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全知识 1.1 公司十大禁令
(1)禁止无证入厂,进厂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教育,方可办理入厂手续。 (2)禁止携带危险品(炸药、雷管、火柴、打火机等)进厂。
(3)禁止不穿劳动保护用品进入工作岗位,工作中要严守制度、精心操作。 (4)禁止机动车辆进入生产装置、油库区、球罐区、液化气站等瓦斯浓度大的场所。 (5)禁止吸烟,不随便用火,不准私自接电炉及液化气炉子。 (6)禁止乱用消防设施,不动用与本职工作无关的设备、附件。 (7)禁止饮酒上班,不串岗、脱岗、睡岗,不谈笑打闹。
(8)禁止用汽油、溶剂油擦洗衣物。瓦斯较大的场所,不准用硬质物敲打。 (9)禁止乱接临时电源、挖沟、挖路。
(10)禁止在无人监护的情况下,进入设备、下水井等场所工作。 1.2人身安全十大禁令
(1)安全教育和岗位技术考核不合格者,禁止独立顶岗操作。 (2)不按规定着装或班前饮酒者严禁进入生产岗位和施工现场。 (3)不戴好安全帽者,严禁进入生产装置和检修、施工现场。 (4)未办理高处作业票,严禁高处作业。
(5)未办理安全作业票,严禁进入塔、容器、罐、油舱、反应器、下水井、电缆沟等有毒、有害、缺氧场所作业。
(6)未办理维修工作票,严禁拆卸停用的与系统联通的管道、机泵等设备。 (7)未办理电气作业 “三票 ”,严禁电气施工作业。 (8)未办理施工破土工作票,严禁破土施工。
(9)机动设备或高压容器的安全附件,防护装置不齐全好用,严禁启动使用。 (10)机动设备的转动部件,在运转中严禁擦洗或拆卸。 1.3防爆十大禁令
(1)严禁在厂内吸烟及携带火种和易燃、易爆、有毒、易腐蚀物品入厂。 (2)严禁未按规定办理用火手续,在厂内进行施工用火或生活用火。 (3)严禁穿易产生静电的服装进入油气区工作。 (4)严禁穿带铁钉的鞋进入油气区及易燃、易爆装置。 (5)严禁用汽油、易挥发溶剂擦洗设备、衣物、工具及地面等。 (6)严禁未经批准的各种机动车辆进入生产装置、罐区及易燃易爆区。 (7)严禁就地排放易燃、易爆物料及化学危险品。
(8)严禁在油气区用黑色金属或易产生火花的工具敲打、撞击和作业。 (9)严禁堵塞消防通道及随意挪用或损坏消防设施。 (10)严禁损坏厂内各类防爆设施。 1.4防止静电危害十条规定
(1)严格按规定的流速输送易燃易爆介质,不准用压缩空气调合、搅拌。
(2)易燃、易爆流体在输送停止后,须按规定静止一定时间,方可进行检尺、测温、采样等作业。 (3)对易燃易爆流体贮罐进油,不准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材质的器具。
1
(4)不准从罐上部输油,油槽车应采用鹤管液下装车,严禁在装置或罐区灌装油品。
(5)严禁穿易产生静电的服装进入易燃、易爆区,尤其不得在该区穿、脱衣或用化纤织物擦拭设备。 (6)容易产生化纤和粉体静电的环境,其温度必须控制在规定界限以内。
(7)易燃易爆区易产生化纤和粉体静电的装置,必须做好设备防静电接地;混凝土地面、橡胶地板等电性要符合规定。
(8)化纤和粉体物料的输送和包装,必须采取消除静电或泄出静电措施;易产生静电的装置设备必须设静电消除器。
(9)防静电措施和设备要指定专人定期进行检查并建卡登记存档。
(10)新产品、新设备、新工艺和原材料的投用,必须对静电情况做出评价,并采取相应的防静电措施。
1.5火灾事故防护知识
本装置具有易燃、易爆的特点,一旦发生事故,立即启动车间应急救援预案。 本装置消防器具主要包括水喷淋、灭火器,消火栓。 1.5.1灭火器
本装置使用灭火器有手提式干粉灭火器和推车式泡沫器;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和手提式泡沫灭火器。 a)手提式干粉灭火器 型号: MFZ/ABC8。
使用方法:使用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时,将灭火器提到起火地点,一只手握住喷嘴,人站上风头,对准火源根部;另一只手摘去铅封,拔出保险销,然后按下压把,干粉即可喷出灭火。
维护保养:干粉灭火器应放在通风干燥及取用方便的地方,各连接部件要拧紧,喷嘴要堵好,以防干粉受潮结块,存放期间应避免目光曝晒和高温。
b)推车式干粉灭火器 型号: 50L型。
使用方法:将灭火器推到起火地点,松开胶管拉延伸直,一手握住喷粉胶管,打开喷枪开关,对准火源,另一只手拉断铅封,拔出保险销,提起开关,泡沫喷出即可喷出灭火,要左右摇摆喷管,快速推进,防止复燃。
维护保养:贮存应通风干燥,防止雨淋曝晒、强辐射及腐蚀,切勿倒置。 c)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 型号: MT2。
使用方法:使用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时,将灭火器提到起火地点,一只手握住喷管,人站上风头,对准火源根部;另一只手摘去铅封,拔出保险销,然后按下压把,二氧化碳即可喷出灭火。
维护保养:应放置干燥、无腐蚀气体的场所,不得火烤、曝晒或碰撞。 d)手提式泡沫灭火器 型号: MSZ3。
使用方法:使用手提式泡沫灭火器时,将灭火器提到起火地点,一只手握住喷嘴,人站上风头,对准火源根部;另一只手摘去铅封,拔出保险销,然后按下压把,泡沫即可喷出灭火。
维护保养:应放置干燥、无腐蚀气体的场所,不得火烤、曝晒或碰撞。 6.1.5.2火灾报警程序
发生火灾时,千万不要惊慌,应一方面迅速报警,另一方面组织力量扑救。打电话报警,火警电话 “119”,电话接通后,情绪要镇静,要讲清起火地点、起火部位和火灾程度,何种物质起火,以便消防部门派出相应的灭火力量。
2
2 装置区发生化学泄漏、中毒、污染事故的应急现场处理 ⑴事故现象 a) 管道破裂 b) 阀门泄漏 c) 反应容器物料外漏 ⑵事故原因
a) 焊缝或材质质量问题。 b) 腐蚀造成。
c) 人为或外界不可抗拒因素 ⑶事故处理
a) 现场人员发现灾情后,立即通知控制室主操,佩戴好空气呼吸器,携带防爆工具进入现场处理。 b) 主操立即关闭环氧乙烷管线阀门。
c) 主操立即停下大小循环泵,停止循环,停止导热水循环泵运行。 d) 主操立即停止向中和釜内进料。 e) 主操立即先停卸料泵,后关闭卸料阀。 f) 主操打开氮气阀门向中和釜内充氮气保护。
g) 控制室人员通知其他岗位停止向主装置送料并做好自防措施。
h) 如发生人员中毒,则先救人,迅速把伤者救出现场,放到空气新鲜的地方进行人工呼吸救治,然
后由厂里救护车送往医院。
i) 为防止中毒扩散,总指挥立即派人到指定地点进行警戒,禁止一切车辆通行及无关人员进入。 j) 现场人员可以用水稀释泄漏的环氧乙烷,必要时可以启动雨喷淋进行稀释,防止着火,同时对车
间下水进行封堵(用塑料、井圈压盖),防止污染事故的扩大。 k) 调度通知生产部经理,向领导汇报情况。
l) 生产部经理、生产副总经理到场后,运行工程师立即将情况及采取的相应措施进行汇报,并将指
挥权交给生产部经理、生产副总经理。
m) 消防队到场后,由生产部经理、生产副总经理负责向消防队交底,同时组织人员积极配合消防灭
火,疏散闲散人员。
n) 当漏势难以控制,立即组织人员疏散,要尽量向上风头撤离。 3 装置区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应急处理 ⑴事故现象
a) 装置区大量物料燃烧并产生大量烟雾 b) 大量可燃性气体或液体泄露 c) 燃烧过程中发生激烈爆鸣声 ⑵事故原因
a) 管线或容器没有置换合格 b) 管道或容器气密性不好 c) 人为操作失误
d) 操作方法不当,控制不及时 ⑶事故处理
a) 现场人员发现火情后,如火势为初期、较小,则立即用身边就近的灭火器灭火,然后向调度报告。
如火势较大,则立即向运行工程师报告。
3
b) 运行工程师根据火情,决定是否启动部门级应急救援预案,但不管是否需要,都必须向生产部经
理报告。如认为火势可以控制,则立即启动车间级应急救援预案。指挥员工立即佩戴好空气呼吸器。携带防爆工具、灭火器进入现场扑救。如认为火势严重,则直接向生产科汇报,同事启动车间级预案。
c) 主操立即关闭环氧乙烷管线阀门。
d) 主操立即停下大小循环泵,停止循环,停止导热油循环泵运行。 e) 主操立即停止向中和釜内进料。 f) 主操立即先停卸料泵,后关闭卸料阀。 g) 主操打开氮气阀门向中和釜内充氮气保护。
h) 控制室人员通知其他岗位停止向主装置送料并做好自防措施。
i) 运行工程师通知车间总值班人员,向生产科汇报情况,派人员拿预案去接消防车。
j) 现场员工迅速利用配置的灭火器材控制火情,可以根据火情启动雨喷淋系统(控制柜有启动钥匙,
现场可手动启动),直至专业消防队到现场将火扑灭为止。
k) 如发生人员中毒,则先救人,迅速把伤者救出现场,放到空气新鲜的地方进行人工呼吸救治,然
后由厂里救护车送往医院。
l) 为防止中毒扩散,总指挥立即派人到指定地点进行警戒,禁止一切车辆通行及无关人员进入。 m) 现场人员可以用水稀释泄漏的环氧乙烷,必要时可以启动雨喷淋进行稀释,防止着火,同时对车
间下水进行封堵(用塑料、井圈压盖),防止污染事故的扩大。 n) 运行工程师通知车间总值班,向生产科汇报情况。
o) 车间主任、厂长到场后,运行工程师立即将情况及采取的相应措施进行汇报,并将指挥权交给车
间主任、厂长。
p) 消防队到场后,由车间主任、厂长负责向消防队交底,同时组织人员积极配合消防灭火,疏散闲
散人员。
q) 当火势难以控制,立即组织人员疏散,要尽量向上风头撤离。 4 后序岗位发生着火、爆炸事故的应急处理
1. 发生火情后,运行工程师应立即组织扑救,防止火情蔓延,同时向调度室、工业安全室、车间领
导及相关处室报告,必要时报警,扑救时要有组织、统一指挥,根据着火物性质采取相应的手段,影响系统安全及设备运转时,应立即按操作法进行全部停车。
2. 当火情严重,经扑救仍继续蔓延扩大,影响系统安全运转时,应按操作法进行紧急停车。根据火
情采取正确地灭火手段吗,防止事故的重复出现。
3. 为防止中毒扩散,总指挥立即派人到指定地点警戒,禁止一切车辆进行及无关人员进入。 4. 现场人员对车间下水进行封堵(用塑料、井圈压盖),对有切换井的岗位立即检查切换,防止污染
事故的扩大。
5. 当火情车间无法阻止情况下或外界突发事件危及人身安全时,人员要紧急安排好。 6. 综合楼人员、包装人员可以马上撤离危险区域。
7. 罐区岗位人员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在停止接送料机泵,关闭氮气进罐阀门后可以马上撤离现场。 8. 主装置人员在按操作法采取紧急停车后,可以马上撤离现场。
9. 运行工程师在条件允许情况下马上将大管架上的EO管线总阀关闭后,马上撤离现场。
5 中毒现场抢救知识
1. 救护者应做好个人防护,戴好防毒面具,穿好防护衣;
4
2. 切断毒物来源,关闭泄漏管道阀门,加堵盲板;
3. 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毒物继续侵入人体,应尽快将中毒人员脱离现场,移至新鲜空气处,松解患者
颈、胸部纽扣和腰带,以保持呼吸畅通,同时要注意保暖和保持安静,严密注意患者神志,呼吸状态和循环状态等。
4. 尽快制止工业毒物继续进入体内,并设法排除已注入人体内的毒物,消除和中和进入体内的毒物
作用。
5. 迅速脱去被污染的衣服、鞋袜、手套等,立即彻底清洗被污染的皮肤,冲洗时间要求 15-30分钟,
如毒物系水溶性,现场无中和剂,可用大量水冲洗,遇水能反应的则先用干布或其他能吸收液体的东西抹去粘染物,再用水冲洗,对粘稠的毒物(如有机磷农药)可用大量肥皂水冲洗,尤其注意皮肤皱折,毛发和指甲内的污染,较大面积冲洗,要注意防止着凉、感冒。 6. 毒物经口引起人体急性中毒,可用催吐和洗胃法。 7. 促进生命器管功能恢复,可用人工呼吸法,胸外按压法。 6防护用具的使用 6.1正压型空气呼吸器
1. 将呼吸器背在身后,根据身材调节肩带、腰带至合身、牢靠为宜。
2. 使用前,先打开气瓶开关检查气瓶的压力,随着管路压力的上升,会听到报警器发出短暂的哨声。
气瓶工作压力应是 28~30MPa。
3. 将气瓶开关关闭,然后将快速插头插牢。打开气瓶开关,让气体从气瓶经减压器软导管输出。 4. 在检查全面罩密封情况前,先检查全面罩的镜片,使其保持清洁、明亮。
5. 将全面罩与输气管相连,戴上全面罩后,进行 2~3次深呼吸。正常情况下,呼吸时应无憋气感,
屏气时气瓶应停止供气。
6. 收紧全面罩系带,使之与面部贴合良好并具气密性,但不可过紧,以面部感觉舒适、无明显压迫
感及头痛为宜。此时深吸一口气,供气开关自动开启,供给适量气体使用。
7. 关闭气瓶开关,深呼吸数次,全面罩内产生负压,人感觉呼吸困难则证明气密性良好。此时打开
气瓶开关两圈以上即可使用。
8. 在作业中,气瓶压力下降到 4~6MPa时,报警器会发出报警哨声,此时佩戴者必须立即撤离现场。 9. 作业完毕,摘下全面罩。将气瓶开关置于开启位置,释放出呼吸器内残留的气体,然后拨出快速
插头。严禁带压拔快速插头。
10. 将呼吸器从身上拆下,把供气阀转换开关置于关闭状态,清扫干净后空气备用。 6.2 过滤式防毒面具
1. 作业环境的氧含量必须大于 18%,有毒气体浓度必须小于 1%。 2. 首先进行外观检查,如面罩。
3. 将面罩与滤毒盒连接好后,进行气密性检验,将面罩戴好后,用手堵住盒下部深呼吸两次,如有
憋闷的感觉,表明气密性较好。进行气密性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入作业场所。 4. 未脱离作业环境,严禁将面罩取下。 5. 使用完毕后,清洁复原,在原处摆放好。 7 触电救护知识 1 电对人体的危害
电伤:指电流对人体外部造成局部伤害,如电流引起人体外部的烧伤;
电击伤:指电流通过人体内部,破坏人体心脏,肺部及神经系统的正常动作,及至危及生命; 电损伤人体的变化:细胞内离子失衡,导致肌肉收缩、麻木,在高电压下肌肉强烈收缩,组织发生病
5
理性变化;
临床表现:全身情况:神志清楚,肌体抽搐麻木,有电灼伤;神志不清楚,休克状态,心律失常,假死;局部情况,电弧灼、焦化、碳化。
2 触电急救
紧急处置:迅速拉开电源,使触电者迅速脱离触电状态;
就地抢救:轻微触电者:神志清楚,触电部位感到疼痛、麻木、抽搐,应使触电者就地安静、舒适地躺下来,并注意观察;中度触电者:有知觉且呼吸和心脏跳动还正常,瞳孔不放光,对光反应存在,血压无明显变化,此时,应使触电者平卧,四周不要围人,使空气流通,衣服解开,以利呼吸;重度触电者:触电者有假死现象。呼吸时快时慢,长短不一,深度不等,贴心听不到心音,用手摸不到脉膊,证明心脏停止跳动,此时应马上不停地进行人工呼吸及胸外人工挤压,抢救工作不能间断,动作应准确无误。
触电急救法:可采用人工呼吸与心脏复苏方法。 8 烧伤救护知识
热力烧伤包括火、开水、蒸汽、电弧灼伤等。
对人体的危害:皮肤或皮下组织烧坏,严重时导致死亡。
化学灼伤分类:浅一度(红斑);浅二度(水泡型);深二度;真皮深层;深三度(焦痂性); 烧伤的急救:
a)迅速移去热力对身体的伤害,采取用水冷却表面的方法。若是化学烧伤,应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服,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时间一般为 20~30分钟;
b)用湿纱布包好创面;
c)烧伤严重,可采取人工呼吸和心脏复苏法;
注意:烧伤病人应尽量不喝水或喝少许盐水,注意创面保护。 9 人工呼吸与心脏复苏的操作方法 (1)准备工作
a)现场人员将伤者移至上风阴凉处呈仰卧状;
b)在离伤者鼻孔的 5毫米处,用指腹检查是否有呼吸,同时轻按伤者颈部,观察是否有搏动; c)现场人员可脱下上装叠好,置于伤者颈部,将颈部垫高,让呼吸道保持畅通; d)检查并清除伤者口腔中异物。若伤者带有假牙,则必须将假牙取出,防止阻塞呼吸道。 (2)人工呼吸法:
a)将手帕置于伤者口唇上,施救者先深吸一口气;
b)一手捏住伤者鼻孔,以防漏气,另一手托起伤者下颌,嘴唇封住伤者张开的嘴巴,用口将气经口腔吹入伤者肺部;
c)松开捏鼻子的手使伤者将呼出。注意此时施救者人员,必须将头转向一侧,防止伤者呼出的废气造成再伤害;
d)救护换气时,放松触电者的嘴和鼻,让其自动呼吸,此时触电者有轻微自然呼吸时,人工呼吸与其规律保持一致。当自然呼吸有好转时,人工呼吸可停止,并观察触电者呼吸有无复原或呼吸梗阻现象。人工呼吸每分钟大约进行 14~16次,连续不断地进行,直至恢复自然呼吸为止,做人工呼吸同时,要为伤者施行心脏挤压。
(3)心脏挤压方法
a)挤压部位为胸部骨中心下半段,即心窝稍高,两乳头略低,胸骨下三分之一处;
b)救护人两臂关节伸直,将一只手掌根部置于挤压部分,另一只手压在该手背上,五指翘起,以免损伤肋骨,采用冲击式向脊椎方向压迫,使胸部下陷三至四厘米,成人 5分钟做 60~80次挤压后,随即放
6
松;
c)二人操作对心脏每挤压 4次,进行一次口对口人工呼吸;一人操作时,则比例为十五比二,当观察到伤者颈动脉开始搏动,就要停止挤压,但应继续做口对口人工呼吸。在施救过程中,要注意检查和观察伤者的呼吸与颈动脉搏动情况。一旦伤者心脏复苏,立即转送医院做进一步的治疗。
10 创伤急救知识 10.1人员自保
a)若作业人员从高空坠落的紧急时刻,应立即将头前倾,下颌紧贴胸骨,这一姿势应保持到身体被悬托为止。
b)下坠时,应尽可能地去抓附近可能被抓住的物体,当被抓的某一物体松脱时,应迅速抓住另一物体,以减缓下坠速度。
c)凡有可能撞到构筑物和坠地时,坠落者应紧急弯脚曲腿以缓和撞击。 10.2急救措施
(1)创伤急救的基本要求。
创伤急救原则上是先抢救,后固定,再搬运,并注意采取措施,防止伤情加重或污染。需要送医院救治的,应立即做好保护伤员措施后送医院救治。
抢救前先使伤员安静躺平,判断全身情况和受伤程度,如有无出血、骨折和休克等。
外部出血立即采取止血措施,防止失血过多而休克。外观无伤,但呈休克状态,神志不清,或昏迷者,要考虑胸腹部内脏或脑部受伤的可能性。
为防止伤口感染,应用清洁布片覆盖。救护人员不得用手直接接触伤口,更不得在伤口内填塞任何东西或随便用药。
搬运时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上,腰部束在担架上,防止跌下。平地搬运时伤员头部在后,上楼、下楼、下坡时头部在上,搬运中应严密观察伤员,防止伤情突变。
(2)止血
伤口渗血:用比伤口稍大的消毒纱布数层覆盖伤口,然后进行包扎。若包扎后仍有较多渗血,可再加绷带适当加压止血。
伤口出血呈喷射状或鲜红血液涌出时,立即用清洁手指压迫出血点上方(近心端),使血流中断,将出血肢体抬高或举高,以减少出血量。
用止血带或弹性较好的布带等止血时(图 1),应先用柔软布片或伤员的衣袖等数层垫在止血带下面,再扎紧止血带以刚使肢端动脉搏动消失为度。上肢每 60min,下肢每 80min放松一次,每次放松1~2min。开始扎紧与每次放松的时间均应书面标明在止血带旁。扎紧时间不宜超过四小时。不要在上臂中三分之一处和肢窝下使用止血带,以免损伤神经。若放松时观察已无大出血可暂停使用。
注:严禁用电线、铁丝、细绳等作止血带使用。
高处坠落、撞击、挤压可能有胸腹内脏破裂出血。受伤者外观无出血但常表现面色苍白,脉膊细弱,气促,冷汗淋漓,四肢厥冷,烦躁不安,甚至神志不清等休克状态,应迅速躺平,抬高下肢,保持温暖,速送医院救治。若送院途中时间较长,可给伤员饮用少量糖盐水。
11 骨折急救知识
肢体骨折可用夹板或木棍、竹竿等将断骨上、下两个关节固定,也可利用伤员身体进行固定,避免骨折部位移动,以减少疼痛,防止伤势恶化。
开放性骨折,伴有大出血者,先止血,再固定,并用干净布片覆盖伤口,然后速送医院救治。切勿将外露的断骨推回伤口内。
疑有颈椎损伤,在使伤员平卧后,用沙土袋(或其它代替物)放置头部两侧。
7
使颈部固定不动。必须进行口对口呼吸时,只能采用抬头使气道通畅,不能再将头部后仰移动或转动头部,以免引起截瘫或死亡。
腰椎骨折应将伤员平卧在平硬木板上,将腰椎躯干及二侧下肢一同进行固定预防瘫痪。搬动时应数人合作,保持平稳,不能扭曲。
12 颅脑外伤
应使伤员采取平卧位,保持气道通畅,若有呕吐,应扶好头部和身体,使头部和身体同时侧转,防止呕吐物造成窒息。
耳鼻有液体流出时,不要用棉花堵塞,可轻轻拭去,以利降低颅内压力。也不可用力擤鼻,排除鼻内液体,或将液体再吸入鼻内。
颅脑外伤时,病情可能复杂多变,禁止给予饮食,速送医院诊治。 13 烧伤、烫伤急救知识 13.1人员自保
伤员应迅速脱离现场,及时消除致伤原因。
处在浓烟中,应采用弯腰或匍匐爬行姿势。有条件的要用湿毛巾或湿衣服捂住鼻子行走。 楼下着火时,可通过附近的管道或固定物上拴绳子下滑;或关严门,往门上泼水。
若身上着火应尽快脱去着火或沸液浸渍的衣服;如来不及脱着火衣服时,应迅速卧倒,慢慢就地滚动以压灭火苗;如邻近有凉水,应立即将受伤部位浸入水中,以降低局部温度。但切勿奔跑呼叫或用双手扑打火焰,以免助长燃烧和引起头面部、呼吸道和双手烧伤。
13.2 现场救护
(1) 烧伤急救就是采用各种有效的措施灭火,使伤员尽快脱离热源,尽量缩短烧伤时间。
(2) 对已灭火而未脱衣服的伤员必须仔细检查,检查全身状况和有无并合损伤,电灼伤、火焰烧伤或高温气、水烫伤均应保持伤口清洁。伤员的衣服鞋袜用剪刀剪开后除去。伤口全部用清洁布片覆盖,防止污染。四肢烧伤时,先用清洁冷水冲洗,然后用清洁布片消毒纱布覆盖送医院。
(3) 对爆炸冲击波烧伤的伤员要注意有无脑颅损伤,腹腔损伤和呼吸道损伤。
(4) 烧毁的、打湿的、或污染的衣服除去后,应立即用三角巾、干净的衣物被单覆盖包裹,冬天用干净单子包裹伤面后,再盖棉被。
(5) 强酸或碱等化学灼伤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彻底冲洗,迅速将被侵蚀的衣物剪去。为防止酸、碱残留在伤口内,冲洗时一般不少于 10min。对创面一般不做处理,尽量不弄破水泡,保护表皮。同时检查有无化学中毒。
(6) 对危重的伤员,特别是对呼吸、心跳不好或停止的伤员立即就地紧急救护,待情况好转后再送医院。 (7) 未经医务人员同意,灼伤部位不宜敷搽任何东西和药物。 (8) 送医院途中,可给伤员多次少量口服精盐水。 14 冻伤、高温中暑急救知识 14.1 冻伤急救
冻伤使肌肉僵直,严重者深及骨骼,在救护搬运过程中,动作要轻柔,不要强使其肢体弯曲活动,以免加重损伤,应使用担架,将伤员平卧并抬至温暖室内救治。
将伤员身上潮湿的衣服剪去后,用干燥柔软的衣服覆盖,不得烤火或搓雪。 全身冻伤者呼吸和心跳有时十分微弱,不应该误认为死亡,应努力抢救。 14.2 高温中暑
烈日直射头部,环境温度过高,饮水过少或出汗过多等可以引起中暑现象,其症状一般为恶心、呕吐、胸闷、眩晕、嗜睡、虚脱,严重时抽搐、惊厥甚至昏迷。
8
应立即将病员从高温或日晒环境转移到阴凉通风处休息。用冷水擦浴,湿毛巾覆盖身体,电扇吹风,或在头部置冰袋等方法降温,并及时给病人口服盐水。严重者送医院治疗。
15 有害物质卫生允许浓度、动火允许浓度及爆炸范围
序号 1 2 3 物质名称 环氧乙烷 C4/C5烯醇 醋酸 卫生允许 20PPm(90mg/Nm3) 10mg/m3 10PPm(25mg/m3) 动火允许浓度 <0.2 <0.2 <0.5 爆炸范围 3-100% 3.2-53% 4-17% 16 醇醚装置环境事件应处置 16.1报警通讯网络
全天24小时有效的通讯装置:固定有线电话(8位号)、固定厂内有线电话(3位号)、固定对讲电话、移动无线电话。
16.2报警程序
(1) 醇醚装置发现有污染事件(事故)发生时,应立即报告运行工程师,运行工程师报告车间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车间应急总指挥报告厂应急指挥中:
(2) 立即启动车间级应急救援预案,组织班组人员佩带好劳动保护,进行现场救援。 (3) 现场立即采取工艺措施,防止污染(环境事件)趋势的扩大。 (4) 运行工程师负责车间区内戒严,严禁有车辆通行,防止有明火引燃。 (5) 生产部经理负责应急状态下的物资、人力供应。
(6) 安全员、工艺工程师、设备工程师会同运行工程师,依据事件轻重程度及跑油部位,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并负责实施。
16. 3 “三废 ”处理
(1) 岗位应立即通知运行工程师,生产部负责通知厂《应急预案》小组成员及组长。
(2) 车间迅速组织各岗位人员检查本岗位是否有异常情况发生,同时主装置人员按步骤将反应系统、中和系统阀门关闭,防止跑料。如有物料排出,尽量将物料回收,等待机动科调配工业用盐等物资。
(3) 车间在污水排放地沟及车间污水出口分别撒放一些工业盐进行消泡处理并根据效果增减用盐量。 (4) 调度负责通知污水处理岗位,以便处理岗位及时停止鼓风曝气,减少泡沫的数量。 16.4 “跑油”处理
(1) 若跑油发生部位为原料、产品泵房,则操作人员停泵、关阀,通知运行工程师。运行工程师会同安全员、技术员、机械师应立即前往泵房,立即安排泵房操作人员控制事故发展。
(2) 若跑油发生部位为管线,则事件发生后,相关操作人员应立即关闭相应阀门,用事先预备好的桶放在管线漏点处,通知运行工程师。运行工程师会同安全员、技术员、机械师应立即前往泵房,立即安排泵房操作人员控制事故发展。
(3) 车间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可以要求分析车间环保分析人员监测水质排放情况,直至应急状态解除。 16.5 突发漏气事件
(1) 突发漏气事件时,发生岗位应首先采取必要措施防止事件扩大,即人员立即撤离,同时立即报告给运行工程师,由运行工程师通知生产部经理,同时通知调度人员,由生产部通知厂领导、各相关部门人员。
(2) 运行工程师负责车间区内戒严,严禁有车辆通行,防止有明火引燃。 (3) 生产部经理负责应急状态下的物资、人力供应。
(4) 安全员、工艺工程师、设备工程师会同运行工程师依据事件轻重程度及漏气部位,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并负责实施。
9
(5) 若漏气部位在大管架上,应立即通知环氧乙烷车间停止打循环,关闭向醇醚车间送环氧乙烷的阀门。车间接水管向漏点部位打水进行稀释,同时现场岗位人员佩戴好空气呼吸器,关闭进环氧乙烷总管阀门以及大管架阀门。通知分析人员分析空气中的环氧乙烷含量合格后由经理会同设备工程师,找设备人员对漏点进行处理。
(6) 车间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可以要求分析车间环保分析人员监测水质排放情况,直至应急状态解除。 16.6 突发跑料事件
(1) 突发跑料事件时,应首先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事件扩大,即防止物料排到界区清净下水管网,同时立即报告给运行工程师,由运行工程师通知车间主任同时通知生产科调度人员,由生产科通知厂领导、各相关科室人员。
(2) 经理负责应急状态下的物资、人力供应。
(3) 安全员、工艺工程师、设备工程师会同运行工程师,依据事件轻重程度及跑料部位,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并负责实施。
16.7 预防措施 16.1 废气预防
废气:环氧乙烷存贮单元和乙氧基化单元正常操作排放的废气
处理措施:通过碱、酸两步吸收,将废气中环氧乙烷的含量降到最低排放标准,最后尾气由酸洗塔排入大气。酸、碱吸收液分别装桶,然后送污水处理厂处理或者回收利用。
16.2 废液预防
废液:装置中大部分水都进行循环使用,主要废液有 水环真空泵在循环使用中的少量外排水。 废气处理单元排放的碱性废水。 清洗反应器和储罐排放的废水。 16.3 碱性预防措施
废气处理单元的碱性废水,当达到一定浓度,吸收效果不好时就会装到桶里,定期堆埋。 清洗反应器和储罐前,将反应器和储罐用 N2吹扫干净,尽量使残留的产品越少越好。 16.8 检修及清洗作业过程中的“三废”处理
(1) 各工序进行检修及清洗作业时均要注意以下几点:检修及清洗作业前要制定较为详细的 “清洗置换方案 ”和“开停车方案 ”,方案内容要以工艺规程和岗位操作法为依据,同时兼顾环保工作。
(2) 操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清洗置换方案”和“开停车方案”进行操作,不得擅自随意进行操作,以避免因误操作或习惯性违章造成的环保超标。
(3) 检修过程中,各设备物料要处理至最低液面,并将设备内残存物料放入回收槽或事故放料槽内。 (4) 对设备进行清洗时要用大量水进行清洗,反复淹塔,以稀释清洗水中物料浓度,保证污水排放达标。 (5) 检修过程中要保证清洗水量,同时要将设备及管线清洗用水放入污水井及其管线内,尽量避免流入雨水管网。
6.17 事件(事故)发生后的协调处理
事件(事故)发生后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调动各组织机构人员赶到现场按预案对事故组织处理。 当发生事件(事故)时,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安排与事故装置相关的上、下游装置(单元)开 /关界区有关的阀门,做好工艺调整。
事件(事故)现场的总指挥调动事件(事故)处理需要的物资、设备设施。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