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42002年第10期Oct.2002HEILONGJIANGMEDICALJOURNAL
颅脑损伤的护理措施
王艳霞
(绥棱县人民医院,黑龙江绥棱152200)
关键词:颅脑损伤;急救;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5775(2002)10-0794-01
颅脑损伤病情严重,来势凶猛,在临床上有突变、易变、多变的特点,死亡率较高。因此,对此种病人提供合理的护理措施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本文对我院多年来救治的颅脑损伤病人实施的护理措施,总结如下。1 颅脑损伤的急救1.1 保障肺部的气体交换
解除呼吸道梗阻,防止窒息,置病人于半卧位或侧卧位,头偏向一侧,以保持口腔分泌物及呕吐物自然引流。有条件者可在口腔内放通气道,清除口腔内的异物,已发生误吸或短期内意识不能恢复者,应尽早行气管切开,定时吸痰,行雾化吸入,给氧。呼吸停止者,应采用呼吸机或人工辅助呼吸。1.2 降低颅内压
脑疝是造成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应快速静滴甘露醇,一般20~30滴/min,紧急时静推。1.3 维持血液循环,控制出血,防治休克
颅脑损伤发生休克的主要原因是失血,如有开放性损伤,可加压包扎,临时夹闭正在出血的血管或及时缝合伤口。同时应输血或血浆代用品。闭合性损伤如有血压下降,应注意有无胸腔内出血,内脏破裂。2 观察病情2.1 意识状态的改变
意识状态是反映脑损伤的程度和病情发展趋势的重要标志。因此,必须严密观察病人意识的变化。昏迷是意识障碍最严重的表现,昏迷加深常提示颅内病变的加重,昏迷稳定且意识逐渐恢复,常为病情好转的表现。从病人的烦躁不安、嗜
睡、朦胧状态、浅昏迷、深昏迷的演变,可预示病情的变化,如
果不仔细观察,正确分析判断,常造成不良后果。2.2 瞳孔变化
伤后继发出现的瞳孔变化是诊断脑疝的可靠依据,而且瞳孔的变化是随意识障碍产生而出现。对病情较重者15~30min观察1次,如单侧瞳孔进行性散大,以光反应迟钝或消失,并伴有意识障碍,则提示有脑受压及脑疝。一般受压部位多在瞳孔散大侧,如双瞳孔大小多变,不等圆,对光反应差,为脑干损伤的特征。双侧瞳孔散大,眼球固定,对光反射消失,伴深度昏迷,是病人临危的现象。2.3 生命体征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应定时观察。如血压进行性升高,脉搏慢而有力,呼吸慢而深,则提示颅内压增高,应警惕有颅内血肿或脑疝形成早期,须立即处理。若血压下降,脉搏快而弱,呼吸变浅而不规则,常是脑干功能衰竭的表现,应快速输血、输液,纠正休克。2.4 肢体活动情况
注意观察有无自主活动,活动是否对称,有无瘫痪以及瘫痪的程度等,若出现下列情况:(1)伤后无偏瘫而观察中继发出现偏瘫;(2)伤后即有轻偏瘫而后逐渐重致完全偏瘫,均表示有颅内血肿的可能,应立即报告医生。2.5 头痛、呕吐、剧烈头痛,频繁呕吐,常为急性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应警惕发生脑疝的可能。
(编辑:刘学振)
(收稿日期:2002-05-30)
浅谈康复期病人的功能训练
孙国荣,崔永兰
(哈尔滨市第一专科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56)
关键词:精神障碍;康复期;功能训练中图分类号:R4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5775(2002)10-0794-01
精神科康复期的病人在临床上阳性症状已基本消失。此期病人药物治疗已无明显效果。如果病人在继续服药巩固疗效的基础上,辅以功能训练,则效果较佳。因此,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从基本的功能开始训练,从而最大限度地使他们恢复适应新社区生活的社会能力。1 典型病例介绍
病人,男性,50岁。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第3次入院,少言少语、失眠。病史30多年。主要表现为思维贫乏、情感淡漠、意志减退,生活懒散,行为异常、性格孤僻,自知力不完全。2 护理
根据病人精神症状特点,我们进行了针对性的功能训练。2.1 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
由于该病人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懒散、不能料理日常生活。因此,针对他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是最重要的训练内容。我们以讲解典型、示范观摩、督促培养和强化手段帮助病人增强自理能力。并采用相互检查、评比、奖励等措施给予鼓励。病人于4~5周内即开始显示效果,7~8周病人自我生活能力基本恢复,12周病人精神症状明显减少,自知力恢复。
住院期间首先进行观察示范训练,组织病人学习整理床铺、叠被子。由护士先示范,然后病人进行操作,同时给予指导,直至合格为止。然后,纠正病人不讲卫生的不良习惯,引导其吐痰要吐在痰盂内或手纸内。并督促他们养成饭前便后
洗手习惯。同时培养其良好的就餐习惯。然后是对不良行为的矫正训练。对乱拾杂物、乱拿别人东西的病人进行再教育。搞些简单的搬运活动,有目的的搬桌椅等,逐渐矫正不良习气。另外,每周规定统一时间让病人更换内衣、进行洗涤,有破损的地方教他们自己缝补,锻炼他们的自我服务能力。2.2 文化智能康复的训练
经常利用电视录像、图书等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和知识教育。如时事教育、卫生常识教育及文化科学知识教育等,以提高其知识水平及培养他们学习新事物和新知识的习惯,可采取讲解讨论等形式。学习内容宜选择趣味性、知识性科普材料。从而启发病人正确认识疾病,努力克服不良情绪的影响,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3 讨论
通过实际病例分析,精神科慢性康复期病人的功能训练是促使其康复十分重要的方法和手段。对病人采取的各种现代化医疗手段和各种康复手段使他们恢复了社会功能,能够适应社会环境,积极主动参与集体生活,保证和增加其脑力和体力活动,从而促进他们恢复精神健康。防止衰退和人格改变,尽可能使其恢复病前工作能力,从而减轻了家庭和社会负担,使病人全面康复、重返社会。
(编辑:谢忠艳)
(收稿日期:2002-04-0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