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行业热点 新车 试驾评测 养车用车 车型库

你是如何看待考试作弊的(只要说出你的观点)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23:28

我来回答

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2 03:30

考试作弊这种行为不仅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也是对他人的一种不公平的做法,他们平时没有好好的学习。

考试作弊行为是指在监考者通过书面、口头提问或实际操作等方式考查参试者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时,参试者通过不正当途径参试、考核过程中在考核不允许的范围内寻求或者试图寻求答案,与公平、公正原则相悖的行为。

高考、考研作弊判刑

随着最高人民*和最高人民*发布《关于办理组织考试作弊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这无疑是对类似投机取巧人的震慑。因为犯罪成本提高了。

根据刑法规定,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或者为他人实施组织作弊犯罪提供*材或其他帮助的,即构成组织考试作弊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2 03:30

近几年,考试作弊已成为大学校园里见怪不怪的现象,夹带、偷看、考场交流、换卷、传递、暗号、占据有利地形、利用现代通讯工具、*、与监考人员联手等各种各样的作弊花招在考场上发挥得是淋漓尽致。2003年教育部关于《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坚决刹住高等学校考试作弊歪风的紧急通知》中就明确指出:“考试作弊不仅破坏了考试公平、公正的原则,而且破坏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败坏了学校的良好学风,损害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形象。”因此,如何杜绝考试作弊就成了高等学校教务管理工作中一个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大学生考试作弊问题的现状分析    有调查结果显示:有3.5%的大学生考试经常作弊,有41.9%的大学生偶尔有过一两次作弊,有20.9%的学生想过,但是不敢,有33.7%的学生从来没有过。同时,有47.7%的学生发现自己身边的很多同学有作弊行为,有50.0%的学生发现自己身边的同学有偶尔作弊行为——这样的数据让我们触目惊心。考试本是检查学生学习效果、考察学生学习能力和水平的一种手段,具有权威性、严肃性、真实性及公平性,而目前高校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普遍呈现上升趋势,使考试失去了其原有价值和意义,“作弊”这一令小学生都备感羞耻的词汇在当代大学生之间却成了公开的秘密,对此,我们不能不感到深深的悲哀。  社会心理学的理论认为:态度是个人依据自己的观念体系,对某一现象所持有的较稳定的评价与内在行为倾向。态度不是行为,但行为却以态度为先导。根据这一观点,高校大学生考试作弊的行为,就应该与他们对考试作弊的态度有密切的关系。    二、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危害    1.严重败坏学校的学风,使自己荒废学业,丧送一生。考试作弊则是对良好学风的污染和败坏,是对学校正面教育的亵读与践踏。这与我们教育工作者要精心营造的校园文化氛围和学习风气的背道而驰,是对学校良好校风和学风的严重污染与破坏。  2.养成学生的冒险和侥幸心理,使自己怀疑自己能力,养成投机取巧的习惯,增长了惰性。虚荣心一天天膨胀,美丽的背后隐藏着丑陋。在学校践踏学校管理规范,走出校门后就可能漠视法纪法规,乃至以身试法。侥幸“成功”则可能为将来走向社会后在更广阔的领域采取不正当手段竞争、投机、欺诈乃至犯罪埋下隐患。  3.破坏了公平竞争的规则,在走向社会后就可能去践踏竞争规则在竞争中获胜或避免被淘汰,在越来越完善的市场竞争规则之下破坏公平竞争规则将是越来越不可想象的,投机、作弊行为在丧失个人诚信的同时,也将失去竞争与发展的机会。  4.在整个作弊过程学生都承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考试作弊的过程与结果对作弊者身心的危害是不可小视的。    三、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分析    考试作弊是一种通过较少的劳动和资源付出获得高收益的非正常竞争手段。经分析,高校大学生作弊现象日趋升温的主要原因有以下方面:  1.学校管理  高校考试管理机制的不完善给了学生可乘之机。第一,学校缺乏专业的考试监督管理机构。第二,考试规章制度执行不力。第三,就业导向。第四,现行教学管理模式存在弊端。高校的教师授课大多是按统一的教学大纲、课程、教材、进度和标准进行教学,忽视了因材施教和对大学生个性的关注,用同一种模式培养学生,从而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同时,教师水平差异较大,枯燥、乏味、说教式的讲课加剧了学生的旷课行为,这些都容易导致学生考试的时候铤而走险——作弊。  2.学生心理  在自由竞争时代,人们更看重结果,而忽视甚至轻视手段选择的合法性。当前高校中综合测评的排名、奖学金的发放、优秀学生及优秀学生干部的评选无不与考试成绩直接挂钩,学生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存在相应的人格缺陷,主要表现在理想信念失重,主题价值观错位,意志力薄弱,诚信缺失,功利性强,社会责任感差等,这些与考试作弊有很高的关联性。  3.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有些学生认为大学既然是社会的一个缩影,是一个小社会,那么大学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进行各种社会实践培养能力,因为毕业后的学兄学姐往往会对还在上学的学弟学妹们说,书上的知识跟现实工作的所用完全不一样,书上的知识没什么用,因而逐渐形成一种风气,学习既然没用为何要学,考试抄下能及格就好,更何况许多专业人士一直强调企业要的是能力而不是学历,这种思想使得学生根本不把学习放在心上,过多关注各种社会活动,以期待将自己积累的经验作为走向社会的唯一砝码,从而忽略了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由于这种认知使部分学生将考试仅仅看成是取得学位的一种途径,只在考前突击复习,若效果不好则会选择作弊。四、防范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对策    诚然,大学生考试作弊有其一定的社会客观因素,但是,我们还是要直面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和措施,警惕作弊心理和行为的发生。  1.加强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管理在大学生管理中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可以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积极反省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具体的改正计划,改变学生被动管理的状况,使其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将考试作弊与可耻视为一体,主动予以防范。  3.加强高校教风建设。一所高校的校风、教风、学风和考风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教师的知识体系、思想品质、职业道德、治学态度和敬业精神对学生的学习风气和考试自律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能以身作则,通过提高教学技能和教育艺术、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树立良好的学风和考风。  4.高度重视学生骨干队伍建设。高校应加强学生干部的“选、培、用、考”,把那些热心为同学服务、责任心强、综合素质较好的学生选拔为干部,积极指导学生干部参与学生管理,及时反馈学生学习动态,严格要求学生干部一定不能考试作弊,利用学生干部在学生中宣传考试作弊的利害关系,监督考试作弊状况,充分发挥干部作用,让同学们在考试时心有顾忌,从而减少作弊。  5.实施教考分离。人才的概念是多角度、多方位的,我们经常发现,在校期间学习优秀的学生进入社会并未如人所愿都成为人才,而有些成绩平平或传统观念认为是“差生”的学生却在行业中、单位里独当一面或成为专家,这说明我们现行的过分注重学习成绩的评价体系是不科学的。我们应重视学生的个性;奖励体系也应是多层次的,在鼓励学习冒尖的同时,也要让有一技之长的学生得到表彰,为他们的成材创造一个合适的环境。  6.做好考试期间的心理维护和保健。很多大学生在考前有考试焦虑、考场恐怖等心理问题,作为老师和辅导员应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引导学生做好自我心理保健,例如自我鼓励、自我积极暗示、科学用脑、有效利用生物节律安排复习、劳逸结合、加强运动、焦虑时转移注意力、学会放松、积极咨询求助、合理用药等,确保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去参加考试,从而避免作弊念头的产生和作弊行为的发生。  7.重视宣传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考试观。我们要让学生明确考试的目的和意义,让学生知道考试分数不仅对自己重要,对教师和学校也有重要的督促和评价作用,虚假的分数不仅危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妨碍到学校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并且,考试不仅是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测试,还包括对人格和态度的考核,如果学生在考试中作弊,又何谈职业道德,更谈不上成为德才兼备的“复合型”人才了。作为学校和辅导员都有义务在考试前给学生做好考试作弊的危害性教育,通过介绍考试作弊的处分措施及相关案例让学生明白考试作弊一旦被发现,不但达不到预期的目标,还会失去学位和正常的学习机会,而处分一旦记入档案,将影响人的一生。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