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行业热点 新车 试驾评测 养车用车 车型库
当前位置:首页房建工程基础施工方案

房建工程基础施工方案

2021-04-12 来源:好土汽车网
导读 房建工程基础施工方案
房建工程基础施工方案

1.1 桩基工程概况

(1) 本桩基工程由业主指定分包于前期施工,不在本公司施工范围。 (2) 本工程选用钻孔灌注桩,桩径700。 1.2 基坑围护设计方案概述 1.2.1 围护结构

本基坑主楼开挖深度为10.05m,裙搂开挖深度为9.55m,局部区域开挖深度12.35m,电梯井和集水井等区域局部落深0.9~2.90m。

(1) 设计采用SMW工法Φ850@600 三轴水泥搅拌桩,内插型钢H700*300,坑内设置二道内支撑(局部三道)。

(2) 主楼处,Φ850@600 三轴水泥搅拌桩的入土深度为22.85m(有效桩长21.2m),内插型钢H700*300@1200,长度为22m。

(3) 裙搂处,Φ850@600 三轴水泥搅拌桩的入土深度为22.05m(有效桩长20.4m),内插型钢H700*300@1200,长度为21m。

(4) 靠现门诊楼一侧,为保证其正常使用,适当增加围护桩刚度,减少围护桩变形,采用Φ850@600 三轴水泥搅拌桩,入土深度为23.05m(有效桩长21.4m),内插型钢2H700*300@1800,长度为22m;这一侧北部,局部集水井等落深区域较多,开挖深度11.15~12.15m,且相互连接成片,为确保门诊楼在开挖期间的正常使用,此部分搅拌桩入土深度27.85m(有效桩长26.2m),密插型钢H700*300@600,长度为27m;且局部考虑设置第三道临时支撑。

(5) 局部挖深12.35m区域,Φ850@600 三轴水泥搅拌桩的入土深度为27.85m(有效桩长26.2m),密插型钢H700*300@600,长度为27m。

(6) 局部电梯井深坑区采取水泥搅拌桩挡土和压密注浆等措施进行加固。并且在基坑各边的跨中和阳角设置坑底搅拌桩加固措施。

(7) 楼板换撑时,考虑在楼板缺失处设置临时型钢结构换撑系统;局部楼板标高-5.60m区域,统一在-3.80m标高处设置临时钢支撑换撑。

1.2.2 支撑系统 (1). 支撑体系

a 本工程开挖深度较深,周边环境对位移控制要求较高,因此支撑设计在坑

内设置二道水平内支撑(局部三道)。

第一道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撑。

b 第二、三道采用钢管对撑,安装速度快,拆除方便,钢支撑安装完成后,要求及时施加预应力,并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进行复加。

c 第一道钢筋砼支撑中心标高-2.200,钢筋混凝土围檩截面1200×800。钢筋砼支撑900×700,钢筋砼连杆600×600。

d 第二道钢支撑中心标高-6.800,采用钢管对撑Φ609×16 双拼,斜撑H400×400,钢围檩2H700×300。

e 局部第三道钢支撑中心标高-10.300,采用钢管对撑Φ609×16 双拼,斜撑H400×400,钢围檩2H700×300。

(2) 支撑立柱

a 支撑立柱采用型钢格构柱4L140×14,截面为460×460,其下设置立柱桩,立柱桩为Φ800 钻孔灌注桩,型钢格构立柱穿越底板的范围内需设置止水片。

1.2.3 栈桥设置

由于本工程基坑四周已无施工便道可利用,为解决基坑土方开挖,故在第一道钢筋砼支撑面上设置栈桥,栈桥设置方法如下:

(1) 栈桥宽度取9 米左右。

(2) 栈桥下钢筋砼支撑截面高度作适当提高。 (3) 栈桥转角处空格用钢筋砼板补缺。 (4) 栈桥面铺设重型路基箱,见1.2-1。 1.3 基坑围护施工方案 1.3.1 SMW 工法围护墙施工 1.3.1.1 搅拌桩施工工艺及流程

本工程采用二台PAS-120VAR三轴搅拌桩机,就地切削土体,同时从其钻头前端将水泥浆液注入土体,经反复搅拌和充分混合后,形成水泥土搅拌桩。

1.3.1.2 深层搅拌机的选型

根据以往施工经验,日产PAS-120VAR搅拌机设备和施工工艺具有以下优点: 内 容 PAS-120VAR 搅拌机优点 搅 拌 墙 均 匀 性 带钻头钻出即喷注水泥搅拌,可多次提升与下反复搅拌。 带有螺旋式和固定式多多叶搅拌翼导管。 扭矩动力大,最大7800 搅拌均匀性好,不夹土块。 功率:2*45KW 套孔重迭连续墙体。 水泥掺量粘性土在300—450kg/m3,水灰比大,在1.5—2.0 钻孔垂直度1/200。 止水可靠性较好。 置格弃排土量的20-30 %有置格土量,故隆起影响小,地表下沉约10mm 内。 较快 止水可靠性 排土量 施工速度 根据上述分析,本工程采用PAS-120VAR搅拌机作为止水帷幕施工机械。 1.3.1.3 水泥土搅拌桩工艺流程图

定位放线 开挖导沟 钻机架设 钻机定位 固化剂配制 SMW工法 输送固化剂 余土处理 钻机撤出

1.3.1.4 搅拌桩施工及技术措施 (1) 定位放线

根据发包方和施工图纸提供的坐标基准点,放出结构轴线。并做好保护措施。 (2) 导沟开挖

为使钻机搅拌土层顺利进行,保证桩体垂直度,同时由于土层中注入大量水泥浆液有土体隆起,故开挖宽1.0m深度为1.5m,沿剂压轴线四周挖设。沟槽开挖前,应对地下障碍物进行触探,在开挖沟槽过程中及时清理干净。

(3) 三轴搅拌孔位定位

三轴搅拌桩中心间距为1200mm,根据此尺寸在平行地下墙内外线定位。桩机定位严格按照定位线,保证单幅墙体间的搭接。

(4) 深层搅拌桩施工 a 三轴深层搅拌桩施工设备

根据施工工艺要求,本工程采用日本进口的PAS-120VAR三轴深层搅拌设备,搅拌头是由两台45kw马达驱动,搅拌头长度为20m,由三节组成,下节6m范围内全部为螺旋定型翼体。

b 钻机就位

就位时,由专人指挥,搅拌机设备行走至指定桩位对中,并用经纬仪进行双向垂直度校正,确保钻机垂直度。

c 搅拌和注浆速度

本工程SMW工法搅拌桩施工采用一喷一搅搅拌工艺。三轴水泥搅拌机在下沉提升过程中要求和原状土得到均匀拌和,施工时必须严格控制下沉和提升速度,搅拌机提升速度不大于2m/min,下沉速度不大于1m/min,同时进行至桩底部位时应重复搅拌注浆。

d 制备水泥浆液和浆液注入:

深层搅拌桩浆液配合比,按设计要求: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标号不低于425#桩体抗渗系数≥1×10-6cm/S。

桩体28 天无侧限抗压强度qa28≥1.2MPa,在现场进行浆液配比调试,按现场情况的最理想配比作出施工的配合比。

e 清除残渣存土

深层搅拌桩施工过程中,对隆起的泥土用0.4m3 挖机,待稍干可将沟槽内的土挖出外运,并及时处理至桩顶设计标高,以便下道工序施工。

1.3.2 坑内及坑底搅拌桩加固施工

1.3.2.1 加固搅拌桩的施工工艺方法及流程

(1) 本工程采用两台深层搅拌桩机进行土体加固施工。

(2) 首先依照施工图纸放出搅拌桩的内外边线。施工所测放的轴线经复核后应妥善保护,桩位布置与设计图误差不得大于5cm。每根桩施工前,必须校正搅拌轴二个不同方向的垂直度。垂直度误差不应超出5cm。

(3) 引测搅拌桩的标高,并在支护范围四周做好标志,确保搅拌桩的入土深度。

(4) 发现障碍物应及时清除干净。 施工工艺流程图:

(5) 预拌下沉机用钢丝绳吊挂在起重机上,用输浆胶管将贮料砂浆泵同深层搅拌机接通,待深层搅拌机的冷却水循环正常后,启动搅拌机电机,放松起重机钢丝绳,使搅拌机借设备自重沿导向架搅拌切土下沉,下沉速度可由电机的电流监测表控制,一般为0.38~0.75m/min。工作电流不应大于70A。如果下沉速度太慢,可从输浆系统补给清水以利钻进。

(6) 制备水泥浆

拌制浆液宜选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待深层搅拌机下沉到一定深度时,即开始按设计确定的配合比拌制水泥浆,待压浆前将水泥浆倒入集料斗中。

(7) 喷浆搅拌提升

搅拌提升 清洗 送浆 配制水泥浆 送浆 钻机定位 重复搅拌下沉 预搅切土下沉 重复搅拌提升 移位 深层搅拌机下沉到达设计深度后,开启灰浆泵将水泥浆从搅拌机中心管不断压入地基中,边喷浆边搅拌,约1~2 分钟后上提,直至提出地面完成一次搅拌过程。同时严格按照设计确定的提升速度提升深层搅拌机,一般为0.5m/min的均匀速度提升。

(8) 重复上下搅拌

深层搅拌机提升至设计加固深度的顶面标高时,集料斗中的水泥浆应正好排空。为使软土和泥浆搅拌均匀,可再次将搅拌机边旋转边沉入土中,至设计加固深度后再将搅拌机提升出地面,即完成一根柱状加固体,外形呈“8”字形,一根接一根搭接,即成壁状加固体,几个壁状加固体连成一片即成块体。

(9) 清洗

向集料斗中注入适量清水,开启灰浆泵,清洗全部管路中残存的水泥浆,直至基本干净。并将粘附在搅拌头的软土清洗干净。

(10) 由于电压过低,输浆管堵塞或其它原因造成停机的,当搅拌机重新启动后,应将搅拌头至少下沉0.5m,再继续喷浆,压力宜低于0.3MPa。

(11) 第二次搅拌下沉速度不应大于2.0m/min提升速度不宜超出0.8m/min。 (12) 重复上下搅拌时,要求沿桩长的喷浆量均匀,成桩结束浆液也应用完。 (13) 桩长不宜低于设计值。桩底宜超深10~20cm,桩顶宜超高10cm左右。 (14) 桩体施工中,若发现深层搅拌机有不正常的震动、倾斜或位移等现象,应立即停机检查。必要时应提钻重打。

1.3.3 坑内第一道钢筋砼支撑施工 1.3.3.1 第一道钢筋砼支撑主要施工方案

(1) 为确保基坑安全,减小围护墙体位移,采取的有效措施之一就是缩短挖土工期,为此,我公司在第一道支撑上设置了栈桥。

(2) 第一道钢筋砼支撑采用刨槽挖土,在挖土时用水准仪跟踪观测,防止超挖。

(3) 砼支撑泥底模要求平整、牢固、不产生下沉、变形等现象,并在垫层表面铺设一层油毡作隔离层,支撑侧模用组合钢模,对拉件用3mm铁条制作,支撑交接处用木模拼配,钢筋搭接位置严格按图施工。

(4) 砼选用商品砼,汽车泵接硬管供料。

1.3.3.2 坑内钢管支撑施工

(1) 盆式挖土阶段,先将基坑中部钢支撑安装完毕,要求支撑轴线、水平标高、节点构造均满足设计要求,在基坑边留有一定被动土,然后逐条对称安装,先主后次。最后挖除周边土方后,安装支撑剩余部分,完成支撑体系。

(2) 支撑主要由一台HC-132 吊运安装。

(3) 预应力的施加是支撑施工中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支护施工的关键之一。因此对分包商作如下要求:

a. 为了使支撑受力均匀,基坑周边土两端对称同时开挖,两端同时加支撑,两端同时施加预应力。

b. 为了最低限度减少气温对钢支撑应力施加的影响,施加应力应尽量选择凌晨2-5 时进行。

c. 钢支撑端部的琵琶撑应与主支撑同时施加应力。

d. 为了确保支撑两端对称应力,我们将特制油泵。该油泵可使两端油压千斤顶同步工作,并做到分级加荷,持荷5 分钟,使预应力施加值达到设计规定值。

e. 在基坑西侧和北侧的支撑端部设置复加应力装置,可根据观测信息及时调整支撑应力。不仅操作方便,而且可使支撑应力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做到以“时空效应”为主导“理性化施工、信息化施工”。

1.3.3.3 支撑拆除

(1) 支撑拆除原则上分区、分块拆除,先将对撑处主杆件节点切断,然后腹杆拆除,围檩分段拆除,这样可使土体主动土压力能量逐步有层次释放。

(2) 第一道砼支撑分两块拆除,按先主楼后裙房的顺序依次进行,采取静力爆破,减小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而且还可避免在炸药爆破冲击振动下对地下室结构产生一定危害的风险。拆除后的材料由HC-132 塔吊吊出坑外。

(3) 钢支撑的拆除由HC-132 塔吊吊运。 1.3.3.4 SMW 工法H 型钢插入及拔除

桩内H 型钢由一台IPD90 履带吊吊起插入。为确保型钢拔除,其与钢筋砼顶圈梁之间采用泡沫板隔离,型钢插入前外表满涂专用脱模剂2 度,在地下结构施工完毕,结构与围护墙之间空隙回填密实后再由履带吊结合千斤顶通过反力

架拔除。型钢拔除后及时对其形成的空隙进行跟踪注浆,以减少对周围土体的扰动。

1.3.3.5 主要质量管理措施

(1) 总承包三班制跟踪质量管理,全过程、全方位进行监测。

(2) 支撑管理要素:支撑位置、水平标高、安装顺序、预应力复加等。 1.3.4 围护结构质量保证及现场应急措施

围护结构施工属隐蔽工程,为确保施工质量,要求对每道工序施工方要严格自检。同时要及时准确地把握周围环境的变化,迅速对异常情况做出合理的处理。经过我公司的分析,并结合我公司类似工程的经验,主要有以下情况的发生,并做如下针对性的处理:

(1) 基坑出现涌砂或“橡皮”土。主要原因为开挖面以下的桩出现搭接不好,基坑内外的水位差造成土体上涌。此时,应立即加排井点控制土体上涌;同时查找出桩搭接有问题点,用外围注浆进行封堵。为了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我公司对搅拌桩施工时的放小样及钻机的垂直度严格控制。遇障碍物,不惜代价,保证搅拌桩止水帷幕的连续性。

(2) 坑壁渗水,应凿开渗漏处,用防水砂浆进行封堵止水。

(3) 坑壁流水,并明显感觉水压力较大。一般由于突降暴雨造成局部地下水位很高或坑外的上下水水管破裂。这种情况,切不可将水流堵死,应先设导流管,让水集中流下;同时要查找原因,切断明水源。当导流孔中的水无压力时,再将导流孔用速凝砂浆堵死。

1.4 坑内深井降水施工方案 1.4.1 基坑概况

(1) 基坑外形呈“L”形布置,基坑总面积约6330 平方米。

(2) 根据目前资料反映,坑底标高基本有三种:-10.50、-11.00 和-13.30(局部区域)。

1.4.2 工程地质概况 地层 编地层 名称 层面相对 标高层底相对 标高层 厚地度 K重号 (m) (m) 度(m) N/m3 ① 填土 褐黄色—灰黄色 粉质粘土 灰色淤泥质粉质粘土 灰色淤泥质粉土 灰色粘土 灰色淤泥质粘土 -0.95 -2.45 -4.45 -7.95 -15.95 -21.65 95 65 95 5 45 5 -2.41.5 18.0 18.3 17.5 16.7 17.2 17.8 ② -44.2.0 ③ -7.93.5 ④ ⑤1-a ⑤1b-1 -15.8.0 -21.5.7 10.3 -31.1.4.3 基坑底插入土层中的状况

基坑大底板底标高为-11.00 米,穿越④层灰色淤泥质粘土3.05 米,离该层土土层底尚有4.95 米距离。

1.4.4 深井降水目的

在挖土施工前,对基坑内的地下水进行预降水,以使土体固结密实,是基坑开挖时确保基坑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合理布置深井井点,组织合适的降水工艺就显得特别重要。

1.4.5 深井管布置原则

(1) 沿基坑平面每250 平方米左右布置一口深井。

(2) 深井管埋设深度能满足坑内地下水位降至底板以下1 米的要求。 1.4.6 深井降水总体施工方案

(1)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基坑面积约6330 平方米),经计算,本基坑内共布置25 口深井。

(2) 深井井管的平面布置呈梅花形。

(3) 根据底板不同埋深,深井孔的成孔深度分14 米和16 米两种。成孔直径为Φ800,井管长度比孔深短1 米,深井管的直径为Φ377。

(4) 坑内深井降水平面布置及剖面布置见图1.4-1 和图1.4-2。 1.4.7 深井降水施工工艺

降水工艺流程为:成孔口安装深井管、深井泵、滤管滤网等→灌深井砂→预降水→挖土、支撑直至垫层标高→拆除深井管至垫层面上100mm→铺设垫层→用砂或素混凝土填实进滤头→浇筑底板→地下室结构施工。

1.4.8 深井降水施工要求 (1) 本工程深井成孔采用湿钻。

(2) 成孔时要严格成孔、清孔、灌砂等工艺,并做好施工记录。 (3) 井管设置步骤: a. 用钻机钻800 直径孔。 b. 放钢套管置换泥浆水。 c. 在底部灌1m左右砂。 d 放入Ф377 的井点管。 e. 在井点周围灌粗砂。 f. 砂顶面用粘土封闭。

g. 随着挖土深度的增加,每一次均需用粘土封头。

(4) 在降水的过程中,降水会引起基坑土体的固结密实,土体具有一定的蠕变特性,因此在降水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信息化施工,加强对围护体测斜等工作。

(5) 深井的施工要求待基坑底部的土体加固结束后进行。井点要求避开支承桩、钢支撑和加固区域,以确保深井成孔后的的渗透效果。

(6) 在挖土和支撑的施工作业中,要求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以确保深井不受损坏。

(7) 对已开挖的区段要做好明排水工作,以巩固已降水的效果。 1.4.9 深井降水时间周期

(1) 深井降水开始时间为:基坑土方开挖前不少于10 天。

(2) 深井降水结束时间为:底板砼浇完及养护后(此时即可拆除上部深井管,

井孔进行封闭)。

1.5 挖土方案 1.5.1 工程概况:

(1) 本工程基坑面积约为6330 ㎡ , 基坑挖深大多数为10.05~9.55m,局部为12 .35m,土方量约为66000m3。

(2) 本工程地处**医院旁,施工场地狭小,车辆进出不便。 1.5.2 挖土总体思路

第一层土方开挖→刨槽,施工第一道砼支撑→第二层土盆式开挖→安装中央区域第二道钢支撑→挖周边土→支撑体系完成→第三层土方开挖→浇捣垫层→浇筑大面积基础底板→ 在局部深坑处设置第三道钢支撑→再开挖该部分土体并浇筑该块底板。

基坑土分层示意见图1.5-1。 1.5.3 第一层挖土

(1) 挖土工况I:全面开挖第一层土从-0.950 至-1.850;按支撑位置刨槽70 ㎝,至-2.55m,开始浇筑第一道钢筋砼支撑。

(2) 第一层土土方量约计6000 m3。

(3) 第一层挖土选用3 台CAT-330L挖土机,一台锚头机(硬地坪破碎)。 (4) 第一道支撑面挖土平面流程见图1.5-2。 (5) 挖土工况Ⅰ见图1.5-3。 1.5.4 第二层挖土

(1) 挖土工况II:考虑时空效应,第二层土开挖采用盆式挖土法,周边留设土坡,坡顶宽度6.0m,坡面1:0.7 放坡,挖至-7.10米,安装中央挖土区第二道支撑。

(2) 挖土工况III,分块抽条对称开挖第二层周边土,及时对称安装第二道剩余支撑,每根钢支撑的挖槽安装应在24 小时内完成,并施加预应力。

(3) 第二层土土方量约计30000 m3。

(4) 第二层挖土选用4 台CAT-330 和4 台CAT-311 挖机。 (5) 第二层盆式挖土平面流程见图1.5-4。 (6) 挖土工况II见图1.5-5。

(7) 第二层坑边挖土平面流程见图1.5-6。。 (8) 挖土工况III见图1.5-7。 1.5.5 第三层挖土

(1) 挖土工况IV,挖第三层土。

(2) 南北对称,全面开挖至坑底(-11.00)。

(3) 坑内配备6 台小挖机将土方驳运至坑边后,由4 台抓斗式挖机装土外运。

(4) 待垫层浇捣完毕后,然后开挖集水井处土方。 (5) 第三层土方量约为30000 m3。

(6) 局部深坑处土方后开挖,其待大底板砼浇筑完养护达到强度后加设第三道钢支撑,尔后再开挖该处土方。

(7) 第三层挖土平面流程见图1.5-8。 (8) 第三层挖土工况Ⅳ见图1.5-9。 1.5.6 清理剩余土方

选用2 台CAT-311 清理剩余土方,挖土工程结束。 1.5.7 减少噪音、灰尘污染措施:

(1) 在挖土阶段,挖土机、重载车辆、空压机大量运转,易产生噪音和灰尘污染。且基坑周边为医院门诊楼,培护中心等。减少噪音、灰尘污染极为重要。

(2) 我方在挖土前与院方协商,得出一个对周围环境影响最小的时间段。我方在此时间段内进行挖土施工。

(3) 出土时,我方组织足够的劳动力,沿出土线路及时清扫垃圾,保证路面清洁,减少灰尘污染。

1.6 监测方案

1.6.1 坑边与周围环境之间关系

(1) 本工程基地位于**医院内。西面为**二路,地下室外墙距红线3 米,距**二路11.5 米。南面为医院临时用房紧靠红线,计划在施工时拆除。东面培护中心为6 层框架结构,半地下室,桩基础,外墙距拟建地下室外墙6.6 米。另有3 层框架结构的实验楼,天然地基。其最近的房角距地下室外墙3.8米,但其外挑阳台距地下室2.8 米。北面为现门诊楼,5 层,地下室为箱型基础,

无桩,砖墙承重结构,距地下室外墙8米。另外西面**二路处(紧贴红线,在现有围墙内侧)正在施工市政污水管沉井结构,深约9 米,延长米约12 米。平面位置位于(3)~(4)轴处。

(2) 地下管线由近至远分别为信息6 孔0.80(距红线9 米)、信息19 孔0.80(距红线9.5 米)、给水200(距红线12 米)、雨水900(距红线13 米)、信息2 孔0.80(距红线14.5 米)、燃气300(距红线19.5 米)。

1.6.2 监测单位选用条件

具有上海市监测资质、丰富监测经验的单位。 1.6.3 监测点布设

通过业主提供的周边建筑、管线图和监测单位申请了解的五大公司的管线图、五大管线公司书面意见,由监测单位确定监测点的布设,以及报警值确定。

1.6.4 监测时间段

在挖土之前测量各监测点的初始值,从挖土开始至基坑回填结束,此阶段根据测点重要性及监测数据的变化量确定监测频率。

1.6.5 检测内容

(1) 围护墙沉降及水平位移。 (2) 围护墙侧向位移。 (3) 地下水位。 (4) 支撑轴力。 (5) 坑底回弹。 (6) 立柱沉降。

(7) 相邻建筑、市政管线的水平位移及沉降。 (8) 基坑周围土体位移。 1.6.6 观测要求:

(1) 在围护结构施工前,须测得初读数。

(2) 在基坑降水及开挖期间,须做到一日一测。在基坑施工期间的观测间隔,可视测得的位移及内力变化情况放长或缩短。

(3) 测得的数据应及时上报甲方、设计院及相关单位和部门。 (4) 报警界限:

水平、垂直位移大于3mm/日或累计大于30mm。 坑外地下水位下降达500mm。

若测试值达到上述界限须及时报警,以引起各有关方面重视及时处理。 1.6.7 水平位移观测

水平位移观测由经纬仪通过设置的基准点采用方向线法或前方交汇法(根据现场通视条件定)测出各测点的角度,计算得出各测点的水平位将变化情况。测量方法、要求、精度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 执行。

1.6.8 超出报警值措施

一旦监测值超过报警值,立即停止相关的一切施工工作,通报业主、设计、监理,分析超标原因,制定相应的措施。原则上我公司在参与支护设计、支护施工质量、挖土工序、基础施工工期方面进行优化,避免观测结果超标。

1.6.9 加强管理

(1) 在桩基施工前,首先对原有房屋、地上管线、地下管线进行现场调查,对原有破损的裂缝作出标记,记录破损、裂缝有关数据,做到心中有底。

(2) 加强管理,对监测数据及周边环境变化进行综合分析。对危险点、可疑点加强监测,并且实施前有方案、对策,在实施中掌握数据,通过数据修正方案施工节奏。

1.7 桩顶处理:

(1) 本工程采用Φ700 钻孔灌注桩。

(2) 用水准仪测出截桩面标高,并用红三角做好标记。桩顶处理工作量大,为加快处理速度,凿桩工作紧随基坑挖土流水进行,人工凿桩采用6 台空压机,凿下的碎砼作为道渣填入坑底。

(3) 第三皮挖土截桩预留20CM,桩顶以上20CM采用钢凿凿掉,保证桩顶平整,有利于动测试验。

1.8 垫层施工方案:

(1) 垫层施工紧随挖土进行,垫层面标高用竹板板桩控制。垫层砼由汽车泵停在栈桥上布料入坑。

(2) 需作动测试验的工程桩四周需包裹油毛毡与垫层隔离,以利进行工程桩动测试验。

(3) 垫层设若干条盲沟与排水井相通,排水利用电梯井基坑和集水井基坑。 1.9 桩位及桩身质量检测:

(1) 垫层浇捣完成后,按测量方案,放出各条轴线,总承包会同监理、沉桩单位根据轴线复核桩位,并作出桩位竣工图。

(2) 动测前对桩顶进行处理,要求桩顶平整且无松动砼。动测试验单位应具有相应的资质。为减少动测所占有工期,动测分块进行。垫层完成一半时开始第一批动测。垫层全部完成,进行第二批动测。

(3) 桩位竣工图和动测速报完成后,提请质监站进行桩基工程中间验收。 1.10 承台施工方案; 1.10.1 承台概况:

主楼底板厚1.6m,裙房底板厚1.1m,砼方量约7400m3。承台面标高-9.20(相对±0.000)。

1.10.2 底板施

承台下部钢筋施工 垫层面放线 工流程:

上部钢筋面放线 承台上部钢筋施工 承台上部钢筋支架安装

测温点埋设 绑扎柱墙插筋 承台支模

承台砼测温 承台砼养护 承台砼浇捣 承台拆模 承台与围护间回填

1.10.3 底板钢筋施工

(1) 底板钢筋委托构件厂加工成型。根据施工计划分阶段、分批申请加工、进场。送达现场的成型钢筋应附有钢筋质保书与碰焊接头试验报告、原材料试验报告。并对进场钢筋抽样试验。

(2) 承台下部钢筋垫块用100×100×100 垫块,垫块标号比承台砼标号提高一级,垫块间距1000。

(3) 本工程承台钢筋采用机械联接接头所有接头的验收与试验按JGJ107-96《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

(4) 底板钢筋分皮分块进行验收。以免出现下皮钢筋出现问题而上皮钢筋已施工完毕,而造成整改困难现象。

(5) 底板上部钢筋采用角铁支架支撑。立柱选用L50*5 角铁,纵横间距1800M。水平支撑选用L50*5 角铁,纵横间距1800M。

详见附图1.10-1。

(6) 为确保柱、墙插筋位置正确,底板上部钢筋完成后,把垫层上轴线引至钢筋面,用白漆做好标记。根据钢筋面轴线放出柱、墙线,并把柱箍筋、墙水平筋点焊固定。既有利于插筋位置正确又有利于防止砼流淌时带动插筋移位。

1.10.4 承台支模

(1) 承台侧模、电梯井坑吊模采用七夹板,模板节点见附图1.10-2。 (2) 外墙施工缝处需设止水钢板,并且留设“高低缝”。 1.10.5 承台砼浇捣

(1) 本工程底板砼以后浇带为界分二次浇捣,主楼部分约4400m3,裙搂部分约3000m3。浇捣砼开始结束时间通报业主,并征得业主同意。砼浇捣时间控制在44 小时以内。

(2) 主楼部分浇捣砼安排1 台汽车泵,3 台固定泵。泵车停在西、北面施工便道及挖土栈桥上。砼浇捣方向自东向西,裙搂部分浇捣砼安排2 台汽车泵,2 台固定泵,砼浇捣方向自东向西。我方已充分考虑到因场地狭小带来车辆进出不便的困难,严格控制合理调配车辆进出时间,保证砼供应顺畅,衔接合理。砼泵车停泊位置、泵管布置、砼车辆开行路线,详见附图1.10-3、1.10-4。

(3) 为确保砼浇捣顺利进行,成立临时指挥部,指挥部组织体系:

总包项目经理 施工项目经理 分包项目经理 材经部主管 后勤员 三警 技术员 质量员 施工员 施工班组 施工班组 施工班组 砼搅拌站 砼搅拌站 车辆指挥 泵车操作 炊事员 医务人员 交警 巡警 民警

1.10.6 大体积砼质量保证措施:

(1) 为减少大体积砼内部水化热,建议采用45 天强度。坍落度选120±20

毫米。

(2) 水泥选用低水化热的矿碴水泥,各砼搅拌站统一水泥品牌。 粗骨料选用粒经为5-40mm连续级配。细骨料选用模数2.50左右中砂。 (3) 加入一定量的粉煤灰,改善砼的和易性。掺入具有缓凝、减水作用的WL-1 型外加剂,延长砼的凝结时间。

(4) 严格控制砼坍落度,进场砼严禁加水。

(5) 砼浇捣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各级验收要求到位,砼浇捣令逐级审批。做好二级技术交底工作,第一级项目工程师对施工员交底,第二级施工员对施工班组的交底。

(6) 砼面标高控制采用在墙、柱插筋上设标高控制点,及在承台面筋上间隔3m左右电焊水平标志筋的方法。

(7) 每台泵每个砼浇捣点安排一名质量监督人员,设不少于四只振动棒振捣,保证砼浇筑密实。

(8) 每个砼浇捣点配备一定数量的粉刷工,平整、控制承台面,待面层砼收水后,用木蟹打毛,防止出现表面收水裂缝。

(9) 砼浇捣必须连续进行,施工班组、管理人员轮班进行休息,做好交接工作。

1.10.7 承台砼养护

(1) 浇捣砼之前,收集天气预报信息,尽量做到雨天不浇捣砼,并备足薄膜,防下雨。

(2) 砼初凝后,覆盖薄膜和草包,薄膜、草包各二层进行养护。 1.10.8 承台砼测温 1.10.8.1 承台测温

(1) 为防止大体积混凝土由于体内外温差超越限值而产生裂缝,采用测温措施加以控制。

(2) 采用混凝土不同部位内埋设铜热传感器,并用砼温度测量记录仪测定大体积砼内水化热温度的升降发展变化,进行全过程跟踪监测,测温方法如下:

a. 主楼承台厚1600,承台大体积砼水化热温度测量采用XQC-300 型长图自动平衡仪打点记录和WIC-010 型铜热电阻温度传感器做为基本测温单元。承台

砼浇捣时,在承台内上、中、下分三层布置测温点,另设大气温度测点一个,室内温度测点一个,混凝土表面温度测点二个。上下层测温点离承台表面和底面均为50 毫米。见图1.10-5

b. 混凝土测温记录分三班制,值班负责测温记录,砼入模后72小时内每小时测一次,72 小时后每2 小时测一次。当混凝土内温差即混凝土中心温度与外侧表面内5 厘米处的温差达25℃时,测温人员应及时向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反映情况,采取保温应急措施,防止温差进一步扩大超越控制限值。

c. 撤除养护保温层的时间根据测温结果而定,但一般不得早于一周时间。 1.10.9 承台与围护间回填

(1) 考虑到围护体系的安全,承台側模一旦拆除,承台与围护间隙立即回填,并浇筑砼传力带有效的缩短围护悬臂长度,增大基坑围护体系的安全系数。

(2) 回填材料选用黄砂,分层夯实,传力带采用C20 商品砼,厚400. 1.11 地下室结构施工 1.11.1 地下室结构概况

(1) 本工程二层地下室,地下二层层高5m,地下一层层高3.8m。 (2) 地下室结构砼标号柱、墙为C40,梁、板为C30。 1.11.2 地下室结构施工流程:

测量放线 施工缝处理 柱墙钢筋绑扎 安装管线预埋 隐蔽工程验收 钢管排搭设 柱墙模板安装、校正 梁底模安装、校正 平台钢筋绑扎 梁板钢筋绑扎 梁板钢筋隐蔽工程 安装管线预埋 砼浇捣 砼养护

1.11.3 模板工程

(1) 排架立管纵横间距800,梁底加一排立管,横管三道,适当加剪刀撑加强整体性。

(2) 地下室柱、墙、梁、板模全部选用七夹板。柱、墙内围檩选用松木,柱外围檩选10 号槽钢,墙外围檩选用Ø48 钢管。

(3) 地下室所有柱纵围檩间距300,横围檩间距为600,设一道Φ16 对拉螺栓。

(4) 地下室墙纵围檩间距300。横围檩用双根Φ48 钢管,间距600,承台面上第一道横围檩距承台面不得大于200。对拉螺栓用Φ14 园钢,纵横间距600。地下室外墙模板见附图

1.11-1。

(5) 梁底模适当起拱,设一道Φ12 对拉螺栓,梁側设剪力撑。

(6) 模板翻样后,确定规格统一、数量大的模板用白铁皮包边,减少模板损耗。

(7) 模板安装前必须刷脱模剂,以便拆模及增加摸板使用寿命。

(8) 梁板模拆模时间根据试块抗压报告而定,拆模令须项目工程师审批。严禁野蛮施工,以免损伤砼及模板。

1.11.4 钢筋工程

(1) 认真审图,如果结构局部钢筋过密,特别是梁与梁交叉处、梁与柱节点处、梁与剪力墙节点处,难以保证施工质量质量时,应事先提请设计部门作相应的代换修改及采取技术措施,确保施工质量。

(2) 所有的钢筋应具有出厂质量保证书、原材料试验报告、焊接试验报告。进场钢筋抽检并作试验。

(3) 钢筋绑扎严格按设计要求及规范规定进行绑扎施工。 (4) 砼垫块用1:2 砂浆制作,纵横间距1000。 1.11.5 砼工程

(1) 地下二层砼浇捣排二台汽车泵,二台固定泵分主楼与裙房二次进行,其中主楼部分砼工程量约为1600M3、裙房部分砼工程量约为1400M3;地下一层砼

浇捣分主楼与裙房二次进行,安排二台固定泵,一台汽车泵,另外备一台泵,其中主楼部分砼工程量约为1400M3、裙房部分砼工程量约为1200M3;。每次砼一次性连续浇捣,先墙柱后梁板,浇捣方向自东向西。所有泵车停在北、西面便道及施工栈桥上。见图1.11-2、1.11-3、1.11-4、1.11-5。

(2) 本工程地下室竖向结构构件与水平结构构件砼标号不一致,所以地下二层砼浇捣时,安排二台汽车泵先浇筑高标号砼(墙、柱),另二台固定泵接着浇筑低标号砼(梁、板);地下一层砼浇捣时,安排一台汽车泵及南面的一台固定泵配布料机先浇筑高标号砼(墙、柱),中央一台固定泵接着浇筑低标号砼(梁、板),其前后间隔时间确保在4~6 小时之内(砼内可适当掺加缓凝剂)。当低标号砼浇捣进度落后于高标号砼超过一跨(10 米)时,可暂停浇筑高标号砼,回头一起浇捣低标号的平台板、梁砼。采用一次连续浇捣工艺。

(3) 不同标号砼分界处用钢丝网进行分隔。

(4) 砼泵车进行挂牌,砼必须按牌上标明的标号进行输送。挂牌由现场指挥部统一安排。

(5) 砼浇捣之前,对砼班组进行仔细交底。 1.12 地下室外墙防水方案 1.12.1 工程概况

据本公司施工经验地下室外墙防水通常采用高分子防水卷材,本公司按此编制方案。

1.12.2 材料控制

材料进场后,在监理监督下按随机抽样的方式采样,送有关检测单位进行测试,测试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

1.12.3 基层面处理

(1) 对防水基层面上的泥土、浮浆必须铲除干净,对低凹、高凸处的砼必须修平。保证基层面平整、无蜂窝、麻面。

(2) 对突出墙面的拉杆螺丝,必须割掉,并割进墙面2cm,对割除的拉杆螺丝端头,用快干水泥修平。

(3) 对地下室底板上的泥浆,必须一边用清水冲洗,一边用钢丝刷仔细地刷一遍,并及时地把积水抽掉,至少应低于底板面20cm,持续到防水层施工结束,

养护3 天为止。

1.12.4 对砼湿度的控制

砼的含水率<9%,可进行防水卷材的铺贴,现场检测的方法可裁剪1 ㎡的卷材料覆盖,在砼上二小时,如无水渍即可进行铺贴。

1.12.5 铺贴卷材

(1) 基层必须坚实平整,若有松动、起鼓、石子凸出和严重凹凸不平时必须剔凿处理,基层必须清扫干净,如有油脂杂物等必须用钢刷刷净。基层含水率要求在9%以内才能施工。

(2) 卷材位置预摆好后进行铺贴,卷材纵向和横向均与相邻卷材各留10cm宽的接缝宽度。

(3) 卷材末端收头部位容易翘边或剥落,因此必须用聚氨酯缝油膏封闭,再涂一道聚氨脂膜防水材料。

(4) 地下室外墙与底板交接处先用水泥砂浆做圆角,使卷材能够卷上。 (5) 卷材进场需抽样检验,做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低温弯折性和不透水性试验。

1.12.6 防水层保护

为保护防水层不被损坏,影响防水效果,在防水层外铺贴泡沫板保护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