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人文 从民族服饰看服装文化 柴希 (河南省安阳工学院455000) 的优点和长处,形成自己的民族特点。白族服饰既是适应于白族 人生产劳动、生活文化以及气候特点的产物,又是秀丽的湖光山 色潜移默化地对白族人审美观念陶冶的结果,具有独特的风格。 摘要:本文通过考察云南大理白族和纳西族服饰,引发对服饰 文化的深入思考。民族服饰的功能不仅仅是实用、美观,而是对人有 着更加深层的精神和心理的满足,它除了是一种社会文化符号,还是 人、地域、环境和当地的神灵的纽带,是人精神依托的一个重要方 面。本文通过对白族服饰的介绍和分析,展示出服饰深层的心理机制 和文化信息。 关键词:服饰;民族;设计文化 大理之行让人从灰色的书本理论中进入生动鲜活得彩色世 界,对民族的、传统的、现代的服饰的感受变得真真切切。感知 到中国西南这块神奇的土地留给我们共同的文化瑰宝的美妙、丰 富和精彩。 服饰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符号,它传达和表述着一定的社 会面貌和文化信息。不同民族的各自独特的服装样式和造型与该 民族的社会风情、经济生活、风俗习惯、审美意识有着千丝万缕 的联系.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民俗活动,不同的民俗活动,人们 著不同的服饰,不同的服饰反映了民族心理和民族信仰。因此, 瑰丽多姿的少数民族服饰正是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的体现。白族 的服饰就是一个特别的例子。 聚居于点苍山下、洱海之滨的白族人民,在生活习俗和服饰 等方面,一直保持着本民族鲜明的传统特点。白族男女普遍崇尚 白色,以白色衣服为重。大理地区的白族男子喜缠白色或蓝色包 头,多穿白色对襟上衣,外套黑领褂,下身穿宽桶裤,系拖须裤 带,有的还喜佩带绣有美丽图案的挂包。 其他一些地区的白族男子,则又喜欢头戴瓜皮帽,穿大襟 短上衣,外套羊皮领褂或数件皮质和绸质的领褂,谓之“三滴 水”。显得敦厚英俊,洒脱大方。 享有“金花”美誉的白族妇女的服饰,更是色泽鲜美,绚丽 多彩.一大理一带的妇女多穿白上衣、红坎肩或是浅蓝色上衣配 丝绒黑坎肩,右衽结纽处挂“三须”、“五须”的银饰,腰间系 有绣花飘带,上面多用黑软线绣上蝴蝶、蜜蜂等图案,下着蓝色 宽裤,脚穿绣花的“白节鞋”。手上多半戴纽丝银镯、戒指。已 婚妇女梳发髻,未婚少女则垂辫或盘辫于顶,有的则用红头绳缠 绕着发辫下的花头巾,露出侧边飘动的雪白缨穗,点染出白族少 女头饰和发型所特有的风韵。洱源西山及保山地区的白族妇女, 常束发于顶,上插银管,再以黑布包头,穿右襟圆领长衣,系绣 花腰带,衣袖和裤脚喜镶绣各色宽窄不同的花边,有的还喜束护 单说那“金花”的帽子就有许多的学问,还不论白族姑娘身 上琳琅满目的装饰、吉祥纹饰和象征图案。“上关花,下关风, 苍山雪,洱海月”是白族居住区的四大景观,竟然都凝聚在这个 小巧精致的帽子上面,代表着“风花雪月”,圆圆的帽子代表着 “洱海月”,堆绣的白绒象征着“苍山雪”,冒围上刺绣的红花 象征着“上关花”,侧边飘动的雪白缨穗象征着“下关风”。这 “风花雪月”的美名可不是卖弄风雅,的确代表着白族姑娘的尊 严和情感。根据白族传统的风俗,哪位小伙子如果摸了“金花” 的帽子,就表示对金花有好感,金花要是对他不满意的话,就会 生气,表示不接收,还满意的话,就要接受金花的进一步的考 察,义务的到金花家里劳动三年,满意后就可结成良缘,不满意 就辞退回家。看这小小的帽子寄托了多少情感、希望和命运,这 小小的帽子还浓缩了白族的地域、风俗和人情。而帽子的厚薄开 合可反映出当地的气候,帽子的材料可以反映出当地的物产,帽 子的制作还可以反映出当地的技术和工艺水平,帽子的装饰可以 反映出人们的审美和信仰等等。可见,服饰的功能不仅仅是实用 和审美,而且包涵了更多的社会的、精神的、技术的、风俗的、 地域的、文化的因素。 随着社会的进步,少数民族的服饰也开始吸收外来文化的 营养,开始向简洁、实用的方向发展。在一些开放的小镇,当地 的不少中青年人已经穿着Tj血衫、牛仔裤和尖头皮鞋。但仍然可 以看到不少的当地老人穿戴传统民族服饰,蹒跚在街头巷尾、田 间地头,那悠然自在的神情能感受到他们内心的安适。那么服饰 中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让他们如此执着?在考察中还看见一 个纳西族老人在七月的仲夏,穿着厚厚的纳西族服饰款款走在火 热的太阳下,我想这种现象不能用“习惯了”这样简单解释。这 传达出服饰和人的依存关系已不仅仅是保暖、御寒、美观那么单 纯,而应有着更加深层的精神的、心理的内在原因。这与赵武灵 王“胡服骑射”改革的艰难,同样说明人们对文化的认同感都如 此深切的体现在服饰中。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对生于斯长于斯而 且还出自自己或亲人之手的服饰在情感上应该有着深切的相互依 存和认同关系。他们同属于这块土地,衣食住行都依赖于这块土 地。地域、环境、和当地的神灵和人共生共息的依存关系从生理 到心理都如水乳一般交融在一起,也许这就是中国人追求的“天 腿,显得十分匀称协调和俊俏美观。各地域白族的服饰虽呈现出 人合一”吧!如果把当地的地域文化称作神灵的话,那么人和神 某些地区性的差异,但色彩明快、映衬协调、挑绣精美、古雅端庄 灵的沟通媒介和感悟都隐藏在他们最贴身贴心的服饰之中。这就 等,则是共有的特征。白族服饰因聚居地不同而略有差异,但所体 是人心灵的归宿所在,服饰的文化魅力所在。现出的总体特征是:用色大胆,浅色为主,深色相衬,对比强烈, 现代的人们常常迷失在都市,华衣丽服下埋藏着一颗孤独、 明快而又协调;挑绣精美,一般都有镶边花饰,装饰繁而不杂。 急躁和彷徨的心,我想就是因为人和服饰、地域、环境的相互认 将其地域特点与白族服饰特色联系考察大致可寻出这样的变化趋 同感消失了,人就失去了心灵的归宿,人对周围的一切的熟悉 势:白族服装越往南显得越艳丽饰繁,越往北越见素雅饰简;就 感、踏实感也随之而散。都市的现代服饰只是为了遮蔽身体、展 山区与坝区比较,山区白族穿着较艳,坝区白族相对较素。 示美丽和用金钱和品牌显示身份,却失去了服饰应有的灵魂。现 白族妇女的衣饰堪称造型与色彩调配的艺术杰作。青年女性 代服饰走进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却远离了我们的心灵。这就 的衣饰,主要有头帕、上衣、领褂、围、长裤几个部分。上衣多 是服饰文化,可以在民族服饰中找回来的东西。用白色、嫩黄、湖蓝或浅绿色,外套黑色或红色领褂,腰系绣花 或深色短围腰,下着蓝色或白色长裤,或上下一体,色调一致, 参考书目 或衣、褂、裤、围腰各为一色,于多色块对比中求和谐。白族妇 (1)高丰著《美的造物》第一版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4年1月 女的头饰比较华丽,往往与其上身穿着相映成趣。不同地区的白 (2)王维堤著《中国服饰文化》第一版上海古籍出版社 族妇女所戴头饰有不同特点。大理的妇女皆戴头帕,未婚者编 独辫盘于顶,辫上多缠红白绒线,左侧垂有红白绒线流苏;已婚 者多挽发髻,穿着绣花服饰。大理的白族中年妇女著蜡染镶边服 饰。染或扎染花布为头帕。不同的服饰传达出着装人年龄,背景 信息。鹤庆一带的白族妇女所戴帽子像个大圆盘,形状别致,给 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各地妇女都爱佩戴耳坠,戴手钧镯。 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白族和周围汉、彝、纳西、傈僳等 民族发生密切的经济文化联系,白族人民不断吸收了镦连各民族 2001年6月 (3)[美】珍妮弗・可雷可著《时装的面貌》第一版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4年1月 (4)余强编著《服装设计概论》第一版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1月 作者简介 柴希,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硕士。 9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