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13:50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3 23:56
展开3全部
日照市居住在海边的人们,根据潮涨潮落的规律,赶在潮落的时机,到海岸的滩涂和礁石上打捞或采集海产品,称为赶海。
日照拥有公里的黄金海岸,赶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太公岛、桃花岛、山后等沿海岛屿以及刘家湾滩涂都是赶海的最佳地点。当地渔民通过钩子、耙子赶海可获得很多海鲜,包括蛤蜊、牡蛎、海虹、海螺等贝类海鲜以及蟹、虾等甲壳类海鲜,在太公岛等海域还有野生海参、鲍鱼等。
扩展资料
日照赶海需要携带的装备:
1、小耙子,撬开岩石的能手。对于巨大的岩石,借助小耙子可以轻松的翻开,避免手指被岩石划破的几率。另外,在沙滩上找蛤蜊它也是好工具。在沙滩上仿效牛车耕地状用手拉动小耙子,接触到异物后停下翻找。有极大可能挖到蛤蜊,这种蛤蜊十分鲜美,没有沙子。
2、手套,赶海必备。翻动石头和逮捕小螃蟹的时候经常会在不经意中伤到手指,海边的岩石上布满了锋利的小贝壳,很容易被划伤。小公蟹的爪子力气很大,有时会夹住手指不放,所以手套务必必须戴着。
3、铁丝和手电筒也要携带。有时岩石边的小螃蟹阴险的藏在石缝中,能看到就是够不到,铁丝和手电筒这时候就会显现出作用来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日照赶海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3 23:56
1、日照市因“日出初光先照”而得名,地处中国*沿海中部、山东半岛东南部,东经118°25′~119°39′,北纬35°04′~36°04′。日照市东临黄海,西靠沂蒙,北连青岛,南接江苏,南北长约82公里,东西宽约90公里,总面积5310平方公里,其中山区、丘陵、平原各占三分之一,海岸线100公里。
2、居住在海边的人们,根据潮涨潮落的规律,赶在潮落的时机,到海岸的滩涂和礁石上打捞或采集海产品,称为赶海。
日照拥有公里的黄金海岸,赶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太公岛、桃花岛、山后等沿海岛屿以及刘家湾滩涂都是赶海的最佳地点。当地渔民通过钩子、耙子赶海可获得很多海鲜,包括蛤蜊、牡蛎、海虹、海螺等贝类海鲜以及蟹、虾等甲壳类海鲜,在太公岛等海域还有野生海参、鲍鱼等。刘家湾主要盛产月亮贝。
全市沿海有渔业乡镇9处,渔业村152个,渔业人口11.5万人,渔业劳动力5.4万人。各类捕捞渔船3245艘,总功率18.08万千瓦,其中185马力以上的渔船达到497艘。全市现有水产品加工企业206家,其中冷藏企业154座,日冷冻能力9500吨,日冷藏能力5.5万吨。
全市从事水产品精深加工的企业11家,水产品精深加工车间面积达12万平方米,各种加工生产线100多条,加工设备200多台(套),是山东省重要的水产品加工基地。
参考链接:日照赶海 百度百科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3 23:57
日照赶海的介绍:
大海是孕育生命的摇篮,有人把她喻为母亲,有人把她比作蓝色的土地,潮起潮落。无数个世纪的变迁和进化,大海养育了与她亲近的人。
赶海对于生活在海边的人们来说并不陌生,海水退去裸露出的沙滩,就像是来自大海的馈赠,人们在此挖掘海洋留下的宝藏。
曾经赶海是渔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而如今已经成为寻常百姓体验赶海生活的一种娱乐方式。其实,真正的赶海并不是我们所谓的拿着五颜六色的小铲子小耙子去滩涂上挖一挖全是蛤蜊,因为大海的神秘远不止于此。
海边出生的人没有不会“赶海”的,追逐着退去的潮水,赤着脚丫踩着那松软的泥沙,拐着小竹筐,手里拿着小铁钯,扒着藏在泥沙里的花蛤毛蚶。
赶海的人们拿着杆长约半米的小耙子,不需要蹲下就可以抄起泥沙里的蛤蜊。而且,他们有着丰富的经验,能准确地区分铲下去出来的是文蛤还是白蛤。
我们见过耕耘土地,有谁见过耕耘大海的?像拉犁的牛一样弓着身子,一步一步倒退着走。他们使用的工具是长把柄的推钯,推着泥沙,碰到“猎物”推耙会被“挡”一下,然后弯腰拾起。不一会,已经丰收了两小袋混杂着香螺、文蛤和毛蚶的海味,足够回家“鲜”一顿了。
夕阳西下,海水开始一点一点淹没这片滩涂。但是没有关系,这正是大海在重新给我们“撒粮”,明天太阳升起的时候,一片肥美的滩涂又将出现在我们眼前。
居住在海边的人们,根据潮涨潮落的规律,赶在潮落的时机,到海岸的滩涂和礁石上打捞或采集海产品,称为赶海。
日照拥有公里的黄金海岸,赶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太公岛、桃花岛、山后等沿海岛屿以及刘家湾滩涂都是赶海的最佳地点。当地渔民通过钩子、耙子赶海可获得很多海鲜,包括蛤蜊、牡蛎、海虹、海螺等贝类海鲜以及蟹、虾等甲壳类海鲜,在太公岛等海域还有野生海参、鲍鱼等。
刘家湾主要盛产月亮贝。 日照市物产丰富,农业资源特色鲜明,是山东省粮食、花生、茶叶、水产品、蚕茧、烤烟、果品、蔬菜、畜牧、中药材等的重要产地。日照属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发展海洋与渔业经济条件得天独厚。
全市拥有海岸线99.6公里(含前三岛岸线),浅海水域广阔,负20米等深线以内的浅海面积6万多公顷,滩涂5000公顷,岛礁33个,其中较大的岛屿有平山岛、达山岛、车牛山岛,即“前三岛”。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3 23:58
居住在日照海边的人们,根据潮涨潮落的规律,赶在潮落的时机,到海岸的滩涂和礁石上打捞或采集海产品,称为赶海。
日照拥有公里的黄金海岸,赶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太公岛、桃花岛、山后等沿海岛屿以及刘家湾滩涂都是赶海的最佳地点。当地渔民通过钩子、耙子赶海可获得很多海鲜,包括蛤蜊、牡蛎、海虹、海螺等贝类海鲜以及蟹、虾等甲壳类海鲜,在太公岛等海域还有野生海参、鲍鱼等。刘家湾主要盛产月亮贝。
扩展资料:
作为海滨生态旅游城市,日照以“蓝天、碧海、金沙滩”闻名于世,这里生态良好,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是我国沿海不可多得的避暑度假胜地。
且日照旅游资源丰富。日照海、山、古、林兼备。境内百公里的海岸线上有公里的优质沙滩,被有关专家誉为“中国沿海仅存未被污染的黄金海岸”。有奥林匹克水上运动公园、五莲山风景区等,其中,齐长城遗址、莒国故城、日照港等也都是游客的必游之地。
特色旅游项目众多。日照依托独特的旅游资源,开发出一大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项目。依托海滨优势,推出了3S(阳光、海水、沙滩)休闲度假游;依托沿海渔家村,推出“渔家乐”民俗游,住渔家屋、吃渔家饭、赶海拾贝、乘船撒网,满足游客的猎奇心理,受到了社会一致好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日照赶海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3 23:58
居住在海边的人们,根据潮涨潮落的规律,赶在潮落的时机,到海岸的滩涂和礁石上打捞或采集海产品,称为赶海。
日照拥有公里的黄金海岸,赶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太公岛、桃花岛、山后等沿海岛屿以及刘家湾滩涂都是赶海的最佳地点。当地渔民通过钩子、耙子赶海可获得很多海鲜,包括蛤蜊、牡蛎、海虹、海螺等贝类海鲜以及蟹、虾等甲壳类海鲜,在太公岛等海域还有野生海参、鲍鱼等。刘家湾主要盛产月亮贝。 日照市物产丰富,农业资源特色鲜明,是山东省粮食、花生、茶叶、水产品、蚕茧、烤烟、果品、蔬菜、畜牧、中药材等的重要产地。
日照属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发展海洋与渔业经济条件得天独厚。全市拥有海岸线99.6公里(含前三岛岸线),浅海水域广阔,负20米等深线以内的浅海面积6万多公顷,滩涂5000公顷,岛礁33个,其中较大的岛屿有平山岛、达山岛、车牛山岛,即“前三岛”。近海沿岸常年表层水温变化范围2.6--27℃;潮流速度1.2米/秒,水流畅通,水体交换充分,近岸海水pH值8.15--8.35,盐度平均为30.12‰。浅海水质肥沃,是多种经济水生生物洄游和繁衍生息的优良水域,有浮游植物50多种,近海盛产鲅鱼、鲳鱼、鳗鲡、河豚、牙鲆、黄花鱼、长短蛸、乌贼、对虾、梭子蟹、鹰爪虾、西施舌、大竹蛏等水产品80多种。
全市沿海有渔业乡镇9处,渔业村152个,渔业人口11.5万人,渔业劳动力5.4万人。各类捕捞渔船3245艘,总功率18.08万千瓦,其中185马力以上的渔船达到497艘。全市现有水产品加工企业206家,其中冷藏企业154座,日冷冻能力9500吨,日冷藏能力5.5万吨。全市从事水产品精深加工的企业11家,水产品精深加工车间面积达12万平方米,各种加工生产线100多条,加工设备200多台(套),是山东省重要的水产品加工基地。到2005年末,全市实现海洋产业总产值260亿元,年均增长28.57%;海洋产业增加值达到120亿元,年均增长28.69%,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5.53%。2005年全市完成水产品总产量65.03万吨,渔业总产值41.15亿元,水产业产值130.9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54%、11.85%、15.62%,渔业产值占全市农业产值的33.97%。全年出口水产品9.4万吨,出口创汇2.8亿美元,增长33.3%。 60年代末“南茶北引”成功,日照市茶园面积12万亩,年产茶叶1200吨,均占全省总量的50%以上,是山东省最大的绿茶生产基地,产量连续几年列全省第一。
日照市桑园面积13万亩,年产蚕茧8000吨,分别居全省第三位和第二位,所产白长丝在国际市场上有较高声誉,单茧丝长度居全国之最,平均长度比全省平均长100多米。
森林资源种类较多,覆盖率已达到26.9%,南方的毛竹、北方的落叶松都能在这里生长。境内植被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主要是以松类、麻栎混交林、矮林和阔叶杂木林构成的天然次生林植被。树木65科146属250种,主要是红松、槐、杨等用材树种和苹果、板栗、银杏等经济树种。 作为海滨生态旅游城市,日照以“蓝天、碧海、金沙滩”闻名于世,这里生态良好,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是我国沿海不可多得的避暑度假胜地。2003年12月,日照顺利通过国家旅游局验收,被授予“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荣誉称号。近年来,日照旅游业发展迅速,仅2005年,全市旅游业就接待国内外游客781.9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8.4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6.3%,占全市GDP的8.2%;旅游业已成为全市的支柱产业。
日照旅游交通便捷。市内公路、铁路线盘结交错,四通八达。同三沿海高速公路贯通祖国南北、日东高速公路直接通到菏泽,两条国道、九条省道,荷日、胶新铁路纵贯市境。青岛、连云港、临沂、潍坊四个机场环布在日照周边,距日照的路程都在90分钟以内。日照现已开通至韩国平泽的客箱班轮;每天发往省内外的客车达300余班次,城区公交车线路已开通21条,出租车1316辆,能满足游客所需。
日照旅游资源丰富。日照海、山、古、林兼备。境内百公里的海岸线上有公里的优质沙滩,被有关专家誉为“中国沿海仅存未被污染的黄金海岸”;有奥林匹克水上运动公园、五莲山风景区、莒县浮来山风景区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旅游景点;有世界上最大的汉字摩崖石刻—河山“日照”巨书,天下银杏第一树—浮来山银杏树;江北最大的绿茶基地、最大的毛竹生长带、最大的野生杜鹃花生长带也在日照。日照是龙山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境内已发现两城遗址、陵阳河遗址、丹土遗址、东海峪遗址等;陵阳河遗址出土的原始陶文较甲骨文早了1000多年,堪称我国文字始祖。莒文化与齐文化、鲁文化并称山东三大文化。日照还是西周时期伟大的军事家姜尚、南北朝著名文字评论家刘勰、诺贝尔奖获奖者丁肇中等名人的故里。齐长城遗址、莒国故城、日照港等也都是游客的必游之地。
特色旅游项目众多。日照依托独特的旅游资源,开发出一大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项目。依托海滨优势,推出了3S(阳光、海水、沙滩)休闲度假游;依托五莲山、九仙山风景区,推出了生态宗教游;依托浮来山风景区、莒县博物馆推出了莒文化游;依托水上运动基地和万平口景区,推出了滨海体育游;依托茶博会和茶文化旅游节,推出茶文化旅游;依托沿海渔家村,推出“渔家乐”民俗游,住渔家屋、吃渔家饭、赶海拾贝、乘船撒网,满足游客的猎奇心理,受到了社会一致好评。
旅游商品琳琅满目。日照有驰名中外的乌鱼蛋、乌鱼干、文蛤、西施舌、对虾、海米等海鲜珍品;有黑陶、农民画、地毯、石雕、根雕等艺术品;有在国际市场上倍受青睐的抽纱、刺绣、工艺屏风等;日照绿茶正走出国门,展翅欲飞。
旅游服务设施齐备。日照旅游接待功能日益增强,目前全市旅行社达到92家,出租车1316辆,旅游饭店及各类社会宾馆600余家,其中:四星级1家,三星级8家,旅游商品、纪念品定点生产单位12家。 日照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属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2.7℃,年均湿度72%,无霜期223天,年平均日照2533小时,年均降水量870毫米。空气质量为国家一级标准。
日照属于东部季风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因其濒临沿海,受海洋影响显著,相对同纬度其他内陆地区四季温差较小,因此夏冬季气温适中。
全市年平均气温13.8℃,较上年偏高1.1℃,较常年偏高1.1℃。年极端最高气温在35.8~36.1℃之间,莒县和市区分别于6月11日和7月22日出现35.8℃的高温,五莲县分别于6月11日和7月22日出现36.1℃的高温。年极端最低气温为-14.7(莒县)~9.9℃(市区)之间, 出现在1月21~22日。
年降水量全市平均765.4毫米,较上年偏少33.3%,较常年偏少0.4%。全市降水分布不均,五莲县年降水量最多,为857.3毫米,市区降水量最少,为661.5毫米。
年日照时数全市平均2405.0小时,较上年偏多352.0小时,较常年偏少27.9小时。以五莲县光照最为充足,年日照时数2459.1小时,莒县最少,为2262.1小时。