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理解文意。
2.反复朗读,欣赏三峡的优美风光,品味语言的精妙。 3.掌握方法,轻松背诵。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熟读课文,品味语言,欣赏佳句。
2.难点:根据作者的描述想象情境并读出不同的感受。 【课前准备】
学生自读课文;搜集有关三峡资料,感悟美;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翻译课文。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营造氛围
同学们,中国的每一个汉字都有着丰富的内涵,可以让我们见字知意。比如“峡”字,从字面上看,你看到了峡中有什么?(生答“山”。)往深层里想,你联想到峡中还有什么?(生答“水”。)对,词典上解释:两山夹水的地方称之为“峡”。所以,我们如果来欣赏“峡”,就不仅仅要品它的山,还要读它的水。今天,我们就要一起去欣赏中国的峡中极品——长江三峡。 出示学习目标
心中有目标,学习效率会更高。让我们一起来明确今天的学习目标,请齐读。 1、熟读课文,理解文意;
2、反复诵读,欣赏三峡的优美风光,品味语言的精妙。 3、掌握方法,轻松背诵。
指导学生简介作者郦道元及作品《水经注》。
师:在欣赏旖旎的三峡风光之前,我们简单了解一下作者郦道元及其作品《水经注》。
(让学生根据课前预习,介绍作者郦道元和《水经注》。教师进行简单的概括。)
师:同学们,郦道元因一部《水经注》而出名,《水经注》因为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地理价值而被后人称颂。这一节课我们不仅要了解长江三峡的地貌特征,还要欣赏课文《三峡》语言的魅力。
走进三峡。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一读课文,正字音。
读准字音,我能行!(学生分组朗读生字,之后教师对重点字词进行强调修正。) 2.二读课文,准确停顿。
正确停顿,我能行!(请两名学生分读课文。之后重点指导学生准确把握语句的停顿。) 了解三峡。再读课文,同桌对译。 1.三读课文,译《三峡》。 2.准确翻译,我能行!
(学生借助词典、课下注释和相关资料,翻译全文。小组共同解决疑问,师适当指导。) 欣赏三峡。细读,品味语言,感受三峡之美。 1、四读课文,知三峡。 思考交流品读:
(第一自然段)山——怎样的山 (第二自然段)夏水——有什么特征 (第三自然段)春冬——景色如何 (第四自然段)秋景——给你什么感觉
2、揣摩文章语言的妙处,一一讲解。 比较《早发白帝城》和《三峡》。 拓展延伸,积累描写山水的诗句。 告别三峡,深情回眸。
同学们,走进三峡,我们感悟到它如诗如画的美,总让我们流连忘返。再次回首,让我们再来看看这美妙景观:山的高峻,峡的幽深,树的繁盛,水的浩荡。
同学们,郦道元写的《水经注》本是为《水经》作的注释,在今天却又成了后人研究的文学巨著,不得不让我们佩服他的文学素养之深。这也给了我们深深的启示:学好了语文,提升了语文素养,它将成为我们一笔巨大的财富,使我们终生享用不尽!你知道怎样才能拥有这笔财富吗?对,要多读多写才行! 作业
①文笔小试,展现三峡:请为三峡写一篇精彩导游词。 ②课外阅读,细品三峡:阅读余秋雨的《三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