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最弱小的》是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的课题是主人公萨沙想说的一句话,同时也是激励我们每个孩子挺起腰板自豪地说出的一句话。这句话是文章的题眼,课文所要叙述的故事就落脚在这句话上:我不是最弱小的,因为我可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和物。课题中“弱小”一词的理解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不应仅拘泥于课文内容的分析及教学重难占的突破上,还应注重孩子良好情感的培养以及尊重他们个人的独特感受。
教学案例:
一、激趣导入,畅谈“弱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习的动力,有了兴趣学生才能把心理活动指向集中到学习对象上,通过平时的了解,发现学生对自己“一知半解”的知识最感兴趣,只有将学生的已有知识充分调动起来,才能让每个孩子都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因此,上课伊始,我首先在黑板上写上“弱小”两个字,然后问:“你们认识这两个字吗?”孩子们看了看拼音,齐声说:“认识,读弱(ruò)小。”接着我问:“你们认为我们班谁是最‘弱小’的?”话音刚落,平静的教室顿时热闹起来,一双双小手举得高高的,班长说:“我认为朱嵘是最弱小的,他又瘦又小。”话音刚落,那边也有人说:“不对,他不是最弱小的,他在运动会上获得了冠军呢!”另一个说:“我认为小佳是弱小的,他在我们班里成绩最差。”另一个马上又反驳说:“不对,他不是最弱小的,打架可厉害呢!”这时小东说:“我认为小超是最弱小的,因为他年龄最小。”马上又有人反驳,“我认为……”声音不绝于耳,争论声也一浪高于一浪,课堂气氛十分热烈,看来每个人心里对弱小的含义都有自己的见解。这时余峰站起来说:“老师,究竟怎样才算‘弱小’的呢?”他这一问,教室里顿时平静下来,目光全集中在我身上,看着他们疑惑的目光和透出的强烈探知欲望,我知道授新课的最佳时机到了,于是我迅速地在黑板上把课题补充完整,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不是最弱小的》这一课,希望你们能在课文中找到答案。”
二、句子对比,体会“弱小”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并注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师:你能在课文中找出对比的句子吗?(学生都找到了)
(一)1、“原来有一丛野蔷薇,被铃兰花簇拥着,开出了第一朵粉红色的花。带着露珠的花朵随风舞动,芬芳扑鼻。”
2、“大雨已经打掉了两片蔷薇花瓣,花儿无力四低垂着头,显得更加娇嫩。”
师:用自己的感觉读读这两句话吗?自由读,你读出了什么?[生一遍遍读句子]
生:我从第一句读出了蔷薇的美丽。
生:我从第一句读出蔷薇不仅色彩鲜艳,还芳香扑鼻。
生:我从第2句读出觉蔷薇受到大雨的摧残,真让我同情。
生:我从大雨已经打掉了两片蔷薇花瓣,看出蔷薇的弱小和可怜,使人觉得非常惋惜。
生:第2句写出雨中蔷薇的弱小,刚刚还美丽盛开的蔷薇一下子就要谢掉一样。我觉得心里真不好受。
师:刚刚还迎着阳光灿烂绽放的美丽花朵,转眼间就被无情的风雨吹打着,你看,他们在暴风雨中无助地摇晃着……你会想到什么?
生:多么可怜的花儿,多么无情的雨呀!
生:我想我要是有一把雨伞该多好呀,我要去为这些美丽的花儿挡住雨。
生:我想要是这时雨停了该多好呀。
师:此时的蔷薇花和5岁的萨沙相比,谁更弱小?
生齐说:蔷薇花!
师:对呀,在萨沙的眼里蔷薇花是弱小的。他是怎么做的?
生:萨沙掀起雨衣轻轻地遮在蔷薇花上。
生:他想保护它,不让它受到伤害。
师:因为萨沙保护了比自己更弱小的蔷薇花所以萨沙自豪地说……
生大声地:我不是最弱小的!
此时在学生的心中已经产生共鸣:虽然萨沙还只有5岁,但他能够保护比自己更弱小的蔷薇花,所以他不是最弱小的。
三、联想自己,拓展“弱小”
学了课文,我想每个孩子对“弱小”一词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再让他们说一说自己的理解。使他们知道:如果你谁也帮助不了,那你就是最弱小的,我们应该关爱和帮助比我们更弱小的人和物。
师:在父母的眼里你就是最弱小的,学了这篇课文,你认为自己是弱小的吗?
生大声地说:我不是最弱小的!
师:那在你的眼里,什么又是最弱小的,你又会怎么做?
小组讨论交流。(在学生眼里,任何一种小动物,花草等植物,以及弟妹、长辈、孤儿等都可能是最弱小的。)
生:在我眼里,小蝌蚪是最弱小的,所以我要保护他们,劝阻那些抓小蝌蚪玩的同学。
生:在我眼里,我的小表弟是最弱小的,所以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我都会帮助他。
生:在我眼里,灾区那些失学的儿童是最弱小的,所以我要节省零花钱,把它们存起来寄给那些孩子。
生:在我眼里,敬老院那些没有子女的老人是最弱小的,所以我会在有时间的时候去帮助他们,给他们洗洗衣服,打扫打扫卫生。……
弱小者往往被忽视,有些弱小者甚至被歧视。我用“弱小”这个词贯穿课堂,让学生理解、感悟“弱小”的真正含义,让学生在幼小的心里就有“我不是最弱小的” 和“应该保护比自己更弱小的人和物” 的思想。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我惊喜地看到、听到学生个性化的体验、感悟,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来体会,他们的发言是精彩的。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不求答案的唯一,看重的是学生的自我感悟与自我发现。此时的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翁,而教师却成了课堂的发现者、开发者、欣赏者、组织者、和引导者。整个教学片段当中教师自始至终没有去干涉学生的学习行为,学生在课堂上尽情地发言,抒发对课文的感悟。同是“弱小”,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往往会产生不尽相同的感受。在此教学片断中,教师努力创设了一种民主、平等、宽容、和谐的教学气氛,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了不同的感情色彩,品味出不同的思想内涵。教师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体现了审美价值的个性化、多元化。在学生眼中盛开的花儿是美的,雨中的花儿是弱小。雨中的萨沙是弱小的,他需要妈妈哥哥的保护,照顾,但他更是勇敢的,因为他保护了比自己还要弱小的蔷薇花。学生自觉产生的保护爱护弱小的行为更是美的。学生的回答让我看到了学生的世界是充满无限想象力,充满爱心、关怀。动情的朗读,丰富的想象,认真的思考,让学生们有所感触,有所感动,有所感想,有所行动,悟出“弱小”的含义,体会要尽可能保护比自己更弱小的,让融融的爱意温暖我们的心。只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真正将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敢于放手让学生在知识的领域自由地翱翔,学生将飞得更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