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尹新成
来源:《企业导报》2011年第20期
锡矿山锑矿矿床一直以来,基本上被认为是远离岩浆岩的低温热液矿床。随着成矿理论的发展,争论纷纭,计有深源岩浆热液、重熔岩浆热液、沉积改造和热卤水成矿等,说法不一。根据矿石中的矿物组合,矿石类型可划分为四种类型:以石英——辉锑矿型为主,石英——重晶石——辉锑矿仅局部出现、而石英方解石——萤石——辉锑矿型极罕见。 一、找矿标志
(1)上泥盆统佘田桥组是本区主要的找矿层位。(2)纵向断裂规模较大,褶皱构造比较强烈,但不形成倒转的地段有可能出现Ⅰ、Ⅱ、Ⅲ号矿体。(3)背斜构造拱曲度较高的地段,整合类型矿体成矿有利(类似储油构造的特点)。(4)纵向断裂由陡变缓,特别是出现与主断裂平行的下盘次级分支断裂变缓地段,又有含矿的有利层位,则Ⅲ号矿体最为有望。(5)遮挡层封闭条件较好,其下有不纯灰岩、页岩或不纯灰岩、砂岩、页岩组合,相变韵律明显,且厚度增大地段,对整合类型矿体富集有利。(6)硅化是直接的找矿标志。 二、矿床及矿体特征
飞水岩和童家院两矿床及其产出矿体的特征如下:飞水岩矿床:位于锡矿山半边背斜南部,其范围大致为0~49线,长3750m,东起F7,西至F75下盘,东西宽800~1500m。其中3~25线硅化体裸露地表,矿体多被民采,故勘探和正规开采于4中段(标高248m)以下。矿床内有三个矿体。(1)Ⅰ号矿体:产于总屏蔽层(D3X1+D3S3)之下,受D3S2控制,矿体分布于背斜轴及东翼,主要产于D3S2-1小层中(其次为D3S2-3),走向近东西,倾向南,倾角23°~40°。单个矿体走向长100~1200m,矿体与地层产状一致,为层状、似层状,形态稳定,在没有后期构造破坏的情况下,几乎连成一体。四中段以上,矿体形态变化大,分布零散,其下各中段矿体非常稳定。从17~19中段,由于近东西走向断裂的影响,矿体产状变陡,连续性较差,品位下降,至21中段又基本恢复正常。矿体厚度1~5m,品位3~4.5%,平均3.99%。以形态简单,厚度稳定,品位富,变化小为特征。(2)Ⅱ号矿体:位于Ⅰ号矿体之下,受D3S2第三岩性段(D3S2-7-10)控制。主矿体产于D3S2-7小层上部,受背斜核部和断层(北北东、北东组)控制,在构造有利部位,往往与Ⅰ号矿体融合一起,向下可与Ⅲ号矿体复合,形成富厚矿体。矿体顶板受D3S2-6小层(页岩)的遮挡控制,且与岩层基本一致,其底板呈波状起伏或凸凹不平,形态比较复杂,在背斜核部多形成不稳定的似层状或透镜状,到深部收敛于控矿断层(F7、F36)下盘,向南西侧伏,矿体走向长1600m,宽100~1200m,厚4~6m,品位3.5~4.6%,平均3.97%,以厚度大,品位富,形态复杂为其特征。(3)Ⅲ号矿体:主要受F75、F36、F3、F72等北北东、北东组断裂控制,沿断裂下盘一侧展
布,斜切佘田桥灰岩段(D3S2)第一、第二岩性段和龙口冲砂岩(D3S1)及棋梓桥组灰岩(D2q)上部地层,矿体呈侧羽状、不规则带状及薄板状。其规模以F75、F36下盘之Ⅲ号矿体最大,已控制长1500m,延伸大于1000m,厚度3~8m,最厚达25m,平均4.97m,品位2.0~4.0%,平均3.34%,加上棋梓桥组品位稍降低。矿体顶板与断层面基本一致,底板凸凹不平,形态复杂,变化较大,称为交错型矿体。产于棋梓桥组灰岩上部的Ⅲ号矿体(分布于龙口冲砂岩和F111以北),已控制走向300~500m,倾斜延深200m,厚2.20~15.0m,平均6.86m,品位1.3~3.98%,平均2.43%。单个矿体长36~280m,矿化富集与含矿层中的破碎、裂隙发育程度密切相关。(4)童家院矿床:分布在0~40线,长3000m,宽1000m。产于F3下盘一侧的童家院半边背斜轴部及东翼。其中Ⅰ号矿体主要产于D3S2-3小层中(比飞水岩的Ⅰ号矿体层位稍低),Ⅱ号矿体主要富集在背斜轴部及其附近和F219与佘田桥组D3S2上部岩层交汇部位。Ⅲ号矿体规模小,产于F3下盘一侧的层间裂隙中,目前已采空。本矿床累计探获金属量303.25kt,平均品位4.68%。Ⅰ号矿体走向北25°~50°东,倾向南东,倾角15°,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单个矿体长110~310m,倾斜深60~475m,厚0.56~8.81m,平均2.43m,F219与佘田桥组D3S2上部岩层交汇部位;Ⅱ号矿体走向基本上与Ⅰ号矿体一致,分布于F3、F217、F219下盘与背斜核部及附近,呈不规则的似层状、透镜状产出,单个矿体走向长170~560m,倾斜延深90~560m,厚0.47~35.27m,品位1.62~11.33%,平均品位5.29%。 三、矿物成份
(1)辉锑矿(Sb2S3):为主要的有用矿物,以它形晶粒为主,其次为半自形或自形晶,铅灰色。它形晶或半自形晶组成致密块状或浸染状矿石,而自形晶则产于晶洞中,组成放射状或网状等晶簇,单个晶体最长达0.7m,一般Ⅰ、Ⅱ号矿体颗粒较粗,Ⅲ号矿体较细。上部较粗,往南深部有变细趋势。(2)石英(SiO2):主要指早期硅化形成以后与辉锑矿共生的石英,常呈他形粒状出现,或呈柱状、梳状半自形-自形晶形成于裂隙、晶洞边缘,也有以石英脉形态切穿辉锑矿,为主要的脉石矿物。(3)方解石(CaCO3):为仅次于石英的一种脉石矿物,有呈白色不透明粒状与辉锑矿组成所谓“花砂”,也有呈白色不透明块状与辉锑矿组成致密块状矿石,或以无色透明-半透明的菱面体产于晶洞中,与辉锑矿相互穿插。另外有較多的辉锑矿呈脉状产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