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行业热点 新车 试驾评测 养车用车 车型库
当前位置:首页论艺术审美心理

论艺术审美心理

2020-08-25 来源:好土汽车网
导读 论艺术审美心理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8卷第3期 2002年9月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f Xuzhou Normal Uni.(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Vo1.28.No.3 Sept.,2002 论艺术审美心理 汪明强 (徐州师范大学美术系,江苏徐州 221009) [关键词] 审美心理;审美主体;审美对象;审美活动 [摘 要] 审美心理是审美主体在审美实践和艺术创造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审美倾向性。审美心理的形 成主要受审美态度因素、审美状态因素等的影响;健康的审美心理对于人的全面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审美心理 具有二重性。 [中图分类号]1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6425(2002)03—0110—04 美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话题,不同的时代有不 同的美的价值判断标准,不同时代的人也因此而 至于这究竟是何种美感和乐趣则是审美主体不明 确、来不及深思的,这是审美过程的初级的感觉印 具有不同的审美心理。本文拟就此谈点看法。 一象阶段。在审美的这一层面上,感觉通过五官感受 反映着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则对感觉所得进行 整合,反映事物的整体面貌。审美经验层则是审美 主体在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对由审美感知层所获 得的审美对象的外在形式和整体印象进行评价和 筛选的过程,筛选后的感觉材料则成为审美直觉 层的原材料。审美直觉层则是审美主体对审美感 知和审美经验层次的升华,在审美的这一层面上, 、审美心理的内涵 审美心理是审美主体在审美实践活动和艺术 实践活动广泛开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审美主 体在审美实践和艺术创造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审美 倾向性及心理定势。审美心理是一个历史的发展 过程,在不同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下,审美 心理具有不同的特征。一般来说,个体审美心理的 形成总是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相适应的。同 时,审美心理的形成与发展还是以遗传因素和社 会阅历为基础的。由于人的性格、年龄、性别、气质 和智力等遗传因素具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性,使不 同的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所产生的审美心理也 表现出极大的个体差异性,而且由于每个人的社 会阅历、文化素养和社会分工等要素不尽一致,也 审美主体把审美感知所提供的表象和自己已有的 审美经验结合起来,发现审美对象的意蕴并将自 己的情感因素融人进去,达到一种心物交融、情景 共生的心理体验,这是审美心理的高级阶段。此 时,由于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时代背景、社会思 潮、艺术风格以及作者创作情况有了更进一步的 了解,对审美对象所表现的内容和社会意义有了 更全面理解,因而,就可以加速审美心理高潮的 出现。 使得审美心理表现出了个体性的特征。 从审美实践活动来看,个体的审美心理结构 可分为三个层次:审美感知层、审美经验层和审美 直觉层。 审美心理作为人的一种心理类型,其过程与 一般心理过程有着密切联系。与人的一般心理活 动过程一样,个体的审美心理活动过程也就是个 体审美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的集合, 只不过在此过程中情感过程特别强烈和活跃而 审美感知层是审美的初始阶段,它是由审美 主体对审美对象物质外壳的感知以及与之相关的 情感体验、想象联想构成的 此时审美主体从审美 对象的形式因素欣赏中获得相关的美感和乐趣。 已,因为审美心理毕竟主要是个体的主观体验。因 而,情感、想象、理解等因素是审美心理的核心。 [收稿日期]2OOl—lO一1 7 [作者简介]汪明强(1964一),男,安徽安庆人,徐州师范大学美术系讲师。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二、影响审美心理形成的要素 审美心理的形成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1.审美态度。其中包括审美观点、审美倾向和 审美情趣。审美观点主要解决要不要美,怎样才算 美的问题。古今中外的许多学者对美曾作过各种 各样的界定,我们在此无须纠缠于抽象的概念和 定义。我们认为,只要一件艺术作品符合特定的文 化背景并且它所蕴涵的精神与特定社会的主流文 化方向一致,同时又为广大民众所普遍接受和理 解,那么,这种作品就必然具有美的价值和倾向。 审美倾向即解决倾向自然美、艺术美还是社会精 神方面的心灵美、行为美等等;审美情趣即解决审 美情趣高雅还是低俗的问题。 2.审美状态。这是指审美活动的心理背景,可 以分为心境状态和知识状态。审美活动要创造适 宜的心理背景,否则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审 美活动,也不可能产生健康的审美心理。审美知识 技能的储备也是审美状态的主要成分,缺乏有关 的审美知识技能是无所谓审美活动的。审美水平 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审美知识技能掌握的 程度。 3.审美认识。这是指审美过程中对审美对象 的感知、注意、记忆、想象、思维等的综合认识过 程。但在具体审美过程中,随着审美对象的不同, 各人审美情趣的不同,认识成分的重心可能也是 极不相同的,但各种认识因素都是审美活动和审 美心理所不可缺少的。 4.审美情感。审美活动主要是发挥情感的效 能。艺术的生命在于情感,任何艺术作品无不贯穿 着情感因素。审美的核心就是情感,所以有人把审 美教育又称为美感教育,这不是没有道理的。审美 活动的力量在于情感,审美活动的结果也表现在 情感之中。如:“印象派以后”的画家凡・高凭借着 沸腾的生命力和对事物特征的敏感反应,孜孜不 倦地创造属于心灵世界的艺术作品。凡・高是一 个人道主义者,以全身心的激动和虔诚护卫着人 类生命的崇高和内在需要的价值。他是贫民化的 浪漫主义,这和他喜欢自然主义不无关系。从他对 普通事物——椅子、烟斗、旧皮鞋、简陋的小酒馆 等等的亲切关怀中,我们可以感觉到人与人、人与 物在上帝面前的平等。 5.审美意志与行为习惯。审美意志渗透在对 美的追求、美的创造,对美的评价以及熟练的掌握 各种艺术技能技巧等审美过程之中。审美行为习 惯也影响审美活动的开展,人体的审美行为习惯 是可以逐步形成和改变的。 审美心理是在一定的心理背景上多种心理要 素综合运动的结果。恩格斯说:“当我们深思熟虑 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 时,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 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 任何东西是不动的和不变的,而是一切都在运动、 变化、产生和消失。”审美心理也是由种种联系和 相互作用,无穷无尽交织起来的心理运动的画面。 每一种心理活动都不是不动和不变的,也不是孤 立地进行的。显然,在审美活动进行中,由于审美 主体的审美观点、审美习惯以及审美心境不同,各 种心理活动要素的运用情况可能各不相同,甚至 还会出现为了某种需要而有意地强调某一心理要 素的情况。但从审美活动的全过程来说,多种心理 要素的综合运用是形成健康的审美心理所必 须的。 三、审美活动的教育价值 审美活动和思维过程一样,是由低级向高级 发展,即由浅入深,由片面到全面的过程,并且它 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需要多次反复才能完成的。 审美活动既是诸多审美心理因素的综合运动,又 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过程。任何审美 活动及与其相应的审美心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都需要审美主体不断感知、体验及理解。唯其如 此,方能使审美主体获得对审美对象的完整、全面 的认识和把握,形成健康的审美心理并在认识、理 解审美对象所蕴涵的精神意义的过程中,受到相 应的教育和启迪。 不同的人各自具有不同的审美心理因素,分 别处于不同的审美状态,审美心理过程所处的阶 段也将各不相同。因此,审美活动具有极大的个别 差异。即使是同一艺术作品,不同时代的人或同一 时代的不同的人对它的理解也是各不相同的。审 美活动的个别差异尽管十分巨大,但概括起来可 分为四种类型,即情绪型、联想型、理智型和性格 型。不同类型的主体,在审美活动中各种心理因素 的运用、搭配总是千差万别的。因此,产生的审美 效果也是各不相同的。当然,在审美活动中,并不 是每个人都能获得良好的审美效果。要获得良好 的审美效果,首先要保证审美主体达到“创造性的 接受艺术”的程度。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具备两个条 件:其一,审美对象、艺术作品的表现要以少代多,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在直接描绘出来的生活现象中隐含着与其联系的 许多生活内容,在直接表露的思想、情感情绪中蕴 涵着许多“潜台词”,审美主体只有创造性地运用 自己的有关知识去分析审美对象和艺术作品,才 有可能从审美对象和艺术作品中得到启迪。其二, 审美主体需要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审美水平,才 能以艺术作品为起点,积极开展创造性的思维活 动,以自己的经验和联想来丰富艺术形象、深化艺 术形象,使艺术形象远远超出作者自觉的创作意 图。契诃夫把艺术作品中直接描绘的形象看作一 条锁链的一个环节,只要艺术作品触动了审美主 体内 t2,的锁链的一端,储存在审美主体心中的其 余环节就会随之震动起来,从个别生活现象到与 之相联系的一般,引人人胜、发人深思,调动了审 美主体广泛的记忆、联想和想象,引起一系列的思 绪、意趣和向往,把艺术的内容和自己的生活联系 起来,从而受到启迪、熏陶和教育。我国著名画家 王森然在谈到审美活动的教育价值时,曾以中国 画为例指出:“中国画讲究神似,追求意境,这不过 是初步;更重要的是表达作画人的思想感情。作品 画出来要给人以咀嚼回味的东西,要通过画面去 多多联想和思考。如果能领略更多的画外之旨,更 丰富的弦外之音,那才算是理解。把一幅画看懂需 要人生阅历。”王森然的这一段话同时也蕴涵着这 样的道理,即任何人的审美活动都经历了由低级 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相应地,人的 审美心理也经历了大致相同的过程,在审美活动 的每一阶段审美活动均能获得一定的教育启迪, 但只有在审美活动和审美心理的高级阶段,审美 主体才能真正领略审美对象所蕴涵的社会意义。 因此,在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就应仔细感知、深 切体验和领会审美对象及艺术作品的真谛,只有 这样,才能使审美主体达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 海则意溢于海”的境界,才能形成健康的审美心 理,使内在的情感与外在的物象形成“异质同构” 而对应共感,并从中获得教益。 可见,健康的审美心理的形成对于促进人的 全面、自由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如果一个 人缺乏最起码的审美心理,任何艺术作品都不会 激起他的情感,那么,他就会成为一个同情心贫 乏、美丑不辨的很难融于社会的麻木的人,这种人 对社会也不会有多大的用处。席勒在谈到审美心 理的意义时说:“通过审美的心境,理性的自动可 以在感性的领域中显现出来,感觉的力量在自身 的界限内已经消失,自然的人已经高尚化,以至现 1 1 2 在只按照自由的规律就能使自然的人发展为精神 的人。” 四、审美心理的二重性 1.审美心理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 从审美心理形成的基础来看,它不仅是由遗 传和本能决定的,而且是由个体后天生活经验和 心理能力共同参与获得的。人的审美实践和艺术 创造必然与个人的遗传素质有关,因为在世界上 不存在任何两个遗传素质完全相同的人,即使是 同卵双生子也不例外。遗传素质的不同决定了审 美主体的气质、性格、智力等个性心理特征的不 同,而具有不同个性特征的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 中所形成的审美心理,也必然带有很大的主观差 异性,审美活动中不同审美主体的主观参加与审 美心理带有极大的个性特征。同样的艺术作品,不 同的审美主体对它所形成的审美心理是不同的。 但是,任何审美主体无不生活于特定的社会环境 之中,特定社会环境中的社会集团、民族、地区、时 代的风俗习惯和文化模式,无一不对审美主体发 生影响,因此,审美主体在从事审美活动时无不受 这种后天获得经验的影响。正因为如此,我们认 为,审美心理虽然表面上看去是个体自己的事情, 但实质上却蕴涵着丰富的社会性和民族性的内 容,虽是主观的但却具有客观性。 2.审美心理是个性和共性的统一 从审美心理的表现形态来看,个体的审美心 理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在共性中存在着个性,在千 差万别的个性中又存在着普遍的客观标准。虽然 人类有着共同的心理结构,但人的生命形式的个 体性、生存活动方式的个体性以及审美活动的自 由性,决定了人的审美活动主要以个体的方式而 展开,因而具有鲜明的个体性。这种个体性的审美 心理特征,不仅表现在单个人的审美活动中,而且 在群体性的审美活动中也同样有所表现。因为尽 管从形式上看,在审美活动中是审美主体与审美 对象发生联系,但就其本质而言,与审美对象实实 在在发生联系的还是单个的审美主体,群众中有 多少审美主体就有多少关于审美对象的不同的审 美心理。审美心理虽然是审美主体自己的事情,但 是,从事任何活动都要遵循一定的共同规则,审美 主体在从事审美活动时也必须固守这样的规则, 同时,由于处于同一社会、同一时代的审美主体的 社会文化背景和知识背景是相同的或近似的,这 种相同或相近的社会文化知识背景不可能不对审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美主体发生影响,使不同的审美主体在从事同样 的审美活动时表现出带有共同性的各个相同的审 美心理。艺术的创作和发展告诉我们,如果每个人 的审美心理没有个别差异性,艺术的源泉就会枯 竭,因为艺术创造的关键在于求新,在于差异;如 因素,也是审美活动的动力因素。情感性作为审美 心理的一个基本特点对于审美活动的正常进行是 至关重要的,没有情感,便没有审美活动本身。 3.审美心理具有陶冶性的特点。审美心理主 要是在审美实践中产生的轻松愉悦的主观体验, 在这种轻松愉悦的体验中,个体的心灵就会在潜 移默化中得到陶冶,人格境界就会得到净化和升 果千差万别的个体审美心理之间不存在任何共同 之处,那么,艺术的发展脉络就无从谈起,人们也 就不知道艺术究竟为何物。可见,审美心理确实是 个性和共性的统一,只不过这种统一是差异性中 的共性与共性中的差异性的统一。 华,从而使个体能在这种美的感受中实现自我评 价、自我调适、自我控制等。 4.审美心理还具有创造性的特点。审美心理 不是普通的心理,而是一种富于创造性的心理。审 美主体在感知审美对象、获得审美情感的同时,会 根据一定的审美理想,通过联想、想象、幻想等形 式进行创造或再创造活动,创造出具有特色的、传 情达意的审美对象。 改革开放以来,人的审美心理发生了很大的 五、审美心理的特点 审美心理与普通心理既相联系又相区别,因 为审美心理反映着人的高级的精神需求,同时也 反映着人的高度认识能力。一般来说,审美心理具 有直觉性、情感性、陶冶性和创造性的特点。 1.审美心理具有直觉性的特点。它是以非理 性、无意识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具有高度理性的意 变化,表现出了很强的求异性和自我表现的特征, 这固然有其积极的一面,但消极的一面也不可低 估。对其积极的一面,我们应加以提倡,而对于其 消极的一面,则必须通过一定的措施来加以预防。 识活动,因而具有高度的穿透力和敏锐性。正如英 国美学家夏夫兹博里所说:“我们一睁开眼睛去看 一个形象或张开耳朵去昕声音,我们就马上看见 如依靠社会的力量树立美的典型,向人们宣传有 价值的、具有影响意义的作品,为人们的审美活动 美,认出秀雅和谐”这种“一触即知”、“一语中的” 的现象,这就是审美心理直觉性的表现。 2.审美心理具有情感性的特点。情感不仅是 审美需要得以发生的机制,而且是审美展开得以 持续的动力,还是审美弥漫强化和升华审美心理 的催化剂,因而情感不仅是审美心理结构的核心 创造一个和谐和清洁的环境;创作具有时代气息、 符合当代审美需要的主题性艺术作品。同时,还要 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加强对人的审美趋向的引导。 只有这样,才能使人们的审美心理与主流文化的 方向一致。 [参 考 文 献] Eli杨成寅、美学范畴概论EM].杭州 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91. [3]蒋孔阳.美学与艺术评论[M]、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 E4]吕澎.中国当代艺术史[M].长沙 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1995 [2][法]夏隆.美学与心理学[M].上海 学林出版社,1992. 0n Aesthetic Mental ity WANG Ming—qiang (Art Department.Xuzhou Normal University,Xuzhou 221009,China) Key Words:aesthetic mentality;aesthetic subject;aesthetic object;aesthetic activity Abstract:Aesthetic mentality S aesthetic tendency is formed by the aesthetic subject in the process of aesthetic practice and creation.It is affected by the elements of aesthetic SUbject S attitudes and states of minds and SO on.It is important for one s all—round development tO have sound aesthetic mentality.Aesthetic has dual character. [责任编辑:周棉] 1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