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 姓名: 座号:
一、读拼音,写词语(共6分)
kū qì qī xī 二、单选题(共6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横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__ ____ A. 野马脱缰(jiāng) 吞噬(shì) 琼浆(qóng) 青面獠牙(liáo) B. 优哉游哉(zāi) 招徕(lái) 随心所欲(yù) 毫无倦意(juàn) C. 哄堂大笑(hōng) 结束(hù) 行善积德(jī) 雪域高原 (yù) D. 响彻旷野(chè) 婀娜(nuó) 赞叹不已 (yǐ) 一鼓一钹(bá)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言行不一致的人,是一种极不好的习惯。
B. 一个连教育都得不到尊重的民族是很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 C. 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不睡觉,都要守岁。 D. 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和心情了。 3.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小林不约而同地反对我的意见。 B. 回想此前和此后截然不同的生活,我不能不感慨万分。 C. 节日的大街上张灯结彩,人声鼎沸。 D. 在外边做事的人, 除非万不得已 , 必定赶回家吃团圆饭。
xiān xì wū yā zhū hóu piān zhānɡ
三、写出下面习俗的寓意。(共3分)
(1)过年吃鱼寓意:______ __。 (2)门上贴倒“福”寓意:___ _____。 (3)中秋节赏月寓意:__ ______。
四、古诗名句填空,并品析句子。(共20分)
(1)日暮汉宫传蜡烛,__ 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冷露无声湿桂花。 (4)百川东到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这两句诗运用的修辞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这两句诗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口语交际(共5分)
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中国的饮食文化是极为丰富的,各地都有独特的美食。你的家乡有什么特色美食,简单地说一说,与大家分享。
六、诗歌鉴赏(共16分)
寒 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1)诗歌描写的情景有一个时间推移,第一、二句写____ ____, 第三、四句写___ ____,_____ ___则是转折。(4分)(2)诗歌第一句中的“无处不”可不可以改为“处处都”?为什么?(4分)
(3)诗歌第三、四句中的哪个字用得妙?为什么?(4分)
(4)你知道寒食节有哪些习俗吗?(4分)
七、现代文阅读(共14分)
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上午十一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脚楼门口边看,不然就站在税关门口与各个码头上看。河中龙船以长潭某处作起点,税关前作终点,作比赛竞争。因为这一天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结实、手脚伶俐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船只的形式,与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长线,平常时节多搁在河边干燥洞穴里,要用它时,才拖下水去。每只船可坐十二个到十八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带头的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嘭嘭铛铛把锣鼓很单纯地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一船快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激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凡是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必可在税关前领赏,一匹红布、一块小银牌,不拘缠挂到船上某个人头上去,都显出这一船合作努力的光荣。好事的军人,当每次某一只船胜利时,必在水边放些表示胜利庆祝的五百响鞭炮。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共2分) 伶俐——________ 即刻——________
(2)短文提及了茶峒人端午日哪几种习俗?作者详细写了哪种习俗?(4分)
(3)短文开始三个“莫不”句有什么表达作用?(3分)
(4)下列句子属于侧面描写的是( ) (3分)
A.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
B.船只的形式,与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长线。 C.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嘭嘭铛铛把锣鼓很单纯地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
D.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 (5)作者凭着对湘西端午民俗的细致观察和深切感受,描写了龙舟竞渡的欢快场面,展现了茶峒人同庆端午的淳朴民风,表现了_____ ___的精神。(2分)
八、写作题(共30分)
同学们,打开记忆的闸门,往事一件一件地在头脑中回放,请同学们仔细回忆六年的小学生活中自己最难忘的家乡美食是什么?为什么喜欢它?简要说说它的制作过程。要结合自己的具体事例来写,语句要生动形象,题目自拟。
答案
一、哭泣;栖息;纤细;乌鸦;诸侯;篇章 二、 B B A
三、(1)年年有余(2)福气到了(3)合家团圆 四、(1)轻烟散入五侯家 (2)河汉清且浅;脉脉不得语 (3)中庭地白树栖鸦 (4)何时复西归
(5)对偶;织女织布时的情景 (6)望月;离愁;诗人的思亲之情
五、我的家乡的特色美食是麻婆豆腐。麻婆豆腐不仅吃起来麻辣鲜香,而且色泽好看。麻婆豆腐的做法其实非常简单:把豆腐切成小块,让它们一个个“跳”入热气腾腾的水中热热“身”,再把它们捞出。接着,把肉切成肉丁,用植物油把肉丁炒熟。然后,向锅里倒入适当的油,向油中放入事先准备好的干辣椒、花椒和姜片,等油温在八十度左右时放入豆腐,再翻炒几下,最后用小火慢慢烧两分钟,这道色、香、味俱全的麻婆豆腐就大功告成了。 六、 (1)白昼;夜晚;日暮
(2)不可以。因为双重否定表示肯定,形成强调的语气,表达效果更强烈,更能写出整个长安都充满了春意,热闹非凡,那么皇宫的情景也就可想而知了,深刻地讽刺了统治阶级的腐败。 (3)“传”字用得妙。它不但写出了动态,而且意味着挨个赐予,可见封建等级次第之森严。 (4)禁火,只吃冷食,祭扫等。 七、(1)机敏;立刻
(2)用雄黄蘸酒在额角上画个“王”字、划船竞渡。详写划船竞渡。
(3)文中三个“莫不”展现了人人参与、一个不落的场景,为下文写龙舟竞渡的精彩场面设置了悬念。 (4)D
(5)奋发向上、合作争先(答案不唯一) 八、略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下列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3分) A.正.月(zhēng) 掺.和(cān) 唾.沫(tuò) B.摊贩.(fàn) 搅.和(jiǎo) 骡.马(luó) C.黄焖.鸡(mèn) 油腻.(lì) 肿.胀(zhǒng) D.王侯.(hóu) 机柕.(shū) 脱缰.(jiǎng) 二、选字组词。(9分)
1.拌 伴 绊 陪( ) 搅( ) ( )脚石 2.辨 辩 瓣 蒜( ) ( )解 ( )别 3.揭 褐 渴 ( )色 口( ) ( )秘 三、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 A.悬灯结彩 万像更新 零七八碎 美不胜收 B.赞叹不已 别无所求 随心所欲 安然无恙 C.和睦相处 喜气洋洋 肃然起敬 遮天盖地 四、选词填空。(不重复)(6分)
偶然 恍然 依然 竟然 截然 毅然 1.已是三月,天气( )很冷,真奇怪。
2.为了集体的利益,小陈( )拆掉了新建的房子。 3.谁都没有料到,他( )会做出这种事情。
4.在科学领域里,“( )的机遇”只会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5.有时,你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就会( )大悟。 6.我没想到两位老师的观点( )不同。
五、在下列各句中,选择加点词的意思与例句中的相同的一句,打“√”。(4分)
1.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 ..
(1)展现在眼前的是一派大草原光景。 ( ) .. (2)那群嬉嬉笑笑的孩子大都五六岁光景。 ( ) .. (3)那年头,爷爷家的光景还不错。 ( ) .. 2.他们……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
(1)几位专家正在研究这段时间的气象。 ( ) .. (2)新学期,校园里一片新气象。 ( ) .. (3)北京的故宫,好一派宏伟的气象。 ( ) ..六、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节日名称或诗句。(6分) 1.春节:千门万户瞳瞳日, 。 2.寒食节: ,寒食东风御柳斜。 3. 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4.七夕节:诏沼牵牛星, 。 5.中秋节: ,不知秋思落谁家? 6. 节: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七、语言实践。(8分)
在中国,吉祥文化无处不在,它代表着人们追求 幸福、美好、平安的愿望。右图是一幅中国传统年画, 仔细观察画面你可以看出哪些关于吉祥的寓意和象征 呢?用几句话写出来。
八、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16分)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初一,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们在午前就出动,到亲戚家、朋友家去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内城外有许多寺院开放,任人游览,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儿,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北城外的大钟寺、西城外的白云观、南城的火神庙(厂甸)是最有名的。可是,开庙最初的两三天,并不十分热闹,因为人们正忙着彼此贺年,无暇顾及。到了初五初六,庙会开始风光起来。孩子们特别热心去逛,为的是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白云观外的广场上有赛轿车赛马的,在老年间,据说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骤马与骑者的美好姿态和娴熟技能。
1.用“动词+名词”的形式写出人们除夕的活动。(6分) 例:做年菜 穿新衣
2.文段中画“ ”的句子属于 句,在文段中起 的作用。(2分)
3.“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表现在哪里?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4分)
4.从画“ ”的句子中的“除非”“必定”两个词语我知道了: 。(4分) 九、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5分)
京腔的韵味
尽管生在黄梅戏的故乡,可我最喜欢的还是京剧,听不厌,品不尽。兴起时,还能吊起嗓门儿来上几句,那特有的京味儿总是悠悠地蒙绕在心头。
教了十几年的书,上过不少还算成功的课,但自己感觉最好的还是教《故都的秋》这篇课文。郁达夫先生简直京化透了,那关于北京之秋京味儿十足的描写,几番诵读之后,真是醉煞( )了人。 .多年来,京剧、京腔时时引起我对北京的向往,可“山里佬难出天”,每每机缘擦肩而过,我只好望“京”兴叹。
终于在去年的秋天,我在北京待了一周,上天安门,登八达岭,游世界公园,逛王府井大街,大饱京腔耳福。
北京人说话总有那股特别的京味儿:频( )频的儿化音节,极富神韵的“土”话,更有那节.拍、那音色、那抑扬顿挫的劲头儿,每每显出了一种宽宏深厚的底气和贴近生活的亲切感与原汁原味。京腔儿还极富个性,细细品味,有的带股“虎”劲,有的透着大气,有的则渐臻( )佳境…… .言为心声,北京人的豪爽与大度在京腔中也可见一斑。那天,我们乘地铁到前门站,由于人多,我们一行好几个只好站着。这时,一位很普通的北京市民,见我们同行的一位老人没座位,便主动站起来让座。看得出这是位“老北京”,“老先生——您这儿坐!”这一刻,我感到京味儿十足的招呼特别地富有质感与热力。我们与“老北京”一见如故,聊着天南海北的事儿,如沐春风。
京腔冶( )人,几天一过,我竟也情不自禁地仿着京腔与游人对话,仿佛自己也是个“老北.京”了。 (选文有删改) 1.请在括号里写出加点字的读音。(4分)
2.文章中京腔的“韵味”在形式上指的是 ,在内涵上指的是 。(3分) 3.作者以小见大,从浓浓的京腔中看出北京人怎样的性格特点?(4分)
4.作者对京腔怀着怎样的感情?请你摘录文中相关的句子并加以说明。(4分)
十、习作。(30分)
写一个你在传统节日中亲身经历的,能够表现节日里浓厚氛围的场景。 要求:1.题目自拟。
2.语句通顺,写出真情实感。
3.有一定的条理,书写工整,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4.不少于500字。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B
二、1.伴 拌 绊 2.瓣 辩 辨 3.褐 渴 揭 三、A
四、1.依然 2.毅然 3.竟然 4.偶然 5.恍然 6.截然 五、1.(1)√ 2.(2)√
六、1.总把新桃换旧符 2.春城无处不飞花 3.清明
4.咬咬河汉女 5.今夜月明人尽望 6.重阳
七、示例:从画面中的金元宝可以看出招财进宝的寓意;牡丹花是富贵的象征;项圈和长命锁有着长命百岁的寓意;龙有旺盛的精神的寓意,还象征着幸运与成功等。 八、1.贴对联 贴年画 放鞭炮 吃团圆饭 祭祖 守岁 2.过渡 承上启下
3.除夕那天,街上有很多人;而在初一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在休息,铺户都关着门。 4.春节是我们国家一个大团圆的日子,五湖四海的人都会在这天赶回家与亲人团聚。 九、1.shà pín zhēn yě
2.频频的儿化音节,极富神韵的“土”话,以及节拍、音色、抑扬顿挫的劲头儿 一种宽宏深厚的底气和贴近生活的亲切感与原汁原味 3.豪爽、大度的性格特点。
4.作者在北京受到“京腔”文化的陶冶,从内心深处热爱北京。“京腔冶人,几天一过,我竟也情不自禁地仿着京腔与游人对话,仿佛自己也是个‘老北京'了。”
十、提示:在进行场景描写时,要交代清楚背景,把场景写具体,写出节日里浓厚的氛围。注意写作顺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