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行业热点 新车 试驾评测 养车用车 车型库
当前位置:首页S油田剩余油挖潜分析与产量预测

S油田剩余油挖潜分析与产量预测

2020-05-03 来源:好土汽车网
导读 S油田剩余油挖潜分析与产量预测
2017年第5期 内蒙古石油化工 37 S油田剩余油挖潜分析与产量预测 刘宏博 (大庆油田采油五厂.黑龙江大庆 163000) 摘要:针对S油田采油速度慢,采出程度低,化学驱提高油田采收率实施困难的问题,结合地层非 均质性特征和生产动态情况,依据剩余油分布特征描述,采用新钻井和精细分层注水技术,优选油层厚 度大、剩余油丰度高的区域部署完善井和加密井,直井兼顾两层,水平井立足单层。精细分层反九点法注 水开发。实施新钻井、返层、补孔、压裂和分层注水开发后,预测油田至2035年累计产油1286.95万t,最 终采出程度33.78 ,含水率97 ,地层压力始终保持在l8~19MPa之间,整体效果较好。 关键词:剩余油;新钻井;精细分层注水;采出程度;产量预测 中图分类号:TE32 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lOO6—7981(2017)O5一o037一o2 目前国内外大多数油田均已经进入开发后期, 油田综合含水率高,采油速度慢,采出程度普遍偏 低 1 针x ̄s油田的开发,由于受到环境保护和开发 经济成本等原因,不能有效的开展化学驱提高油田 采收率。大排量提液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采 油速度,但大排量提液产出的大量采出液处理成本 较高;提捞采油技术可以降低开采的成本,但采油速 度较慢,经济效益不佳 ]。本文充分结合地层非均 质性特征和生产动态情况,开展新钻井和精细分层 注水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油田采收率,产量预测较 好,整体效益可观 J。 1油田现状 油藏位于中侏罗统地层,岩性是以砂岩、泥质砂 岩和粉砂岩为主的杂砂岩,颗粒多为角状和半圆状 颗粒,主要储层包括5 层和6 层,层间隔层明显。储 层埋深约2100m,地层厚度在26~45m之间,简单背 斜构造,断层不发育。储层有效厚度在5~15m之 间,孑L隙度平均0.2,渗透率平均86mD。层内非均质 性较强,渗透率变异系数为0.91。原始地层压力 18MPa,油藏温度68’C,地层水矿化度较高。 油田已投入开发50多年,目前日产油460t,综 合含水率92 ,累计产油728万t,采出程度18.6 , 预计可采储量采出程度45 。综合分析油田情况可 以得出,油田井网不完善,综合采出程度低,含水率 普遍偏高。 2调整技术 2.1新钻井技术 良好的基础。 整体上看,水平井综合含水率较直井低,而单井 产量明显增大,水平井优势明显,为新井部署指明r 方向,见表1所示。 表1 水平井与直井生产数据对比 >10 5~1O l~5 63 l6—28/21.肛l3 5.52 30/18 20.4 25/l9. 53/26 7.92 l4—7o/43 25 o 2.94 76—86/81 o o 2.35 6o一9o/82 o.5 90—95/94 <1 合计 lOO 2—28/15.1B一86/34 25/6. 一96/65 2.2精细分层注水技术 :∞6车 ?年搿si}瀚霉 fl嗣 靖 楣 捐 油田近几年数据显示,新投产井中日产油大于 10t的井占新投产总井数28 ,日产油在5~10t之 间的井占新投产总井数18 ,日产油在1~5t之间 的井占新投产总井数46 ,日产油小于lt的井占新 投产总井数8 。投产新井平均单井日产油8.26t,含 水率平均为58 ,效果较好,为调整部署新井奠定了 收稿日期:201 7一O2—12 5 图1 个别注水井吸水剖面变化图 油藏水驱动用程度低,储层纵向非均质性强,经 历长期水驱,注水沿单层或者高渗透层突进明显,近 十年产液吸水剖面表明油藏纵向储量动用程度差异 作者简介:刘宏博(1992--).男.汉族.201 5年毕业于长安大学.现从事油气田注聚开发研究工作。 38 内蒙古石油IL.r- 2017年第5期 较大,范围24.4~93.7 ,平均为43 左右。个别注 水井的吸水剖面表明由于笼统注水造成层间吸水差 异大,内部水淹不均,有些目的层甚至完全不吸水, 大大影响了可采储量的动用程度,见图1。为此,需要 实施分层注水以提高储层动用程度。 2.3压裂技术 示,在此基础上进行产量预测。预测过程中保持油藏 注采比为1~1.2,老井保持历史拟合末期生产情况 进行预测;新钻井参考周围老井生产情况定流压生 产,最低井底流压不低于13MPa,当含水率大于98 或者日产油低于1t时关井;注水井最高井底流压限 制为25MPa。 储层在发育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类因素的影响, 致使储层不能良好的发育和沉积,微构造的形成就 是储层发育不良的结果之一。由于油藏这种微构造 较为发育,导致地层吸水能力降低,影响注水效果。 例如注水井28井一采油井1118井一采油井409井 间,就存在着这种微构造,它明显的影响了28井的 吸水效果,见图2所示。另外,该油田渗透率中等,因 此需要考虑压裂技术的实施。 197o '9母O 1哪 舶 1 Date 图3油藏数值模拟历史拟合结果 实施新钻井、返层、补孔、压裂和分层注水开发, 油藏年产油快速提升,而后进入递减阶段。油藏数值 图2 409—28井微构造示意图 3调整方案 在剩余油分布特征描述的基础上,依据剩余油 影响因素制定针对性的挖潜及调整对策,见表2。 表2 剩余油挖潜调整对策表 模拟预测到2035年,期间累计产油1286.95万t,最 终采出程度33.78%,含水率91.4 ,地层压力始终 保持在18~19MPa之间,整体效果较好。 5结论 ①S油田可以结合地层非均质性特征和生产动 态情况,依据剩余油分布特征描述,采用新钻井、精 细分层注水和压裂技术挖潜;②油田实施新钻井、返 层、补孔、压裂和分层注水开发后,预测油田至2035 年累计产油1286.95万t,最终采出程度33.78 ,开 发效果较佳。 [参考文献]  [1] 张锐.油田注水开发效果评价方法[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9. 类型剩余油分布范围剩余油影响因素 挖潜对策 [2] 周涌沂,汪勇,田同辉,等.改善平面非均质油 藏水驱效果方法研究[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 2007,(4). 马廷燕,晏高见,刘岚,等.非均质油藏提高水 驱动用储量方法探讨[J].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4,(S1). 方案部署充分结合数模与油藏工程分析结果和 生产动态,优选油层厚度大、剩余油丰度高的区域部 署完善井和加密井,直井兼顾两层,水平井立足单 层;充分利用深层过路井资料,对部署井井位进行最 后确定,提高调整井的经济性;开发方式依然采用低 成本的注水开发方式,反九点法注水,井距在330m ~410m左右。 4产量预测 建立区块地质模型并进行历史拟合,见图3所 [4] 刘合,裴晓含,罗凯,等.中国油气田开发分层 注水工艺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J].石油勘探 与开发,2013,40(3):65~69. Is] 伍勇,杜志敏,蔡兴利,等.用改进的波及系数 修正法确定水驱油藏理论含水率[J].新疆石 油地质,2007,(6). [6] 高超,杨满平,王刚.影响单井产量递减率的因 素及程度研究口].复杂油气藏,2012,5(1):48 ~5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