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8:1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07 09:02
【任务描述】 ①了解早古生代地质特征;②掌握早古生代的地质时代划分;③了解早古生代生物界面貌,鉴定代表性化石;④理解生物相的含义。
一、早古生代地质特征
从早古生代起,地球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的生物界与前寒武纪生物界明显不同,以小壳动物群的大量繁盛为起点,各种后生动物迅速发展,其中海生无脊椎动物十分繁盛并大量保存为化石。从寒武纪开始,地质年代各阶段的划分,主要依据生物的演化阶段,在地层划分和对比工作中,生物地层学方法也成为十分有效的手段之一。从无机界的演化来看,早古生代处于加里东构造阶段,继承了震旦纪的古地理格局。在中国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之间经历多次构造运动,于志留纪末最终拼合转化为造山带,而柴达木、秦岭微板块与华北板块碰撞,也使华北板块规模扩大,该构造阶段在中国表现为陆壳板块的扩大和增生。与这种古构造格局相对应,早古生代的沉积类型也复杂多样,华北地区早寒武世含膏盐、石盐假晶的紫红色泥质、钙泥质岩广泛分布,西伯利亚板块、俄罗斯板块奥陶纪红色沉积及含膏盐沉积等代表了干旱、炎热的氧化条件。奥陶纪晚期以北非为中心广泛分布于冈瓦纳*西部的*冰盖沉积,说明南方*处于南半球高纬度地区。
二、早古生代地质时代划分
早古生代时限为距今543~410Ma,延续时间133Ma。包括寒武纪(Cambrian)(距今543~490Ma)、奥陶纪(Ordovician)(距今490~438Ma)和志留纪(Silurian)(距今438~410Ma),其中寒武纪和奥陶纪划分为早、中、晚三个世,志留纪划分为四个世(表8-1)。
表8-1 早古生代与地层划分
(据《中国地层指南》,2001)
三、早古生代生物界面貌特征
早古生代生物界是海生无脊椎动物的繁盛时期,几乎所有的海生无脊椎动物门类都已出现(图8-1)。因此,早古生代又称海生无脊椎动物的时代。无脊椎动物以三叶虫、笔石、头足类、腕足类、珊瑚及牙形石最为重要。早古生代后期已开始出现原始脊椎动物无颌类和陆生植物裸蕨类。
小壳动物群是个体微小(1~2mm),具外壳的多门类海生无脊椎动物,包括软舌螺、单板类、腹足类、腕足类及分类位置不明的棱管壳等。小壳动物群始见于震旦纪末期,寒武纪初期大量繁盛。它是继伊迪卡拉动物群之后生物界又一次质的飞跃,完成了从无壳到有壳的演化历程。从地层学角度看,小壳动物群是划分前寒武纪和寒武纪界线的最好标志,目前多数地质学者倾向以小壳化石大量繁盛为寒武系底界的标志。20 世纪80 年代,在我国云南澄江及晋宁地区寒武系底部发现一个无壳和具壳化石混生带,包括三叶虫、水母、蠕虫类、甲壳纲及分类位置不明的节肢动物、腕足类、藻类等,该生物群是继小壳化石出现之后很快出现的一个动物群,称为澄江动物群。该动物群已引起国内外古生物学界的重视,在生物演化上的意义正被加紧研究。三叶虫是继小壳动物后最早繁盛的带壳动物,它在寒武纪属种繁多,演化迅速,生态分异明显,化石丰富,是寒武纪地层划分对比的重要依据。
图8-1 早古生代化石图
(据全秋琦等,1993)
1.Circotheca (圆管螺);2.Coscinocyathus (筛杯);3.Redlichia (莱得利基虫);4.Damesella (德氏虫);5.Drepanura (蝙蝠虫);6.Pseudagnostus (假球接子);7.Dictyonema (网格笔石);8.Eoisotelus (古等称虫);9.Armenoceras (阿门角石);10.Yongtzeella (扬子贝);11.Nemagraptus (丝笔石);12.Pentamerus (五房贝);13.Tuvaella (图瓦贝);14.Didymograptus (对笔石);15.Sinoceras (中国角石);16.Nankinolithus (南京三瘤虫);17.Monograptus (单笔石);18.Rastrites (耙笔石);19.Coronocephalus (王冠虫);20.Halysites (链珊瑚);21.Hormotoma (链房螺)
笔石是地史时期的海生群体动物,化石中最常见的有树形笔石目和正笔石目。树形笔石呈树状或丛状,大多数底栖固着生活,常与腕足类、三叶虫类等共生,代表正常浅海环境。树形笔石最早出现于中寒武世,绝灭于早石炭世。正笔石目从寒武纪开始在地层中大量出现,奥陶纪、志留纪达到极盛,早泥盆世绝灭。正笔石目演化迅速,分布广泛,是奥陶系、志留系划分和对比的主要依据。腕足类自早寒武世起已有广泛分布,以具几丁质类的无铰纲为主,也有具铰纲的原始代表。奥陶纪是腕足类发展的高峰期之一,具铰纲的三分贝目、正形贝目、五房贝目和扭月贝目进入顶峰阶段,志留纪腕足类化石相对减少,但其内部构造渐趋复杂化。头足类从晚寒武世开始出现,早古生代主要为缝合线简单的鹦鹉螺类。奥陶纪是鹦鹉螺重要发展时期,壳体增大,壳内体管构造复杂化,以直壳类型为主,志留纪起鹦鹉螺类开始衰落。珊瑚最早出现于寒武纪,我国在早奥陶世发现床板珊瑚。晚奥陶世开始繁盛,主要为单带型的四射珊瑚和床板珊瑚。
除此之外,早古生代还有腹足类、双壳类、苔藓虫、棘皮类、古杯类以及海绵等。尤其是微体古生物牙形石,近年来已成为早古生代地层划分、对比的重要生物类别。
四、生物相
地史中的环境是多样的,各种生物以其各自的生活方式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造成明显的生态分异,构成不同的生物相。早古生代的生物相主要有浮游相、底栖相(壳相)和礁相几种类型。浮游相以营漂浮、游泳生物为特征,共生的岩石类型常常为深水或静水环境的黑色页岩、硅质岩及复理石沉积等,通常分布于台盆、半深海或深水海槽区。例如晚奥陶世五峰组的笔石页岩相就是一种特殊的浮游相。在缺氧还原环境中无底栖生物生活,只有在上层水面生活着营漂浮生活的笔石,笔石死后落入较深水的滞流缺氧环境,与暗色泥页岩构成这种特殊的浮游相。底栖相(壳相)以正常浅海底栖生物如三叶虫、腕足类等和典型的浅海相灰岩、泥灰岩等为特征,通常分布于台地区。上扬子浅海早志留世石牛栏组即为典型的壳相。保存的生物有腕足类、珊瑚、海百合茎、苔藓虫、腹足、层孔虫等多种正常浅海底栖生物或生物碎屑,产出于灰岩、泥灰岩、泥岩等岩石中。礁相通常分布在台地边缘,呈条带状分布,以温暖、清澈的浅海底栖固着的造礁生物和纯净的灰岩为特征。
五、技能训练——早古生代典型化石识别
训练目的:结合早古生代生物界图及地层柱状图,观察代表性化石标本,熟悉早古生代生物群总貌及生物地层划分情况。
(一)寒武纪
三叶虫是保存于寒武系中数量最多、最重要的化石,寒武系的划分与对比基本上是根据三叶虫化石进行的。早寒武世三叶虫一般是头大、尾小、眼叶大、胸节多为特征。中寒武世初期三叶虫具有宽阔的固定颊、较平直的眼脊和较小的尾甲为特点;中期至晚期三叶虫尾甲增大,尾节增多,且多具尾刺。晚寒武世初期和中期三叶虫特征与中寒武世晚期三叶虫有近似处;到晚期则常具柱状、方形的头鞍,有的鞍沟相连,把头鞍分成数节,也有头鞍前节扩大或头尾光滑,分节不显的类型。
【任务】 观察并描述下列代表性的化石:Eoredlichia (始莱得利基虫),Redlichia (莱德利基虫),Palaeolenus (古油栉虫),Kaotaia (高台虫),Bailiella (毕雷氏虫),Dorypyge (叉尾虫),Damesella (德氏虫),Drepanura (蝙蝠虫),Glyptagnostus (雕纹球接虫)。
(二)奥陶纪
笔石动物在奥陶纪时大量发展,演化迅速,分布很广,是奥陶系划分和对比的主要依据。早奥陶世早期主要出现树形笔石,中后期正笔石类中无轴亚目大为发展,胞管形状一般为直管状,生活方式为漂浮,演化方向为笔石枝数目的减少。中、晚奥陶世为笔石胞管的内弯时期,笔石枝继续减少和向上攀合。但也有少数类别出现笔石枝增多的“复杂化”现象——生出次生枝。分枝的正笔石类大量灭绝为奥陶纪结束的一个标志。
【任务】 观察并描述下列代表性的化石:Dictyonema flabelliforme (扇形网格笔石),Tetragraptus (四笔石),Didymograptus hirundo (燕形对笔石),Dicranograptus (双头笔石),Nemagraptus (丝笔石),Glyptograptus teretiusculus (圆滑雕笔石),Dicellograptus (叉笔石)。
奥陶纪初期的一些三叶虫具有头尾等大,头鞍锥形,多具尾刺为特征,但整个奥陶纪则以头鞍前端扩大呈倒梯形、梨形等的三叶虫为主。此外,尚有特殊类型,如具有饰边和长的颊刺,头部呈三瘤状等等。
【任务】 观察并描述下列代表性的化石:Tungtzuella (桐梓虫),Nankinolithus (南京三瘤虫),Dalmanitina (小达尔曼虫)。
奥陶系中的头足类以具有简单的鹦鹉螺式缝合线的类别最盛,一般为直壳状。
【任务】 观察并描述下列代表性的化石:Armenoceras (阿门角石),Sinoceras (震旦角石)。
奥陶纪时,腕足类中有铰纲的属种已成为主要类型,且都具有坚硬厚实的灰质外壳。
【任务】 观察并描述下列代表性的化石:Hirnantia (赫南特贝),Yungtzeella (扬子贝)。
(三)志留纪
划分和对比志留纪地层的主要生物类别是笔石、腕足和珊瑚。
志留纪初期仍以双笔石类为主,稍后新兴的单笔石类开始繁盛。单笔石类胞管由简单直管状演化为复杂外弯状、外卷状、分离状和三角状。笔石体形态也呈多种多样,有直、弯、盘旋及螺旋状。中志留世除有单笔石类外,弓笔石类兴起。晚志留世的笔石又具有简单直管状胞管,末期正笔石类衰退、大量绝灭,极少数残留到泥盆纪。
【任务】 观察并描述下列代表性的化石:Pristiograptus cyphus (曲背锯笔石),Monograptus sedgwickii (赛氏单笔石),Spirograptus (螺旋笔石),Monograptus riccartonensis (瑞卡顿单笔石),Pristiograptus nilssoni (尼氏锯笔石)。
志留纪时,腕足类主要有正形贝类、扭月贝类及五房贝类。此外还出现具旋状腕骨的石燕贝类。
【任务】 观察并描述化石:Pentamerus (五房贝)。
志留纪时的珊瑚,主要为床板珊瑚和四射珊瑚中的单带型、泡沫型。
【任务】 观察并描述化石:Halysites (链珊瑚)。
志留纪时,三叶虫以前颊类为主。
【任务】 观察并描述化石:Coronocephalus (王冠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