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行业热点 新车 试驾评测 养车用车 车型库
当前位置:首页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看身体隐喻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看身体隐喻

2021-03-21 来源:好土汽车网
导读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看身体隐喻
■蟹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看身体隐喻 白琳琳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外国语学院,山东青岛摘要:本文以LakoiT提出的体验哲学观为理论基础.从 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了英汉两种文化背景下的身体隐喻, 揭示了语言是客观现实、身体经验、人类认知和生理基础等多 种因素综合的结果.验证了语言现象与人的身体经验之间的 关系 266555) 是通过体验.特别是通过感知和肌肉运动能力而得到的 ” (Lakoff&Johnson,1999) 关键词:体验哲学 身体隐喻1.引言 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美国和欧洲兴起的 新的学科。认知语言学是以体验哲学为理论基础的。1999 年,Lakoff和Johnson在合著的《体验哲学》一书中正式提出 『“体验哲学”这一命题,并指出语言具有体验性,人类语 l言离不开具体的体验感知.人类对于世界的经验在很大程 度上制约着语言的结构和意义,语言的形成是基于经验感 知和主客互动.因此研究语言应该从人类的经验和认知角 度人手。 Lakoff和IJohnson孑E书巾指出了体验哲学的三条基本原则. 即心智的体验性、认识的无意识性和思维的隐喻性。心智的体 验性作为最主要的原则,范畴、概念、推理和心智并不是外部 现实客观的、镜像的反映,也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人们在对 客观外界感知和体验的基础上通过认知加工而形成的..我们 大部分推理的最基本形式依赖于空间和身体.他们为我们的 13常推理提供了认知基础。他们认为:“概念是通过身体、大脑 及其世界的体验而形成的,并只有通过它们才能被理解。概念 Jenny:You would,Forrest. Forrest:But you won’t marry me. 隐喻是通过人类的认知和推理将一个概念域系统地、 对应地映合到另一个概念域的结果,抽象性的语义主要是 以空间概念为基础跨域隐喻而成。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 现象,更重要的一点是一种人类的认知现象(王寅,20HD7)。 Lakoff和Johnson认为,隐喻的形成即隐喻化,是两个概念域 之间的结构投射。从逻辑上看,隐喻最主要的特点就是“范 畴错误”,即将两个不同范畴的事物加以类比。从而实现特 征的转移,进而形成隐喻。从认知的角度看,人的概念系统 主要是建立在概念隐喻之上的。通过隐喻.人们可以利用已 有的经验来认知新的感受,并认知比较抽象的事物或概念。 例如,人们常常利用自己最熟悉的身体器官或部位。构成身 体隐喻概念,来认知、体验和感受其他领域的抽象概念。我 们借助于体验哲学的理论分析了身体隐喻的认知功能.在 分析中我们发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身体隐喻都经历了类 似的认知过程。 2.身体隐喻与体验哲学 隐喻基于体验,所以13常经验中的相关性不可避免地会 引导我们获得基本隐喻,它是身体、经验、大脑和心智的产物, 也只能通过体验获得意义,这样就把基本认知能力与感觉运 动经验连接了起来。例如自从我们出生后开始会爬,慢慢就形 成“始源~路径一目的地”这一基本图式,我们做事一般都会 有这样一个过程,先有intention(始源),经过努力(路径),最终 鬼想和我们一起读书”的意思。但是从后来阿甘帮助黑人女学 生拾书的镜头观众可以推断阿甘还是没能真正理解学校和其 他学生对于黑人的歧视态度。 Forrest:0He day it started raining,and it didn’t quit for four months.We been through every kind of rain there is.Little bitty stinging rain,and big old fat rain,rain that flew in sideways.And sometimes rain even seemed to come straight up from undemeath. Jenny:You don’t want to manT me. Fon'est:Why don’t you love me.Jenny?I’in not a smart man but I know what love is. 这一对话同样违反了关联准则.珍妮对于阿甘的求婚没 有给出直接的答复,而是说了一些不相关的话。珍妮话中的会 话含义是显而易见的——她不想和阿甘结婚。从影片中阿甘 在求婚之前若有所思的样子观众可以推断出阿甘对于这次求 婚的重视程度,所以这一次阿甘似乎对珍妮回答巾的会话含 义有所领悟,这个对话并没有产生幽默效果.而是发人深思. 观众对于珍妮的拒绝也必须进行思考。 4.违背方式准则产生的幽默 在《阿甘正传》巾,人物对于合作原则中的方式准则的违 反也产生了会话含义.也往往由于阿甘的误解而是观众哑然 失笑.这样的对话也产生了很好的幽默效果 Forrest:Earl,what’S going on? Earl:Coons are tying rto get into schoo1. Fon'est:Coons?When racoons try to get on our back porch, 这是阿甘在回忆自己在越南的军旅生涯时对当地连绵不 停的阴雨天的描述。阿甘的描述显然违反了方式准则。正常 的说话方式中,人们会用drizzle,sprinkle,downfall,storm,pour, shower,cyclonic rain等英文词来形容各种各样的雨.这里阿甘 用一些让观众觉得可笑的形容词来描写雨的形态.是观众对越 南恶劣的气候环境有更生动形象的认识.很容易产生幽默效 果。但是阿甘的话是否具有会话含义就要另行判断,这取决于 阿甘是否知道正常的表达方式和他是否故意违反方式准则。 三、结论 Momma just chased them off with a broom. Earl:Not racoons,you idiot,niggas.And they want to go to schoo】with IIS. 在阿甘和同学的对话中,阿甘对俚语“coon”的隐喻含义 不理解,以为是指真正的“浣熊”。阿甘的同学在这个对话中违 背了方式准则,但是智商正常的人都应该知道他的意思和他 对于黑人的蔑视,以及他对与黑人在一个学校读书的不接受. 但是阿甘并不理解他的会活含义,没有和他产生共鸣,这使他 气急败坏.不得不进一步解释他的话.用正常的语言表达“黑 根据Grice的会话含义理论.如果人们都遵守合作原则中 的四条准则,则可以进行最有效率、最合理的语言交际。但有 时单纯地遵守会话原则并不能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如果对 话的双方都遵守合作原则,则对话可以正常进行,并被自然接 受。但如果对话双方中有一方没有遵循合作原则,所说的话具 有会话含义.那么另一方如果继续遵守合作原则。就会使说话 人觉得听话人不能理解隐含意思,很难沟通。这也是产生对话 的幽默效果的原因所在。《阿甘正传》中的人物经常违背合作 原则,从而使该影片充满了经典的既幽默又富于哲理的台词, 而阿甘这一人物的特殊性使他很少故意地违背合作原则,也 很少能理解别人的会话含义,这就使得影片中的对话更加趣 味横生、令人捧腹 达到目的。可见我们的行动常常就是基于这种基本图式之上 的(蓝纯,2005)。隐喻的体验性就说明了他不可能是任意的, 能通过身体经验对其作出合理的解释。我国古人认为:“近取 诸身,远取诸物。”这就反映了我们的祖先认识和描写事体的 一个基本原则,与西方的体验观有异曲同工之处。即:人类最 先认识自己周围立体的、有形的、具体的东西,包括人体本身 及其器官。如山有山头、山腰、山脚,树有树冠、树身、树脚等, 这是由人类的认知顺序所决定的(王寅,2007)。之后,当认知 进入更高级阶段,人类已经熟悉的东两就成了人们认识、体 验和描述世界其他事物,尤其是无形的、抽象的、难以定义的 事物的基础。由此,借助于表示具体事物的词语表达抽象的 概念,便形成了不同概念之间相互关联的隐喻认知方式和隐 喻语言。例如,人类首先认识了自己的身体器官如头、手、口、 鼻、眼等,然后用来指代物体的类似部位,如英语中有eye of a needle(针眼).mouth ofthe river(河口),汉语中有“茶壶嘴”、 “桌子腿”,等等;进而用来指代抽象的东西,如英语的eye of the soul(心灵之窗),make head of something(理出头绪),汉语 的“心地”、“眉目”等。由此可见,人体及其器官是人类的基础 和出发点之一,这符合人类以自我认知为中心,由近及远、由 自我到非自我、由实体到非实体、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 杂的认知规律。 下面对身体隐喻的分类进行研究。根据隐喻形象性的不 同和它们在语言使用中的复现率的高低,我们可以将隐喻分 为不同的类型。根据这一标准.俄罗斯学者斯克里亚列夫斯卡 娅将隐喻分为始源型隐喻、语言型隐喻和个人型隐喻或称为 文学作品的隐喻。 2.1始源型隐喻 从共时的角度讲,始源型隐喻已完全丧失了形象性而被 称为“死喻”,是已经被词汇化了的隐喻。大量人体隐喻之所以 成为词汇的部分含义,并已收入辞典中,是因为通过无数的反 复和联想,这些意义已成为约定俗成的字面意义。基本词义由 于隐喻的作用发展了其他义项,而这些义项又由于反复使用 失去了其修辞特征,这种由修辞意义向“字面意义”的转化过 程即词汇化。例如,“脚”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基本意思都是: 人和某些动物身体最下部接触地面的部分。剩余的两个意思 比如:剩余的,残渣;最下部(脚注),都是从基本意思中引申出 去的 这其实是始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映射,反映了人类在认 知世界的过程中的隐喻性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是建立在 对事物的体验和感知基础上的。 2.2语言型隐喻 语言型隐喻具有一定的形象性。它们作为相对稳定的语 言成分为整个语言群体所接受和使用。在人们的言语交际中 有着很高的复现率。具体说来,身体隐喻可以分为凸显型、逻 辑错位型和功能变换型。 2.2.1凸显型 凸显型隐喻是指在长期的认知世界过程中,人的身体及 其生理反应被赋予了特殊的寓意,尽管不同语言文化背景中 身体名词的寓意有很大差异,但是我们可以认为它们的活动 经历了类似的过程。如在英汉文化中都有用“心”隐喻感情的, 如英语中有love with my heart,汉语有“用心去爱”,但某些非洲 语言说“用我的肝去爱”,而太平洋上的马绍尔语竟然说“用我 的喉咙去爱”。这是因为人们起初对情感有一种不科学的认 识,认为人的情感来自人体的特定器官。长此以往,当人们产 生某种情感时.就会触发相应的心理空间。如表示“高兴”时汉 语的隐喻用法有“眉开眼笑”、“手舞足蹈”、“拍手称快”等,英 语用get one’S tail up或with a light teart;用器官的凸显结构来 隐喻人的情感因素在不同语言中也有一些相同的取向.汉语 中表示:“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在英语可以找到类似的表达方 法:all eyeforan eye and atoothfor atooth,这反映了不同民族 的隐喻思维方式相通的一面。 墨 2.2.2逻辑错位型 人体器官本来是长在固定的地方的,而当人体器官长在 不该长的地方.或将器官放在不该放的地方,这就是一种错 位。当人们经历的事情不符合常理或逻辑时,往往就用逻辑错 位型身体隐喻表达自己的看法。如汉语中常用“心跟不正”来 表达“心地不善良”:用“把心提到嗓子眼”表示“恐惧”的情景, 等等。英语巾用to put one’s foot in their mouth表达“说错话,说 蠢话”:用to have one’s heartintheir boots表示“悲伤”的情感隐 喻:用to be allfingers andthumbs描述全身长满手指,反而动作 不灵活.构成了“笨拙”的概念隐喻。具有贬义。这种不符合现 实的夸大或故意扭曲,不仅使语青变得形象生动,而且反映了 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创造性发挥。 2.2-3功能转换型——通感隐喻 山东方言说:“我的鼻子聋了。”河南方言说:“我的鼻子瞎 了。”将用于听觉领域的“聋”和视觉领域的“瞎”取代用于嗅觉 领域的“不灵”.表达了“笨拙”的概念隐喻。我国方言采用的感 官的功能变换的手法就是通感隐喻。研究表明,通感来自人的 各种感知的相互连通。人的视、昕、嗅、味、触五种感官虽各司 其职,但并不是完全割裂的,而是彼此相通、互相影响的。对一 个感官的刺激可以引起其他感官产生相应而不同的反应,在 大脑相应部位的神经细胞之间产生共鸣和联想.于是“颜色似 乎有了深度.声音产生了形象.气味也有了锋芒”。有关通感的 例子在各种语言中不胜枚举.如汉语的“冷眼旁观”、“臭名远 扬”、“心直口快”,英语的sweetmusic,waFnl colors,soft voice等。 从某一具体概念出发的心理空间包含事物的所有声音、色彩、 形状、气味、质地等属性。人类感官的这种通感作用构成了人 们认知事物又一生理和心理基础。人们日常感知经验的纳入 促成了不同官能之间的功能转换。 2.3个人型隐喻 个人型隐喻属于隐喻转换的个别情况.尽管有着很强的 形象性,但并不被整个语言群体所使用,主要出现于文学作品 之中,是作家或诗人为达到一定的艺术效果而采用的一种形 象表达手段。这种隐喻是一种创新隐喻,来源于个人独特的感 受和体验。下面以斐多菲的《我愿意是树……》为例(宁翠兰, 2005): 我愿意是树.如果你是树上的花: 我愿意是花,如果你是露水; 我愿意是露水.如果你是阳光…… 这样我们就能够结合在一起。 这个例子说明了人类都是从感知的周围世界中来认识抽 象的事物,表达感情。即,语言的体验性。 3.结语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一种人类认识世界的 方式。隐喻基于体验,身体隐喻的体验和认知理据清楚地说明 了语言的体验性:语言是客观现实、身体经验、人类认知和生 理基础等多种冈素综合的结果。 参考文献: [1]Lakof,G.&Johnson,M.Philosophy in the Flesh——The EmbodiedMindandItsChallengetoWesternThought[M1.NewYclrk: Basic Books,1999. [2]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 社.2001. f3]王寅.认知语言学.上海外语出版社,2007. [4]蓝纯.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 社.2005. [5]宁翠兰.从身体隐喻看语言中的“体验哲学”[J].康定 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 [6]王寅.认知语言的学的哲学基础:体验哲学[J].外语教 学与研究.2002. 3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