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行业热点 新车 试驾评测 养车用车 车型库
当前位置:首页“校中厂、厂中校”办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校中厂、厂中校”办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2020-11-20 来源:好土汽车网
导读 “校中厂、厂中校”办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

“校中厂、厂中校”办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摘要:

本文主要对“校中厂、厂中校”的办学模式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介绍了办学模式的基本情况,“校中厂、厂中校”办学模式的实绩,运作过程中的制约因素,

“校中厂、厂中校”的制度完善途径以及实践过程中对教师的培养、服务能力

的提高、合格人才的培养的作用。

关键词:

“校中厂、厂中校”、办学模式的实绩、制约因素、制度完善途径

在两年多的“校中厂、厂中校”办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中,机制专业室的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不断探索、勇于实践。在各级领导的帮助下,在学院相关部门的协助下,我们在的探索与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办学模式的基本情况

按照本专业培养装备制造(煤机制造)、维修、管理一线的具有数控编程、数控加工、零件工艺编制、机械维修、售后服务、生产组织管理能力的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目标;依据本专业毕业生由高级数控加工人员(工艺员)——技师(技术员、班组长)—

—高级技师(工程师、车间主任)的定位;以及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具备职业核心能力、行业通用能力、岗位特殊能力的要求。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建立山西煤炭职业技术学院和太重煤机太矿集团双主体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长效运行机制。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交替在学院和合作企业进行,由学院与企业共同培养学生、管理学生、评价学生。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虚拟加工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学院与企业相结合,通过学训结合、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教学过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前校后厂、工学交替、双主体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企业对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的要求,依托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能源装备制造产业教育培训基地,与太重煤机太矿集团、山西新富升机器制造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由企业提供主要设备,学院提供场地及部分设备,共同建设校企合作的生产性实训车间,实现了企业办在学校,学校就在企业即“校中有厂、厂中有校”的办学新模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由校企双方共育共管。在课程中引入行业企业标准、规范、规程、法规等,充实教学内容。理论课及理实一体课程的实践部分的教学,在学院进行,由学院负责教学、管理、评价等。实践课程的教学主要在合作企业进行,双方共同管理,实践教学任务主要由企业相关技术人员负责完成。通过与企业人才共育、风险共担、责任共负、利益共享的紧密合作,培养符合企业要求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二、“校中厂、厂中校”办学模式的实绩

1.学生在“校中厂、厂中校”的办学模式中,模糊了学生自己和职工的身份,课堂和车间的区别,使他们走进课堂是学生,走进车间是员工。这种双重身份决定了学生可获得与传统教学不一样的收益:一是能得到知识与技能紧密结合的实践训练;二是能得到学校教师与企业技术员工的共同指导;三是能得到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双重熏陶;四是能通过进厂实践,就业竞争力得到提升。

2.企业在“校中厂、厂中校” 的模式中收获了效益。其一是人才效益:企业通过“校中厂、厂中校”的运行模式,可以发现和培养一批企业需要的生产和管理方面的人才,为企业后续发展贮备人才。其二是经济效益,企业将生产车间转移至学校,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而且生产人员主要由高素质高技能型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使产品质量得到有力保障。其三是技术创新效益,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企业通过“校中厂、厂中校”的运行模式,将生产技术难题带入学校,由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合作解决。为企业的技术发展提供了保障。

3.学校在“校中厂、厂中校” 的模式中实现了发展。其一是学校通过“校中厂、厂中校”运行模式,让企业参与进来,共同进行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使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与企业需求相吻合,更能反映出社会发展的需求,专业建设得到了发展。其二是“校中厂、厂中校”为培养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提供了条件,使师资队伍得到发展。其三是学校依托“校中厂、厂中校”实训基地,加强了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对企业文化的感受与熏陶。使他们毕业后能尽快融入到企业中去,毕业生的素质得到了发展。

三、“校中厂、厂中校”运作的制约因素

1.政策支持问题

虽然政府对校企合作在宏观上支持和鼓励,但是和德国等国家不同,我们缺乏明确的政策法规和有力的财政支持,特别是对企业鼓励和支持的政策不够具体,比如:财政支持、税收优惠等措施,多数企业没有动力意愿或基础条件来支持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成为“校中厂、厂中校”建立的政策瓶颈。

2.利益驱动问题

企业作为一个独立实体,其核心是获取利益,“校中厂、厂中校”虽然也能获得一些利益,但目前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支出远远大于其预期收益,这成为“校中厂、厂中校”顺利运作需解决的一大难题。因此,以企业需求为出发点,建立校企合作长效利益驱动机制,是“校中厂”得以建立成功的基础动力。

3.经营理念问题

企业和学校在经营理念上往往存在一定的差距,两者虽然都追求效益,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偏差,企业往往看重结果而学校注重过程,企业灵活性强而学校原则性重,在“校中厂、厂中校”运作过程中有一定的矛盾。

4.学校自身问题

企业与学校合作除能获得一定的利益外,还为了获得学校的技术与人才资源,但目前高职院校大多由过去的中专改制而成,师资层次不高,科研能力较弱,对企业产品开发、技术攻关等帮助不大,无法满足企业创新的需求。

四、“校中厂、厂中校”的制度完善途径

1.完善相关法规政策,政府规范校企合作

政府应联系实际,针对“校中厂、厂中校”的建立,正式出台配套政策。一是要出台政策明确“校中厂、厂中校”参与各方的权利和义务、职责和利益,对“校中厂、厂中校”双方进行政策约束和激励;二是在校企合作项目的行政服务、资金扶持等方面,政府应提供便利和优惠;三是出台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校中厂、厂中校”建设,可

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税收优惠的分级比例。

2.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感

企业参与职业院校的实践教学,参与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是企业的一种社会责任。新闻媒体应大力做好这一宣传工作,宣传校企合作的真正作用;政府部门应根据国情建立和健全企业履行职业教育义务的监督检查机制,使相关法律法规得到切实的贯彻实施。

3.充分调研积极行动,提高学校自身吸引力

一方面高职院校要进行充分市场调研,合理设置专业。另一方面学校应积极主动“走出去”,向企业界寻求合作伙伴,通过在企业或产业园区设立企业教师工作站的形式,将全体专业教师有计划地送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通过政策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企业产品开发、技术攻关等横向课题,培养具有一技之长、又能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双师型”教师。并规定只有这些教师才能参与“校中厂、厂中校”的教学与管理工作,对一些无法胜任企业实际工作需要的教师,则不允许参与“校中厂、厂中校”教学工作。

五、通过“校中厂、厂中校”的运作,提高社会服务能力

通过“校中厂、厂中校”的动作,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实训条件建设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的建设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并且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实习实训条件的现代化水平。在满足教学的同时,可以充分利用本专业的技术优势,加大对各类煤机装备制造企业职工的培训力度,开展技术服务,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更好地为地区经济建设服务。

2011-2012年本专业的教师参加了霍州煤电辛置煤矿的多项技术革新和煤矿机械的改造,项目多达19项。为煤矿的发展提供了服务,也使教师的实践水平得到了提高。

六、培养了合格人才

经过二年的“校中厂、厂中校”办 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教师的实践教学指导能力与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明显增强,教学质量明显提高,毕业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据权威的麦可思(MYCOS)山西煤炭职业技术学院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13)显示,2012届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指数最高的专业是矿山机械制造与自动化(95.7%)。双证书获取率达到100%。对毕业生跟踪调查及座谈结果反映,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在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和团队协作精神等方面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作者:

吕高 (山西 太原 山西煤炭职业技术学院机制专业室主任 副教授 03003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