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学生党建工作的
显性问题剖析与对策研究
徐达
(浙江农林大学园林学院,浙江杭州311300)
摘要:“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必须抓好学生党支部建设、抓好党员发展与培养等基础环
节,这是党中央对新形势下高校党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最新要求。本文通过调查研究,深刻总结了当前高校二级学院学生党建工作中存在的入党动机多元化、入党后“思想倒退”、支部存在感不强等一系列显性问题。提出了重视党务工作队伍培养、构建全媒体党建工作平台、运用巡视工作模式推进学生党建工作等方法与举措,以期对相关研究与政策制定提供帮助。
关键词:新时代;学生党建工作;党支部;青年学生党员
全面从严治党——是*总书记在深刻分析世情国情党情的背
景下,对党的事业的责任担当以及对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的深刻把握而提出的[1]。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的召开,《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的出台,都是在新时代背景下要求高校党委、基层各级党组织全面深化从严治党要求的重要信号与举措。新形势下加强对全国教育大会、《标准》和《条例》的学习与贯彻,有利于理解党中央加强党的组织体系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全面提升党支部组织力,强化党支部政治功能,巩固党长期执政的组织基础的重要内涵与深刻意义。因此,高校党建工作要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到实处,关键是要夯实基层基础。
*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特别指出“要加强: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体制机制,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党的基层组织做思想政治工作能力[2]。”高校党支部作为高校党的基层组织,是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战斗核心。这种战斗堡垒的定位,也就表明高校党支部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最基层、最前沿的责任主体,发挥着一线思想政治工作战斗核心的作用[3]。而高校青年学生党员作为党员队伍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最有生机和活力的青年群体,不仅是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更是我党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和骨干分子。因此,党的基层组织理应在“立德树人”理念的指引下,主动谋划创新现有的工作载体与工作方式方法,提高其在青年群体心中的威望与影响力,扩大其在新媒体领域的话语权,为党赢得更多的优秀的青年学生[4]。
但是,面对新的形势与全面从严治党的工作要求,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显性问题。调研组通过调查问卷等形式进行调研,本研学生共386人参与了网络调查问卷的填写,在获得相关基础数据后,再结合对基层党务工作者的访谈调研及相关理论文献的比较研究,较为清晰地梳理出了当前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显性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1党员发展环节:入党动机、价值信仰及党性素养问题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当前面临诸多新的挑战、新的课题,这其中尤以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与问题最为严峻,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工作,它直接关联着经济发展、政局安定、民众利益、人心向背、政权得失、国家安危,而高校正是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和主战场[5]。党中央一直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召开和《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等重要指导文件的下发,充分说明了党中央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视,对意识形态领域正在发生的深刻变革的高度关注。
1.1青年学生的入党动机存在一定程度的多元化、功利化倾向
广大青年学生入党的目的基本上是明确的,主要还是以“信仰共产主义、以能够入党为荣”、“进一步提升发展自己,服务他人”为主要入党动机,说明主流的意识形态在大学生心中还是居于主导地位。但是“现实化”、“功利化”价值观的入党动机在其中也占据了一定的比例,譬如以“现实找工作、考公务员的需要”为动机入党的人数占26.68%,以“家里亲
人、父母的要求”为动机入党的人数占14.77%。入党动机的“多元化”、“盲目化”趋势主要与当今社会“金钱至上”、“快餐文化”、“功利主义”等多元价值信仰和意识形态共存、90后、00后青年缺少价值判断、社会家庭引导缺失等现象密不可分。价值观从根本上决定着一个人的生活方式、行为准则和价值判断[6]。价值观的功利化和物质化直接影响着青年学生党员对其自身行为的认知,进而决定了其在组织生活中的行为与态度[6]。因此,入党动机的“纯度”与“净度”必需提高,入党前端核心价值观和主流信仰教育与引导工作须跟进。
1.2学生党员在入党后存在一定程度“思想松懈与蜕化”现象
在对青年学生党员在入党前后思想表现评价中,反馈为“表现一致,始终对自己严格要求”占半数以上,但以“有一定的变化,入党后出现一定的松懈”的人数占到26.68%。据此,广大青年学生对身边的大部分青年学生党员在入党前后的评价总体认可,认为他们能够在入党后依旧体现其“代表性”与“先进性”,但也有极小部分青年学生党员在入党后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思想松懈与蜕化”。
深究其因,一方面与其所在学生党组织发展党员时的教育考量方法与程度有关,片面的以学习成绩或某一单项指标作为入党的发展依据,缺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个意识”的综合考量与教育,缺少对所在组织评价意见的听取与调研、缺少对其在学校、学院活动中的现实表现考量,特别是政治大局意识的评估。另一方面也与所在学生党组织的日常考察教育机制“隐形”或“缺失”有关,由于基层党组织、学生党支部缺少对日常教育的系统推进,或者教育更多流于形式与任务,造成青年学生党员对党组织的向心力与归属感降低,认为组织生活与组织学习更多是一种“打卡式”的任务。综上,青年学生党员发展的进口把关还需要强化“四个意识”的检验与持续教育培养,不能仅以学习成绩等作为入党唯一的衡量标准,如果前期考察不全面,不深入就会出现这类党员在入党后的“思想松懈”与“思想蜕化”。在入党后,党员的再教育与监督反馈机制仍需运行。
1.3青年学生党员当前在党性素养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经调查统计显示(多项选择),以“为群众服务意识不强”评价占51.29%,以“党性观念淡化薄弱”占49.22%(详见表1)。不难发现,青年学生党员的党性素养方面的根本问题主要集中在服务意识和党性观念这两个领域。而这两点要求也恰恰是党员发展过程中的“门槛石”与“承重墙”。“标准”却成了突出问题,这其中的“转换”反映出青年学生党员对党员身份的政治属性和价值取向“烙印”不强和认识模糊,由此将带来一系列诸如“失联党员”、“口袋党员”等后续问题。另一方面,基层党组织、学生党支部在对党员服务性的要求导向与活动组织方面比较匮乏或者吸引力不强,这也是制约青年学生党员服务性提升的客观原因。我们可以通过党员志愿服务体系的构建,党员集中学习、专题学习和自主学习模式的深入开展,青年学生党员个人价值观提升工程来逐步解决以上问题。
作者简介:徐达,浙江农林大学园林学院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讲师,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党建工作研究。收稿日期:2019年10月13日。
2019年第11期
243
学术专业人文茶趣
表1青年学生党员党性素养情况调查统计反馈图只有进一步强化入党考察等前端进口,才能“辨别”与“筛选”出入党动机存在一定问题的青年学生,才能增强青年入党学生自觉抵御不良意识形态的“免疫力”。作为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一个坚定理想信念、具有较强党性的青年学生党员不仅仅应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与修养,更应在面对“抹黑中国”的杂音和噪音面前坚定立场,理应在各类新媒体平台中传播“青春正能量,理应坚守好舆论宣传阵地,切实讲好
[8]
。
2党员教育与管理环节:组织工作作风及内部机制建设问题
*总书记指出:“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
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9]
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四个服从”,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决维护*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这是党支部在教育与管理工作中始终也是必须把握好的核心问题。
当青年学生党员在问卷与访谈中反馈“党组织口头关心的多,实际行动少”、“主动关心少,行动不积极”、“根本不知道向谁反映困难情况”等负面回答总计占比过半时,我们应该深思如何让组织的工作更接“地气”,如何进一步提高青年学生对组织的“存在感”与“认同感”,如何让他们能够真切地感受到组织的“温度”与“人情味”,这是当前学生基层党组织应该考虑与研究的首要问题。其次,在当前现实的组织工作评价体系中我们更多考虑与重视上级党组织的“认可”与“肯定”,这种评价体系给予了学生党组织工作过多“迎合性”与“行政化”倾向,往往容易“忽视”与青年学生党员在主动参与组织建设上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发挥。
2.1党组织与党员间的交流存在“刻板化”与“低频率”问题
在调研青年学生党员与所在党支部日常沟通交流频率情况时,以,一个月1次”的人数占45.85%,以“较少,几个月一次”的人数占16.58%,以“基本没有联络”的人数占11.14%。在深入的访谈中,我们也了解到,即便在一个月2-3次的交流中,支部的交流也主要集中在专题精神的学习、党员的发展讨论等“规定动作”,缺乏对社会热点、青年学生党员现实需求与困难的关注。支部专门就品牌活动讨论、支部建设研讨、关心党员困难等方面工作偏少或基本没有,支部交流存在一定程度的、“单调化”、“封闭化”和“不敢言”的情况。以致于让一部分青年学生党员误认为与组织的沟通交流都是如此地“严肃”、“刻板”和注重,慢慢使青年学生党员与组织之间增加了无形的“隔阂感”和“距离感”,使青年青年学生党员对组织存在的价值定位产生了迷茫和理解偏差。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党内民主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凝聚党员的意志和力量[10]。因此,营造适度轻松的民主沟通交流氛围,拓宽与丰富沟通交流的“深度”与“广度”有助于解决以上问题。其次,要注重人文关怀,更好地倾听青年党员的心声,拉近与他们之间的距离,提升组织工作的亲和力。更要尊重青年学生党员的主人翁地位,坚持将青年学生党员的教育与自我教育、制度管理与自我244
2019年第11期
约束相结合,增强他们对组织工作的使命感与认同感[10]。2.2组织生活与活动缺乏鲜明特色、创新性与可持久性
经调查统计显示,在如何调动青年学生党员的积极性效果方面,积极开展组织生活与支部活动来调动是最受青年学生党员喜爱的方式,通过思想引导和谈心谈话、建立与完善监督制度其次,在活动中受教育仍是主流意愿。在“您认为目前支部在组织活动上主要存在什么问题?”这一问题上,选择“内容枯燥、形式呆板,没有新意”的人数占46.37%,选择“形式单一,多数情况下都是开会”的人数为占42.23%(详见表2)。在调研中我们进一步发现,开会与座谈往往是支部活动的最主要形式,一方面部分党支部书记在思维观念上潜意识认为组织生活与活动就是“开会”与“学习”,这种思维定式造成支部活动丰富度不够;另一方面,部分党组织在活动的策划上还是存在“上行下效”的模式与思维,活动的举办缺乏跟青年青年学生党员的沟通与交流。
表2党组织生活与活动情况调查统计反馈图
当前,90后青年学生党员作为青年学生党员的主体,有着非常鲜明的个性特征,他们喜欢追求新鲜的事务,活跃于各类社交平台。在党建活动的设计上要充分考虑这一特性,可以将支部的活动与社会服务、创新创业、团学工作、兴趣社团等有机整合,真正使在活动中受教育这句话“活起来”与“动起来”。另外还可以结合他们所在的专业开展各类公益和“红色文化”主题活动,提升活动的参与性与创新性。如园林类专业学生党支部开展的“绿色家园”新农村设计服务活动、校园“红色文化”景观设计大赛等。
2.3党员发展程序标准化建设与信息数据库构建相对滞后
目前,高校在支部的设立主要以年级或专业为标准进行设立,两种方式各有利弊,但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存在各个支部党员发展流程与材料准备缺乏统一标准的现象,这一点在问卷的反馈中也有体现。在支部对党员发展的相关程序与材料填写是否规范方面,以“总体到位,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人数占43.78%,在现实工作中党员发展程序与材料在一定程度上会以支部书记人为的审核标准作为支部工作的导向标准,以致于同一个学院的党员发展程序与材料往往会出现多种不同的版本。出现这类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二级学院党组织层面缺乏统一的有效管理、审查机制与制度标准层面建设缺失、支部书记缺乏标准化及规范化意识。
教育部党组制定下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根本目的也是从源头上规范并解决以上问题。同时,在机制层面,还可以设立学院层面的学生党建服务中心。中心的构建可以有效搭建青年学生党员与上级党组织的沟通互动平台,让上级党组织对支部工作的开展找到有效的着力点与工作抓手;指导并督促各支部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党员发展流程与材料,构建全院层面的青年学生党员信息库并动态进行更新与完善。
3党建工作永远在路上:工作理念、载体与方式方法创新
党建工作永远在路上,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让我们党这颗“苍天大树”持久焕发生生机与活力,才能让更多青年学生愿入加入我们党组织,才能让青年学生党员在这颗大树下更好地汲取营养,茁壮成长。
“中国故事”“阻碍”“一般“固式化”“形式”3.1
深刻把握青年学生特征、构建一支忠诚可靠的党务工作队伍*总书记说过,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睛雨表,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西方敌对势力通过各种文化与思潮的入侵与传播,妄图进行各种文化入侵甚至颜色革命,与我党争夺接班人以至推翻我们的政权,一时间各种洋节的兴起,对革命英雄人物的诋毁、对西方自由民主价值观的鼓吹,让一部分青年学生蒙蔽了双眼,价值观产生了动摇。如何让青年学生向党靠扰,自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就需要让更多的青年学生了解在党的领导下祖国各项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变化,让他们了解党带领各族人民一路走来的艰辛与付出;就需要了解青年学生的总体特征,内心所思所想,所求所爱;就需要我们转变管理教育的思维方式,用青年学生的视角看待问题,用他们的话语体系与他们交流,赢得他们的信任。为完成这些工作,就必须要有一支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热爱祖国,对党忠诚,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具有较高政治素养与党性修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具有青年学生工作经验,了解青年、能够融入青年,带领青年;具有一定党务工作管理经验,熟悉党员发展管理流程、善于改革创新的思政与党务管理队伍。3.2全媒体党建工作传播、学习与交流渠道应加大建设与投入
经调查统计显示(多选题),在获取党建工作相关信息的渠道方面,选择“学校党课”的人数占67.1%,选择“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人数占54.66%,选择“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新闻媒体”的人数占55.96%,选择的人数占45.08%,选择“学校党建网站或相关新媒体平台”的人数占29.79%。
从数据与访谈的反馈情况来看,传统的党建工作传播、学习与交流渠道与平台仍然占据主流,这与青年学生习惯的信息获取渠道与方式是不相对称的。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12]。随着全球化信息传播媒介的迅猛发展与变革,传统意义上的党建工作平台与媒介已不能适应这种变革的需要,消极价值观、多元意识形态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横流”与散播。“线上线下”载体平台的整合升级迫在眉睫,党建宣传方式与话语体系的更新也刻不容缓、党建工作中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考核评定方式也亟需“转型升级”。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我们的工作方法与路径,坚持传统教育阵地与网络管理平台相结合,积极发挥网络文化正能量,加强网络引导,做到现实与虚拟双管齐下,网上与网下齐
头并进[13]
。因此,从形式上我们要进一步加强“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平台的投入与建设,用青年学生党员组建诸如党建全媒体中心等平台,选择政治素养高、专业技术强、了解师生需求的师生团队管理运营,要注重培养青青年学生党员中的“意见领袖”并借助平台扩大学生党组织的影响。3.3积极运用巡视工作的经验与做法推进基层学生党建工作
当前在高校层面,关系学校改革与发展的诸多工作基本上是通过学校党委有效推进与落实的,这方面广大师生给予了高度认同与肯定。但在学生党支部层面,针对上级党委的工作任务与专题学习,各学生党支部也按照既定时间与要求开展了相关的工作,但在一定学生层面对工作的效度评价并不高,学院党总支(党委)层面对执行情况的督促与反馈力度也明显不足。这就逐步造成学生党组织在工作领域和工作绩效上的和“闭门造车”倾向,形成“自己搭台唱戏给自己看”的现象。
党建工作不是孤立的,它应该与学院教学、科研、创新创业、三个文明建设、学生管理等工作有机协同,加强与专任教师、班主任、导师和其它管理教师的互动与沟通。学院党总支(党委)要确立明确的考评指标、指标权重、考评形式、考评人员等;要建立青年学生党员自我剖析、支委述职、支部汇报和党支部(党委)点评机制;要加强对工作实效的“专项巡视”,明确“巡视整改”清单,对后绪整改与推进情况加强“回头看”。
综上所述,通过系统的调研与分析,我们总结提炼出了当前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十项主要显性问题类型(见表3)。
思考·探索
表3学生党建工作主要显性问题类型分析表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从严治党始终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建党原则,这项工作不是“一阵风”,也不是所谓的“形式主义”和“形象工程”,它是切实关系到我党执政之基与党内政治生态健康发展的核心工作。作为高校学生党组织理应摆正位置、提高认识,努力做到知行合一,在工作中注重务虚与务实相结合,把“立德树人”、“以生为本”理念贯彻于党建工作的方方面面。
此外,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学生党建工作还要从简单、单一的发展党员的使命过渡到党员多维考察、培养、发展及提升党员党性修养的综合体系与机制的构建与实践;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完成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有针对性地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核心价值引领;要在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人生发展的“总开关”的基础上,促进党员日常交流、服务、监督、评价等机制的成形,以此来进一步提升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学生党建工作的有效度、覆盖面与影响力。参考文献
[1]刘宁宁,汪海燕.论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理论与实践[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5,(7).
[2*在全面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3]骆郁廷.论高校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题责任[J].思想理论教育,2017,(3).
[4]许文蓓.创新再教育机制提升学生党员素质——高校学生党员再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5]郑永廷,林伯海.坚持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话语权[J].思想理论教育,2015,(4).
[6]徐莉.从组织行为学视角论青少年价值观的塑造途径和方法[J].中国青年研究,2008,(7).
[7]李涛.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4,(4).
[8]王永贵.扎实推进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着力点[J].思想理论教育,2015,(4).
[9]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外文局.*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387.
[10]熊校良,户国栋.高校学生党支部科学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4,(1).
[11]张庆堂.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科学化道路探索[J].江苏高教,2016,(6)
[12]*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13]张国宁,鲁燕.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理论导刊,2016,(11).
2019年第11期
245
“四个自信”“党内生活或党组织活动”“孤芳自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