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柯春亮
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刊》 2017年第5期
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指出要加强不同领域的基层党建工作力度。在高校的众多二级学院学生党建工作中,外语类二级学院学生党组织建设在文化背景、思维观念和性别比例等,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所以,做好这部分学生的工作对高校的和谐与稳定至关重要。外语类高校学生虽然有着种种困难,但是基于大的政策方针以及学生们的切实需要,我们还是应该努力解决,积极面对困难,找到正确的对策。一、高校外语类学生党建工作的特殊之处(一)浓厚的西方文化背景由于专业的特殊性,作为外语类学院的师生,无论是学习专业知识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接触的大部分是西方的价值观,国学基础普遍薄弱。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接受西方文化和价值观,会造成重视本专业知识,忽略传统文化的学习。在此环境下,部分外语类大学生对中国社会主义价值观具有消极态度,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一些外来思想冲击着大学生的传统价值观。尤其外语类高校加快国际化办学,推出联合办学等方式,大学生在读期间出国交流的机会较多。这对我国高校以马列主义为主导思想的思政工作带来巨大影响,另外,对出国留学的党员的管理也会较弱。这样给外语类大学生党建工作带来了新的困难和挑战。(二)倾向西化的思维观念和思维方式不同的文化模式决定了思维方式。在西方文化及观念的影响和熏陶之下,高校外语类的师生有着高度追求个人自由的思维观念,更多强调个性化、自我中心发展。这种个人本位的思想影响了生活的各个方面。正是追求个人自由思维观念的影响,外语类学院师生的思维方式也会不一样。他们思考问题以自我为中心,思维方式属于开放型,求变的心理,好动的性格:“动”、“变”、“争”、“斗”。有着全球观念,宇宙意识比较强烈。
(三)性别比例存在巨大差别在语言学习方面,女性的天赋远远要高于男性。学习外语专业的学生中,女性比例普遍高,根据近几年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外国语学院学生男女生比例显示:外语专业的男女性别比大约是1:15.7,高校外语类专业男女比例差别大,这一结论在高校外语类二级学院里得到了验证。同时,男性的个人信仰要比女性的强烈感大得多。这样一来,本来女性的信仰就不那么强烈,然后在外语类高校中如此高比例的女性完全有可能影响另一部分男性的信仰。这肯定会影响高校外语类专业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信仰的教育。二、高校外语类学生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部分学生党性修养不高、入党动机不端正,极易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当下,西方思想文化的入侵对于外国语学院外语专业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部分学生的入党动机开始变得复杂化,如盲从性和个人功利性等。表现在:从小受前辈的影响;迫于父母的压力入党;为了提升自己毕业价值而入党;将党员身份作为自我贴金的一种方式,认为入党能让用人单位对自己留下良好印象,能在同学、朋友和亲属中获得荣耀与羡慕。这种功利思想使党员在入党后对自己要求不严格,言行不一,立场不坚定,政治敏锐性与鉴别能力不高,容易受社会不良环境和西方文化思想的影响,动摇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特别是到了高年级,受就业考研等因素影响,单纯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缺乏奉献精神。难以在广大同学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目前还有很多大学生入党也是为了以后更好的找工作,出发点偏离了最初的意愿。党建理论水平不高。近几年来,高校学分制发展,部分学生更重视专业的学习,缺乏党建理论知识的学习。尤其专业的特殊情况,外语类高校每年都有国外交流学习生,大部分学习时间在1 年以上。这些学生大都是品学兼优的大二、大三党员学生,必然导致降低党建意识教育质量。外语类院系往往不注重马列、毛邓三等思政类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部分学生对我党的历史、性质、地位不了解或知之甚少,对党存在着不正确的认识和偏见。有些学生只重视专业学习,忽视自身政治素质的提高。(二)党建工作环节中出现的问题入党启蒙教育不到位,学生入党积极性不高。在外语类学生党建中,虽然很多二级党支部非常重视新生的入党启蒙,但普遍认
为入党是学生个人的事情,这种思想严重影响了那些想入党但还没有提交申请的同学,很可能使得摇摆不定的这部分同学流失。还有部分同学在入党过程中,对入党的程序缺乏正确了解,认为入党程序复杂,最终打消入党的念头。外语专业院系党建工作管理还不够科学。辅导员一般兼任学生党支部书记,他们除了发展党员外还有大量的学生日常工作,基本上无法专注于党员发展工作,再加上辅导员岗位流动性比较大,轮岗、转岗的频率比较大,这会影响学生党建工作的成效。现在,教育部要求语言类专业必须实行小班教学模式,加上现在发展党员人数受限,使得“以班级设立党支部”的要求很难实现。大多数高校二级学院的学生党支部以专业、系划分。学生党员后期教育管理上,外语类专业学生每年都有国外交流学习、他们毕业后大多流入外资企业,如何对毕业后预备党员的管理和组织生活规范化,也是我们面临的一大问题。二级院系党建投入问题。随着高校特色发展,相对其它二级学院,外语类二级学院在本部学校的专业、人数、师资等方面都是处于劣势。在必要的投入、党建工作队伍以及党员的教育管理问题上不够重视,导致在学生党建工作中被边缘化。首先,经费投入不足。据了解,每学年外国语学院本科生党建经费非常少,活动经费的缺乏会导致活动场所难以确定,也是造成外语类学院学生党建工作没有顺利有效开展的原因之一。其次,人力投入不足。学院的党建工作主要由辅导员承担,他们多是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年纪轻、工作经验不足。而且,辅导员流动性较大,党建人员不足。国家教育部要求高校辅导员配置的比例为1:250,根据数据显示,大部分高校辅导员配置明显比这个比例要大,这样必然导致辅导员思政工作数量、范围大,这都影响了学生党建工作的成效。
(三)信息时代大环境对党建工作的影响目前,互联网的发展带动社会信息化,它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主要渠道。网络作为一种开放式、无国界的信息交流平台,导致资本主义文化信息进入高校学生的视野。因此,现在部分高校党课培训实施网络化,网络虚拟性不能完全保证它的实效性。同时,党建网络化还会面临党内信息保密性的考验,党建工作有许多内容要遵守“保密”的原则。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实施党建信息化、无纸化也将面临网络的“安全性”的挑战。三、开展外语类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对策(一)加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促进大学生党性认识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且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应该充分发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促使其形成正确的社会观、价值观。是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也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可以通过在外语类专业学生中开设古代礼仪、古名人名传等公共课程,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外语类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了解自己的母文化,了解国家历史和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可以为党建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氛围。这样可以加强外语专业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知识修养和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可以增强外语类专业学生抵御外来文化的能力和定力,在外语类专业学生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对培养符合社会主义社会复合型外语类人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走出去”的前提就是必须首先要扎根学好自己本民族的特色文化,出去后才能更有信心。(二)专业教育与党建教育工作形成合力学院每年都很重视新生入学的党性教育,并把它作为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第一课,有助于新生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发展历程,端正他们的入党动机。同时各个二级学院都有红色理论社团,在新生入学军训期间会深入新生宿舍,宣传中国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介绍入党基本条件和入党的基本程序及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
但是,学生的党建工作还应该把党性教育和专业课教育结合起来,避免党务工作者一边努力宣扬社会主义思想,一边专业课教师在“泼冷水”的情况。学习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思想观教育,会给学生个人甚至整个社会带来不好的影响。首先各个学科的老师都需要加强对这方面的重视,把专业教育与党建教育形成一股合力。(三)合理利用网络信息化,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提供新的教育平台不断拓展新时期党建工作的新领域和新方法,是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重要而紧迫的课题。*总书记曾指出,政治工作“过不了网络关就过不了时代关”。这对于党建工作是同样适用的,也是具有指导意义的。网络的快速发展使我们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与管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要充分利用网络这平台开拓党建工作新天地。不能因为网络信息化的负面影响就一票否决网络化管理党建工作。外语类大学生习惯通过网络来获取
专业性知识,因此,外语类学院的党建工作就应该抓住他们的这一特点有效开展“网络党建”工作,有数据显示,现在通过使用手机上网占整个互联网的人群中比例是最大的。因此,我们可充分利用各种手机客户端来开展党建工作,比如微信公众号和微博等,以科学的理论、优秀的作品来武装、加强宣传马列主义,巩固主流意识形态地位,有利于抢占网络宣传的主阵地。这种形式容易被现代大学生所接受和使用,更能起到潜移默化的理想教育效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