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10:0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3 05:19
洛克是加州首府萨克拉门托市以南30英里的一个占地约10亩的小镇,坐落在萨克拉门托大河泥坝的后面,是美国惟一现存的由华人一手创建的小镇。
洛克镇形成之时正是加州人感到受来自中国移民的经济威胁之际。辛辛那提大学法学教授迦百利.J.清说:“洛克镇发生的一切是19世纪全国范围的排华浪潮的一部分,以1860年的苦力法为肇始,当时法律假定所有的亚裔妇女都是妓女。”
19世纪中期大量中国移民来到美国寻找黄金,至20世纪初,大多数中国人放弃了矿产业转而从事农业。三角洲是位于旧金山和萨克拉门托之间的一块富饶土地,当地需要中国劳工抽干沼泽、建造防洪堤和种植谷物,于是便允许华裔美国人在萨克拉门托/圣乔金三角洲地区建立居住地。他们在这里建起了星罗棋布的防洪堤,但却*住在没有人愿意住的地方,而且只要土地的主人想收回土地他们随时就得离开。
1915年,三角洲地带的一个小镇胡桃林遭遇大火,该镇的一批来自中国广东中山地区的移民决心重新建造自己的居住区。他们沿着曲折的防洪堤向上游走了大约四分之一英里达到现在洛克镇的位置,有个叫乔治·洛克的商人后裔在那里继承有数百亩果园。该地当时已有码头和一家中国商店及酒吧。征得洛克家族同意,他们辟出一块地兴建中国人的聚居地。
多年以来,洛克镇在三角洲地区以其赌馆、地下鸦片窟和数不清的妓院著称。中国劳工在三角洲地区最早是来修筑防洪堤的,但是洛克镇建起来时大多数中国人已改事农业。洛克镇有许多为中国农场工人和当地居民提供服务的行业。20世纪40年代镇上繁忙的大街旁有餐馆、面包房、中药店、鱼市、赌馆、旅社、妓院、杂货铺、学校、衣店和“星光戏院”。最繁华时有600居民,加外来人口足有1500人之多。
70年代初美国*确认洛克镇的历史价值,将镇内50间房屋列为国家历史古迹。但由于华人无法拥有自己所居住土地的所有权,那些早年的开拓者纷纷迁走,只留下一个被岁月摧残的小镇。目前人口已降至不足百人,中国人更是只剩下十个左右。镇上建筑大多是些木结构房屋,由于年久失修,已是一片摇摇欲坠的荒凉景象。
乐居镇的明天
当年创建洛克镇的华人取其谐音也称此地为“乐居镇”,但艰辛的劳作和漂泊不定的生活实在谈不上“乐居”,所谓乐居也只是苦中作乐而已。不过最近这一切将大有改观,萨克拉门托县将拨款向本地的洛克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买下全洛克镇的土地,然后在不图利的前提下,再转卖给有意购买土地的当地居民,使那些拓荒者的华裔后代终于可以在这里重建家园。
洛克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是由一群上世纪70年代来到洛克镇的人投资建立的,他们在1977年买下洛克镇的土地以及小镇周围数百亩的果园。由于面临着修葺全镇废圮的下水道系统的资金压力,他们去年把全镇10亩土地以25万美元卖给了县*。于是自90年前中国移民建立起洛克镇以来,那些破瓦残垣下面的土地将首次公开出售。洛克房地产公司的董事长说:“我们需要有钱人帮忙保护洛克的历史,历史远比追求让中国人回来居住的梦想重要得多。”
在未来的几个月内,县*的*将制订一个计划将洛克镇划分成50块私人土地。这一计划将最终取消在加州1913年“外侨土地法”影响下实施的地产出租协议,这一法律是150年前席卷全国的对亚裔移民合法歧视浪潮的一部分,但如今却已变得不合时宜。作为划分计划的一部分,萨克拉门托县参事会要求制订一份土地受限期间本地的居民名单,还将召见那些长期定居在此地的居民如金太太等。
参事会还成立一个非赢利性的机构来管理小镇,以便在出售当地房屋时及时通知洛克镇的早期住户和他们的亲属。房屋的现有业主有权优先购买土地,另外华裔的后代享有优惠的购买权。县*的目标是要鼓励与洛克镇居民有着亲属关系的亚裔美国人前来购买。尽管如此,现在生活在洛克镇的90余位居民中有部分人强烈表示希望维持现状,这些*多收入微薄,他们担心开始要付地税了。也有人害怕旧屋子被那些富有的外来者一装修会失去原来独特的魅力。
“我愿意看到小镇保留下来,但它更像是一块活着的纪念碑而非让人居住的地方,”85岁的李平说。他是一个商人,12年前搬到附近的胡桃林镇,他的父亲是洛克的创建者之一。
那些支持土地划分计划的人也承认,这一补偿来得太晚了。许多最希望拥有洛克土地的人已经死了,或者已经迁移再也没兴趣回来了。但是即便原先的居民不再回来,即将发生的变化也将使人们重新关注过去的种族主义及中国劳工在萨克拉门托-圣乔金三角洲地区的巨大贡献。“没有他们,三角洲地区将仍是一片沼泽地,加州的农业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发达。”一位支持者如是说道。
人们描写美国华人时往往只关注那些城里的中国城而忽视像洛克镇这样的乡村华人聚居地,这对理解早期美国华人的历史是不无缺憾和偏颇的。也正是这段历史激励着人称“洛克妈妈”的金太太这样的居民坚守着自己的理想。勇于纠正历史的错误,给活着的人一个交代不仅体现了社会的进步,同时也是正视历史、尊重历史的表现。(《华盛顿观察》周刊,第卅四期,作者:余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