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行业热点 新车 试驾评测 养车用车 车型库
当前位置:首页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视角领悟绿色发展的要义

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视角领悟绿色发展的要义

2022-04-20 来源:好土汽车网
导读 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视角领悟绿色发展的要义
从人与自然和谐

共生视角领悟绿色发展的要义

方 世 南

*

提 要:*总书记多次强调:“绿色发展,就其要义来讲,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略作为其中之一,并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目标任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再次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发展阶段,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于绿色发展的要义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的科学论断,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视角,科学地回答了“为什么要绿色发展”“什么是绿色发展”以及“如何推进绿色发展”等一系列关于发展的重大时代问题,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科学阐述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人与社会和谐关系的新时代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为以绿色发展开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格局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遵循。

关键词:生态文明 绿色发展 *生态文明思想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作者方世南,男,苏州大学东吴智库首席专家,苏州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与绿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苏州 215002)。

绿色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态文明思想中的一个重大理念。绿色发展理念既是我国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又紧紧地贯穿于和渗透进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各个发展理念之中,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之间的高度融合和紧密互动,彰显了我国以经济建设、政

*本文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生态文明思想研究”(18JZD007)、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研究中心委托项目“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研究”(AA15630420)、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类项目“马克思主义政党与国家治理研究”(szdx2020)的阶段性成果。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5

观察与思考 2021年第5期

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整体性联动建设战略,促进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五位一体”整体性文明提升的实践路径。*总书记多次强调:“绿色发展,就其要义来讲,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①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略作为其中之一,并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再次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发展阶段,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围绕推进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个重大问题,对如何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如何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以形成科学规范具有强大约束力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如何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以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如何做到资源高效利用和节约利用以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和资源环境承载力、如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以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等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都一一作出了重要部署,是引领我国绿色发展的重要思想指导和行动遵循。深刻认识绿色发展的要义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有助于我们自觉地正视在以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上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增强对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深刻认识,开创以绿色发展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崭新格局。

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理念的真谛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是由诸多相互联系的重大理念而构成的、系统阐述社会发展本质和规律的理论体系,绿色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发展的本质要义就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必须遵循自然发展规律、经济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博大精深,严密完整,系统地阐述了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如何通过建构科学合理的社会制度,自觉地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如何通过不断地探索和遵循自然界发展规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规律,构建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资源承载力相平衡、当代人的幸福美好生活与子孙后代永续享受幸福美好生活相衔接的一系列重大课题,是指引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绿色发展、共享发展的指路明灯。我们党的绿色发展理念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科学地阐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新时代的新发展观,既是我们党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重大创新的显著标志,又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里程碑,有助于我们将生态环境上升到关乎党的使命和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和关乎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的高度,全面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以生态环境民生福祉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这一充分体现人民至上和生命至上的新人权。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发展都是在一定的人与自然关系、人与社会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中进行的由低级到高级上升、由简单到复杂渐次行进的动态进程。人类对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形成的人与

① 《*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207页。

6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视角领悟绿色发展的要义

自然关系以及人与社会关系的认识,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加以明确和日渐完善的过程。人与自然的关系究竟应该是什么样的状态,才是促进经济社会合理发展的状态,从古至今一直是争论不休的问题。在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以前,希腊哲学致力于对宇宙本源问题的研究,探讨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问题,后人将其称之为“自然哲学”问题,一时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关注而成为那个时代的热点问题。苏格拉底则认为,研究这些抽象玄虚的问题对于治国安邦没有多少现实意义,他将几千年前古希腊奥林匹斯山上的德尔斐神殿里一块石碑上写的“认识你自己”,作为自己哲学原则的宣言,将哲学从更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思想王国拉到了充满烟火气息的凡俗人间,突出了现实生活中人的主体性和人的需要,也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作为一个重大问题列入哲学议题。被马克思称为古希腊最博学的人物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阐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但是,亚里士多德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作是一种主导与臣服的关系,即自然是完全服从于人的需要的自然,在自然界,人、动物和植物都具有鲜明的等级结构特征。亚里士多德认为,植物是为动物而存在的,动物是为人类而存在的,人类的利益和主体性处于一种绝对地位。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更加强调了人与自然的这种主导与臣服关系,提出人的价值在自然界具有唯一性和绝对性,普罗泰戈拉的名言是,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将自然界客观事物的存在与否都以人这个绝对的主体作为衡量的价值尺度,显然,否定了人与自然是一种和谐共生关系。到了近代,人的主体性和自然界服从于人的观点得到了进一步张扬,法国哲学家笛卡尔主张人类价值的至上性和绝对性,认为动物充其量就是一架没有任何感觉和知觉、没有任何理性的机器,只是如同时钟那样转动,感觉不到痛苦。动物机器论在当时有着十分广泛的影响,活体动物实验成为时尚,一度推动了近代科学突飞猛进。人类进入工业革命阶段,人类的主体性、能动性空前张扬,人类征服、改造自然的能力空前提高,人类中心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盛行,并将其建立在自然界被人类所奴役和支配的基础上。与此同时,因生态环境恶化和环境危机的严重性,也使那些拯救地球、拯救动物、拯救多样性生物的生态中心主义得到了发展。动物解放理论、生物中心主义理论站在为自然价值辩护的角度,提出不仅是人类具有价值,需要道德关怀,自然也有情感和价值,要把道德关怀、人道主义的范围从动物、生物进而扩展到整个生态系统,赋予整个大自然以道德关怀、人文呵护和价值意义,甚至提出了动物解放是人类解放的继续的口号。这些见解,又从另一个极端割裂了人与自然应有的生命共同体关系。总之,无论是人类中心主义还是非人类中心主义,都将人与自然关系当作是不同的主仆关系,是在对立的两极中并存的关系,都缺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观和绿色发展理念。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科学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和谐共生关系,人类社会发展必须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之路。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之路,必须建立在超越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建立在恩格斯所指出“我们这个世纪面临的大变革即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① 的基础上。从马克思的《资本论》和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等著作中可以发现,自然与环境的概念是唯物史观和政治经济学中的十分重要和经常性使用的基础性概念,马克思、恩格斯多次谈论到,生态环境是人类物质生产实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603页。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7

观察与思考 2021年第5期

践活动与经济发展的坚实的自然形式和不可或缺的自然基础。马克思把未来社会形态的共产主义,看作是“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①。恩格斯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以及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解当作人类社会从自然压迫和社会压迫这双重压迫中解放出来的重要任务和主要目标。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中,依据人的发展和与之相适应的人与自然关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主要特征,从人与自然关系以及人与社会关系的历史演变角度,提出了人类社会要经过三大社会形态的重要观点:“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式,在这种形式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小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式,在这种形式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要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② 马克思指出,在前资本主义社会形态时期,由于人的本质力量很弱小,人类所面对的自然界具有强大的力量,人类对自然只能处于屈从和被支配阶段,这个阶段也是自然对人的压迫、奴役阶段。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生产力和科技突飞猛进,人的主体性、创造性力量凸显,人与自然的关系翻转了过来,成为一种新的支配和奴役关系,即人对自然的支配和奴役关系,同时也出现了人的活动能力呈现出片面化和畸形化的发展趋势。只有到了消灭了阶级以及生产力、科技水平得到极大发展的共产主义阶段,人与自然关系、人与社会关系、人与人关系才能回到科学状态,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平等相处的和谐共生状态。从人与自然关系看,将构建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社会;从人与人关系看,将构建起促进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自由人的联合体”的社会。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会经历三大社会形态的科学论述,是将自然界发展、人类社会发展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从总体性高度深刻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论述,充分表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生动地显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社会历史观和社会发展观,是指导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科学世界观和科学方法论。

二、绿色发展的要义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

绿色发展理念是*生态文明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理念。*总书记多次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角度强调绿色发展的要义。*总书记说:“绿色发展,就其要义来讲,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个规律谁也无法抗拒。”③

*关于绿色发展的要义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的科学论断具有十分丰富的理论内容,我们要站在“为什么要绿色发展”“什么是绿色发展” “怎样推进绿色发展”的思考点上进行深刻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5页。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八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页。③ 《*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207页。

8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视角领悟绿色发展的要义

领悟,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视角,以强烈的问题意识、应答意识和实践意识把握绿色发展的要义,从而在实践中自觉地协调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关系,取得以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绩效。

*关于绿色发展的要义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的科学论断,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视角,科学地回答了“为什么要绿色发展”的重大时代问题,彰显出绿色发展理念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问题是时代的声音,解决问题建立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绿色发展“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落脚点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说明绿色发展针对的是传统发展模式将人与自然对立起来的非绿色问题,主要是针对在人与自然关系、人与社会关系、人与人关系上不遵循客观规律而产生的不协调、不和谐现象,引发出严重的自然矛盾、社会矛盾并存交织,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而提出的。不考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遵循客观规律的非绿色发展,引发的并不是单一的经济发展难以为继的问题,而是政治问题、社会问题、文化问题、国际关系问题、代际关系问题等一系列的问题集群,造成经济停滞、民怨沸腾、社会混乱、政局不稳、国际关系紧张、代际关系断裂等重大严重后果。*同志在主政浙江时,不仅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形象比喻,揭示了绿色发展的要义就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而且,还从人的发展、自然发展、经济发展、文化发展、社会发展辩证互动关系的角度,明确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阐明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人的发展与精神文化的关系,系统地阐述了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同志指出:“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关注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进一步明确经济发展以社会发展为目的,社会发展以人的发展为归宿,人的发展以精神文化为内核。”① *同志告诫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作为事关政治、事关全局、事关民生、事关发展后劲的重大问题。*同志指出,如果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会影响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如果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必然导致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恶化。如果资源、能源供应高度紧张,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矛盾必然尖锐,出现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难以实现的结果。所以,无论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还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都绕不开人口资源环境问题,都要求我们必须科学认识和切实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同志强调指出,我们必须通过生态省建设,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要通过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让大自然休养生息,以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否则终将遭到自然界的报复。生态环境问题是关系党的使命和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我们说以人为本,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不能在发展过程中摧残人自身生存的环境。如果人口资源环境出现了严重的偏差,还有谁能够安居乐业,和谐社会又从何谈起?人都难以生存了,其他方面的成绩还有什么意义?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早抓事半功倍,晚抓事倍功半,越晚越被动。那种要钱不要命的发展,那种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发展,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② 问题是时代的最强音,找到了发展的问题点,也就找到了解决问题推进

① *:《 之江新语》,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0页。② *:《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6年版,第190页。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9

观察与思考 2021年第5期

发展的突破点,明确了推进发展的主攻方向。

*关于绿色发展的要义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的科学论断,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视角,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绿色发展”的重大时代问题,彰显出绿色发展理念具有强烈的应答意识。时代提出问题,应答回答问题,应答意识呼应问题意识,展示了在绿色发展问题上的问题—— 应答逻辑。绿色发展“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表明绿色发展在于“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突出说明绿色发展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从而达到自觉地遵循客观规律而发展的关键举措,也说明绿色发展不是不要发展,也不是要停滞发展,更不是在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制造出一种新的对立,而是要通过调整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而发展得更稳健、更有质量、更有后劲。绿色发展是要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的解决设定为发展的重大价值目标。绿色发展追求实现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的一种理想状态,它建立在必然性和现实可能性的基础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一个通过不断地探索自然界发展规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规律而逐渐走向完善的漫长过程。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状态,也是一种只有通过绿色发展实践才能达到的状态。

绿色发展实践关涉一系列发展观和发展方式上的破旧立新、推陈出新和返本开新。绿色发展作为一种集问题意识与对策意识于一体的新发展理念,体现了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视角,在不断地认识和探索客观规律中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一种新发展观。绿色发展实现了发展观和发展方式的伟大变革,鲜明地体现了新时代和新发展阶段的发展观和发展方式是解构与建构的有机统一。绿色发展解构的是长期以来将人与自然关系当作绝然对立关系的自然观和社会历史观,解构的是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优化当作无法并存的发展观和生态观,解构的是将当代人的发展与子孙后代人的发展无法兼容起来的发展观和代际关系观,解构的是将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对立起来的发展观和人文观。绿色发展又是立足于新时代、新发展阶段建构起来的新发展逻辑、新发展哲学、新发展方式。绿色发展建构的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条件下,将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支柱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建构的是始终将环境资源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素的发展条件,把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绿色发展目标的发展状态,建构的是把经济活动过程和结果的“绿色化”“生态化”作为绿色发展的主要内容和途径的发展成效,建构的是将生态环境作为关乎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的生态政治哲学,建构的是将生态环境视为关乎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和民生福祉的民生幸福理念,建构的是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环境权益的新发展阶段的环境民生理念,建构的是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比肩而立、相得益彰的生态经济理念,建构的是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的生态文明制度管理体系,建构的是把大自然当成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系统实行一体化治理、一体化保护和修复,从而实现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监管和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监管的生态文明治理体系,建构的是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形成世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同世界各国深入开展生态文明领域的交流合作以及推动成果分享、携手共建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的全球生态合作共治体系,建构的是党对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全面领导的领导体制和组织保障体制。

*关于绿色发展的要义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的科学论断,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0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视角领悟绿色发展的要义

的视角,科学地回答了“怎样推进绿色发展”的重大时代问题,彰显出绿色发展理念具有强烈的实践色彩。无论是问题的提出以及对问题的应答,都需要付诸绿色发展的实践。绿色发展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目标,不光是一个重大的认识论命题和重大的价值论命题,而且更是一个重大的实践论命题。绿色发展理念充分彰显出发展上的知行合一,是新时代的重大建设性命题。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关键词,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从其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这个主题而言,两者是同义词。在绿色发展理念指导下的实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生态文明建设本身就是绿色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无论是就两者的原初概念来看,还是就两者的主要内涵而言,都指向人与自然关系以及人与社会关系,都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以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简而言之,能否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区分绿色发展与非绿色发展的根本标志,也是区分生态文明与生态野蛮、生态灾难、生态危机的根本标志。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视角领悟绿色发展的要义,以及检验绿色发展的实践成效,都需要从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这个更加宽广的视野来认识和实践。即是说,不能将绿色发展仅仅局限于经济领域,虽然绿色发展的实践成效从归根到底的意义上说,要取决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能否与自然资源的负荷量、生态环境的承载力相适应,为此要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通过调整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注重可持续性发展,推进绿色可持续经济发展,但是,绿色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绿色发展的实践领域必须延伸到政治领域、文化领域、社会治理领域、国际领域。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大战略任务,实质上就是要求在推进经济和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社会的政治因素、文化因素、社会治理因素以及人的因素对于绿色发展的影响作用。首先,绿色发展必须充分考量政治因素,在绿色发展中注重政治因素的重要作用,高度注重生态环境问题与政治问题的紧密联系,将绿色发展扩大到政治发展领域,促进政治发展的全面绿色转型,即通过培育绿色执政方式,从绿色政治理念、绿色执政责任和绿色政治使命的高度推进绿色发展,进一步增强党对绿色发展的全面领导,以政治的山清水秀促进生态环境的山清水秀。其次,注重文化因素对绿色发展的作用,通过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将珍惜生态、保护资源、爱护环境等内容纳入国民教育和培训体系,推动生态文化蔚然成风,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将生态文化纳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再次,绿色发展依靠制度和法治,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重在建章立制,用最严格的制度和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健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加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监管,推进环境保护督察,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提高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绿色发展最为根本的体现在人的发展上,人是绿色发展的主体,是绿色发展的参与者和享受者,应将培育与绿色发展相适应的生态文明人当作重要战略任务,使全社会都确立绿色发展是整个社会的共同事业的理念,促进全社会加快形成低碳、循环、节约的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推动各级领导干部和政府公务员积极当好绿色发展的示范者和带头人,推动全社会每一个公民积极改变局外人的角色,而成为绿色发展的积极行动者,通过强化公民环境意识,倡导和践行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消费方式,推广使用节能、节水用品和绿色环保家具、建材以及节能环保再生产品,坚持绿色低碳出行,推动全社会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绿色发展的良好风尚。

11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观察与思考 2021年第5期

三、以绿色发展开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格局

以绿色发展开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格局,意味着我们应在对绿色发展的要义深刻认识基础上,对传统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发展目标、发展规划、发展价值进行深刻反思和调整。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发展新格局中,人是现代化的主体,是推动现代化发展的强大动力,又是现代化建设成果的享受者。因此,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进一步彰显人民群众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主体性和动力性,进一步彰显出现代化建设的目的为了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发展既造福当代人,又造福子孙后代。同时,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发展新格局中,与人这个主体相对应和不可或缺的因素是自然。无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还是社会领域各项事业的发展,都涉及到人与自然关系以及人与社会关系,为此,必须坚持发展是作为人与自然所构成的生命共同体的共同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与自然都能得到发展的重大价值目标,从而牢固树立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意识,形成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科学态度,学会认识和利用好自然规律,认识和利用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和利用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从而在合理开发利用自然的同时保护好自然,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优化、物质财富增多与精神文化提升同步、民生福祉厚植与生态环境美好的价值目标。实践证明,违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必然会迈向发展的死胡同。西方的现代化弯路给予人类的深刻教训,就是非绿色的现代化导致人与自然之间的严重紧张对立,引发出一系列的重大社会问题,进而影响到子孙后代的可持续发展。我国以往的传统发展方式在快速集聚现代化发展的厚实物质基础的同时,也给自然生态系统带来了很大破坏,出现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森林减少、土地沙化、湿地退化、水土流失、干旱缺水、生物多样性减少、极端自然天气等严重问题,并且给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影响,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失衡以及人与社会关系的紧张,不仅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对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区域关系、代内关系、代际关系以及国际关系带来一系列矛盾冲突。*同志在主政浙江时就深刻地指出:“现在,环境污染问题已不是局部的、暂时的问题。江南水乡受到污染没水喝,要从这里调水从那里买水。近岸海域海水受到污染,赤潮频发。这就好比借钱来做生意,钱是赚来了,但也欠了环境很多的债,同时还要赔上高额的利息。欠债还钱,天经地义。生态环境方面欠的债迟还不如早还,早还早主动,否则没法向后人交代。为什么说要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你善待环境,环境是友好的;你污染环境,环境总有一天会翻脸。”① 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太多了,如果不从现在起就把这项工作紧紧抓起来,将来会付出更大的代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理念超越了人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与人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两难困境”,找到了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之道”,有助于通过绿色发展实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形成。无论是西方现代化的经验教训,还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都证明,消除人与自然危机的正确出路就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样才能不断实现“物的尺度”与“人的尺度”的辩证统一,不断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解,不断地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并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语境中携手国际合作,构建地球美好家园。

① *:《 之江新语》,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41页。

12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视角领悟绿色发展的要义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一种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现代化观,是对西方经典现代化的超越和反拨,有助于从长期以来现代化与生态环境对立的两极中超越出来,通过这种全新的现代化建设,走向将富强中国、民主法治中国、文明中国、和谐中国、平安中国、健康中国、安全中国、美丽中国紧密结合的新时代社会主义中国的崭新形象,并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以新的内涵、新的特征和新的要求,开创经济社会发展与全面绿色转型相协调的现代化新格局、绿色经济社会构建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相促进的现代化新格局、自然生态美好和人民生活美好相融合的现代化新格局、自然生态山清水秀与政治生态山清水秀的现代化新格局。

以绿色发展开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一个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时代背景下的综合性、整体性的全面绿色现代化,追求的是中国经济社会整体性高质量发展。总体而言,围绕到21世纪中叶将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促进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提升的愿景目标和重大战略任务,以绿色发展开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经济现代化新格局,全方位全过程地推行绿色规划和绿色设计,开展绿色投资和绿色建设,扩大绿色生产和绿色流通,倡导和践行绿色生活和绿色消费,使我国经济发展建立在高效利用资源、严格保护生态环境、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上,从而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确保实现预定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我国绿色发展迈上新台阶,形成绿色美丽的物质文明;以绿色发展开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政治现代化新格局,牢固地确立将生态环境与政治结合起来考量的生态政治意识,坚持生态环境既是与党的宗旨使命紧密关联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与民生紧密关联的重大社会问题,注重生态环境对于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从而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地位,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上升为党和国家的政治意志、价值导向和重大政治实践路径,从而将经济发展、民生幸福、生态优化和社会和谐作为执政理念,作为促进政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优化一体化和同步化,形成绿色美丽的政治文明新成果;以绿色发展开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现代化新格局,将生态文明也当作一种现代文化现象,将绿色发展奠基于精神文化软实力的坚实支撑上,生态文化是精神文明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只有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理念推广开来,形成全社会普遍崇尚的一种文化价值观,才能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推动生态文化转化为绿色发展的实践行为,形成绿色美丽的精神文明新成果;以绿色发展开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现代化新格局,是一个巨大的社会系统整合工程,涉及党政部门、行政部门、企业单位、社会公众如何分工协作,生态文明体系如何科学建构,生态文化教育如何社会化等一系列重大社会建设课题,需要大力提高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形成绿色美丽的社会文明新成果;以绿色发展开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现代化新格局,需要及时总结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借鉴国外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步,稳步地推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形成绿色美丽的生态文明新成果。

责任编辑:傅 歆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