样较好地把教学目标规定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有机地进行融合。同时,还强调通过评价方式的改变,保证教学目标全面达成.
生物课程标准解读(第四部分)
作者: 来源: 时间:2009-9-2 15:54:29 阅读141次 【大 中 小】
专题三:生物新课程的内容及体系
遵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基本精神,在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基础上,根据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重视对初中学生进行全面的科学素养教育,体现国家对学生在生物科学知识和技能、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体现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综合考虑九年义务教育的培养目标、生物学科发展的方向和特点、普通公民的基本科学素养要求等方面,初中《标准》围绕“人与生物圈”的主线,精选了10个主题:科学探究,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与环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人,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生物的多样性,生物技术,健康地生活。
由中科院院士、生物学专家以及中学特级和高级教师组成的审定组,通过审阅和评定,对《标准》的课程内容及体系评价很高。他们认为是“重大突破\",因为它改变了沿用多年的以“动物学”、“植物学\"和“生理卫生”等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构建了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的课程体系.
初中《标准》确定的课程内容及体系之所以称为“重大突破\",表现在多方面。 首先,初中《标准》不再像《大纲》那样,强调学科体系的绝对严密。例如,植物学部分不再强调植物的形态结构和分类、种子的结构和功能、根的结构和功能、叶的结构和功能、茎的结构和功能、花的结构和功能、果实的结构和功能、植物的类群(包括藻类、苔藓、蕨类、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及其分类)等.而是将重点放在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主要包括绿色植物的一生、绿色开花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三部分,植物的类群和分类知识放在“生物的多样性\"里。以中科院院士及专家们对此评价也很高,认为“适当降低教学难度,面向全体学生,果断删除过去认为不能不学但对学生未必非常有用的知识。步子迈的较大,应该肯定”。
其次,50多年来,虽然我国的生物教学大纲的教学目标一直制定得比较全面,不仅包括知识、技能方面的要求,也包括能力、思想道德、态度等方面的要求,但是,大纲中的教学内容常常仅仅体现为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要求。例如,2000年新初中《大纲》全面而明确地提出了“知识方面、能力方面、思想情感方面”的教学目标,特别是明确提出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形成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的教学目标等。但是,在教学内容方面,则仅有“鱼类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保护鸟类的多样性”、“保护哺乳动物的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意义\"、“保护植被的意义\"等知识性内容以及部分实验和实践活动.显然,这样的课程内容及体系只能使学生学习到有关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保护环境方面的知识,其中含有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很难完成.
《标准》则在构建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相对统一的新体系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标准》将知识要求和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都列入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标准”,真正将
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统一于一体.
(二)初中《标准》的10个主题 1.10个主题的总体思路
初中《标准》更关注精心挑选“重要的内容”,认为这是生物科学教育成功的关键所在。通过摒弃学科体系和构建“人与生物圈”教学新体系的方式,果断删除了许多过去认为不能不学但对学生未必非常有用的、比较繁琐和难以理解的学科知识.例如,考虑到原先从原生动物门、腔肠动物门、扁形动物门、线性动物门、环节动物门、软体动物门、节肢动物门一直讲到脊椎动物的5个纲等多个动物门类,这些门类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知识非常繁琐,其中很多生理学知识,如各门类动物的消化、呼吸、排泄、循环等,不仅在各门类之间反复重复,而且和人体生理学知识也有相似之处。因而,《生物课程标准》不再单设“动物学\"主题,而是把相关知识融入其他有关的主题中。再如,过去的《大纲》在确定基本实验技能时,考虑得更多的是该技能是不是生物学科的基本实验技能,而《标准》在确定基本技能时考虑得更多的是学生掌握这些基本技能对他们成为普通公民有什么价值.因而,不再强调专业化的动植物解剖技能,不再强调专业化的动植物标本采集和制作技能等.
初中《标准》更关注学生群体全面、和谐、持续的发展,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才华的机会和环境.因而,初中《标准》努力删繁就简,确定了一个从学科上来说相对较低的基本要求,这是每个学生通过一定的努力都应达到的。同时,《生物课程标准》也有很大的灵活性,倡导对不同的学生实施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可以这样认为,《标准》倡导的是“大众教育\",是“普通公民的素养教育”,是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发展的教育。
初中《标准》更关注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将“科学探究\"列为“具体内容标准”的一个主题,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使学生能够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体验科学过程与科学方法,理解科学本质,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以及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发展创新精神.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应积极提供机会让学生亲自尝试和实践,并将科学探究的内容标准尽可能渗透到各主题内容的教学活动中。为此,初中《标准》中插入了若干科学探究的案例,提出了相当数量的具体活动建议(其中许多就是科学探究活动)供教师选用。例如,初中《标准》提供了“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探究酸雨的危害”、“探究蚂蚁的行为”、“探究食物保鲜的方法”等案例,也提出“探究种子萌发条件”、“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化学消化”、“探究不同食物的热价”等70项活动建议.
2.内容标准10个主题的具体分析
“科学探究”主题:生物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将科学探究引入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的内容标准,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使学生能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体验科学过程与科学方法,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创新精神.简言之,科学探究的内容标准包括理解科学探究和发展科学探究能力两个主要方面。
理解科学探究包括:让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之一;意识到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基础,解决科学问题常常需要作出假设;意识到科学探究可以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多种途径来获得事实和证据;意识到科学探究既需要观察、实验、调查,又需要进行推理和判断;体会到科学探究需要正确地表达、需要与人交流和合作等。科学探究能力和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是在学生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形成的,这就需要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发展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包括:提出问题的能力 (尝试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或学习中发现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尝试书面或口头表述这些问题,描述已知科学知识与所发现问题的冲突所在);作出假设的能力(应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设想,估计假设的可检验性)制定计划的能力(拟定探究计划,列出所需要的材料与用具,选出控制变量,设计对照实验);实施计划的能力(进行观察、调查和实验,收集数据,评价数据的可靠性);得出结论的能力(描述现象,处理数据,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的能力(撰写探究报告,交流探究过程和结论)等。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主题:本主题包括: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等三个二级主题.考虑到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等生物学基本技能的重要性,特别提出有关技能的要求。
《标准》认为理解有关细胞的知识是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基础,学好本主题对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标准希望教师尽可能提供机会,引导学生探究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使学生初步学会显微观察的方法和技能,激发探究的兴趣。
“生物与环境”主题:本主题包括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生物圈是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等三个二级主题。标准希望学生通过本主题的学习能够理解:在生物圈中的任何生境中都有多种多样的生物.每种生物都离不开它们的生活环境,同时,又能适应、影响和改变环境。生物与环境保持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并形成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标准》希望教师能够通过指导学生对一片草地、一个池塘、一块农田等生境的研究,学习调查和观察的方法,加深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认识。让学生了解有关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生物和生物之间存在密切关系、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等知识,促使学生形成热爱大自然、爱护生物的情感,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以及提高环境保护意识,确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为此,《标准》提出了“收集和交流超过调节能力而使生态系统受到破坏的实例”、“ 模拟召开‘国际保护生物圈’研讨会”等活动建议。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主题:本主题包括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绿色植物对生物圈有重大作用等四个二级主题。本主题是《标准》确立的“人与生物圈\"课程主线中两个最大的主题之一。《标准》明确提出,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作用最大的一类生物,它对生物圈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它的生命活动直接或间接地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并对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和水循环发挥着重要作用。绿色植物分布广泛,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和过去《大纲》中的植物学内容明显不同的是,“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不再是过去的学科化的“植物学”,而是把“植物”放在生物圈中考虑,因而侧重点不再是植物的形态结构和分类
知识。从四个二级主题可以看出,《标准》希望学生通过体验一种常见植物的栽培过程了解有关植物一生的简要过程和必备知识、技能等.本主题的重点在于让学生通过学习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生理功能理解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
《标准》强调,高等绿色植物中的粮食作物、蔬菜、瓜果、花卉等都是人类种植栽培的主要对象,在它们的生活中有许多适合学生观察、探究的内容,教师应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探究活动,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部分教学活动非常丰富多彩,教学资源充分,教师可以创造性地设计活动,在开展这些和高等绿色植物有关的活动时,将培养学生爱护植物、保护环境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落到实处。
“生物圈中的人”主题:本主题包括:人的食物来源于环境、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供给、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调节生命活动、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员等五个二级主题。本主题也是《标准》确立的“人与生物圈”课程主线中两个最大的主题之一。设立和重视这一主题的目的是使学生理解:人类的活动对生物圈有重要影响;人从生物圈中摄取各种各样的营养物质,以满足自身对物质和能量的需求;人吸收的营养物质需要经循环系统运送到身体的各种组织、器官,人体产生的废物也需通过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等的协调活动排出体外;人的各种活动受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人体结构和生理的知识对学生理解人体结构和功能相互适应的关系,理解人的各种生命活动,自觉养成卫生习惯具有重要作用.和过去《大纲》中规定的“人体生理卫生”课程内容不同,《标准》不仅重视有关人体的形态结构、生理和卫生保健等内容,这对学生了解自身、学会健康生存很重要,还非常重视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标准》将“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关注食品安全\"、“举例说明人对生物圈的影响”、“ 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行动计划\"明确列入“具体内容标准”,并通过 “模拟血型鉴定”和“探讨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等两个案例,提倡义务献血和关注我国人口增长将会造成的后果等,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落到实处。
《标准》希望教师从生物圈的高度,引导学生开展人和生物圈关系的多种探究活动,认识人类依赖的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都是生物圈的组成部分,意识到生物圈中的人对生物圈具有的责任。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主题:考虑到“动物运动”的知识对学生认识动物的本质特征非常重要,“动物行为”的内容是目前生物学研究中的一个十分活跃的领域,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关系密切,而且,“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的内容很难包容在《标准》中的其他主题中,因而单列一个一级主题。由于有关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的内容和人的相关内容有许多相似之处,《标准》没有像《大纲》那样比较详细地讲述各类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的内容,而是将有关动物的知识作了较大地删减.保留下来的内容中有关动物生殖、发育和遗传的内容放在“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部分,有关动物细胞和组织等内容放在“生物体的结构层次”部分,有关动物和环境关系的内容融入“生物和环境”部分,有关动物多样性的内容融入“生物的多样性”部分.
《标准》强调教师应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注意引导学生到周围环境中去观察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学习兴趣。
“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主题:本主题包括“人的生殖和发育\"、“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植物的生殖”、“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四个二级主题。生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是生命的基本特征.植物、动物和人通过生殖和遗传维持种族的延续。人的生殖、发育和遗传的基本知识,对于学生认识自我、健康地生活和认同优生优育等具有重要作用。学习动植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的基本知识,以及遗传育种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知识,有助于学生认识生物科学技术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标准》特别重视人的生殖、发育与遗传的内容,表现在:由于中学生性发育的提前,人的生殖发育内容在编写教科书的时候应该尽可能提前;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内容则侧重介绍昆虫、两栖动物和鸟的生殖和发育内容;植物的生殖内容也仅涉及植物的无性生殖、营养生殖和有性生殖等;“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内容主要以人的遗传和变异内容为主。
《标准》希望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动物的生殖与发育过程、开展植物嫁接和扦插活动。《标准》强调教师应指导学生开展诸如禁止近亲结婚等有关伦理观和价值观等问题的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自身的生殖健康,认同优生优育。对于这类和学生生活、身体有关的主题,学生其实非常关注.如果广大教师认真对待,积极引导,将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生物的多样性”主题:“生物的多样性\"主题也是“人与生物圈”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球上的生物是多种多样的.依据一定的标准,各种生物可分成不同的类群。考虑到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标准》改变了《大纲》处理生物分类内容的惯用做法,把生物分类的内容提高到生物多样性的高度加以审视.
《标准》明确建议通过开展收集和交流有关生物资源保护的法规、收集和交流珍稀动植物的照片及相关资料等活动,“关注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说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帮助学生领悟各类生物和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并积极参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活动。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是生物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生物进化理论,解释了生物进化和发展的原因。这对学生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技术”主题:鉴于认识和理解有关生物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十分重要,而现代生物技术方面的知识难度较大,该主题仅包括“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现代生物技术”两个二级主题。“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主要要求通过“练习制作面酱或酸奶等发酵食品”的活动,了解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通过“探究食品保鲜方法”等活动,说明食品的腐败原因和运用食品保鲜的一般方法;《标准》对难度较大的“现代生物技术”部分仅要求学生能够举例说出克隆技术的应用;举例说出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关注生物技术的发展对人类未来的影响.
《标准》建议教师应从生活中的生物技术着手,通过各种实验和实践活动,丰富学生对生物技术的感性认识;以多种方式向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帮助学生理解生物技术的作用;鼓励学生自主收集资料、分析生物技术的正面和负面影响,为学生参与有关的社会决策打下一定的基础。
“健康地生活”主题:设立这一主题的目的是学会生存首先就是学会健康地生活,而使学生“获得有关人体结构、功能以及卫生保健的知识,促进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逐步养
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等是生物学课程的重要目标。《标准》规定了有关青春期生理和保健、传染病和免疫、医药常识等课程内容,认为这对学会健康地生活有重要意义。
《标准》希望教师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学习情境,或让学生自己提出探究的课题开展学习活动,如通过调查研究或实验,认识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有损自身或他人的健康,以及吸毒对自身、他人和社会的危害;通过关注癌症包括青少年发病率比较高的白血病、关注老年易患的心血管病以及流行趋势加快的艾滋病、学习基本的医药常识等,形成关心社会、关心他人以及自珍自爱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
生物课程标准解读(第五部分)
作者: 来源: 时间:2009—9—2 16:41:06 阅读346次 【大 中 小】
专题五:参与新课程和《生物》教科书的互动培训
心动不如行动。学校应成为一个学习化的组织,成为课程改革的主体,引领教师焕发出课程改革的热情。
一、深入认识《生物课程标准》
1.“讨论”活动:《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是否太超前?
活动目的:
理解课程理念和目标应该是超前的,应该是体现优秀教师的所作所为. 情景和资料:
1.有些教师认为,《生物课程标准》确实不错,但是对于广大生物教师和广大学生来说,未免太超前,无法真正实施。 2.教育部的一项调查结果如下:
注:教育部2002年9—10月调查结果(江苏、江西、青海、天津)
3.阅读解读中的案例。 培训活动:
1.小组每个成员按照下表所列项目,根据自己的实际想法分别填写,也可就某个问题作讨论。例如,可以对照附录中的案例15,就“关爱生物”问题作讨论等。
超前的课程理念 1. 2. 3. 4. 5.
贯彻该理念的困难
超前的课程目标 1. 2. 3. 4. 5.
贯彻该目标的困难
2.相互交流自己的观点,统计分别有哪些观点是共同的?哪些观点是不同的? 3.对于有分歧的观点,相互成为“教师”,试图说服对方。
4.用红笔将共同的观点(即都认为“太超前”的各种观点)画出来。每人领任务(即一种观点).转换角色,以课程专家的角色,联系本校、本地区的优秀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试图说服其他培训教师。
建议考虑:
(1)从理论上说明新课程理念和目标是正确的;
(2)从自己熟悉的本校或本地区优秀教师的行为等方面,说明新课程理念并不是“空中楼阁”,并不完全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至少少数优秀教师已经基本做到了.
(3)讲述自己的“得意故事”和“成功故事”(从自己的某一节课,如公开课、研究课或感觉最好的课等的教学实例),分析和说明自己这样一个普通的生物学教师也多多少少地在尝试和实践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自己的日常教学.
(4)分析“太超前\"的理念和目标在具体贯彻中的各项困难中,哪些是主观的,哪些是客观的?如何尽力克服主观的问题,使课改的精神融入自己的日常教学。
案例4 “关爱生命与教学实验矛盾”的思考
2003/1/18日,在一次“课改”研讨会上,我作为国家级实验区的一位已经参与实验一
年多的生物教师,在会上汇报自己怎样将“课改”理念落实于教学实际中的——以一堂生物实验课案为例。
1.初衷
初衷——通过对具体课案设计的介绍,反应在教学设计中是怎样力求将现代教学观念,特别是变重“传授”为重“发展”;变重“结果\"为重,过程”;变重教师的“教”为重学生的“学”;变“单向信息交流”为“综合信息交流”;变“居高临下”为“平等融洽\"方面以及突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倡探究式学习的心得体会.
现代教学理念认为,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该揭示知识的发展过程,暴露知识的思维过程,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既长知识,又增才干.可以说“过程\"与“结果”同样重要.就学生的成长过程而言,有时“过程”比“结果”更为重要,可谓无“过程”之“结果”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生只有在“过程”中通过体验与感悟,才能同时获得理智感、道德感和美感。
体验与感悟是伴随认知的两种生活形式,是学习过程中对知识内化后的内心反省、内在反应,是认知、情感、意识综合作用的结果.美国教育理论家乔治凡祭试谒摹渡芬皇橹谐浦
竦摹盎孟肼糜巍保
⑷衔
挥型ü
竦摹盎孟肼糜巍保
目翁谩诰
裆
喜呕嵊小案叻逄逖椤薄@碇歉小⒌赖赂小⒚栏芯褪峭ü逖楹透形蚶椿竦玫母叻逄逖椤K蕴逖橄质怠⒏形蛏畹恼孚校窍执纬躺杓频幕
疽蟆?SPAN>
因此,我在课案设计中,尽量提倡探究式学习,突出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教师仅仅是发挥其“导演\"之作为的思想.
2。诧异
正当我洋洋洒洒地利用自制的课件介绍课案设计时,突然会场上一片哗然--“啊,好残忍哪!\"。哦,原来此时屏幕上正显示着我在课上示范“脊蛙”实验血淋淋的一幕。而面对
“哗然”,我开始仍感到十分诧异!因为,与会者均是从事生物学教学的同仁,“脊蛙”实验可以说是人人都做过的.如果“哗然”出自于学生之口,这在情理之中,完全可以理解。而此时的“哗然”,有点不可思议!但是,既然情况己然出现,我只有赶紧加以解释。
在此课案实施时,学生也有此“哗然”过。当时我解释的理由有二:
其一,实验材料不是法定保护的野生青蛙,而是农贸市场上出售的、人工喂养的食用牛蛙。其二,虽然我们提倡关爱生命、保护生物,此实验是有残忍之嫌;但为了科学实验,只能让其为人类作出牺牲了(有点“鱼与熊拿不可兼得\"之时,只能取其重要一面之意).
我认为不能将关爱生命绝对化,否则,人类将无法生存。因为人类是异养生物,必须摄取现成的有机养料维持生命.“民以食为天”嘛!
当时,有同学说:“可以吃素,不吃荤!” 我就问:“何谓素食?\"
学生答:“是指不吃肉类,只吃五谷、蔬菜等.”
我又问:“那么,五谷、蔬菜等属于哪类物质?有无生命?\"
此时,学生被问得哑口无言了。因为他们都知道五谷、蔬菜等属于植物,同样具有生命。 于是,我进一步引导:“这说明人类离不开生物。生物可以没有人类(因为在人类出现的很久很久以前,生物就己经生活于地球上了),而人类却不能没有生物.所以,我们更应该关爱生命、保护生物,因为它们为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3.疑虑
虽然,在会上我对“好残忍!”的反应加以了“解释”,可是,会后我仍然心感疑虑、忐忑不安。回想那血淋淋的一幕,确实使我也再次对那心惊肉颤的一慕重新思考.为什么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我却没有现在的感觉呢?是否在“科学实验\"的“过程”中,泯灭了对事物的同情心、慈善心和对生命的爱心呢?扪心自问,生活中的我是一个不乏爱心之人,特别喜
爱小动物和各种花卉.平时在同学们的眼中,也有比较“温柔、可亲”的形象。
那么,为什么我在进行生物学实验过程中,会表现出如此“残忍、可怕”的一面,让学生们“刮目相看”?让同样从事生物学教学的同仁们会产生“好残忍”的反应?而自己却以“为科学实验”而自慰。这种教学设计是否与现代教学理念相符?这样的“解释”是否能真正体现“关爱生物”的思想?……
4.探讨
既然我们提倡探究式的学习,变重“结果\"为重“过程”,那么,这类“血腥”的场面在生物学教学中又怎么能回避呢?怀着矛盾的心理,我和汪忠教授进行了探讨。
问:这些有“残忍”之嫌的血腥场面,是否都不能在课堂上做? 答:不应该要求每个学生都做. 问:演示实验是否可以?
答:最好不要在大范围内、公开地展示这样血淋淋的场面以刺激学生的感官。 问:那么,如果个别学生对生物学特别感兴趣,将来有意在生物学方面发展的,是否可以区别对待?
答:当然可以。认为“关爱生物”就是不解剖生物的理解是不正确的,而解剖生物可能就是血腥的.其实,关键不在是否杀戮动物或破坏植物,而是在于是否有所思考。例如,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学教学是否真的需要作这样的实验?这样的实验要达到什么目的?在什么样的场合下做更好?采用什么方式更好?不能一概而论。比如,在大学生物系、医学院,不是都在做类似的实验吗?你说的情况(个别学生对生物学特别感兴趣),可以在课后组织他们去做(如课外探究)等。但这也并不等于说不提倡“关爱生物\"。
……
此时,我茅塞顿开,这不就是“差异性教学”吗?平时经常说“因材施教\",可遇到实
际问题时却不会灵活应用了。看来俗话说的“说来容易,做来难”确实有道理.“生物课程标准”也提倡既面对全体学生,着力于基本的公民素养的培养,又考虑不同学生的充分发展的需要.既然我们的生物学教育不是要把每个学生个个都培养成生物学家,那么我们就应该根据社会的需求、个人的能力和兴趣,将每个学生培养成各行各业的人才。其中,培养具有博爱、仁慈、人性化的人显然是目标之一.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初中生物教学的目的就是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包括生物科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据测,一个成年人对待事物的情感态度,与其儿童时期养成的情感态度尤其相关。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能再把学生只禁锢在 “科学世界”里,而要更关怀学生的“生活世界”、“精神世界”,从而充分体现学生全部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我们应该时时考虑给学生以美好的感官刺激,通过体验和感悟使其获得理智感、道德感和美感.
回首再看同事们会上的“哗然”,我领悟这是他们现代教育观念的自然表现,可喜可贺!也说明自己教育思想、观念,还没有跟上“课程标准”的要求,需要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转化。
(重庆市朝阳中学 沙静芳 )
点评:一堂实验课案设计的交流和研讨,引出了关于“关爱生命\"与教学实验矛盾之思考。这说明课改的许多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交流者本人在寓现代教学理念(提倡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探究式学习,让学生通过“过程”体验现实、感悟生活的真谛)于教学过程中时,往往会不由自主地戴上旧观念的桎梏,在挖掘教材内涵时会有意无意地将学生禁锢在“科学世界”里,而缺乏对学生“生活世界”、“精神世界\"的关杯,从而不能充分体现学生全部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由“关爱生物”的话题,引伸出的讨论,反映出教师应该时时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观念进行反思,开放自己的教学,取得同伴的互助和专家的引领,那么
和新课程一起成长就不会是一句空话了。因此,要实现此次“课改”的既定目标,任重而道远。
可喜的是,参与“课改”实验的教师们,正在认真学习“课改\"纲要,努力改变观念,积极进行探索……
(重庆市北碚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 谭兴云)
1. “交流”活动:“重建\"《生物课程标准》的课程主题。 活动目的:
理解《生物课程标准》确定的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的课程主题. 情景和资料: 教育部的一项调查结果如下:
注:教育部2002年9—10月调查结果(江苏、江西、青海、天津)
培训活动:
1.任意选择一本高等师范院校用的《植物学》或《动物学》教科书,列出篇章的名称(主题)和课程主线。相应地选择一本初中《生物学》的教材(根据《生物教学大纲》编著的教科书),也列出篇章的名称(主题)和课程主线。比较二者的异同。
2.选择某一方面,给《生物课程标准》的课程体系“挑刺\"。例如,为什么课程体系中有关“动物”的主题几乎没有?为什么人的“运动系统”的内容在课程体系中完全删除了?为什么“科学探究”这一“没有具体生物学知识的内容”成为一个主题?等等.
3. 列出针对这一问题的支持性意见和反对性意见,并相应地列出支持或反对的原因。 4.小组成员之间进行交流,“重建”《生物课程标准》的内容体系。和《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内容体系相比较,找出差距何在?讨论《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内容体系的合理性。
2. 如果还有不同的意见,列出这些意见,并向国家生物课程标准研制组提交建议。 建议考虑:
(1)阅读《生物课程标准》和《生物课程标准解读》等;
(2)阅读《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中的“课程改革纲要\"一节; (3)注意“教学时数的有限性”和“生物科学与技术发展的迅猛性”之间的矛盾、“义务教育的公民性”和“生物学的学科性\"之间的关系、“学生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之间的关系等。
3. “论坛”活动:倡导探究性学习的利与弊。 活动目的:
理解在中学阶段倡导“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性。 情景和资料: 教育部的一项调查结果如下:
注:教育部2002年9-10月调查结果(江苏、江西、青海、天津)
培训活动:
1.每组成员根据自主选择组成“正方\"、“反方”和“评判”三个小组. 2.按小组准备材料和案例,分工合作,汇总有关资料,并列出主要的阐述观点。
3.“正方”和“反方\"组分别推举“主辩”、“二辩”、“三辩”和“四辩”,其他人员为“辅辩”.各自准备参辩的主要论点和论据.“评判\"组也推举“主评”、“副主评”、“主记录”、“副记录”等,也需要准备相关的论点和论据,以便发表评价时“言之有理”。
4.“正方”和“反方”开展辩论,“评判\"组详细记录各方观点。结束时,“评判组”集中讨论,评判双方的观点,汇总“正确”的观点,加入自己的观点.
5.公布评判结果,三组共同总结“倡导探究性学习的利与弊”。 建议考虑:
(1)各方认真搜集资料,尽可能全面地阐述倡导探究性学习的“利”或“弊\"; (2)提出的“论点”是指理论阐述,“论据”是指鲜活的案例.
4.“命题”活动:针对新教材,编制一张新课程“学期考试卷”? 活动目的: 尝试体验新的评价理念。 情景和资料:
1.阅读第四章“新课程实验教材”和《生物课程标准》、《生物课程标准解读》。 2.网络搜索,查找有关命题方面的研究论文若干篇。分析其要点和研究成果(或经验)。
培训活动:
1.分小组讨论新课程的评价理念。分工合作,完成一张新课程“学期考试卷\"。 2.小组内交流和讨论自己的命题思想和具体体现,修改并完成“学期考试卷”。 3.大组交流各组成果。
4.反思和改进各组的“学期考试卷”。 建议考虑:
1.讨论并形成本组的命题原则和思路,和新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进行对比。
2.对考试卷进行全面分析,例如分析在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的情况.
(二)深入认识《生物》教科书
1.“讨论”活动:新教科书的功能发生了哪些转变? 活动目的: 理解新教科书的功能变化。 情景和资料: 阅读附录(案例7)。
培训活动:
1.任意选择某一种课程标准实验《生物》教科书,阅读和分析其中的一章内容。对比阅读现行《生物》教科书,同样阅读其中的一章内容.
2.小组交流,列表分析两种教科书的功能表现。
3.讨论说明教科书功能转变对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作用。 建议考虑:
(1)最好选择两种教科书的同样内容的一章作对比,例如,都选择有关植物“根”或“茎\"内容中的一章,或都选择有关“光合作用”内容的一章等.
(2)讲述自己的一个成功故事,反思是否也创造性地开展了教学活动,也体现过新教科书的功能?
案例5: 由DNA到遗传和优生优育
伴着欢快的上课铃声,我踏进了八年级二班的教室,在师生们的相互问候之后便开始了我今天的新课一一第十六章的第一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新课在一种和谐的氛围中进行着。正当我在指导学生探究“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生物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重要作用”的时候,我让学生观察课本第26页上的图16一4“先天性裂唇患儿”像片,猛然间我发现身边的周倩同学课本上的这幅像片用白纸封住了。这是一位好学生啊,她怎么会这样呢?刚要对其发问,我又看到她的同桌——付兵书上的这幅像片也用白纸封住了。我奇怪了,又看了看前后几位同学.咦?!他们中也有一些用白纸把像片封了。真怪啊!但我在教室里不露声色地暗暗查看起来,结果竟然有相当多的同学将这幅像片用白纸……。一位叫单娜的同学不仅在像片上贴了白纸,而且还在白纸上写上“好可怜”三个字。 我几乎被怔住了,突生冲动,决定停下新课来解决这不寻常的“贴图”事件。于是我击掌让同学们暂停,大声地说:“同学们,老师现在有一个问题不明白,想请教请教你们。”
他们先相互看看,然后又疑惑地看看我,仿佛在问“老师能有什么问题?” “同学们,你们什么时间把这幅像片用纸封住了的?”我用手指着课本上的像片问. 他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点不好意思了…… “我在预习新课的时候贴的。”司金玲站起来说. “我也是.”大家七嘴八舌。
“告诉老师,你为什么把这幅像片封起来了”我拍了拍宋双平的肩膀问. 他说,“我看她的模样很丑,不愿意再看到她,所以……。” “你呢?”我问他后面的苗升同学。 “我感到害怕。”他讪讪地说。
“单娜,你为什么也把像片贴了呢?”看到单娜一直没抬头,我走到她身边这样问道。 “老师,我……”她眼睛里己含满泪水。
我的心不由得心里一紧,“怎么回事?”我鼓励着她。
“我看到她就想到我叔叔,我叔叔也得了这种病,我觉得他好可怜,所以……\"她的脸上已挂上了泪珠.
哦,原来如此!
学生们的回答,我很感动,灵机一动,我决定改变今天的教案!于是,我提出了一个在本章的第四节才能学到的问题:
你们知道先天性裂唇属于什么病吗? “不知道。”学生们茫然地看看我。
我因势利导讲了先天性裂唇是遗传病的一种,遗传病一般是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它具有由亲代向后代传递的特点,小孩在出生时就已患上了病,是先天性的,目前还得不到根治。我又让同学们想一想,生活在他们身边的人有没有得这种病的?在小组内讨论,他们患的是那种遗传病?
教室里一下子热闹起来了,学生们立刻分组讨论起来,最后由小组汇总,各组组长代表本组的同学进行汇报。
嗬!还真不少:白化病、色盲、先天性痴呆、血友病、多指、先天性耳聋、小头白痴、先天性心脏病、遗传性肝炎、唇裂、腭裂、猫叫综合症、精神分裂症等等……
“根据你的观察、体会,你觉得遗传病有哪些危害?”我不失时机地问道.
单娜站起来了,在她的脸上还能看到泪痕,她说:“我叔叔因患先天性裂唇,三十多岁了,至今还没成家,他非常自卑和痛苦。”
赵婵娟站起来说:“我哥哥因患色盲,而失去了上军校的机会,他非常失望.” 许世民说:“我姨家小表弟患的是血友病,为给表弟治病,致使他家一贫如洗。\" 宋捷妤总结的好:“遗传病患者不仅自己痛苦,而且还给患者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也给社会带来了负担,降低了中华民族的人口素质。\"
“对,遗传病的确给人类带来了很大的危害,为了控制遗传病的发生,《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七条已明确规定,禁止近亲结婚。那么,作为社会成员中的你,将有何打算?”我激动了。
好戏上演了,同学们一下子又打开了话匣子: “我将节省零花钱,给表弟治病。\"
“我将利用星期天,节假日帮助我邻居患先天性聋哑症的海涛学文化课。” “我将好好学习,将来做一名医生,专门研究遗传病,解除病人的痛苦。”
“等我长大后,我将建一座福利院,专门收养患遗传病的病人,让他们有一个温暖的家。”一向不善言语的陈福安竟然这样说。
……
“让我们做一个假设,如果像片上的这位患儿,现在就躺在我们的眼前,你想对他说点什么?”我好激动。一石激起干层浪,教室里立刻沸腾了。
孟清含着眼泪说:“请你放心,我不会放弃你.” “再次祝你快乐!”高玉金激昂地说。
“你等着,八年以后我给你做手术!\"张凯激动地说。
铃声响了,同学们的心情和我一样一一“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无奈,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只好给他们布置了课外探究作业:
1.调查周围人群中常见的遗传病种类,最好取到患者的像片,了解现代社会采取那些优生优育措施.
2.搜集关于英国皇室血友病方面的报道资料.
(山东省高密市柏城中学 盛金枝) 自我反思: 在走回办公室的路上,我的心情依然非常激动,没想到一个小小的“贴图”事件,竟然改变了我今天的教案,令我将2周后才能教学的教材——第四节 《遗传、优生优育》搬到了这节课上学了;也正因为这小小的“贴图”事件,让我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富含情感教育的课.妙啊!反思今天这节课,我的最大感受是: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教师不应该再拘泥于教材的编排顺序,放开手脚,灵活运用;生物课应该成为育人的主阵地之一,教师应教会学生关注生物圈里的人,关爱生命,奉献爱心;对学生诸如“贴图”等突发性事件,教师应发挥教学机智,予以正确引导,做学生求知的导航人.
点评:这节课对如何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提供了有益的建议。在必要的时候,授课内容本来就是不必拘泥于教科书编排顺序的,新课程的教科书的功能发生了变化,教科书仅仅是教师和学生交流的文本材料.教科书不仅传授知识,还要重视能力培养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等.教科书上的插图也不仅是知识的再现,也有育人作用。插图大多数肯定是充满美感的,但有时也要有一些起“震撼\"作用的图片,让学生在这些“不美\"的图片的强烈“震撼\"中,不仅学到知识,也强化了应有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正是这套教科书安排这类“不美\"的图片的原因。可喜的是已经起到了预期的作用,在这位教师的及时引导下,教科书的这种意图得到了更加生动地体现。
2.“交流”活动:找出现行教科书的“难、繁、偏、旧”之处,对比课程标准实验教
科书,有无新的“难、繁、偏、旧”?
活动目的:
理解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编著特点,找出不足之处。 情景和资料: 教育部的一项调查结果如下:
教师和校长对现行高中教科书的评价
培训活动:
1.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独立列出3—5项现行教科书的“繁、难、偏、旧”之处.对比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相同章节,理解新教科书的处理特色。
2.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选择某一章节,仔细阅读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发现有无新的“繁、难、偏、旧”之处.
3.小组交流,汇总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已经克服的“繁、难、偏、旧”问题;汇总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仍然存在的“繁、难、偏、旧”问题。
4.讨论如何克服新的“繁、难、偏、旧”问题,撰写“让教科书更好地传承美好的教育理念”的报告,提交给教科书主编。
建议考虑:
(1)最好分工合作,阅读全册教科书,找出“繁、难、偏、旧”之处;
(2)理解教科书编著者的编著意图,交流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切实落实克服“繁、难、偏、旧”问题,不发生“课程标准是新的、教科书是新的、课堂上却‘涛声依旧'”的问题;
(3)对教课书的意见和建议尽可能具体,每小组可以侧重某一方面。
3.“探究”活动:哪些环境因素影响鼠妇的分布? 活动目的: 尝试探究活动的基本过程。 情景和资料:
1.阅读第四章“新课程实验教材”。 2.自主查阅有关鼠妇的文献资料。
培训活动:
1.分小组在校园内寻找和观察鼠妇,观察鼠妇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 2.相互交流查阅的有关鼠妇的资料。
3.尝试围绕鼠妇的生活环境,提出一个可以探究的有关鼠妇生活环境的问题。 4.根据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设。 5.实施实验,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6.讨论什么样的活动能称得上是“探究”活动?在中学阶段开展探究性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建议考虑:
(1)观察到的现象是不是就是问题?如何提出可以探究的问题? (2)探究方法或设计实验和搜集数据或证据的关系是什么?
(3)如果当地没有鼠妇,如何重新设计新的替代实验,以便同样完成该实验的各项教学目标.
4.“述课”活动:某节课中如何具体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活动目的:
尝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落实新课程理念。 情景和资料:
阅读2001年9月3日,《中国报道》采访的中国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慕菊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助理刘坚的报道附录。
培训活动:
1.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独立设计一节课。对比课程改革前的教学设计和课改后的教学设计,反思: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要发生这些变化。
2.同伴互助:提出改进意见,说明这样改进的原因。
3.专家引领:结合附录(采访报道),分析教学设计的特色和问题。
建议考虑:
(1)理解教科书编著者的编著意图;
(2)不一定设计完整的一节课,也可以是一个教学片段,这样可能更有利于分析。
附录1:采访朱慕菊和刘坚的报道
我们了解到,有一位参与教材编写的教师说参加新教材的编写,是一个既痛苦又喜悦的过程,那么你们两位都是主管这次教育课程改革的官员,你们的体会是什么呢?
朱慕菊:它将的“既痛苦又喜悦”时非常确切的,为什么呢?痛苦是他要对自己就有的经验、旧有的价值观进行挑战,他要否定自己,他要接受新事物;喜悦是因为他经过了这些痛苦的抉择以后,他所选择的一个观念,选择的对教材的呈现方式,他觉得学生会喜欢,他会有成功的感觉…。.我觉得新教材最重要的改革交织在于它的功能发生了很重要的变化,以前我们的教材关注的是学科体系的完整,它的逻辑,它的知识覆盖面,总而言之一句话,它的中心追求是学科本身,而不是学生的发展。这一次新教材的改革,最重要的是我们教材追求的中心价值发生了转移,它追求学生怎么样来用这个教材。我以为,教材在迎到学生发展的时候,应该发挥三方面的功能。第一个作为基础教育,应该给学生传授他终身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另外一方面,教材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教材不应该就是一个告诉式和呈现式,比如说农民起义失败了,有哪些经验教训,这边刚讲完,那边教科书就有一个方框子,一、二、三、四、五都告诉你,学生没有自己去探索、自己去思考的空间.这次的教材,我们认为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教他们如何学会学习。另外一个更重要的追求,就是教材上面所呈现的这些知识,不再强调他就是一个独立的、客观的的知识,而是赋予这些知识一很多价值观的教育,比如说我们的自然地理课,我们不仅讲哪有山、哪有水,哪有矿藏,我们还要将关于环境,关于生态伦理的教育,关于我们对人类对地球的责任,我们对子孙后代的责任。就是说我们是知识本身富有价值观教育的这种功能。
主持人:刘先生,你是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的负责人,那么这次新教材出版以后,很多课程
试验区都已经用上了。从您了解的情况,他们的反应怎么样?
刘坚:在全国38个实验区,教师们这个暑假基本上都一直在忙碌,没有人休息,因为大家要研究新课程,要进行教师的培训,这一点对于课程改革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事情。我们的老师拿到新教材之后,大家都爱不释手,都是一种非常喜悦的心情.确实也很辛苦,但是大家看到了一种希望,因为新教材更多地关注我们的儿童,关注我们使用教材的对象。我们的教材,以往可以说都是按给成年人看的方式编著的.而现在,我们的教材可以告诉小读者,这本书是专门为您们而编的,我们在这本书中将会一起来探讨什么……应该说这是非常大的变化。
朱慕菊:有一些专家说,新教科书再也不仅仅是教师拿来教学生的一个依据,它应该成为教师和学生对话的文本。
主持人:从新教材内容上来看,可以说是更贴近学生了,学生的学习空间、能力的空间都大了,对教师来说也是这样吗?
朱慕菊:我们教师有一些问题,过多地依赖于教材,依赖于教学参考书,有些教师甚至是完全按照教材上写的那些教案,一字不差地在说。这样,他就放弃了他职业创造的机会,所以我们认为应该提倡他们去创造,让教师成为一个有创造性的职业,而不是一个教书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