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贵有疑阅读答案
【篇一:学贵有疑】
疑
洪镇中心学校 杨利云
南宋大教育家朱嘉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其有疑;有疑者,须教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的确,质疑是探索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是获得真知的必要步骤。因此,教师应充分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在教学中要做到“须教其有疑”。为此,我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有了以下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营造平等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无拘束的提问 课堂上,是什么原因让学生不敢真实地面对自己呢?究其原因是孩子们的自尊心太强,好多学生爱面子。课堂上,我们常常忍不住问学生:“听懂了吗?”“有什么不理解的吗?”遗憾的是我们大多听到同学们异口同声的回答:“我们听懂了”“我们会了。”学生真的都学会了吗?其实不然,课堂作业常常真实地反映了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因此,教师必须放下架子,态度要和蔼,语气要亲切,充分尊重学生,和学生建立一种朋友关系。鼓励学生敢于发表意见,不懂就问,敢于对老师质疑.对学生质疑,对教材质疑。营造一种民主、宽松。师生平等、师生合作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敢问,这是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基础。
二、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让求知欲激励学生提问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如果问错了,不指责,还要肯定其积极动脑的一面;如果问对了,问得好,要给予肯定、鼓励和表扬。其中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全班同学从文中找答案,一起解决;有争议的问题,组织同学们开辩论会。
如讲《可爱的草塘》一课时,一个学生发问:小丽说北大荒好得哪儿都比不上,咱们国家有那么多名胜古迹,她这样说不对。他的话音刚落,立刻遭到好多同学的反对。我趁机把
同学们分成两方,让他们各抒己见,进行辩论。意见统一后,我说:“他提的问题很重要,他能提出这个问题真了不起!”再看那位同学,成功的喜悦溢于言表。小学生都喜欢表现自我,他们为了发现问题必定开动脑筋思考,挖空心思找疑问,这样就激起他们质疑的兴趣,愿意去问。
三、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结合情境提问
部分专家认为,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问题老师精心设计出一个又一个环节,牵着学生的鼻子按老师的思路亦步亦趋往前赶。老师问个不休,学生忙于应付,根本没有质疑问题的机会。要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老师首先必须给学生很大的自由度,安排充分的时间,让他们细细地读书,静静地思考,去发现问题;安排充分的时间,让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去提出问题。“要改革教学方法,把质疑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全过程。(1)在预习中提出“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有什么问题”等要求。引导学生认真预习课文,从中发现问题。如我教《信任》一课,通过预习,学生一个个举起小手,迫不及待地提出问题:“沁人心脾”是什么意思?文中的桃园主人在哪里?桃园主人信任任何人,从哪些语句看出来的 ?狗为什么能给来采摘的人带路?猫真的会数钱吗?为什么说那是个朴实而又真诚的地方?.......学生思维多么活跃!(2)在讲课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对老师的讲解,对同学的发言提出疑问,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从而引导学生的求异思维。③)在讲读分析课文后,要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再质疑,问问他们还有什么问题。
四、教给多效学习方法,让学生有质量的提问
学生乐于思考,敢于质疑,但有的学生质疑的质量不高,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那个词语是什么意思,疑不到点子上。这里存在着一个善于思考、善于质疑的问题。从何疑起?怎样疑?教师要教给学生
多方面的、行之有效的质疑方法。
首先,从文章标题质疑。教材中许多课文的课题都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引导学生针对课题提出问题,既有利于对文章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如教《狼牙山五壮士》,出示课题后,引导学生质疑。学生问:五壮士指的都有谁?为什么称他们是壮士?题目改为“狼牙山五战士”行吗?这些问题,直触中心,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做了铺垫。
第二,从课文遣词造句的妙处质疑。引导学生在自读课文时,找出文中精彩的语句或感受最深的地方,从中去寻找问题。如《草原》一课有一句:“羊群........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大花。”学生质疑:我们常说花朵盛开着,这里为什么用绣上?老师指导学生通过联系上文解答了这一疑问,同时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形象性,既训练了学生的语感,又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第三,从课文的重点、难点处质疑。对课文重点、难点句段质疑,既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同时,也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这一线索进行教学。如教《跳水》一课,一个学生提到:“一顶小小的帽子,孩子回家后买一顶不就行了,何必冒着生命危险去追呢?”其他学生听后哄堂大笑,当我反问他们怎么解释时,他们却哑口无言。其实,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提得很有价值。通过这个问题的解决,学生可以更形象地感知事物之间的联系。
第四,从标点符号上质疑。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不一样,它能帮助我们识别句子,辨明语气,理解课文内容,所以可以引导学生从标点处质疑。如《跳水》一课,可引导学生质疑:
“四十秒钟一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这里的破折号起什么作用?
最后,从写作方法上质疑。课文是学生写作的最好范文。引导学生从写作手法上质疑,找出课文的写法和自己作文的写法有哪些
不一样的地方,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如《落花生》一课,初读后学生发现,这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文章,为什么以“落花生”来定题呢?通过读、思、议,学生明白了作者正是借落花生来表达一种朴实无华的精神,课题简单却又有深层的含义,这样就学到了一种含蓄的、借物抒情的定题方法。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而“疑”又是经过深入思考、主动探究才能产生的。学生探求知识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开始,又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的。 但培养学生的质疑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因为质疑能力不是教会的,而是通过自主探究而发展起来的,学生自主支配的空间越大,产生创新性的火花就越炽热,创新就越有机会达成。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自身做起,认真钻研教材 ,充分把握教材潜在的能力因素和学生的思维基础,善于在重难点上制造悬念,留下“空档”,不要太过于追求完美的过程,把思维的机会、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小主人。
【篇二:学贵有疑】
学贵有疑
作者:戎云夏
摘 要:疑问是牵引学生主动探索和认知的原动力,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需
求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联系教学实际从两个角度对初中语文问题教学法进行分析与讨论。关键词:初中语文;疑问;互动;自主探索
问题是牵引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的源泉。问题让学生从认知角度产生知识负压,然后能有效驱动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自主探索,进而查漏补缺发现自身不足,弥补知识漏洞,迁移知识生成能力。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学生的认知倾向有针对性地整合教学内容,让他们产生探索欲望,提高课堂效率。这里我们结合教学实际,优选问题教学法的两个角度进行讨论。
一、鼓励质疑,倡导发问
子曰:不耻下问。以孔子学问之大尚且下问,那我们做学生面对许多的知识空白更要问人不倦。针对学生没有借疑生问的习惯,我们需要根据他们的认知情况故意设置质疑性问题引起他们的注意。这样诱导性的疑问能初步牵引学生产生深入探索的欲望,并最终通过问来完成知识内化和迁移。
例如,学习《故乡》时,假如我们不深入启发,学生顶多也就是当一般故事来读,无法深入探索小说的独到精髓。鉴于此,笔者经过分析在文章的关键部分来提出疑问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为什么文章用很多篇幅来描写闰土,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这些疑问我们可以暂时不做回答,而是让学生去揣摩、讨论和探究,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学得认真,学得积极、有效。
二、设置互动问题,发散学生思维
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师生互动体验知识生成的过程。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推行发散思维互动讨论的课堂模式。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置关键性问题,让学生经过互动
讨论共同探索知识,这样才能确保学生的思考和质疑不偏离方向,才能帮助学生发散思维,有效提升课堂效率。
譬如,在学习《最后一课》时,我们就可以参照教学目标来设置问题,以此启发学生进行深层次学习:这一节课上学的情景与平时有哪些不同?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学生通过仔细阅读和探究讨论总结出答案:气氛不同、学生不同、老师不同。如此针对小说文本进行阅读教学,方便围绕小说的叙事艺术和故事情节来展开讲解,体现了循序渐进和由易到难的原则,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篇三:学贵有疑】
》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须关注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巴尔扎克指出:“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的是问号。我们大部分的伟大发现都应归功于‘?’
1. 阅读教学中应该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和善于质疑,培养他们同中见异,异中见同,平中
见奇,一般中见特殊,特殊中见一般的能力。
研究内容和方法:预习课文,是学生了解课文的开端,对帮助学生学好课文有很大的帮助。在每篇课文教学前,布置学生先预习,并要求学生边读边想,课文中有哪些地方不理解,并把问题写在预习本上。如教学《蜜蜂引路》前,学生在预习本上质疑:(1)”引路“、”果然“、”惊讶“、”向导“什么意思?(2)蜜蜂为什么能引路?(3)蜜蜂怎样引路?(4)列宁看见蜜蜂是怎样想的?(5)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的人的?(6)养蜂的人看见列宁为什么很惊讶???当然学生的认识水平不同,提问题的水平也不同。学生边提问教师边指导,结合教学
需要筛选优质问题,让学生回答或争论,尽可能地让学生有所争论,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促使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陡然高涨,教学变”要我知“为”我要知“。学生为了解决问题会更加主动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虽然语文教师经常会布置学生课下预习,但大多只要求将课文浏览一下,至多让学生自主解决一些生字、生词,找出不明白的地方,而缺少系统的、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预习策略指导
预习通常是指学习主体在正式进入课堂教学阶段之前的准备活动。它既是一种学习形式,也是一个学习过程。有人形象地称它为课堂教学之前的热身运动。从教学内容来看,它分为作文课的准备、阅读课的准备和综合活动课的准备。从学习主体来看,它包括兴趣与动机的准备、思维方式的准备和知识经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准备。其目标直接指向学生知识和能力的积极主动的自我构建。下面先从五个方面简要谈谈预习的必要性:
第一,从教学的着眼点来看。语文教学的着眼点在哪里?当然是教材和学生。因为各种教学活动的展开都要以教材为依托,所以我们要研究教材,而且必须是潜心地研究。研究什么?研究教材的内容、技巧和语言特点,研究教材的重点、难点,研究知识和能力的训练目标,研究情感态度的培养。因为教学的起点是学生,所以我们也要研究学生,而且必须是全面深入地研究。研究什么?研究他们的年龄和心理特征,研究他们的认知发展水平与情感态度价值取向,研究他们的心理需要、情感需要和知识需要。哪些是学生已知的?哪些需要补充?哪些需要引导?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有较强的针对性,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促进知识和能力的动态生成,完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潜移默化。
就课堂教学而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的体验、经历、能力、情感、态度和习惯,他们初步接触文本时的感受和问题,是教学的起点,因此研究学生的根本在于研究他们的知识和
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为我们的课堂教学直接与他们的知识积累、能力现状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接轨。
而预习正是学生及时向教师反馈知识功底、能力水平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现状的重要过程。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学生是通过自己已有的经验来学习的,他们要从自己的经验中学会认识并建构自己的认识,所以复杂的学习领域应针对学习者先前的经验和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习者的积极性,学习才可能是主动的。而学生预习的过程则能较好地反映出学生的先行经验和兴趣,为我们研究学生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使我们能较快地找到和抓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并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搭建适合学生学习的平台,帮助学生完成知识和能力等方面的构建。
第二,从课堂教学机智来看。教学机智不仅体现在教师能及时抓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还体现在当发现学生的学情与教师的预想不一致时,能够随机应变,灵活地改变教学策略。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过程,教师在备课时先有教学预设,预设要以学情为依据。但是等到具体实施时,教师却常常发现学生的学情、知识能力的储备以及情感体验的积累与自己的预设相去甚远,这时候就必须适时地对预设的教学方法、教学节奏、教学环节以及教学内容等做一些必要的完善、补充与调整,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以学定教”。而学生在预习时反馈出来的信息正是对教学预设进行补充、完善和调整的重要依据。
第三,从教学的终极目标上看。我们知道,所有的课堂行为都是以育人为目标的,而育人活动是一种需要教学双方共同完成的活动,学生的自主活动和教师的主导活动是一个教学活动的两个侧面,它们相辅相成,互动共进。而预习就是一种较好的学生自主学习活动,这种活动的特点是强化自学过程,强化自我体验和自我发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之能更好地学习、更好地发展,其终极目标直接指向学生的自我构建。
第四,从培养学生能力的角度上看。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理解、欣赏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其基础工程是培养理解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而学生的前理解和前体验是提高理解能力的关键。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地丰富学生的前理解和前体验,这种前理解和前体验除了来自学生的直接经验外,很大一部分来自学生的间接经验,而预习就是有意识地获得间接经验的好途径之一。此外,预习本身还是一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
第五,从新课程的要求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就是说,教师要给学生创设自主、合作和探究的空间,组织学生去寻找、发现和利用学习资源。那么以组织学生课前预读课文、熟悉生字新词、了解作家作品和创作背景、提出问题为内容的预习,正好与新课程的要求相吻合。
总之,预习作为一种传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在新课程理念观照下的今天仍然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重视引导学生预习,也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养成了预习的习惯。目前,在语文教学中的预习阶段,存在许多不足、空白乃至误区,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五方面:
第一,预习内容单一。布置学生预习时只要求学生看教材,而不要求看其他的有关书籍,更不用谈上网或上图书馆查阅与文本有关的其他资料。预习时没有针对重点、难点,没有来自教材外围的全方位包抄,更没有来自作家背后的知人论世式的背景材料的准备。因为预习内容单一,导致预习范围过窄,使预习既没有针对性,也缺少深度与广度。
第二,预习形式单一。有些教师布置学生预习,每次内容都千篇一律。既不涉及对文本的整体感知,也不涉及对文本的质疑问难,更谈不上通过一些有趣的活动来带动或促进预习。一般都只停留在查字典、给生字注音、解释新词上。这种预习既没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也没有灵活多样的形式,学生当然没有兴趣。这种预习,教师是例行程式,学生是应付了事,收效不大。
第三,预习目的不明确。有的教师嘴上喊预习课文,而事实上对学生该预习什么、怎么预习、为什么要预习,并没有仔细琢磨,当然也谈不上布置明确的预习任务,所以只好让学生看书,看书,再看书。看什么?当然是教材。可是,要怎么看、看到什么程度,没人管。甚至学生是否预习,教师也没有办法落实,更无法对学生的预习进行反馈。到最后,学生的预习质量如何,无从知晓。
第四,预习之前无指导。预习也是一种学习活动,既是如此就得有指导。学生预习的内容涉及不同的文体、语体、时代和作家,但是每一类型的作品都有特定的预习规律,这就需要教师通过一定的形式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指导,使学生形成自学能力,以后碰到同类作品就
可以自主独立预习。
第五,预习时教师游离在外。预习作为一个学习过程,与其他学习过程一样也具有双边性,教师要参与其中才能对学生预习的内容、预习的方法、预习的方向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否则,就很容易走向形式。
三
预习要保证质量就得讲究策略,总的原则是先扶后放:教师先示范性地带领学生预习,然
后学生独立预习;先布置较细的预习项目,后粗略布置预习问题。下面就以预习的内容为经、预习的形式为纬,简要谈谈预习的设计策略。
按内容来分,我们把预习分为走近文本的预习、走近作者的预习、走近生活的预习。
1. 走近文本的预习
第一,诵读预习法。接受美学认为:对某一对象而言,文本本身不经过阅读就没有任何意义,也无所谓生命。文本只是一个多层面的、未定的开放性结构,其本身并不具备独立意义,只有读才能使主体走近文本,把自己的理解以声音的形式呈现出来,完成文本意义的建构。为了更快地走近文本,根据不同文本的特点,学生的读可以采取默读、朗读、猜读,单人读、齐读,接力读、领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各种形式,此外还有诸如变形和虚拟的变式读法,比如用歌唱的形式把诗歌唱出来等。其目的是让学生读准、读顺,然后读懂、读深。如《皇帝的新装》《羚羊木雕》等课文就适合在自习课上分角色朗读,余光中的《乡愁》适合男女生对读,篇幅较长的小说则适合接力读。
第二,问题带动法。即通过布置一定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读参考书,查找答案。比如教《山中访友》之前,布置学生预习:“作者到山中拜访的朋友有哪些?为什么要去寻找山中的朋友?”前一个问题指向文本内容的感知,后一个问题指向文本的理解、指向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心态。再如“《中国石拱桥》的作者茅以升为什么在文中只举两座桥为例?”这个问题直接指向文本的写作方法。
第三,评点批注法。就是课前让学生在不看任何参考书的情况下感知文本,然后对文本作初步的自由的评点批注。学生初次接触文本,他们的想法、感受和疑问最多,涉及面也最广。大到文章的内容、层次、思想感情、表达方式和写作特色,小到精彩词句以及富有特殊功能的
标点、字词等,都可以评点批注。这种课前评点批注就是让学生把阅读的初步感受变成文字表达,是一种为课堂口头表达、质疑讨论做准备的预习活动。
第四,复述法。复述就是学生用语言叙述课文的内容。一般情况下,复述需要熟悉课文的内容,要求尽量用课文语言叙述,因为它有利于学生对文中词语、句式的记忆,有利于学生内化课文的表达方式和技巧,从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创造性复述和简要复述要求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作取舍、补充、重组和改变,这就要比较和思考,所以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考和想象能力。
2.走近作者的预习
有些作品的内容所承载的审美经验和思想感情远离学生生活,要让他们理解和感受确实有点困难,而且这些内容又是不可回避的,因为它们构成了教学的基本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走近作者,与作者的生活、创作背景和创作心态等进行零距离接触,使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体验作者的审美情趣,从而达到知人论世的目的。让学生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创作背景、创作心态和创作情感便是这样的情境和桥梁。比如,《紫藤萝瀑布》(人教版课标教材七年级上册)中为什么要写“记忆中”十多年前饱受摧残的紫藤萝?为什么说“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这些都是课文的难点,因为学生没有关于“文化大革命”的知识背景,没有宗璞家世和经历作理解的桥梁。于是,让他们通过查资料预习这座桥进入宗璞曾有过的生活情境,便成为一种必要。
3.走近生活的预习
走近学生的生活,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也是预习方法之一。比如在教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金色花》之前,可以请学生先准备一则体现母亲关心自己的事例,准备上课时交流。 总之,
预习作为一种学习过程和学习形式是要讲究策略的,它有广阔的研究空间。 附:预习设计案例
案例一《皇帝的新装》预习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
设计一
1.读课文,读准字音,疏通词语。
2.查阅作家、作品资料,以第一人称的方式介绍安徒生,并介绍童话故事的特点。
3.通读全文,然后从“这是一个的故事”和“这是一群的大臣”“这是一些的百姓”“这是一个的小孩”的格式中,任选一种说一句话。
(此设计主要是采用简要复述的方法让学生走近文本、走近作者,初步感知课文,为他们深入理解课文做准备。)
设计二
分角色讲故事,其形式是在分组定角色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角色讲述。角色分组情况大致如下:
第一大组:一个爱穿新衣的皇帝的故事。
第二大组:两个骗子的故事。
第三大组:两个诚实的大臣的故事。
第四大组:一个敢说真话的小孩的故事。
(此设计是复述法的一个变式,它的主要特点是在学生熟悉字词、了解背景的基础上,创设一个学生喜欢的活动情境,让学生趣味盎然地走近作者、走近文本,积累语言、展示自我。)
设计三
通读课文后,自由组合排练课文剧。要求:皇帝、大臣、典礼官、骗子、百姓和小孩等都有自己的台词和动作,要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展开合理的想象,设计台词和动作。 (此设计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预习走近文本,了解课文的情节;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表演活动,让文本中的人物走近学生。)
案例二《家》预习设计
(语文版九年级下)
一、查找预习
1.上网或到图书馆查找与本文内容或情感有关的诗歌或文章(最好是精彩的文段),然后摘录或背诵下来,准备到课堂上交流。
2.到图书馆或音像店查找与《家》的内容或情感相关的歌曲(如《我想有个家》等),然后听唱、学唱,准备在课堂上播放或唱给老师和同学听,与大家一起分享。
二、讲述预习
1.讲一个与本文内容或情感有关的故事。
2.讲述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与本文内容或情感相关的体验和感悟。
三、朗读预习
1.把课文从头到尾读三遍,并从中选择最喜欢的词语、句子或精彩段落,然后谈谈喜欢的理由。
2.反复读课文,尝试从内容、结构、表现手法和文章主题等方面去赏析喜欢的文段,品味文章的精妙之处。操作方法:在相应的内容旁批注,写上赏析的话语。
四、质疑预习
1.读课文,从中找出两个以上不懂的问题,准备在课堂上向老师或同学质疑。
2.把你在阅读本文时最得意的收获设计成问题,准备在课堂上考一考你的同学。 (这是一个自由度、灵活度比较大的预习案例,老师提供的只是一个自助餐式的自选案例,学生可以任意选择其中一两个小点来预习。这就既照顾了学生的知识积累和情感积累,又激发了他们的兴趣,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
案例三《土地的誓言》预习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一、总体策划:导演
老师和学生共同商量导演的人选,然后由导演带领大家把课文内容拍摄成电影画面(模拟拍摄)。
二、具体策划:各组组长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组合成音乐组、采拍组、画外音组和宣传组四个大组,然后每组推荐一名负责人,带领大家分头准备。
三、具体分工
1.采拍组:分四部分,具体要求如下——
(1)现实篇。抓拍课文中提到的有代表性的背景,如森林、原野,有代表性的动物、植物及其他特产,以突出东北的美丽和富庶。
(2)回忆篇。要求分三组镜头:第一组镜头总体介绍,突出故乡的美丽和亲切;第二组镜头具体介绍,要求有春天里的各种景色和人们的欢笑,具体突出生活的美好,要有强烈的生活气息;第三组是特写镜头,突出秋天的丰收场面。
(3)思恋篇。上网下载一些素材或截取课文中的一些画面,抒发失去故土的人对家乡的思恋。
(4)誓言篇。结合课文内容,针对作者在课文中发出的誓言,配上合适的景色,深化作者的爱国之情。
2.音乐组
(1)负责给《土地的誓言》这部短片选择一首主题曲,要求能勾起听众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感情。
(2)与采拍组和制片组协作,针对不同的画面,准备在电影中插入相应的背景音乐和声响。
(3)说出选取这些音乐和声响的理由,以便说服导演和制片采纳。
3.画外音组
(1)组长协调音乐组和采拍组。
(2)写好与音乐、画面一致的台词,准备在影片合成时与影片的画面、背景音乐、背景声响一同播出,以辅助的形式对影片内容进行解说和深化。
(3)选出两名播音员,准备在影片合成时插入写好的台词,作为影片的画外音。
4.宣传组
(1)组织图片展:与采拍组协商,从采拍的镜头里选取一些画面制成图片,准备在文化馆、少年宫等文化中心展出。
(2)紧扣影片反映的时代、事件和意义写好解说词,再推选3到4位解说员,针对图片进行声情并茂的解说,以打动观众,争取观众。
预习的几种:⑴预习能培养自学能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