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行业热点 新车 试驾评测 养车用车 车型库
当前位置:首页车辆正面碰撞模型研究与案例分析

车辆正面碰撞模型研究与案例分析

2020-07-16 来源:好土汽车网
导读 车辆正面碰撞模型研究与案例分析
2015年5月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Inner Mongolia Science Technology&Economy May 2015 第9期总第331期 No.9 Total No.331 车辆正面碰撞模型研究与案例分析 陈振奎,刘占峰,张永青 (内蒙古工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1) 摘 要:以经典力学法为基础,研究了汽车正面碰撞事故模型,主要分析了一维正面碰撞机理、推算 步骤及参数选取。对车与车碰撞前速度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讨论了塑性变形量与有效碰撞速 度间的关系,根据国外经验,总结出正面碰撞事故有效碰撞速度计算公式,并整理出一套计算一维正面 碰撞瞬时速度的流程图。依照流程图,N-汽车正面碰撞事故做了具体案例分析,结果表明:以汽车一维 正面碰撞事故模型为基础,应用流程图计算方法,可以有效地求解出事故车碰撞接触瞬时速度。 关键词:经典力学法;正面碰撞;速度计算;流程图;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U4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15)09—0082一O3 在交通事故鉴定中,最困难的就是确定肇事机 动车的车速lj]。解决车速问题唯一可靠的方法,是 在现场及时搜集充分的证据,然后对这些证据进行 细致的分析,作出科学的结论L2 ]。力学正是从事 这一分析的主要理论工具口 ]。运用力学理论进行 大值时,必有相同的速度v 。那么由动量守恒定理 知: m1 1o+ 2 2o一( 1+m2)口 (1) 则共同速度v : 一 (2) m1十 2 分析和计算,准确的推算出汽车在碰撞前、后的速度 是再现事故全过程的基础 j。一维正面碰撞动力学 两车在碰撞变形过程中产生的速度变化即为有 效碰撞速度的大小,如图2所示。 1车和2车有效碰撞速度可求解为: g)le一*O10一 一— ¨L1—卜m模型是车辆碰撞的最简单形态,是研究二维碰撞模 型和三维碰撞模型的基础,深度掌握,有利于我们对 事故碰撞模型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r7 ]。 l车辆正面碰撞动力学模型 ( 2 一7220)(3) (4) 在碰撞前后车辆运动的过程中,车辆速度的方 向始终沿着同一直线,即均沿碰撞前车辆行驶方向 2 一 2。一 一— L~( 2o— 1。) 所在的直线运动,通常我们把发生碰撞的两车速度 矢量间的夹角在10。范围内的碰撞均称为一维碰 撞 。一维碰撞主要包括正面碰撞和追尾碰撞两方 面,笔者主要研究正面碰撞。 1.1 车辆正面碰撞 v2 vc 将事故车辆碰撞前行驶速度方向相反的一维碰 撞定义为正面碰撞,如图1所示。现设事故车辆为 1车与2车,且v 。和vz。分别为1车与2车在碰撞接 触瞬间的速度,v 和v 则分别为两车碰撞分离瞬间 的速度,m 和m 分别为两车的质量。 . . 呼 l车 . 哟 \ / 2车  / \ .\ 图2车辆有效碰撞速度定义图解 通过分析已有碰撞试验数据,得出有效碰撞速 度与塑性变形深度存在如下关系: l 一105.3x1 2 一105.3x2 (5) (6) 图1车辆一维正面碰撞 1.2 塑性变形量经验公式来求解有效碰撞速度 式中:v 、vz 一1车与2车的有效碰撞速度,km/h; 由于1车和2车在碰撞时存在速度v 。和v 。, 车辆受力的作用不断挤压变形,而且两车的车速也 随之在不断地接近,在某一时刻车体变形量达到最 收稿日期:2015—02—18 X 、x。一1车与2车的正面碰撞变形量的平均 值,m。 车辆正面碰撞变形量x的计算方法,如图3、图 作者简介:陈振奎(1989一),男,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道路交通事故研究。 ・ 82 ・ 总第331期 0.59m。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车碰撞前的行驶速度v 、vz 与其碰撞接触前瞬时 速度vl0、v20相同,即: v1 一v10===76.86(kin/h) 2.3 车速计算 2.3.1碰撞分离瞬时速度计算 l一3.6 ̄/2gL 1klL1:==10.23(kin/h) (13) 2—3.6,/2gL92k2L2—10.67(kin/h)(14) 式中:v 、v ——分别为甲车、乙车碰撞分离瞬时速 度,km/h; g——重力加速度,取9.8m/s ; 、v2 =:v20—72.62(kin/h) 2.4 总结 本事故道路痕迹清晰,甲、乙车前部碰撞变形明 显,符合应用车辆正面碰撞动力学模型及有效碰撞 速度公式计算。 3 结论 (P ——分别为甲、乙车滑移附着系数,取 一0.711; 1=== 本文研究了汽车正面碰撞模型,利用经典力学 k 、k。——分别为甲、乙车滑移附着系数修正 值,取k1一k2—1.0; L 、L ——一分别为甲车、乙车碰撞分离后的滑 法来计算汽车碰撞前速度。推导出计算流程图、计 算全过程及计算时需考虑的几个问题。通过实际案 例证实推算的准确性,可以用于实际应用。 [参考文献] [1] 裴玉龙.道路交通事故分析与再现技术E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 移距离,计算为:L1—0.58m,Le一0。63m。 2.3.2乙车有效碰撞速度计算 2 一105.3x2—62.13(km/h) (15) 式中:v。 一乙车有效碰撞速度,km/h; x ——乙车前部塑性变形量,计算为x。一 0.49m。 [2] 张爱红.交通事故车辆行驶速度计算方法研究 [J].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2013,(2): 35~37. 2.3.3得: 碰撞接触瞬时速度计算 根据动量守恒原理及乙车有效碰撞速度公式可 l 1+m2 2一(m1+m2) (16) (17) [3] 张健,康长华.基于碰撞力学的汽车二维碰撞 交通事故计算方法[J].北华大学学报,2004, 12:561~564. 一m2 20一m1 10 v20一 2 +v。 E4-1 李江.交通事故力学E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 社,2000. 式中:v…v 。~v。 ~一分别为甲、乙车碰撞接触瞬时速 E5] 阳兆祥.交通事故力学鉴定教程EM].广西:广 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度,km/h; 一乙车有效碰撞速度,计算为v。 === E6] 戴耀辉.交通事故车速鉴定方法分析与应用研 究ED].西安:长安大学,2Ol1. [-71 房日荣,沈斐敏.道路交通事故发展趋势分析 与预测[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2, (3):141~146. 62.13km/h: v ——一甲、乙车碰撞接触共同速度,km/h; v 、v 一——分别为甲、乙车碰撞分离瞬时速度, 计算为: v1—10.23kin/h,v2—10.67km/h; m 、m。——分别为甲、乙车质量,m 一 1444kg,mz一2030kg。 E83 邵祖峰,王秀华,邵超.论道路交通事故鉴定的 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国司法鉴定,2012, (3):117~123. 联解方程组得: v1o一76.86(kin/h) v20===72.62(km/h) E93 李丽莉,冯浩,潘少猷.道路交通事故鉴定技术 概述[J].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 2008,(2):54~57. 2.3.4发生交通事故前行驶速度计算 因甲、乙车碰撞前均未留下制动痕迹,故甲、乙 (上接第81页) Power Syst.,2O12,28(2):1277~1286. [4] M.Zhixin,F.Lingling,D.Osborn,and S. Yuvarajan,“Wind farms with HVde delivery in inertial response and primary frequency  E7] J.Zhu and C.Booth,“Future multi—termi—na1 HVDC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volt— age source converters”E J].in Proc.Int. Univ.Power Eng.Conf.,Cardiff,U.K., control”[J].IEEE Trans.Energy Convers., 2010,25(4):1171~1178. 2O10,(9):1~6.  E83 J.F.Conroy and R.Watson.Frequency re—sponse capability of full converter wind tur— bine generators in compamson to convention— [5] 汤广福.基于电压源换流器的高压直流输电技 术E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 E 6] J iebei Zhu,Camplell D.Booth.Inertia Emu— lation Control Strategy for VSC—HVDC a1 generation[J]. IEEE Trans.Power Syst. 2O1O,23(2):649~656. Transmission Systems[J]. IEEE Trans, ・ 84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