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场乡中心完小学生积极参与校外公益劳动活动计划
由于部分家长只片面地注重孩子读书升学的问题,溺爱有加,自觉不自觉地放松了对孩子的劳动教育,使孩子很少参加劳动,不懂得劳动的艰辛,不愿劳动,不受劳动,也不会劳动。加之,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有些家长受社会上“高消费”、“超前消费”的影响,听任孩子养成花钱大手大脚、不珍惜劳动成果的坏习惯。这种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因此,加强对孩子的劳动教育已成为家庭教育的突出问题。
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最重要的途径和方法就是让孩子经常参加劳动,让他们在劳动中亲身体会劳动创造世界的真理,抵制轻视劳动和不劳而获思想的侵蚀,避免形成好逸恶劳的坏习惯。劳动就其内容来讲,有工农业劳动、公益劳动、家务劳动等。各种劳动对孩子都有教育作用。其中,公益劳动和家务劳动有着其他几种劳动不可代替的作用。
首先,公益劳动是对孩子进行共产主义教育的重要手段。
所谓公益劳动,指的是“不是为了谋取和扩展自己的私人特殊利益的劳动”,参加这种为社会造福的劳动,完全出自于为公共利益劳动的自觉性。列宁认为,不计报酬的劳动,表现了高度的带动自觉性、劳动的首创精神和个人利益服从社会利益的崇高思想,是共产主义的萌芽。我们家长要按照共产主义教育的要求,把孩子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人才,就必须引导孩子参加公益带动,把握孩子成长的正确方向。
其次,公益劳动可以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和开拓进取的精神。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人们的思想观念、
道德规范、工作方式以至生活方式等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各行各业的建设者应该具备创造性和主动进取的精神。而公益劳动是培养竞争意识和开拓进取精神的重要途径。孩子参加公益劳动的过程飞是一个发挥主观能动性、服务社会的过程;也是一个在群体活动中,比劳动态度、比劳动质量、比劳动效率的竞赛过程。因此鼓励孩子参加公益劳动,无疑将会锻炼孩子的竞争意识和开拓进取的精神。
其三,公益劳动能够提高孩子明辨是非、全面看问题的能力。
思想单纯,看问题比较片面,对社会缺乏了解,这是孩子们存在的共性问题。而公益劳动给孩子提供了接触社会、学习社会和全面认识社会的机会。现在,有些家长害怕孩子受社会消极思想和现象的影响,不让孩子接触社会,这是不切实际的想法和做法。其实现在摆在我们家长面前的已不是让不让孩子接触社会的问题,而是如何引导孩子分辨社会现象的真假、善恶、美丑的问题。家长们应鼓励孩子在公益劳动中认识社会,引导孩子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清主流和支流,用社会主义现代意识去观察、分析、了解产生某些问题的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克服片面看问题的方法,增强抵抗能力,为以后步入社会奠定思想基础。
最后,家务劳动可以培养孩子热爱、尊敬、体贴家长的优良品格和独立生活的能力。
无论社会怎样进步,科学技术如何发达,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家务劳动总是少不了的。孩子如果没有一定的独立生活能力、从事家务劳动的技能,不仅会影响孩子日后的生活,还会影响孩子日后的工作。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平凡的家务劳动既可以塑造孩子尊敬父母的美好心灵,又可以让孩子学会操持家务的本领,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因此,家长不应该包揽家务劳动,而应该创造条件,多为孩子提供参加家务劳动锻炼的机会。
家长不仅要认识让孩子参加公益劳动和家务劳动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而且要注意运用正确的原则和方法,指导孩子参加公益劳动和家务劳动。
第一,要注意调动和保护孩子参加公益劳动和家务劳动的积极性。
劳动积极性是孩子自觉参加劳动的先决条件。调动和保护积极性,必须坚持多鼓励少批评的原则。孩子可能出于一时的冲动,主动要求承担某项公益劳动和家务劳动,这是一个好的开端,是热爱劳动的美好心灵的萌发,但在劳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差错。孩子出现了差错,家长应该满腔热忱地帮助他们总结经验教训,而不应该横加指责,更不应
该因噎废食而阻止孩子做某件事。比如孩子煮饭时,把饭煮糊了或者煮成了夹生饭,家长应一方面给孩子指出产生糊饭的原因;另一方面,如果能勉强食用,就带头进餐,用实际行动支持孩子,使孩子保持学会煮饭的信心,这样才不至于挫伤孩子的积极性。
第二,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妥善安排孩子劳动。
孩子有大小之别,有男女之分,同一个年龄段的孩子能力有高有低。由于有这些差异,所以家长在给孩子安排劳动时,要尽可能地做到因人而异。一般来说,女孩子心灵手巧,忍耐性较强,适合做一些轻松、时间长的家务劳动。男孩子性格爽朗豪放,做事缺乏耐心,适合于做些花费时间短、比较洒脱的事情,如购物买粮等。只有安排得当,孩子才有兴趣,才能在劳动中受到教育。安排孩子的劳动不仅要因人而异,还要注意时间、气候的差异,考虑孩子的生理发育特点。一般来说,在高温的夏天,要尽量少安排露天的劳动和比较繁重的劳动;在寒风刺骨的冬天,最好不安排孩子在冰天雪地里从事劳动或在冷水中作业。这样讲,并不是反对孩子在艰苦环境中锻炼,而是要遵循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安排劳动。
第三,家长要以身作则,当好表率。
父母在督促孩子参加公益劳动和家务劳动时,不能只动口不动手,应该量力而行。给孩子当好表率。比如,居委会组织居民打扫卫生,植树绿化环境,家长不仅要督促孩子参加,而且自己也要积极主动参加,并且要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用良好的行为影响孩子。再比如,孩子炒菜煮饭,家长就帮忙择菜洗菜;孩子拖地,家长就帮忙清理家具;等等。这样就会使孩子从家长的行为当中体会到,家长安排他们参加劳动,不是自己贪图安逸,而是对他们的爱护和锻炼。这样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使孩子养成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在教育孩子参加劳动万面,家长运用的方法正确,就会起到积极的引导和教育作用。相反,如果家校对孩子是否愿意参加劳动问题不闻不问;对孩子劳动的情景视而不见;孩子在劳动中出了问题就简单粗暴地对待,是不利于孩子学会劳动技能和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
石场乡中心完小
2012年3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