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02:56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9 17:15
踏青的意思为春日郊游,也称“踏春”,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
踏青的好去处
1、丹灶仙湖作为华南最大的黄金风铃木观赏区,也是佛山最热门赏风铃木地方,每年春天都吸引了一大帮游客前来赏花。在丹灶仙湖祈福南湾半岛,数千棵黄金风铃木沿路种植3公里,在四周湖山园景的映衬下,浩瀚壮观。
2、3月中旬~4月中旬,居庸关长城的粉色花海,漫山遍野的桃花,花香四溢,暗香沁脾,穿越其中一路繁花似锦,令人陶醉。
3、鼋头渚栽种了三万多颗樱花树,每到三月中下旬,樱花几乎一夜之间绽放,如雪如云,蔚然一片,十分壮观。这是早樱绽放的樱花谷,一场春雨后的烟雨朦胧如诗中画境般美丽。
4、兴化河港纵横,块块隔垛宛如漂浮于水面岛屿,有“万岛之国”的美誉。每年的清明前后,在辽阔的水面上,千姿百态的垛田形成了上千个湖中小岛,岛上开满金灿灿的油菜花,在水面上形成一片金*“花海”,一望无际,令人叹为观止。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9 18:33
踏青,又*游、探春、寻春。于花草返青的春季,结伴到郊外原野远足踏青,并进行各种游戏以及蹴鞠、荡秋千、放风筝等活动。中国的踏青习俗由来已久,传说远在先秦时已形成,也有说始于魏晋。
旧时曾以清明节为踏青节,不过,踏青节的日期因时因地而异,有正月初八的,也有二月二日或三月三日的,后来则以清明出游踏青居多。
如:唐孟浩然《大堤行》:“岁岁春草生,踏青二三月。”
元杨允孚《滦京杂咏》:“高柳岂堪供过客,好花留待ta青人。”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一》:“我尝清明上冢,见游女蹋青。”柔石《二月》二二:“我们举行一次踏青的旅行也好。”
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春场》:“三月清明日......是日簪柳,游高梁桥,曰踏青。”
明朝王象春《踏青》诗:“三月踏青下院来,春衫阔袖应时载。折花都隔山前雨,直到黄昏未得回。”
诗中有按语说:“三月,士女竟相出城南下院踏青,山南花开最胜,犹是太平光景。”
清李稷勋《都门竹枝词》:“山花押鬓踏青行,儿女相逢各问名。”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9 20:08
踏青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旧时曾以清明节为踏青节,不过,踏青节的日期因时因地而异,有正月八日的,也有二月二日或三月三日的,后来则以清明出游踏青居多。
中国的踏青习俗由来已久,传说远在先秦时已形成,也有说始于魏晋。据《晋书》记载:每年春天,人们都要结伴到郊外游春赏景,至唐宋尤盛。
据《旧唐书》记载:“大历二年二月壬午,幸昆明池踏青。”可见,踏青春游的习俗早已流行。到了宋代,踏青之风盛行。
明清以来,踏青风俗亦然。《金华府志》:“清明日,人家门户插柳枝,长行赏郊外名曰踏青,前后十余日祭扫先坟。”绍兴地区还在踏青时节进行祭祀大禹活动。
清初潘荣陛所著记述北京岁时风物的专著《帝京岁时纪胜·岁时杂戏》也详细记载了清明时节扫墓踏青的情景:“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提酌挈盆,轮毂相望。各携纸鸢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
每至春回大地、草木皆绿的清明时节,人们纷纷兴致勃勃结伴前往郊外踏青,游玩、放风筝。特别是从清乾隆年间起,所修的许多地方志和地方文献中都记载了清明时节踏青、放风筝的情景。直到今天,春游踏青活动仍为人们所喜爱。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9 21:59
【拼音】tà qīng 踏青
【释义】清明节前后到郊外散步游玩。旧时以清明节为踏青节。
【示例】唐孟浩然《大堤行》:“岁岁春草生,踏青二三月。” 元杨允孚《滦京杂咏》:“高柳岂堪供过客,好花留待蹋青人。” 《东周列国志》第八回:“时值春月,柳色如烟,花光似锦,正士女踏青之候。魏氏不合揭起车幰,偷觑外边光景。”
柔石《二月》二二:“我们举行一次踏青的旅行也好。”
《瑞鹧鸪》:昔时曾从汉梁王,濯锦江边醉几场。拂石坐来衫袖冷,踏花归去马蹄香。当初酒贱宁辞醉,今日愁来不易当。暗想旧游浑似梦,芙蓉城下水茫茫。
初春时,芳草始生,杨柳泛绿,至郊外野游,谓之踏青。唯踏青的日期,因时地而异,或于二月初二,或于三月上巳,或于清明节前后。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春场》:“三月清明日......是日簪柳,游高梁桥,曰踏青。”清李稷勋《都门竹枝词》:“山花押鬓踏青行,儿女相逢各问名。”
涵义
踏青,又叫探春、踏春,就是指春天到郊野去游览。 踏青图片[1]踏青的习俗在我国由来已久,李淖在《秦中岁时记》中曾有记载:“上巳(农历三月初三),赐宴曲江,都人于江头禊饮,践踏青草,谓之踏青履。”杜甫在诗中也曾记载了皇家浩浩荡荡春游踏青的情景,“三月三日气象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北京民俗历来有踏青的讲究,每当青草依依、清水涟涟之时,人们便脱下长布衫,走出四合院,三五成群到乡野山间赏景散心,一冬的沉闷一下子便烟消冰释。
踏青在济南也是历史悠久,老济南人都能说出踏青的来历。明朝王象春在《齐音》中就有《踏青》诗:“三月踏青下院来,春衫阔袖应时载。折花都隔山前雨,直到黄昏未得回。“诗中有按语说:“三月,士女竟相出城南下院踏青,山南花开最胜,犹是太平光景。”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0 00:07
踏青,又*游、探春等。我国的踏青习俗由来已久,传说远在先秦时已形成,也有说始于魏晋。据《晋书》记载:每年春天,人们都要结伴到郊外游春赏景,至唐宋尤盛。唐代诗人杜甫就曾记载皇家游春踏青的盛景,“三月三日天地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千百年来,踏青渐成了一种仪式,仿佛只有行了这种仪式,才真正拥有了春天。“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白居易的《春游》诗正是这种心境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