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在小学五年级时,由于各科学习成绩优秀,积极参加各项课外活动 ,被学校推荐到大连市科学技术协会办的“小博士学习班”参加活动。在那 里,与科学知识界的大博士们见面,听介绍现代科学知识的报告,并参加学 习、讨论,在他幼小的心灵中,对“博士”有了最初的印象。那鲜红的“小 博士学习班”的证书,我们至今为儿子珍藏着。
儿子上高中时就读于大连市最好的重点高中的重点班,他的各科学习成 绩非常突出。课堂学习之余,他积极参加数学、物理、计算机各项高水平的 竞赛,成绩优秀。他写的一篇论文,获“中山区第六届创造发明”一等奖, “大连市第六届创造发明”一等奖,“第六届辽宁省青少年创造发明”三等 奖,因而被选去参加了大连市中山区举办的“中山区‘小科学家、小博士’ 与老科学家联谊会”的活动,与大连市优秀的科学技术人员??真正的博士 们又一次会见。通过参加这次活动,“博士”一词,在我儿子的脑海里又加 深了印象。
后来,儿子进入国内理工科的最高学府??清华大学学习,丰富丁知识 ,增长了见识,萌生了到美国深造的强烈愿望。在“清华梦”实现之后,又 成功地实现了“美国梦”。在美国大学电子工程专业硕士毕业后,在美国高 科技公司工作两年,又回到美国著名大学读博士学位,并于2006年通过博士 论文答辩,最终实现“博士梦”。从1986年小学五年级参加“小博士学习班 ”算起,到2006年在美国留学博士论文答辩顺利通过,拿到博士学位,整整 是二十年的时间。
我们说儿子从“小博士”成长为博士,是他实际的成长经历。但这并不 是说,要想成为真正的博士必须先当“小博士”;更不是说,只要当了“小
博士”就一定能当博士。但是,“小博士”的称号在我儿子的成长、成才过 程中,的确起到了重要作用??使得他有了自信心,有了继续前进的动力, 也树立了人生的大目标。所以我认为,在孩子小的时候,针对孩子的实际表 现,进行适当的表扬、鼓励,在孩子的心目中树立远大目标,对于孩子的教 育、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11)志向引领人生梦想产生力量??我儿子心目中的四个偶像
在孩子的学习、成长过程中,家长和孩子选择什么样的人作为榜样和偶 像是很关键的。志向可以引领人生,梦想能够产生力量。但这个梦想也必须 是经过努力可以实现,而且必须是有着社会现实意义的梦想。
我儿子一开始崇拜的偶像是大发明家爱迪生。爱迪生出生于1847年,经 过刻苦钻研和努力工作,从发明白炽灯这一想法开始,他设计了一个包括白 炽灯、发电机和分配网在内的完整的灯光动力系统,给现代人类生活带来了 光明。爱迪生一生拥有上千种发明,为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通过对爱迪生的了解,在我儿子幼小的心灵中,对刻苦学习和努力钻研, 对科学发明有了深深的印象。
在他与同学的讨论对话中,就可看出他对爱迪生赞誉有加,十分崇拜。 到了高中学习阶段,由于物理课本中的知识学习,他又对牛顿、爱因斯坦有 了更多的了解,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近代物理学大师牛顿,在经典物理学上 成就辉煌;而爱因斯坦神秘高雅的相对论,更吸引了他,所以他对物理学也 格外重视。在担任班级的物理课代表后,有了与老师更多接触的机会,因而 学得更好。他多次参加全国、辽宁省、大连市的力学知识竞赛、高中物理竞 赛,并屡屡获奖。
对于比尔?盖茨的认识,当然是伴随着计算机的学习而逐渐加深的。在
小学读书时,儿子就开始接触计算机,从苹果I型、苹果II型、中华学习机 开始,到286、386„„奔腾I、奔腾II、奔腾III、奔腾IV,可以说,他的成 长始终伴随着计算机的飞速发展。他是1975年出生的,那一年,正是比尔? 盖茨出山之时,微软视窗98、视窗2000、视窗XP„„盖茨的事业在不断发展 ,计算机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
最使我儿子难忘的,是他在清华大学读书时的1997年12月12日,与到访 的比尔‘盖茨擦肩而过的那一刻。当时,我儿子打电话告诉我们说,他看到 了比尔?盖茨,而且是近在咫尺。儿子激动万分地对我说:“现在世界上, 有三个比尔,比尔-盖茨,比尔?克林顿,比尔?海。”这第三个比尔说的 就是他自己。与比尔?盖茨在清华大学的意外相见,使我儿子萌发了“美国 梦”,他决心到美国学习、深造,并且在1999年实现了这一梦想。 比尔?盖茨的成功,打动了世界上亿万当代青年人的心,知识改变命运 ,知识就是财富,已是人所共知。这四位科学家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所作出的 贡献,当代世界范围内快速而广泛传播的科学理念,引领着我儿子在学习的 道路上突飞猛进。
(12)自学能力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
很多学生只限于从学校老师那里得到知识,只限于课堂上按部就班地学 习,这在当今世界知识爆炸的条件下,在激烈竞争的形势下,已远远不够。 是否具有自学能力,是否能够自己找到学习的方向,在学校和课堂之外 ,获取更多的知识,是检验一个人能否成才的关键。
我儿子在小学和初中时,有时候班级课堂秩序混乱,但他不随波逐流, 不得过且过,不浪费每一节课的时间,“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
课堂上,在老师讲解的知识他都懂了、会了的情况下,如何学习也是非 常重要的,我告诫儿子:
◆要利用好课堂时间,更全面、更准确地理解所有知识。
◆认真听老师讲课,看老师的讲解有无不当之处。(在学习过程中,我 儿子发现过教科书的错误,也发现过老师讲课过程中的错误,当时他也都能 够恰当地处理。)
◆如果课堂内容过于简单,自己可以往下学。
◆制订学习计划,选定学习内容,一有时间和机会就按照自己的计划走 。
由于常年不辍地坚持自学,我儿子的基础知识掌握得很牢固,所以在高 中三年的时间里,他参加了学校以外的各种竞赛、考试几十次,每次都获得 奖项。最终因为参加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冬令营,获得免试保送清华大学电子 工程系读书的机会。 (13)两个表兄弟的会面
1985年,我的姐姐带着她九岁的儿子从兰州来大连探亲,这时我儿子已 经十岁了。他的表弟是在十五个月大时,来大连住了两年后回兰州的。如今 我儿子读三年级,他的表弟读二年级。相隔近七年两人又到了一起,我发现 他俩有些互不服气。于是,我让他们兄弟两人分别总结自己和对方的优点和 不足,然后两人交换,看看对方对自己的评价。
这样做的目的,是要引导我儿子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正 所谓“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当然,发扬自己的优点,借鉴别人的不足, 更加有利于自己的进步与提高。
表弟这样评价表哥,优点是爱学习,学习积极性高,学习成绩好,爱看
书,知识丰富;不足是胆子较小,不太大方。而表哥对表弟的评价,优点是 性格开朗大方,为人随和;不足是学习劲头有时不足,有时学习不太认真。 他们两人对自己、对对方的优点和不足,看得恰如其分,非常准确,说 明他们两人的认识水平、分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兄弟两人有了这番 交流,心情舒畅,关系处得很融洽。这次的会面,也对他们两人产生了很大 的影响,两个人后来都有了更大的进步和发展。
我认为,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利用一切机会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引导, 这种方法很有效果。在我儿子被清华大学免试录取之后的第二年,他的表弟 也考入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毕业时,获得法国政府奖学金(法国政府给中 国政府的这种奖学金名额当年只有五个)。他在法国里昂工业大学获得博士 学位,目前在著名的国际跨国公司??斯伦贝谢公司工作。 (14)真实原始的成长记录
我对于儿子的学习、成长经历,都有详细的记录:儿子上幼儿园学的儿 歌,他自己编的儿歌,儿子对我们提的各种问题,小学、初中、高中每学期 的考试成绩,每个阶段在各方面的发展变化等等。他的笔记本,学习阅读过 的数学参考书、计算机辅导书,每个阶段英语学习的计划目标以及具体的进 度等等文字材料,我也是悉数保存着。他的身体发育、成长的情况,包括身 高、体重,甚至每年的游泳的距离,都有详细记录。各项课外活动的内容和 成绩,初中每次考试的成绩单,以及儿子在班级的成绩排名,还有儿子每次 获得的奖状、奖品,我都一一保存着。在儿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经常拿出 这些记录来,让儿子浏览、欣赏,鼓励他继续努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