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健身气功协会
黄 健
健身气功•易筋经(以下简称“易筋经”)很好地继承了古代传统功法的基本特点,动作刚劲有力、刚柔相济。本文对其功法特点与作用机理作一浅析。
练养形体 筑宅寓神
创编与推广健身气功的根本目的在于“健身”,即使身体维持或恢复健康状态,并由此延缓衰老、提高生活质量。中医学认为,人体的健康是由形与神两个方面决定的,只有形强神足人体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健康。因此,保养形与神是养生的两个主要的方面,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则有侧重于养形和侧重于养神的不同学派及相应的理论与手段。
侧重于养形者,常以运动为基本手段,故有人称之为“动形学派”,其学术渊源可能始于《吕氏春秋》的“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之说。实际上,“动形”亦为历代养生家所重视。如《黄帝内经•灵枢•天年》曰:“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明代学者张介宾在《景岳全书•治形论》中指出:“吾之所赖者唯形耳,无形则无吾矣。”“善养生者,可不先养此形以为神明之宅,善治病者,可不先治此形,以为兴复之基乎?”吕氏“精神安乎形,而年寿得长也”(《吕氏春秋•尽数》)的论述,与张氏的养生观,直接地阐明了“形”与“神”的关系及其对“年寿”的影响。即形体为宅,神居于内;形强神安,“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素问•上古天真论》) 传统易筋经的创编过程中是否受到上述思想的影响,我们目前尚不得而知,但无论是其功法名称、还是其运动特点
都折射出了以动养生的健身特点。
先从功法名称来看,易筋经之“易”的字面意思是“改变”,实际暗含“增强”的意思,即使人体的“筋”变强。“筋”,《说文解字》言其为“肉之力也”。一般认为是指骨与骨之间联接的部分,现代中医基础理论认为,它“应包括有收缩功能的肌肉和有传导支配作用的条索样组织(如神经)在内”,也就是说,筋与人体外表之骨、肉、节,内在之脏腑、经络等均有关,换句话说筋是人体“形”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有理由认为,易筋经中的“筋”,泛指整个形体。明代气功专著《赤凤髓》有“易气”、“易血”、“易脉”、“易肉”、“易髓”、“易骨”、“易发”等多种相似的说法,其中的“易”都是指增强,而“气”……“发”则泛指“形”,原文说的都是指练功所具有的增强形体功能的作用,所不同的仅是程度上的差异。
再从功法操作来看,“动”是多数健身气功功法的共同特点,但与其它功法相比,易筋经的“动”至少有以下三个特点。如:在运动部位上,它有以四肢运动为主的操作(如“韦驮献杵势”等),和以脊柱运动为主的操作(如“打躬势”、“掉尾势”等),及四肢与脊柱运动并重的操作(如“卧虎扑食势”等)的结合,保证了运动形体的全面性;在运动方式上,它有以静力性运动(也称等长运动)为主的操作,和以动力性运动(也称等张运动)为主操作的结合,体现了运动的多样性;在运动强度上,总体而言,这套功法的运动强度是较大的,尤其是“九鬼拔马刀势”、“打躬势”、“掉尾势”等。这些特点使易筋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强形”功法,如能持之以恒可望使人“五脏和调,肌肉解利,皮肤致密,营卫之行,不失其常……”(《灵枢•天年》)当然,中老年练功者可以根据各自的身体健康状况,在强度等方面作适当的调整,以便取得适合自己的最佳的健身效果。
平衡阴阳 协调脏腑
阴阳,最初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在中医学中主要用于概括人体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疾病的属性与治疗大法等。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的基础,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素问•生气通天论》)易筋经调节阴阳的作用,主要是通过运动脊柱来实现的。该功法比较重视对脊柱的运动,从“摘星换斗势”、“倒拽九牛尾势”中的转体,到“青龙探爪势”、“打躬势”、“掉尾势”中的弯腰,“卧虎扑食势”中的“扑”地等,无不体现了其对脊柱运动、调节的特点。这种富有特色的运动方式,除了加强动养形体的作用外,还有较好的平衡阴阳的作用。脊柱是人体的“脊梁”,主要由椎骨、椎间盘和韧带等组成,是人体之“形”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支持躯干、保护内脏器官等作用。从脊髓发出的脊神经,分布于头、颈、上肢、胸腰、腹壁、下肢,是人体的重要神经枢纽。中医学认为,人的多条经络都与脊柱有关。如十二正经中的足少阴肾经,《灵枢•经脉》言其“贯脊”,足太阳膀胱经“侠脊夹脊……循膂”;奇经八脉中的督脉“于脊内上”(《难经•二十八难》),冲脉“并足少阴经”(《素问•骨空论》)行,其分支行于脊柱内。因此,易筋经对脊柱的特殊运动,对于上述阴、阳经络都有直接的刺激作用,并由此起到调节阴阳的作用。另外,对脊柱的运动实际上是对人体整个躯干的运动,而躯干的运动,除了能刺激循行于脊柱内外的经络外,还能作用于脾、胃、肝、胆经脉,及任脉等奇经,即对于整个足三阴、足三阳和奇经八脉都有作用,加上“韦驮献杵势”、“摘星换斗势”、“九鬼拔马刀势”、“卧虎扑食势”等节中,上肢的特殊运动对手三阴、手三阳的作用,使之对整个经络系统都具有调节作用,这也是该功法健体作用的主要机理之一。
《后汉书•华佗传》谓:“动摇则谷气得销……”原文说的是五禽戏对脾胃等脏腑功能的调整作用,实际上易筋经也是如此。一是运动对脏腑的直接作用。中医学认为,五脏与体表组织器官均有联系,所谓肝主筋、肺主皮毛、脾主肌肉、心主血脉、肾主骨,而易筋经是“易”“筋”(含骨、皮、肉、脉等)的功法,所以,它除了能锻炼体表之“筋”外,还可以增进内在脏腑的功能。正如《颜习斋言行录》所谓:“一身动则一身强。”二是通过经络的间接作用。人体的经络系统由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组成,其中十二正经是其“主
干道”,它们与五脏六腑均有固定的“络属”关系,其经脉之气又散络积聚于体表之经筋。《灵枢•海论》在论述十二经功能时说:“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正因为这样,易筋经在运动过程中对“筋”的锻炼效果,可以通过经络“传递”到脏腑,起到锻炼、协调脏腑的作用。三是发音呼吸对脏腑的特殊作用。习练易筋经“三盘落地势”时,要求配合身体下蹲、两掌下按发“嗨”音,这是功法创编者的一大创新。传统气功中将配合发音的呼吸方法称为发音呼吸法,代表功法如六字诀;此外,在一些武术气功中也时能见到,但在传统的易筋经中则似乎难以寻觅。然,这种引用却是合理的。因为呼吸除了具有“吐故纳新”的作用外,传统气功学还认为其有锻炼脏腑的作用,故《汉书•王吉传》说“吸新吐故以练脏”,而在此基础上配以吐字发音,可以加强这种作用。
疏通经络 调畅气机
经络的功能除了上述之“联络”外,尚有通行气血的功能,正如《黄帝内经•灵枢•本脏》所说:“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易筋经疏通经络的作用主要通过调身与调息来实现的。
如上所述,易筋经的调身方式富有特色,它以静力性运动与动力性运动相结合、四肢运动与脊柱运动相结合等方式,使人体各个部位都得到全面、合理、强度较大的锻炼,这种运动除了锻炼肌肉、骨骼、关节等以外,还可以对同样属于“筋”的经络、血脉起到间接的“按摩”作用。这种“按摩”是通过肌肉的舒张与收缩、关节的外展与内收、脊柱的旋转与弯曲、两手的起落与开合及双腿的多种步型等诸多调身要素来实现的,它可以使经络、血脉处于不规则的“挤压——放松”状态,这对保持经络、血脉的通畅有积极的意义,能促进人体的“血脉流通”(后汉书•华佗传》),使精气流动不郁,因为“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吕氏春秋•达郁》)。
气机,在中医学中是指气的运动,其主要形式有升、降、出、入。中医学还认为,肺主气、肾纳气、肝疏气、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又由于气主要是循经络而行的,故气机的正常与否,与五脏和经络的状态均有关。易筋经强健包括五脏在内的“形”,又能疏通经络,此两者是其协调气机的主要原理。此外,该功法调息方式中的两处特色对气机的作用也不可忽视。一是该功法在静力性运动时的短暂停闭呼吸,这在前三节“韦驮献杵势”中特别明显,具体体现在第一式中作者所说的“动作稍停”,这种“停”也同样存在于第二、第三式中,练功有素者甚至在其它各式中也能体会出类似的“停”。由于练功时的“三调”是相互配合应用、直至最终融一的,因此,“动作稍停”中暗喻“呼吸随之稍停”的意思。“停”的意义依停在不同的呼吸时相而不同,如果停在呼气之末,起到的作用同延长呼气,即加强了气机运动中的“出”,有利于吐故泻实;反之,如果停在吸气之末,则其作用等同于延长了吸气时间,加强了气机运动中的“入”,有利于纳新补虚。习练者可以根据各自体质加以灵活应用。二是“三盘落地势”中的“嗨”音呼吸,这种发音呼吸对脏腑的作用如上所述;此外,它也有调节气机升降的作用,但综合整套功法的调身与调息要领,其作用点当在“降”。 因为在“落地”时加“嗨”音,其意必定出于对平衡升降的考虑。也许是为了更好地达到“易筋”的目的,从古到今,易筋经一直较为重视气的“入”与“升”,而对于“出”与“降”、特别是“降”不够重视,习练者(尤其是初学者),一旦掌握不当,便有引起气之升有余、降不足的气逆证之虑,配合机体下降动作的呼气发音有利于气的下降,对于平衡升降、协调气机有较为积极的作用。
总之,健身气功••易筋经通过合理的动作编排并配以相应的呼吸,可起到强形健体、平衡阴阳、行气活血等作用,从而使习练者达到“健身”的目的,如能加上一定的调心手段,其健身效果可能会更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