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行业热点 新车 试驾评测 养车用车 车型库
当前位置:首页马克思题库

马克思题库

2020-03-03 来源:好土汽车网
导读 马克思题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试卷一

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50小题,每小题2分,共100分)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D )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 B.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

C.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

D.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D ) A.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哲学 B.十七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 C.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 D.十九世纪德国古典哲学

3.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D ) A.存在性 B.结构性

C.运动 D.客观实在性

4.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 C ) 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 B.意识不受客体影响 C.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 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

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D)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6. 在内容和形式的矛盾运动中,(B) A. 内容是相对稳定的,形式是活跃易变的 B. 内容是活跃易变的,形式是相对稳定的 C. 内容和形式都是处在不停的显著运动状况 D.内容的变化总是落后于形式的变化

7.《坛经》“时有风吹幡动,----僧曰风动,---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惠能关于运动的观点是(D)

A. 运动是物质之根本属性 B. 运动与物质不可分 C. 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D. 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8.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强调了(B)

A 人们对每一事物都要细心观察 B 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有理性的指导 C 人们获得感性经验的重要性 D 人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9.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下列各项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 (D ) A.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B.从知觉到表象的飞跃 C.从判断到推理的飞跃 D.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10.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C) 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B.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C.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 D.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

1

11.“一个志在有大成就的人,他必须如歌德所说,知道限制自己。反之,那些什么事都想做的人,其实什么事都不能做,而终归于失败。”这段话告诉我们(D) A、要学会分清事物矛盾的性质 B.要懂得对事物进行矛盾分析 C.要学会解决不同矛盾用不同的方法 D.要抓住主要矛盾,不要平均使用力量

12.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强调( C ) A、读书不能获得真知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13.“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是( B )

A.唯物主义的历史观 B.宿命论的历史观 C.唯意志论的历史观 D.循环论的历史观 14.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C )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 B.社会规律和主观意识的关系问题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15.“人化自然”是指(D )

A.整个自然界 B.人本身的自然 C.未被人认识的自然 D.被人类改造过的自然 16.矛盾的基本属性是(B)

A、普遍性和特殊性 B、斗争性和同一性 C、绝对性和相对性 D、变动性和稳定性 17.决定一个社会形态性质的主要依据是(B)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国家政权 D.统治阶级的思想体系

18.地理环境在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表现在( B ) A.它是划分社会经济形态的依据

B.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永恒的、必要的条件 C.它是社会制度变更的决定力量 D.它是社会性质的决定性因素 19.我国的政体是(A)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民主监督制度 20.科学技术属于现代生产力系统的(B ) A.主导性因素 B.渗透性因素 C.基础性因素 D.运筹性的综合因素 21.“意识是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这是一种 ( D ) A.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C.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D.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22.一对孪生兄弟到公园游春,回来后向母亲报告各自的观感.哥哥说:“那可真是一个好地方,荆棘上面也有鲜花.\"弟弟说:\"那可真是一个鬼地方,鲜花下面也有荆棘.”这说明(B ) A.人是万物的尺度,事物的性质决定于人对它的主观感受程度

B.主体认识客体具有能动作用,对同一事物有着不同的主观感受,正是主体能动作用的表现 C.此亦彼也,彼亦此也,相对主义是一种正确的观点 D.人的看法不同,决定着事物向相反的方面转化

23.有的哲学家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有原因的,因而一切都是必然的,偶然性是不存在的。这是一种( C )

A. 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B.唯心主义非决定论观点

2

C. 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观点 D. 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观点 24.老子曰“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这是( C ) A、唯心主义宿命论 B、唯物主义决定论 C、相对主义诡辩论 D、唯意志论 25.商品的二因素是由( B)

A.商品的自然属性决定的 B.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C.生产资料私有制决定的 D.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决定的 26.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 A )

A. 劳动力成为商品 B. 生产资料可以买卖

C. 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D.货币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 27.在价值增值过程中,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区别在于( C ) A. 前者是产品成本的构成部分,后者是剩余价值 B. 前者不转移价值,后者发生价值增值

C. 前者不发生价值增值,后者发生价值增值 D. 前者价值增值少,后者价值增值多 28.资本是一种运动,资本循环是从(A) A.资本运动的形式和条件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B.资本运动的速度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C.资本运动的实现条件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D.资本运动的矛盾性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29.下列实物形态的资本中,同时属于生产资本、不变资本和固定资本的是(C) A.原料和燃料 B.辅助材料 C.机器设备 D.商业设施

30.马克思的伟大发现除了剩余价值学说外,另一个是( D ) A. 阶级斗争理论 B .社会主义学说 C. 辩证法理论 D .唯物史观

31.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是( D ) A.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 B.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对立

C.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 D.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对立 32. 产业资本在其循环运动中所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是( C )

A.固定资本、流动资本、货币资本 B.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商品资本 C.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 D.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33.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 D ) A.建立社会主义国家 B.建立工农联盟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入到无阶级社会

34.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D) A.理论斗争 B.议会斗争 C.经济斗争 D.政治斗争

35.“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句话揭示的是( A )

A、社会主义的本质 B、目前我国社会的性质 C、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D、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36.从结束几千年的剥削制度的角度看,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变革是(D A、戊戌变法 B、新民主主义革命 C、辛亥革命 D、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

3

37.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基础是(D)

A.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B.德国古典哲学 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D.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38.在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B)

A.只有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 B.许多思想家都预见了未来社会 C.只有唯心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 D.只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预见了未来社会

39.列宁对关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学说的重大贡献是( C ) A、提出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提出了新经济政策

C、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的理论 D、提出了利用国家资本主义过渡社会主义的理论 40.“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 C ) A、是矛盾的 B、是两回事

C、是有着内在联系的 D、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41.哲学的物质范畴和自然科学的物质范畴的联系表现①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发展②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前者是后者的理论成就的概括 ③前者为后者的研究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 ④前者是后者的根据,后者是前者的条件⑤后者为前者的研究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B )

A.①② B. ③④ C.②③ D.③④⑤

42.据媒体报道,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社会学家利用互联网技术做了一次实验,证明只要通过\"电子邮件的6次信息接力\一个人就可以和世界上任何一个陌生人联系上。这表明:①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②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人为的 ③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实现的 ④信息是世界普遍联系的基础 ( B )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43.“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谬误”。此话表明的哲理有哪些?①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②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③真理和谬误没有确定的界限;④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在非常有限的领域内才有绝对的意义。 B A. ① ② ③ B. ① ② ④ C. ① ③ ④ D. ② ③ ④

44.尽管历史上罗马教廷把哥白尼的“日心说”当作邪说加以打击,毁掉哥白尼的书,烧死布鲁诺,监禁伽利略,但这既不能改变地球绕太阳转的规律,也不能阻止人们接收“日心说”。这一事实说明( C )

①客观规律不已人的意志为转移 ②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③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 ④真理终究会战胜谬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5.以下有关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本质,判断正确的有:( D )

①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未变 ②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未变 ③工人阶级受雇用的阶级地位未变 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未变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46.辩证的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对立表现在是否承认( B ) ①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②否定与肯定的区别 ③否定是对旧事物的抛弃 ④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4

⑤否定是对旧事物的“扬弃”

A.①②⑤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①③④ 47.地理环境对生产发展的影响体现在(D ) ①它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生产率的高低 ②它制约一个国家生产部门的分布

③它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不同国家经济发展的特点 ④它制约着一个国家生产发展的潜力和前途 ⑤它决定一个国家生产关系的性质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8.关于所有制和所有权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①所有制是所有权的基础 ②所有权是所有制的基础

③所有制决定着所有权,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态,它是反映着经济关系的意志关系 ④同一种所有制可以有不同的所有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②③④ D.①③④ 49.下列命题或说法中属于相对主义诡辩论的有( C )

①天不变,道亦不变 ②宿命论 ③ 万物齐一

④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⑤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A.①②③ B. ②③④⑤ C.③⑤ D.②⑤ 50.生产价格与价值的关系是 (C ) ①生产价格与价值无关 ②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 ③生产价格的形成以价值为基础 ④生产价格与价值在数量上经常不一致 A.①②③ B.②③ C. ②③④ D.③④

试卷二

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50小题,每小题2分,共100分)

1、哲学上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的依据是(C )

A.主张一元论还是二元论 B.主张辩证法还是形而上学

C.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的不同回答 D.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

2、马克思的伟大发现除了剩余价值学说外,另一个是( B )

A.阶级斗争理论 B.社会主义学说 C.辩证法理论 D.唯物史观 3、划分生产关系类型的基本标志是(B)

A.产品的分配形式 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D.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性质 4、“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是反映(B )的历史观

A.唯物主义 B.宿命论 C.唯意志论 D.循环论 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包含

的哲学道理是(D )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6、世界上惟一不变的是变化。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C )

A.变是世界的本质 B.世界上只有变,没有不变 C.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 D.变与不变是绝对对立的

5

7、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D)

①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 ②是一个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 ③是社会发展的目的 ④既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又是社会发展的原因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8、社会发展往往面临多种可选择的道路,其中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是(C)

①对数人选择的道路 ②势力强大的人选择的道路 ③先进阶级选择的道路 ④能够解放发展生产力的道路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9、形而上学否定观主张(D)

①事物的自我否定 ②外在力量对事物存在性的消灭 ③包含肯定的否定 ④抽象的否定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10、近一年多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迅速在全球蔓延。在危机面前,人们应该积

极主动应对,化“危”为“机”。下列名言中,符合意识能动性原理的有(D) ①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②我们惟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③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同时产生的 ④事不避难,知难不难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1、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理想是(A)

A.实现共产主义 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 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 D.实现人权 12、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是因为实践具有(D )

A. 普遍性 B. 绝对性 C.客观实在性 D. 直接现实性

1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 B )

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

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C.工人罢工和起义

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

14、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C)

A.辩证法 B.历史观 C.劳动价值论 D.剩余价值论 15、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A)

A.合理内核 B.基本内核 C.精髓 D.核心

16、下列命题中属于揭示事物本质的有( D)

①水往低处流 ②日出于东落于西

③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④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17、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 A )

A.劳动工具的状况 B.劳动者的素质

C.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 D.劳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18、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D)

A.主张物质和意识具有统一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主张思想就是物质的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C.认为世界是绝对精神外化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19、广大农民在致富的过程中体会到:“要富口袋,先富脑袋”这一说法在哲学上的含义是(B)

A.精神是第一性,物质是第二性 B.精神的力量可以变成物质的力量 C.精神的力量可以代替物质的力量 D.先有精神后有物质 20、人工智能的出现对哲学意识的意义是(D)

6

A.否定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性 B.根本改变了人类意识活动的规律性

C.降低了人在意识活动中的主体性 D.表明意识活动与其他物质运动形式的同一性 21、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B)

A.真理具有客观性 B.真理具有绝对性 C.真理具有相对性 D.真理具有全面性 22、下列各项中,正确表述认识客体的含义的是( C)

A.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创造出来的对象 B.认识的客体是外部自然界 C.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实践和认识的对象 D.认识的客体是客观存在的事物

23、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强调(A)

A.读书不能获得真知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24、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是( B)

A.客观实在性的观点 B.主体性的观点 C.反映的观点 D.实践的观点 25、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它的(D)

A.永恒性 B.客观性 C.不变性 D.终极性 26、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B)

A.人与自然的关系 B.人与人的物质利益关系 C.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D.分工协作的关系 27、在社会生活中,上层建筑对于社会发展的性质取决于(B)

A.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 B.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C.社会意识形态的性质 D.社会生产力的性质 28、下列事物中,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范畴的有(A)

①人们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 ②人们实践活动所利用的自然资源 ③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 ④人们实践活动所创造的生产力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29、下列社会现象中属于上层建筑的是(C)

①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②政治法律制度 ③国家政权 ④社会意识形态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30、马克思主义认识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C)

①世界的可知性 ②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 ③认识起源于经验 ④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

31、价值规律是通过商品交换中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表现出来的。这说明(A)

A.必然性通过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 B.必然性可以转化为偶然性

C.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变向质变转变的过程 D.事物的发展是由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的过程

32、垄断资本在经济政治上统治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B )。

A.规定垄断价格 B.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C.掌握国家政权 D.避免两败俱伤

33、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国家对外经济联系的主要方式是( B )。

A.资本输出 B.商品输出 C.对外经济援助 D.技术输出 34、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 A)

A.科学技术 B.劳动对象 C.劳动者 D.管理方式 35、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这句

话表明( D )

A.人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有价值

B.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对它的购买消费者而言的 C.商品所有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 D.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

7

36、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是(C )

A.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 B.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生产资本 C.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D.不变资本、可变资本、流通资本 37、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C )

A.生产过剩的危机 B.生产不足的危机

C.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D.生产绝对过剩的危机 38、纺织厂的资本家购买的用于生产的棉花属于(C)

①不变资本 ②固定资本 ③可变资本 ④流动资本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③ 39、资本家经营的畜牧场中的种牛,属于(C)

①不变资本 ②固定资本 ③可变资本 ④流动资本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③ 40、股票价格(D)

①与银行存款利息率成反比 ②与预期股息收入成正比 ③是股息收入的资本化 ④不是股票的票面额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41、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特点是:( A )

①个人主义 ②利己主义 ③自由竞争 ④社群主义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42、货币能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因为货币(C)

A.有特殊的使用价值 B.是商品交换的媒介 C.自身有价值 D.可作为支付手段 43、一本书售价18元5角,这里的元和角是(A)

A.价格标准 B.价值尺度 C.观念货币 D.货币价值 4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D)

A.国内市场竞争的结果 B.国际竞争激烈化的结果 C.垄断统治加强的结果

D.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矛盾发展的结果

4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私人垄断统治的发展表现在(D)

A.托拉斯和康采恩的出现 B.金融寡头的统治

C.国际垄断同盟的兴起 D.形成跨行业跨部门的混合联合企业 46、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B)

A.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B.19世纪初期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 C.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 D.文艺复兴运动

47、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基础是(C)

A.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B.德国古典哲学 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D.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48、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标志是(A)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建立 C.空想社会主义理想的破灭 D.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49、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坚持(C)

A.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B.共产党的领导 C.无产阶级专政 D.社会主义方向

8

50、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A)

A.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B.实行无产阶级专政 C.巩固共产党的领导 D.镇压资产阶级的反抗

试卷三

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50小题,每小题2分,共100分) 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 A )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 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D )

A.物质与运动的关系问题 B.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 C.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 D.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3.肯定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是( D )

A.辩证法的观点 B.形而上学的观点 C.唯心主义的观点 D.可知论的观点 4. 在整个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D )

A.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相互联系 B.产品的分配方式 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D.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5.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前提是( D )

A.个人积极性的充分调动 B.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 C.对保守思想的彻底克服 D.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 6.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 A )

A.物质性 B.存在性 C.可知性 D.运动性

7.有人认为世界上各种生物物种是永恒不变的。这是一种( A ) A.形而上学观点 B.相对主义观点

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8.下列选项中,强调外部条件在事物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C ) A.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 B.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 C.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D.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9. 社会意识是(C )

A.社会环境 B.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C.社会生活精神方面的总和 D.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10.认识的客体是( A )

A.主体实践和认识的对象 B.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 C.主体创造出来的对象 D.外部自然界

11.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 D A.深入实际,了解情况 B.认真思考,形成理论 C.精心安排,制定计划 D.执行计划,付诸实践

12.对待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又要发展。这种态度的理论基础是( A ) A.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

C.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D.能动的反映是摹写和创造的统一 13.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C )

A.人口因素 B.地理环境 C.生产方式 D.政治制度 14. 杰出人物的产生是(C )

A.纯粹是必然的 B.纯粹是偶然的

C.既是必然的,又是偶然的 D.有些人是必然的,有些人是偶然 15.从起源上说,国家是( B ) A.人们通过订立契约形成的

9

)

B.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C.一个民族征服另一个民族的产物和表现 D.人们协调公共社会秩序的产物和表现

16.“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种观点属于( A ) A.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B.历史宿命论观点

C.机械决定论观点 D.否认人民群众历史创造性的观点

17.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党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巩固和壮大了我国的社会主

义经济基础,逐步完善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这说明( C ) A.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 B.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的性质

C.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上层建筑被经济基础所决定 18.社会精神财富的源泉是( D )

A.各种经典文献 B.科学家的活动

C.文学艺术家的活动 D.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

19.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C )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B.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矛盾

C.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 D.进步社会势力和保守社会势力的斗争 20.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是( A )

A.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B.物质文明的发展 C.社会结构的改革 D.道德水平的提高

21.“支配物质世界之运动的必然性,也支配着精神世界的运动,因而在这个世界中,一切都服

从于注定的命运。”这种观点属于( B ) A.唯意志论观点 B.宿命论观点 C.辩证法观点 D.非决定论观点

22.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 D )

A.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总和 B.政治关系和法律关系的总和

C.一切思想关系的总和 D.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23.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B )

①普遍联系的环节 ②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问题 ③永恒发展的环节 ④辩证的否定观的问题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24.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包括:( A )

①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 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③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 ④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25.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范畴的正确理解是( B ) A.物质是各种实物的总和

B.物质范畴是从各种物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C.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可以被感知 D.物质是自然界中具体的物质形态 26.意识产生的决定性环节是( D )

A.人脑的进化 B.动物心理的形成 C.语言的产生 D.劳动 27.“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是( A ) A.前者是辩证法,后者是诡辨论 B.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

C.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 D.二者都是辩证法,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 28. 下列现象属于量变引起质变的有( B ) ①生产力的增长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②物体由于量的不同而区分不同的体积 ③在一定温度下鸡蛋孵出小鸡

④由变异的积累引起旧物种到新物种的变化

10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9. 辩证的否定是( D )

①事物的自我否定 ②事物发展的环节

③事物联系的环节 ④扬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0. 社会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这是因为( C )

①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②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③历史发展方向是由人的思想和行动决定的

④社会规律存在和实现于实践活动之中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C )

A.劳动过程和使用价值生产过程的统一 B.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C.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D.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32. 资本积累的源泉是( C )

A.资本家的节俭; B.资本的价值;C.剩余价值; D.扩大再生产 33. 能准确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因素是( D )

A.工人工资的高低 B.工人劳动时间的长短 C.工人劳动强度的大小 D.剩余价值率的高低 34.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 D )

A.生产与需要的矛盾 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C.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D.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 35.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 D )

A.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 B.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

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D.人口过剩与资本过剩的矛盾 36.把资本区分为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其依据是( C )

A.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价值周转方式 B.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物质存在形态

C.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 D.不同部分的不同运动速度

37.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 C )

A.不等价交换 B.劳动成为商品

C.劳动力成为商品 D.货币所有者把货币投入生产领域 38.从理论上看,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 D )

A.特殊形式 B.唯一形式 C.辅助形式 D.基本形式

39.产业资本在其循环运动中所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是( A ) ①货币资本 ②生产资本 ③商品资本 ④商业资本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40.以下有关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本质,判断正确的有:( D )

①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未变 ②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未变 ③工人阶级受雇用的阶级地位未变 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未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1.以下属于生产力的“硬件”部分的是( C )

①劳动者 ②劳动资料 ③应用科学 ④劳动对象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42.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特点是:( A )

①个人主义 ②利己主义 ③自由竞争 ④社群主义

11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43.产业资本在其循环运动中所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是( D )

A.固定资本、流动资本、货币资本 B.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商品资本 C.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 D.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4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C )

A.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B.生产不足的经济危机

C.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 D.生产严重短缺的经济危机 45.能准确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因素是( D )

A.工人工资的高低 B.工人劳动时间的长短 C.工人劳动强度的大小 D.剩余价值率的高低 46.人民民主专政实际上就是无产阶级专政,原因是它们的( D ) ①领导力量是相同的 ②阶级基础是相同的 ③内容是相同的 ③形式是相同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7. 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 D ) A.建立社会主义国家 B.建立工农联盟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入到无阶级社会 48. 社会形态是( C )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B.经济和政治的统一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D.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的统一 49. 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分配方式是( D )

A.原始社会 B.阶级社会 C.社会主义社会 D.共产主义社会 50.共产主义社会的物质基础是( C )

A.比资本主义社会高的社会生产力 B.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同的社会生产力

C.远远高于以往一切社会的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 D.高新技术发达的生产力

试卷四

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50小题,每小题2分,共100分) 1、马克思主义从狭义上说是( C )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规律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2、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 A )

A、马克思 B、爱因斯坦 C、达尔文 D、牛顿 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C ) A、工业革命

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D、阶级斗争

4、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显著特征是: ( B )

A.革命性和批判性 B.实践性和阶级性 C.科学性和历史性

12

D.辩证性和彻底性 5、“万物皆备于我”是( D )

A.形而上学的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唯心主义辩证法的观点 D.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6、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要得出这一结论 (A )

A.必须通过人的意识 B.根本不要通过人的意识 C.完全依赖于人的意识 D.纯粹依赖于自然物的存在

7、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 A )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界定的 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D.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界定的 8、.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统一于( C ) A.存在 B.精神 C.物质 D.原子

9、“运动应从它的反面即从静止找到他的量度”,因为静止是( B )

A.运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B.过去运动的结果和未来运动的出发点据D.运动的基础和承担者

10、认识的起点是感觉,这是:( C )

A.只有唯物主义才承认的观点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可以承认的观点 C.唯心主义承认的观点

D.只是辩证唯物主义才承认的观点 1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表明:( D )

A.每个人必须事事实践才能有认识 B.只要参加实践就一定能获得正确认识 C.直接知识来自实践,间接知识不来自实践 D.一切认识归根到底来自实践

12、“真理是人造的供人使用的工具”的看法是:( A )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机械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13、在认识论中坚持反映的原则:( B )

A.是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B.是所有唯物主义的观点 C.只是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D.仅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14、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 C )

A.是否被大多数人拥护 B.是否被社会普遍承认

C.是否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一致 D.是否能满足人的需要

15、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本标准是:( D )

A.是否承认阶级斗争 B.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

C.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

13

.运动的原因和根 C

D.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16、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钥匙”是:(A )

A.劳动发展史 B.阶级斗争史 C.思想发展史 D.国家发展史 17、人类社会变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 B )

A.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 B.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C.天才人物的出现 D.地理环境和人口条件

18、生产关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是:(C ) A.产品的分配关系 B.产品的交换关系 C.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D.人们在生产中所处的地位

19、在阶级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总是统治阶级的思想,因为统治阶级(B ) A.在政治上占统治地位 B.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

C.掌握了宣传机器 D.控制了大多数知识分子 20、商品的本质因素是( B )

A.使用价值 B.价值 C.交换价值 D.价格

21、生产商品的劳动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其中具体劳动的作用是(D )

A.创造新价值 B.创造剩余价值 C.创造必要价值 D.创造使用价值

2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它是以(B ) A.具体劳动为尺度的 B.简单劳动为尺度的 C.复杂劳动为尺度的 D.个别劳动为尺度的

23、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这句话表明( B )

A.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有价值

B.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对它的购买者而言的 C.商品所有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 D.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

24、对“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句话的正确解释是( D ) A.劳动和土地都是价值的源泉 B.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土地形成价值

14

C.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外部条件,土地是价值的真正源泉 D.劳动必须和自然物相结合才能创造出物质财富

25、在商品经济中,形成价值的抽象劳动的支出必须借助于(A ) A.具体劳动 B.剩余劳动 C.商品的生产形式 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26、正确认识价值创造和财富生产的关系,关键是运用( A ) A.劳动二重性学说 B.资本有机构成学 C.剩余劳动学说 D.平均利润学说

27、货币之所以能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因为( B ) A.它能衡量其他商品价值的大小 B.它是社会劳动的产物,本身具有价值 C.它具有计量单位 D.它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

2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 D ) A.国内市场竞争的结果 B.国际竞争激烈化的结果 C.垄断统治加强的结果

D.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矛盾发展的结果 29、当代资本主义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是( C ) A.国际卡特尔 B.混合联合企业级 C.跨国公司 D.国际康采恩

30、金融资本是由( C )

A.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B.银行资本的工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C.垄断的银行资本和垄断的工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D.垄断银行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31、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 D ) A.工业资本 B.农业资本 C.银行资本 D.金融资本

3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B ) A.改变了经济的资本主义性质 B.符合垄断资本家的整体利益 C.代表了个别资本家的利益 D.消灭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基础

3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中,最主要、最重要的形式是(B ) A.国家市场垄断经济

15

B.国家调节经济 C.公私合营经济 D.国家自然垄断经济

34、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计划化”( B ) A.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B.使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得到一定的缓解 C.导致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和平过渡 D.可以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35、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B ) A、空想社会主义的学说

B、19世纪初期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 C、空想平均共产主义 D、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

36、列宁对关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学说的重大贡献是( C ) A、提出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提出了新经济政策

C、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的理论 D、提出了利用国家资本主义过渡社会主义的理论

37、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其根本原因是由于( B ) A、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具有较高的精神文明 B、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

C、它是以高度社会化的资本主义大生产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前提的 D、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可以在旧社会的内部孕育生长起来 38、“通过批判旧世界来发现新世界”是( B ) A、空想社会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B、马克思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C、唯物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D、唯心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39、“物的依赖性关系”是( B )

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40、火是万物本原的观点是属于( D ) A.唯心主义的观点 B.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C.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D.自发的或朴素的唯物主义的观点 41、实践有两层基本的含义,它们是指: ①实践具有物质的、客观的、感性的性质和形式 ②实践具有观念的形式 ③实践具有理论的特性 ④实践是人特有的对象性活动

⑤实践是一切生命物质的存在形式(A )

16

A.①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④⑤

42、“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这一说法: ①是指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②是唯心主义的③是庸俗唯物主义的④是辩证唯物主义的⑤是对意识来源的一种正确解释( B )

A.①③⑤ B.①④⑤ C.①②③④ D.③④

43、认识运动所以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是因为:①事物矛盾的暴露有个过程②事物本身的复杂性③认识本身的复杂性④人们认识能力的有限性⑤人们的实践及其认识条件的历史性( C )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③⑤

44、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因为它:①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②具有普遍性③具有直接现实性④能检验某一认识是否有用⑤是联系主观和客观的桥梁( A ) A.①②③⑤ B.②③⑤ C.④⑤ D.①③⑤

45、以下论断正确反映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作用的有:①只有诗人才需要想象②幻想是极可贵的品质③意志决定一切④顿然醒悟,一下子抓住了问题的症结⑤在科学的道路上,只有不畏劳苦坚持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A ) A.②④⑤ B.①②③ C.①② D. ④⑤

46、下列观点说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有:①社会意识归根到底要从社会存在得到说明②社会存在的变化迟早要引起社会意识的变化③社会意识纯粹是人脑的创造物和想象物④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⑤有些社会意识不能从社会存在中找到根据( A ) A.①②④ B.①⑤ C.②④ D.③④⑤

47、社会是有机联系的整体,其基本结构有①自然环境结构②人口结构③物质经济结构④社会政治结构⑤社会观念结构 ( A )

A.③④⑤ B.①②③ C.④⑤ D.③④

48、人类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的深刻含义主要是①社会和自然界一样本质上是客观的物质过程②社会和自然界一样是一个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③社会发展规律与自然发展规律毫无区别④社会和自然界一样一切活动无需人有意识地进行⑤人们有可能像自然科学那样用精确眼光研究人类社会( B )

A.③④⑤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49、面临环境被污染,使人类越来越重视环境问题,这是因为①地理环境是人类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②地理环境直接决定社会的发展③地理环境能决定社会的性质④地理环境通过物质生产制约社会发展⑤地理环境能决定社会发展的方向( D ) A.②④⑤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④

50、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是指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产生及其发展变化②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产生只有影响作用③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巨大的反作用④生产关系任何变革都适合生产力的发展⑤生产力的任何发展都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D )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②④ D.①③

试卷五

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

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50小题,每小题2分,共100分)

1. 马克思的包含着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是( C )

A.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B.《神圣家族》

C.《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D.《德意志意识形态》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 B )。

A.主要内容 B.理论基础

17

C.核心部分 D.实质或灵魂

3.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的观点,属于( B ) A.否认人的意识存在的自然唯物主义 B.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 C.否认时间与空间存在性的唯心主义 D.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诡辩论 4.黑格尔哲学中的 “合理内核”是 ( D)

A.唯物主义 B.辩证唯物主义 C.唯物主义辩证法 D.辩证方法

5.在人工智能与人的意识的关系问题上有着种种不同观点,其中正确的观点是( D ) A.电脑的发展会大大超过人脑 B.电脑的发展会产生意识

C.电脑的发展能完全取代人脑 D.电脑与人脑有着本质的区别 6.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这段话表

明人的意识具有( B )

A.客观性 B.能动性 C.对象性 D.任意性 7.“居安思危”这一成语所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B )

A. 矛盾双方是相互排斥的 B. 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 C. 矛盾双方是相互等同的 D. 矛盾双方既相互排斥又相互等同 8.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对立统一运动,从表现形式上看( D )

A. 是事物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 B.是不断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

C. 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 D. 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9. 庄子曰\"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这是( C )

A. 唯心主义宿命论 B.唯物主义决定论

C. 相对主义诡辩论 D.唯意志论 10.要正确解决事物矛盾的前提或关键是认识( B )

A. 事物矛盾的普遍性 B. 事物矛盾的特殊性 C. 事物的主要矛盾 D. 矛盾的主要方面

11.事物由量变到质变的变化过程中,决定事物质变的性质和方向的是( C )

A. 矛盾的普遍性 B. 矛盾的特殊性 C. 事物的量变 D.事物的质变 12.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D )

A. 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B. 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 C. 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D. 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13.在工作中防止\"过\"或\"不及\"的关键在于( C ) A. 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B. 认识事物的量 C. 把握事物的度 D. 确定事物的质 14.“防微杜渐”的哲学依据是 (A )

A.质量互变规律 B.否定之否定规律

C.对立统一规律 D.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15. “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意义”,这是( A ) A. 辩证法的观点 B. 形而上学的观点 C. 诡辩论 D.相对主义的观点 16.“理论一定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才能和变化了的客观实践相符合”。这表明( D ) A.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B. 真理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C. 人们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 D. 理论和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7.“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 C )

A.辩证唯物论与旧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C.唯物论和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18.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者违背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犯了 ( D ) A.类似经验论的错误 B.类似诡辩论的错误 C.类似相对主义的错误 D.类似唯理论的错误 19.认识的最终目的是( A )

A. 指导实践、改造世界 B. 达到理性认识 C. 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D. 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 20.恩格斯指出:“人的思维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

自然界本身”这说明( C )

18

A.认识是主体的反映 B.认识的内容和模式是由客体提供的 C.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D.认识是客体的反映 21. 社会形态是( C)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B.经济和政治的统一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D.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的统一 22.大众心理影响经济走势,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观点是( A ) A. 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B. 社会心理可以左右社会发展方向

C. 只有正确的社会意识才能影响社会发展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决定作用 23. 杰出人物的产生是( D)

A.完全必然的 B. 偶然的机遇

C.有的是必然的,有的是偶然的 D.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统一 24.马克思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机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这表明( C )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决定 B. 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

C.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D.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等同 25.上层建筑对于社会发展作用的性质取决于( A )

A.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B.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 C.社会意识形态的性质 D.社会生产力的性质 26.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突出表现为( B )

A.社会意识不依赖于社会存在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C.社会意识肯有阶级性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 27.列宁关于阶级的定义表明,阶级是一个( A )

A. 经济范畴 B.政治范畴 C.文化范畴 D.社会意识范畴 28.商品经济中最经常、最大量、最普遍的经济行为是( B )

A.市场竞争 B.商品交换 C.劳动力买卖 D.追求利润

29.“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表明( A ) A.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 B.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有价值

C.商品所有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 D.商品不可能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 30.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 C )

A.剩余价值学说 B.生产价格理论 C.劳动二重性学说 D.劳动力商品理论 31.商品价格是( A )

A.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B.商品使用价值的货币表现

C.由商品的供求关系决定的 D.由市场的竞争机制决定的

32.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D )

A.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矛盾 B.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33.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是( D )

A. 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 B.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C.流通手段和贮藏手段 D.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34.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 B )

A.劳动者有人身自由 B.劳动力成为商品 C.劳动力归劳动者自己所有 D.劳动者一无所有

35.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D )

A. 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B.小商品生产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统一 C.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的统一 D.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36.分析资本有机构成的理论前提是( C )

A.剩余价值是剩余劳动的凝结 B.资本积累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C.资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D.利润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37.考察社会资本运动的出发点是( B ) A.社会净产值 B.社会总产品

C.社会全部生产资料 D.社会全部消费资料

19

38.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是(B )

A.资本积聚 B.资本积累 C.资本集中 D.资本周转 39.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 B )

A.资本家之间协商的结果 B.不同部门之间各个资本家竞争的结果 C.同一部门的各个资本家之间竞争的结果 D.资本家垄断的结果 40.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C ) A.社会生产和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 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C.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D.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和企业内部生产有组织性之间的矛盾 41.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是 ( A )

A.利己主义 B.利他主义 C.集体主义 D.享乐主义 42.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中社会经济生活的实际统治者是( C ) A.银行资本和银行资本家 B.工业资本和工业资本家 C.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 D.商业资本和商业资本家 4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的宏观调节代表着( A ) A. 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 B.国有企业的经济利益 C.中小资本家的利益 D. 极少数金融寡头的经济利益

44.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基础不可能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产生是由于(C ) A.无产阶级还不够强大 B.生产力的发展尚无客观需要求

C.它与私有制的生产关系是不相容的 D.还缺乏足够的物质条件 45.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是( D )

A.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根本改革 B.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改革 C.社会主义社会性质的根本改革 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46.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原理,表明了以下哪些道理?①人的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②人的认识运动是主观和客观的矛盾运动;③认识论和辩证法的一致性;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党的群众路线的一致性。请选择你认为合适的答案。( D )

A. ① ② B. ① ② ③ C. ① ③ ④ D. ① ② ③ ④

47.由美国次贷问题引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一方面有弊,给我国的经济运行带来了风险,也使原有的危机意识遭遇挑战;另一方面有利,对我国防止金融领域的风险具有警示作用,同时,为我国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科学发展提供了机遇。总的来说,弊大于利,我们在危机面前必须兴利除弊,化解风险,抓住机遇。上述认识包含着以下哪些哲理?①任何事物都包含矛盾着的两个方面;②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③发挥主观能动性具有重要作用; ④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D )

A. ① ② B. ① ② ③ C. ① ③ ④ D. ① ② ③ ④

48.“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20世纪

80年代以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大大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包括了以下哪些内容?①生产和企业经营的全球化;②贸易的全球化;③金融的全球化;④科技协作在世界范围内展开。( B )

A. ① ② B. ① ② ③ C. ① ③ ④ D. ① ② ③ ④

49.在 ①价格机制、②竞争机制、③供求机制、④约束机制中,市场机制包括( C )

A.① ② B.② ③ C.① ② ③ D.① ② ③ ④

50.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的标志包括下面那些项?( A )

①唯物史观的发现;②剩余价值的发现;③辩证唯物主义的创立;④无产阶级政党的诞生。

A. ① ② B. ① ② ③ C. ① ③ ④ D. ① ② ③ ④

2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