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考(九)历史试卷
—— 中国近代史第二章
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得分: 一、选择题(1分×50=50分)
1.开启中国工业近代化先河的是( )
A洋务派 B资产阶级维新派 C资产阶级革命派 D“实业救国”派 2.近代前期,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大致上是( )
A.政治领域——经济领域——思想领域 B.经济领域——思想领域——政治领域 C.思想领域——经济领域——政治领域 D.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思想领域 3.下列历史现象中,顺应了中国社会近代化发展趋势的是( )
①派遣留学生 ②聘用外国人任海关总税务司 ③设立总理衙门 ④引进西方技术,开办工矿企业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4.从生产力发展角度看,洋务运动的实质是( )
A.以工场手工业代替简单协作 B.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C.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D.发展自由 5.清政府内部洋务派和顽固派之间的根本分歧在于( ) A要不要维护封建政治制度 B要不要维护封建伦理纲常 C要不要抵抗列强的侵略 D要不要学习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
6.李鸿章说:“各口岸生意,已被洋人占尽,华官領官船另树一帜,洋人势力挟重资以倾夺,则须华商自立公司„„收回洋人夺去之利。”这表明李鸿章主张( )
A限制民族资本 B追随外国资本主义 C保护民族资本 D与外国资本主义争夺市场 7.与科举制度下的官学相比,洋务运动中所创办新学堂的特点在于( ) A不以培养封建官吏为目的 B毕业生不在清政府中任职 C不由清政府官员管理 D不再讲授“四书五经” 8.对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主张的正确理解是( )
A以“自强”和“求富”为出发点 B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客观评价 C借助西方的科学技术维护中国政治制度 D用“中学”来对抗“西学”的传播 9.中国无产阶级先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其决定性因素是( ) A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 B无产阶级是新生产力的代表 C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先天不足 D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缓慢 10.中国近代资本主义( )
A是由封建社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而来 B与明清手工业在行业分布上基本相同 C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的刺激下产生的 D从根本上破坏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11.19世纪七八十年代有些民族企业在内地创办却在香港注册,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A外国资本主义压迫 B香港地理条件优越 C本国势力的剥削压迫 D有利于和国际社会接轨 12.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既具有革命性,又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从根本上讲是由于( ) A近代中国社会矛盾错综复杂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制约着商品经济的发展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 D中国资产阶级没有经过大革命的洗礼 13.继昌隆缫丝厂与安庆内军械所的根本区别是( )
A民用工业与还是军事工业 B产品是否与市场发生直接关系 C使用机械生产还是手工劳动 D是否依赖外国的资金和技术 14.关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影响,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 B延缓了中国社会半封建化的进程 C推动了中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 D改变了中国社会阶级力量的构成 15.19世纪末,日本发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是为了( )
A.实现《国策基准》 B.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 C.实现其大陆政策 D.解决其资本主义发展中的矛盾 16. 甲午中日战争中,日军实行野蛮大屠杀的地点是( ) A. 九连城 B. 花园口 C. 旅顺 D. 大连
17.在威海战役中,李鸿章下令( )
A.“不可衅自我开” B “先定守局,再图进取” C“乘胜即收” D.“如违令出战,虽胜亦罪” 18. 使维新思想发展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的事件是( )
A.公车上书 B.强学会成立 C.创办《万国公报》 D.保国会的成立 19.下列四座城市被迫开放为商埠的时间先后排列应是( ) ①南京 ②厦门 ③天津 ④苏州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20.19世纪90年代清政府与列强签定的条约与40-60年代的相比,最显著的不同点是增加( ) A.割地的面积 B.赔款的数额 C.开放的口岸 D.列强办厂的特权 21.德国参与三国干涉还辽的目的是( )
A联合法俄共同对付日本 B谋求要在中国取得更多的侵略权益 C同俄法三国结成侵华同盟 D支持俄国同日本争夺辽东半岛
22.有人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是“传统中国与近代中国的分界线”这主要是因为甲午战争后( ) A.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B.清政府开始引进西方近代技术,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C.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D.发展商业和设议院的要求出现,维新思想开始形成
23.读甲午战争前后民办企业对比表,对表中所反映的现象表述错误的是( ) A.甲午战争前民族企业的规模较小 B.甲午战争后民族企业的规模扩大 C.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D.甲午战争后每年创办的企业绝对数减少
时间 创办企业数 资本总额 680 1432 1863---1864 119 1895---1898 74
24.甲午战争后列强向中国输出资本,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主要是因为( ) A.其提供了充足的资金 B.为其提供了先进的技术 C.为其提供了劳动力和市场 D.为其提供保护 25.19世纪末20世纪初决定中国历史发展方向的国内基本因素是( )
A.无产阶级成长壮大 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C.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 D.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 26.早期维新派与洋务派有较深的历史关系,但是最终却分道扬镳,主要是因为二者( ) A对外态度不同 B政治主张不同 C阶级属性不同 D社会背景不同 27.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是早期维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这里“进一步发展”是指( ) ①提出了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 ②要求进行政治领域的变革 ③维新思想发展成为政治运动 ④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口号 A.①② B .③④ C.①③ D.②④
28.被称为“思想界之大飓风”、“火山喷火”的新思想是( )
A康有为维新思想 B梁启超维新思想 C康梁维新思想 D严复启蒙思想 29.下列康有为活动的先后顺序是( )
①发起组织保国会 ②领导“公车上书” ③开办万木草堂 ④呈递《应诏统筹全局折》 A ④①②③ B ④②③① C ②④③① D ③②④①
30.资产阶级维新派把西方资产阶级学说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其进步意义主要在( ) A.有利于宏扬民族文化 B.动摇了封建君主专制的根基 C.有利于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传播 D.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31.维新派与光绪帝政治观点分歧在于( )
A实行君主立宪 B发展农工商业 C改革科举制度 D增强国防实力
32.晚清有御史上奏称:“近日人心俘动,民主民权之说日益猖獗。若准各省纷纷立会,恐会匪闻风而起,其患不可胜言。”这个奏折针对的是( )
A太平军 B洋务派 C。维新派 D义和团
33.维新变法运动与洋务运动相比,其质的飞跃表现在( )
A主张实行民主制度 B主张创办近代企业 C自强口号的变化 D主张向西方学习 34.之所以说戊戌变法是我国近代史上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主要是因为( )
A.变法有群众基础 B.变法采用的是改良形式 C.变法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D.维新派表现了勇于献身的精神 35.戊戌政变实质是一场( )
A慈禧太后和光绪帝争夺统治权的斗争 B军阀政客向维新派夺权的斗争 C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斗争 D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的斗争 36.在瓜分狂潮下的义和团运动,其落后性主要表现在( )
A.幻想依靠政府对抗外来侵略 B.带有强烈的民族复仇色彩 C.盲目排斥近代西方先进的物质文明 D.斗争缺乏严密的组织性和纪律性
37.瓦德西说:“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这表明列强( )
①瓜分中国的计划破产 ②已放弃灭亡中国的企图 ③仍需扶植清政府以华制华 ④看到了中国人民的不屈斗志 A ①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38.与太平天国运动相比,义和团运动的时代特点突出地表现在( )
A群众基础 B救国主张 C革命矛头 D革命方式
39.八国联军侵华与以往的列强侵华战争相比,最大的不同之处是( )
A列强联合侵华 B要求锋利巨额赔款 C想迫使清政府彻底投降 D要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40.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的相同点是( )
A.在中华民族危机深重的背景下兴起 B.都是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C.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 D.沉重打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 41.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是( )
①直接推动了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 ②客观上促进了清政府的变化或改革 ③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打击了西方殖民者的侵略势力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42.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继续保留清政府的根本原因是( )
A慈禧太后已带光绪帝逃往西安 B各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争夺和角逐 C总理衙门的交涉 D义和团运动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巨大力量 43.下列包括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三项内容的不平等条约有( ) ①《南京条约》 ②《北京条约》 ③《马关条约》 ④《辛丑条约》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44.《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准许帝国主义国家在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驻军,其主要目的是( A保护外国商品输入到中国的生命线 B对清政府实行武装监督 C保护外国侨民在中国的利益 D保护外国铁路公司的利益 45.《辛丑条约》同以前的不平等条约相比,其突出的特点是( )
A.强调了资本输出 B.分割中国 C.政治奴役,间接控制 D.赔款数额巨大 46.近代签订中外条约的不平等性主要表现在( )
A签订方式 B条约内容 C缔约双方的地位 D造成的影响 47.近代前期,中国的对外战争多以失败告终。反映的根本性问题是( ) A战争性质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B国防实力的强弱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 C政府的决策直接关系的胜负 D腐朽的封建制度不敌先进的社会制度 48.下列内容,不属于戊戌变法在文化教育方面内容的是( )
A.开办京师大学堂 B.废除八股 C.设立译书局 D.废除科举考试 49.北洋舰队全军覆灭的标志是日军占领( )
A.大连 B.旅顺 C.花园口 D.威海卫 50.下列历史事件,在中国政治民主化过程中没有发挥作用的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51.(本题12分)阅读下列历史图片史料,回答问题:
)
(1)请你分别指出图一、图二、图三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3分)如果要寻找图二历史事件的发生地旧址,你认为应该到哪里去?(1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三之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有何变化?(2分)为什么?(2分)
(3)20世纪第二个十年间,图一、图三历史事件发生地分别出现了对民主进程起推动作用的历史事件。请你举出历史事件并
分别指出其对历史进程的影响。(4分)
52、(本题9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既占上海,又割台湾;胶州强立阜,国土欲瓜分;自古夷狄之横,未有甚于今日者。
——《拳匪纪事》
材料二:最恨和约,误国殃民,上行下效,民冤不伸。原忍至今,羽翼洋人,趋炎附势,肆虐同群。
——《拳匪纪事》
材料三:义和团各坛场,均门前树立大旗,上书“保清灭洋”等字,人皆耀武扬威。
——《拳匪纪事》
材料四: 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属下策。
——《瓦德西拳乱笔记》
(2)材料一中,“又割台湾”.“胶州强立阜”分别指什么事件?(2分)
(3)材料三反映了义和团对“洋人”和“清政府”的态度是怎样的?(1分)为什么会这样?(2分)
(4)依据材料四说明义和团的实际反帝效果。(2分)
53.(本题14分) 回答有关民族资本主义的问题: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二说明义和团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2分)
(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何时?(1分)产生的原因有哪些?(4分)
(2)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为何有了初步的发展?(4分)
(3)19世纪末,.随之壮大的民族资产阶级领导了一场什么政治运动?(1分)结果怎样?并分析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什么?(2分)留给我们什么教训?(1分)
54.(本题6分)观察和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天津机器制造局 材料二 康有为成立的保国会旧址
材料三 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
请回答:
(1)三则材料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各是什么?(3分)
(2)三则材料分别体现了近代中国人探索自强之路的哪些特征?(3分)
55.(本题10分)近代化是指国家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的过程,这是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起步于鸦片战争之后,这个探索有何积极意义?(2分)
(2)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次大规模实践是由地主阶级中的一个派别进行的,其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你认为这一实践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是什么?(4分)
(3)从政治近代化的层面看,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各自的贡献是什么?(2分)
(4)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实现工业近代化面临重重困难。除政治制度的障碍外,你认为先天不足的因素或条件还有哪些?(2分)
51.(12分)
(1)图一标志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分)图二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1分)图三标志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分)日本马关。(1分) (2)主要矛盾:两大矛盾汇流,集中体现为阶级矛盾。(2分)原因:中国已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已成为列强在华的工具。(2分) (3)南京:中华民国成立,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诞生(或《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颁布;(1分)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也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巨变(或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1分)北京:新文化运动(或五四运动);(1分)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人们思想得到空前解放(或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分)
52、⑴ 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十分严重。(2分)
⑵ 1895年《马关条约》将台湾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1897年的国强占胶州弯。(2分)
⑶ 扶清灭洋。其原因是当时民族矛盾尖锐,在加上义和团对清政府的反动本质认识不清。(3分) ⑷ 义和团运动表明了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的坚强决心,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2分)
53、(1)、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原因:①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封建社会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②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为中国资本注意的发展提供了一些客观条件。③受到外商企业的刺激。④洋务运动的诱导。(5分) (2)、十九世纪末(2分)
(3)、戊戌变法。失败原因:资产阶级维新派采取改良的办法,把希望完全寄托在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在顽固势力的进攻面前,他们又寄希望于袁世凯和外国侵略者,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教训: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的。(7分)
54题:(本题6分) (1)洋务运动.(1分)戊戌变法.(1分)辛亥革命。(1分) (2)材料分别体现的特征:材料一: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1分)
材料二:通过改良手段,实行君主立宪制;(1分) 材料三:通过暴力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1分)
55(1)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探索,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
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2分)
(2)积极作用在于引进了一些西方先进技术,培养了近代人才;兴办了一些近代军事工业和近代民用工业,创办了海军和新式学堂,迈出了中国近代化进程的第一步;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局限性在于洋务派只单纯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设备,而不愿变革封建制度,这是不可能成功的。(3分)
(3)戊戌变法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使中国近代化的探索由经济技术层面上升到了政治制度层面,开始了资产阶级参与国家政治的时代,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一次重要尝试。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形成了中国近现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历史性巨变。(2分)
(4)①资金准备不足,没有足够的资本原始积累,缺乏资金;②技术准备不足,缺乏近现代技术发明、发展过程,缺乏经验积累;③人才准备不足,只有经史子集型的人才,缺乏近代化的经营管理人才、科技人才;④缺乏足够的市场,国内自然经济根深蒂固,市场狭小,国际受帝国主义的压迫排挤,缺乏国际市场;⑤思想准备不足,传统的重农轻商、重陆轻海、重义轻利等观念,都是发展近代工业的思想障碍。(答出其中3点即可得3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