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气东来中央公园龚家浜滨水景观为例
翟羽佳;朱宇
【摘 要】通过介绍和分析上海嘉定新城紫气东来中央公园生态恢复的案例,滨水景观设计中河道生态恢复的设计理念、技术方法等方面,提出在滨水景观设计中如何改善和治理城市河流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城市景观与生态恢复平行考虑,使滨水景观同时具备游人游憩和生态恢复的功能,对城市河流进行多目标的恢复治理,营造动物栖息地、恢复河流自然功能。 【期刊名称】《现代园艺》 【年(卷),期】2016(000)024 【总页数】2页(P70-71)
【关键词】滨水景观;城市河流;生态恢复 【作 者】翟羽佳;朱宇
【作者单位】棕榈生态城镇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上海 200000;善启设计咨询 上海 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 文
河流在自然形成后,成为了自然生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各种生物提供了稳定的水源,成为了各种动物的栖息地和庇护所,很多动物在河流附近繁衍生息,在远古时期人类就懂得择水而居,所以,很多城市建立之初都临水而建。但在城市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为拥有更多的城市建设用地,开始压缩河道的占地面积,在城市中
看到的河流变成了“渠道”,被钢筋混凝土包裹着,不仅如此,为了更方便的管理,建造了水闸泵站,使得河流完全形成了一段段封闭的水体,让河流与外界隔绝。再加之城市中多以不透水地面为主,大量的雨水未经任何过滤直接排入河道,使得已经失去自净能力城市河道,更是不堪重负。
近些年,随着可持续发展理论成为城市发展的指导方针,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了总体布局的高度,越来越多的城市在规划上以打造生态城市为目标,城市中的水系成为城市规划的一个主题,但仍停留在河道两岸的绿化和修饰为主的理念中,没有从生态恢复的角度出发,没有改变现有的局面。如何使城市河道既能满足河道水利的要求,又能保证生态性、景观性,成为了当今城市河道建设的重要课题。国内外对于人工河道生态滨水景观的研究特别是对于河道生态修复的研究已经开展并不断深化,这些研究所形成的理论与技术对于人工河道生态滨水景观营造工作的展开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与推动作用。但是大多数的研究没有从流域的尺度整体考虑河道整治过程中涉及的社会、经济、自然及人的因素,该方面理论与技术的研究还远落后于城市发展对于河道整治效果的要求,尤其是国内人工生态河道建设规模日益增大,但是,专门针对这一方面的理论研究偏少,不能够提供完善的理论支持。在上海嘉定新城紫气东来城市中央公园建设中,建造者和设计者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 1.1 项目简介
紫气东来城市中央公园未于上海市嘉定新城中心城区的中心,是嘉定新城最重要的城市中央开放空间轴线,公园东西长2500m,南北宽350m,公园周边被多种用地围绕,包括市政、办公、住宅、商业零售等。设计中强调多重可持续性,将丰富多变的空间体检与基地的自然环境相结合。龚家浜作为在嘉定新城中心城区中具有通航功能的主要河道自西向东贯穿整个公园,也给建立生物廊道创造了有利条件。在设计启动之初,设计者发现这是一条水质较差、完全人工化的城市河道,而且污染严重。给项目目标的达成带来了极大的阻碍。
1.2 现状河道主要问题
现状龚家浜河道属于典型的仅满足水利要求的城市河道,经现场勘察有以下问题: 1.2.1 河道驳岸类型单一。龚家浜河道蓝线宽度30m,河道驳岸仅从满足水利角度考虑,均为重力式毛石挡墙,导致河道与外界隔绝,没有联系。而且河道水深变化单一,缺少浅水区域,不利于水生植物的生长。而水生植物对于水体净化,栖息地营造和水系生态系统建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2.2 雨污水直排河道,成为河道的主要污染源。龚家浜周边多为工厂生产企业,污水管道直接排入河道。同时,车行道路雨水通过市政雨水管道直排至河道内,城市车型道路的雨水掺杂了大量的有害物质,包括重金属、粉尘颗粒、油污等,成为威胁龚家浜的主要污染源。
1.2.3 驳岸时断时续,不具备生物廊道功能。自然界中,各种野生动物沿着天然河流到达不同的区域,可以寻找食物,组成更大的生物种群,形成完整的生物链条。但在城市河道建设中,没有考虑生物廊道的功能需求,河道驳岸与横跨河道的公路和桥梁相接,陆生动物难以穿过道路,无法形成完整的生物廊道。
以上问题是我国城市河道建设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建设和管理部门往往只关心河道是否满足防洪排涝需要,河道驳岸是否坚固,汛期是否保证安全,而忽略了河道的生态效应,和对整个区域生态系统的作用。
在详细调查和充分评估龚家浜现状条件后,给未来的龚家浜明确了新的功能定位和要求,在满足城市河道蓄洪排涝和相关河道管理基本要求后,建设供周边居民使用的城市滨水景观,同时在一定造价控制条件下,建立和恢复河道的生态系统,形成不同规模和类型的生物栖息地,同时建立连贯的生物廊道系统。
可持续的生态景观河道驳岸不会千篇一律,应该丰富多变,希望可以恢复河流的生态功能,增加生物的多样性,设计中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类型: 2.1 草坡入水
最常见的河道自然形式,为水生植物提供了大量的生长条件,在用地宽裕的情况下适宜采取这种形式,同时可以增大水面面积,增加蓄水量。设施亲水平台,上部供游人游览休息,下部形成两栖动物的庇护所。 2.2 浅流湿地
湿地植物适宜在水深小于1.5m的环境中生长,在河道边缘设置大面积的潜水区域,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湿地环境,成为生物栖息的绝佳场所。同时在湿地区设计栈道,使游人可以走进湿地,体验湿地。 2.3 湿地台阶
河道用地受限时,可以在现有河道驳岸的基础上,降低驳岸高度,形成阶梯状的湿地景观,同时节约了工程造价,也形成了别具特色的滨水景观。 2.4 建立雨水花园,净化道路雨水
在城市道路雨水进入河道之前,设置雨水花园。雨水花园中种植多种可吸附和降解污染物的植物,雨水在雨水花园中沉淀过滤后进入河道,减少对河道水质的危害。 2.5 在桥梁下部设计联通廊道
在桥梁下方设置可供陆生动物和两栖动物通过的廊道,使得生物通廊得以延续。 3.1 从考虑城市整个生态系统出发,改变河道单一功能
现状城市河道的工程设计仅能满足水利功能的基本要求,将保证蓄洪、排涝和通航作为主要要求,而没有从城市整体生态系统出发,失去了自然河流的生态功能。紫气东来中央公园在城市河道设计中,强调河道自然生态的特点,从多角度考虑河道的功能和作用,使之成为一条有生命的河流。 3.2 河流治理成为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部分
任何城市的发展都离不开河流,恢复河流本身的生态功能和生命力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回归。紫气东来中央公园项目在设计之初,就将恢复河道生态型作为项目建设的首要目标和重要组成部分,并制定了龚家浜上下游及周边河道统一的河道改善
建设导则,在治理河流本身,将防洪、污水处理、雨水利用等提升至城市建设的重点,利用项目建设的契机带动整个区域的河道整治水平,河道整治处处都和城市建设发展紧密联系,利用治理河流,带动城市综合实力,提成城市的整体价值,实现政府提出的“千米一湖、百米一林”的生态标准。
3.3 因地制宜,根据区域和周边用地类型的不同分别制定改善措施和手段 根据龚家浜周边多样的用地类型,分成了若干区段,每个区段赋予了不同的设计主题,项目分为西段、中段和东段3个部分,东段周边分布嘉定图书馆、暴力大剧院等文化建筑,景观设计中要求体现文化特征,设置滨水景观建筑,包括艺术家工作室、滨水小品、竹林小岛的内容,强调滨水空间的文化氛围。项目中段位于政治、商业、金融中心,周边有政府、电视台、办公楼等,景观设计在这个区域布置的现代感强的滨水设施,包括室外剧场、滨水喷泉、旱喷广场等。西段周边均为居住区,设计更加突出休闲特性,设计滨水栈道、水中亲水平台,为居民提供日常休闲游览的去处。设计充分考虑了河道周边环境特点,包括人文、地形等,使河道恢复与城市建设做到“无缝衔接”。 3.4 河道生态修复是系统工程
河道的污染来自多个方面,包括城市面源污染、污水排放、城市道路雨水、河流流动性差等,龚家浜河道恢复利用政府干预、设置周边道路净化系统、减少水闸设置等措施、制定不同时期的整治计划和维护管理措施,保证了河道的良性发展,并且调动环保、水务、城市管理等多个部门联动,才能实现达到预期目标的实现。 城市河道治理不能脱离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河道治理必须是城市规划的主要组成部分,更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目标,根据河道周边用地环境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处理手段,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利用政府渠道制定整体统一的河道治理规划,将河道治理提到城市建设重要层面,进行多手段、多目标的长期治理,生态性的河流必将城市发展的必备要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