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行业热点 新车 试驾评测 养车用车 车型库
当前位置:首页全国自考(公共政策学)模拟试卷1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国自考(公共政策学)模拟试卷1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21-01-27 来源:好土汽车网
导读 全国自考(公共政策学)模拟试卷1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国自考(公共政策学)模拟试卷15 (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简答题 4. 论述题 5. 案例分析题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公共政策比较研究开始于( ) A.20世60年代初期 B.20世纪70年代中期 C.20世纪60年代中期 D.20世纪70年代末期

正确答案:B

解析: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公共政策比较研究开始起步。 知识模块:公共政策学的科学要素

2. 通过不行为而达到所希望的目标的政策是( ) A.消极型政策 B.被动型政策 C.分配性政策 D.风险型政策

正确答案:A 解析:此题是对消极政策内容的考查。被动型政策是指政策主体以解决既存问题为根本目的而采取的行动方案;分配性政策是指政府围绕着权利、利益的个别分配而做的决策;风险型政策指的是有一个确定的政策目标而面临多个可能的

政策结果的政策。 知识模块:公共政策与政策工具

3. 从系统论的视角来看,政策系统的子系统是( ) A.政策网络 B.政策执行系统 C.信息传播系统 D.政策咨询系统

正确答案:A

解析:从系统论的视角来看,政策网络是政策系统的子系统,它是指在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政府和其他行为者围绕共同的、实际上是不断协商的信念和利益而结成的正式的(制度性的)和非正式的联系。 知识模块:

政策系统与公共决策体制

4. 埃齐奥尼提出的混合扫描模型理论在试图保留理性主义模型和渐进主义

模型各自的优势并弥补其缺陷这一点上,与的模型所抱的初衷是相同的。( )

A.西蒙

B.林德布洛姆 C.德洛尔

D.戴维杜鲁门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政策过程及其理论模型 5. 属政府因解决纯政府内部的事务而提出政策问题且不愿将该问题扩散到

公众议程当中的过程是指( )

A.动员模型 B.激励模型

C.外在创始模型 D.内在创始模型

正确答案:D 解析:本题是对内在创始模型相关内容的考查。外在创始模型属非政府团体创始政策问题的过程,通常先散布到公众议程,再介入政府议程;动员模型属政府直接创始政策问题并将该问题扩散到政策议程的过程。考生应对上述三种模型

加以区分。 知识模块:政策问题与议程设定

6. 下列哪种模型在财富和权力高度集中的社会较为流行?( ) A.动员模型 B.激励模型

C.外在创始模型 D.内在创始模型

正确答案:D 解析:外在创始模型通常在民主和平等的社会中比较常见;动员模型通常出

现在不太民主的社会中。 知识模块:政策问题与议程设定

7. 公共组织特别是政府为了解决有关公共政策问题而采取的行动所要达到

的目的、指标、效果是指( )

A.政策目标 B.政策认定 C.政策制定 D.政策执行

正确答案:A

解析:此题是对政策目标含义的考查,考生应该掌握。 知识模

块:政策方案的规划与抉择

8. 一些公共政策,尤其是要上升到国家或地方法律高度的公共政策以及那些需要代议机关审议的公共政策,往往必须经过( )的赞同和批准才能得

以制定。( )

A.民意代表 B.法官

C.国家元首 D.执政党首脑

正确答案:A 解析:民意代表掌握着重要的国家公共政策的抉择权,一些公共政策往往必须经过民意代表的赞同和批准才能得以制定。 知识模块:政策方案的规划与抉择

9. 政策抉择的第三个环节是( ) A.政策采纳 B.政策审议 C.政策制定 D.政策发布

正确答案:A

解析:政策采纳是政策抉择的第三环节,政策论证是第一环节,政策审议是

第二个环节。 知识模块:政策方案的规划与抉择

10. 在现代立法机关的决策实践中,提出政策议案的主要主体是( ) A.政府 B.司法机关 C.立法机关 D.民意代表

正确答案:A 解析:政策议案的提出主体既可以是立法机关的民意代表、有关委员会以及领导机构等,也可以是其他国家机关,如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军事机关等;但

是在现代立法机关的决策实践中,提出政策议案的主要主体是政府。 知识模块:政策方案的规划与抉择

11. 公共权力机关建立起来的所有国家机构,以及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内的执政党制定和实施的政策是

A.公共政策 B.行政决策 C.决策 D.法律

正确答案:A

解析:C选项决策指各类组织在管理中形成的,B是C的一种,D是具有法

律效力的规范文件。

12. 代议机关行使国家的( ),在议行合一体制中属于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A.立法权 B.司法权 C.行政权 D.监督权

正确答案:A

解析:代议机关的基本功能是制定法律,把政策上升为法的形态。立法是代

议机关制定公共政策的基本形式,所以代议机关行使的是国家的立法权。

13. 渐进主义模型的构建者是美国学者 A.西蒙 B.德洛尔 C.埃齐奥尼 D.林德布洛姆

正确答案:D 解析:渐进主义模型是由美国学者林德布洛姆构建的。他的渐进主义思想始于1953年,而于1959年发表于《公共行政评论》春季号上的一篇论文中提出了

“渐进调适的科学”这一概念。

14. 基本目标也称 A.元目标 B.次目标

C.实质性目标 D.具体目标

正确答案:A

解析:政策目标依据其地位,可分为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其中,基本目标

也称元目标,具体目标也称次目标。

15. 关于公共政策监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监控主体是从事政策监控活动的个人和组织

B.监控对象应根据实际承担政策任务的组织和公务员来具体确定 C.监控目的是确保政策过程合法合理有效 D.监控是一个动态的行动过程

正确答案:D

解析:政策监控是一个静态与动态结合的行动过程。 16. 关于公共政策监控机制的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内部政策监控机制的运行路线分为自内而外和自外而内 B.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是内部政策监控机制主体

C.司法机关对公共政策的监控是一种消极形式

D.利益集团对公共政策的监控主要表现在接近、提供信息、游说、提供竞选支持、作为议员或代表直接参加立法和制定政策

正确答案:C 17. 下列关于知识、政策学知识、政策知识、政策分析的含义和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A.原理知识和技能知识属于显性知识 B.政策学知识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政策知识 C.政策学知识应用的主要形式是政策分析 D.政策分析的范围限制在政策内容本身

正确答案:C

解析:A选项知识有四种类型,即事实知识、原理知识、技能知识、人际知识,其中事实知识和原理知识以属于显性知识,技能知识和人际知识属于隐性知识;B选项应为政策学知识是政策知识的主要组成部分;D选项政策分析范围既包括政策内容本身,也包括政策问题的形成、政策规划及政策的合法化、执行与

结果等阶段的政策过程。

18. 公共政策学研究对象的核心和重点是 A.政府组织 B.正式组织 C.非营利组织 D.非政治性组织

正确答案:A

解析:A选项又称为公共权力组织,BCD三项属于非政府公共部门。 19. 下列不属于从内容特征上划分的政策类型是 A.元政策、基本政策、部门政策 B.战略、策略、战术

C.政治政策、经济政策、社会政策、教育科技文化政策

D.立法决策、国家元首决策、行政决策、司法决策、执政党决策 正确答案:D

解析:ABC选项均属于从内容特征上划分的政策类型,D选项属于从形式

特征上划分的政策类型。

20. 公共政策系统中被称为“思想库”、“智囊”的是 A.信息子系统 B.决策子系统 C.咨询子系统 D.反馈子系统

正确答案:C

解析:考核政策支持系统。政策支持系统由政策信息传播系统、政策咨询系统、政策监控系统、政策评估系统四个子系统构成。其中政策咨询系统由政策研究机构、政府与这些机构的关系、咨询活动构成,被称为“思想库”、“智囊”、“外脑”。

21. 法定的政策主体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通过法定或约定俗成的方法,

正式向公众发布政策决定,这是

A.政策选择 B.政策决定 C.政策宣示 D.政策执行

正确答案:C

解析:政策宣示是政策系统运行步骤之一,具体包括利益输入、利益综合、

政策形成、政策发布、政策执行、政策反馈这六步。

22. 根据拉斯韦尔的观点,公共政策学应是一门 A.政府官员独立研究的学问 B.学者独立研究的学问

C.政府官员与学者共同研究的学问 D.决策者与执行者共同研究的学问

正确答案:C 解析:拉斯韦尔认为从公共政策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来说,学者们需要了解政府官员对政策的认识和所掌握的数据,政府官员也需要了解学者们的政策研究

思路和政策建议,所以公共政策学是一门政府官员与学者共同研究的学问。

23. 具体目标也称 A.元目标 B.次目标

C.实质性目标 D.基本目标

正确答案:B

解析:依据政策目标的地位,可有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之分。其中,基本目

标称元目标,政策具体目标称次目标。

24. 政策实验的关键环节是 A.随机指派 B.固定指派 C.随机抽选 D.事前设计

正确答案:A

解析:政策实验的关键环节是“随机指派”,应保证每个实验对象都有相同的概率被抽到任何一组。也就是说,在政策实验中,无论实验对象被分配到哪一组,该实验对象都不是刻意选择的,也不是事前设计的,而是根据概率原则抽取的。

25. 根据2009年初发表的《2008年全球智库报告》,全球拥有智库最多的国家是( )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中国

正确答案:B

解析:根据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詹姆斯麦克卡恩2009年初发表于《外交政策》杂志上的《2008年全球智库报告》,目前世界上有5465家智库,其中

美国最多,有1777家。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6. 政策系统的一般环境有( ) A.地理自然环境 B.经济环境

C.政治法治环境

D.社会文化环境E.国际环境

正确答案:A,B,C,D,E 解析:政策系统的一般环境,也就是作用和影响公共政策的所有外部条件的总和,包括地理自然环境、经济环境、政治法治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国际环境

等。 知识模块:政策系统与公共决策体制

27. 规范最适模型的第一阶段即决策前阶段内含( ) A.处理价值问题 B.认识现实环境 C.认识问题

D.调查、处理与开发资源E.设计、评估与重新设计决策系统 正确答案:A,B,C,D,E

解析:题中五个选项均是规范最适模型决策前阶段的内容,除此之外,决策前阶段还包括分配问题、价值与资源,确定决策战略。 知识模块:

政策过程及其理论模型

28. 经济环境包括 A.生产力和科技发展状况 B.人口状况

C.国民收入水平

D.社会生产关系E.经济体制

正确答案:A,B,C,D,E 解析: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政策环境可区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其中经济环境是公共政策执行的最深层的环境,是公共政策执行的物质基础。它主要包括生产力和科技发展状况、人口状况、国民收入水平、社会生产关系、经济体制

等,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状况两大方面。 知识模块:公共政策执行

29. 评估筹划阶段主要做的是 A.明确评估目的 B.选定评估对象 C.制定评估计划

D.明确评估条件E.制定评估标准

正确答案:A,B,C,D

解析:评估筹划是评估的基础和起点,也是评估活动有序进行的前提条件,在筹划阶段主要进行四个工作:明确评估目的、选定评估对象、制定评估计划以

及明确评估条件。 知识模块:公共政策的评估与监控

30. 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政策中,政知识包括了 A.药物市场构成 B.医院的经营现状

C.居民的医疗需求与特点

D.药物价格变动E.医疗保险和社会保障

正确答案:A

解析:政策知识是有关政策的所有知识,除了政策学知识之外,还包括政策问题的知识。例如,涉及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这样全局性、长期性的政策问题,政策知识就涵盖了药物市场构成、药物价格变动、医院的经营现状、居民的医疗需求与特点、医疗保险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知识。 知识模块:公共政策学知识的应用

简答题每小题5分

31. 简述政策网络形成的主要原因。

正确答案: (1)交流信息和意见的需要。(2)交换资源的需要。(3)结盟的需要。(4)追逐权力的需要。(5)协调的需要。 涉及知识点:政策系统与公共决策体制

32. 简述政策移植增加的原因。

正确答案:(1)在全球化时代,没有哪个国家能够脱离全球的经济体系及摆脱全球的经济压力。尤其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个国家在经济方面越来越具有同质性,它们接受同样的经济规则,加入到统一的经济生产和贸易体系中。也由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各国家面临许多类似的政策问题,有些问题甚至是共同的,如环境污染、能源、人口膨胀等问题。相似的问题可以由相似的政策来加以解决,这是政策移植能够产生的一个基础。(2)通信技术的发展,也使得各国间在知识、观念等方面的交流变得更通畅快捷。政策移植对于政策制定的明显优势在于政策方案规划的快速、便捷,同时又节约成本。这方面的特征使得政策移植得到了政

策制定者的青睐。 涉及知识点:政策方案的规划与抉择

33. 简述政策系统研究的四个重要问题。

正确答案:(1)直接的政策制定系统中决策者的类别差异。 (2)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系统与对象系统的地位的相对性。 (3)公共政策直接主体系统与

政策支持系统的地位的相对性。 (4)公共政策制定系统内部的结构。

34. 简述公共政策学形成的历史条件。

正确答案:(1)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产生。 (2)决策科学的形成。 (3)行为科学的形成和行为主义政治学的进展。 (4)凯恩斯主义的出台与政府

政策领域的扩大。

35. 简述系统模型理论认为一个合理有效的政策执行模型须重视的变量。

正确答案:一个合理有效的政策执行模型须重视对如下五个重要变量的把握:(1)政策的价值诉示;(2)政策资源;(3)执行者属性;(4)执行方式;(5)系统环

境。

论述题每小题15分

36. 试述矫正公共政策执行偏差应采取的综合治理的系统方法。

正确答案:矫正政策执行偏差应采取的综合治理的系统方法主要有: (1)首先应完善管理体制,使机构内部运转协调、工作灵活,为政策的顺利执行提供根本的组织上和制度上的保障。 (2)提高执行人员素质,增强大局观念。 (3)科学诊断问题,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所出现的偏差原因、范围等进行分析和拟定,更好地对症下药。 (4)及时跟踪评估,有利于发现执行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采取有效的调整措施和补救方案,控制政策执行的进程和效果。 (5)加强舆论宣传。在矫正政策执行偏差之前和进行当中,通过多种途径,对偏差的原因、危害、矫正的必要性等向公众解释清楚。 (6)采取相应的强制措施。对待政策执行的偏差,要采取防范和纠正相结合的方法。重点在于防范,要善于

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37. 试述现代决策中决策者要考虑的因素和原则。

正确答案:根据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的要求,决策者应该注意:尊重科学分析的价值;考量各方利益的平衡;发挥个人决断的作用;遵照有关程序的规定。(1)公共政策抉择的科学化对于最终的抉择者来说,就是要求抉择者充分科学程序、运用科学方法和技术而提出的政策规划建议。之所以要充分重视科学分析的价值,是因为这种尊重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理性决策模式的运用。(2)考虑各方利益的平衡。决策者还要看到,人的理性认识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决策者不能完全依赖科学分析,而应该一方面利用民主决策机制,引导冲突各方通过互动实现信息对称、达成方谅解、妥协和一致等,另一方面要在不易利用民主机制时充分了解各方利益需求、全面权衡各方的利害关系,尽量避免出现零和博弈,而让各方都能从决策中得到自己想得到的东西,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双赢或多赢的结局。(3)发挥决策者的能动作用。作为决策者,还应该有能力进行独立决断。(4)遵照有关程序的规定。决策的法制化要求决策者还应该注意按

规定的制度和程序进行决策。

案例分析题

38. 《宪法修正案》的诞生 2003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建议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对宪法作适当的修改。 “两会”一结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会议,研究和部署修宪工作。会议决定成立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为组长的中央宪法修改小组,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领导下开展工作。宪法修改工作正式启动。随后,中共中央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解放军总政治部、各人民团体广泛征求意见,胡锦涛总书记、吴邦国委员长先后召开各界人士座谈会,听取他们的意见。2003年10月14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并决定向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 2003年12月22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开始举行。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共同意见,依照《宪法》第64条规定的修改宪法的特别程序,以中共中央《建议》为基础,委员长会议根据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情况,拟订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提请审议《宪法修正案》(草案)的议案代拟稿和《宪法修正案》(草案)代拟稿,决定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提请审议《宪法修正案》 (草案)的议案提请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 审议。 2004年3月,《宪法修正案》(草案)摆上了出席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2900余名全国人大代表的案头。出席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对《宪法修正案》(草案)进行了认真的审议。在充分肯定修正案草案的同时,有些代表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大会为此举行了主席团第二次会议听取审议情况汇报,并将《宪法修正案》 (草案)修改稿交各代表团审议。 2004年3月13日,大会主席团举行第三次会议,根据代表们的审议意见,决定将《宪法修正案》(草案)表决稿提请大会全体会议表决。3月14日,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又一次见证了一个历史时刻——出席会议的2903名全国人大代表,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郑重表决《宪法修正案》(草案)。结果显示:收回有效票2890张,赞成2863张,赞成票占有效票的99%.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

委员长、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执行主席吴邦国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通过。随后,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主席令,修改后的新宪法得以在全国范围内公布。 要求: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本案例,谈谈政

策合法化的含义。 (2)结合本案例,谈谈我国立法系统的决策程序。

正确答案:(1)公共政策合法化是有关政策抉择主体依据有关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对政策方案加以审查、通过或批准、签署及发布的过程。主要包括政策内容的合法化、决策过程的合法化、政策的法律化等三个方面的内容。 本案例所反映的《宪法修正案》的诞生过程,是公共政策合法化要求在我国政策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2)我国立法系统的决策程序主要包括提出议案、审议议案、通过议案和公布政策。 提出议案。政策议案的提出主体既可以是立法机关的民意代表、有关委员会以及领导机构等,也可以是其他国家机关,如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军事机关等。案例中关于修改宪法的议案,是先由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综合各方面的意见向全国人大提出修宪建议,再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党的政策建议形成方案提请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的。 审议议案。即立法机关对有关政策议案的审议程序。《宪法修正案》(草案)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经过了代表们的反复讨论、修改。 通过议案。规则一般是过半数通过。《宪法修正案》的通过经过了人大代表投票表决的程序,并且是以高票通过的。公布政策。政策通过后还必须经过法定的公布程序,才能生效。立法系统通过的法律、政策都要经过国家元首的签署和发布。在我国,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大和

人大常委会的决定签署主席令公布法律和政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